
https://mewe.com/p/frogwong1/show/6017d7d5d6985b5b021f89fb
吳建東是受過專業軍事化訓練的退伍軍人,七十年代由廣州偷渡到香港,無一技之長又不求上進,淪為盜賊。
最初做「幕後工作」,偷運犯案工具及銷贓,結識大圈幫悍匪,摸清整個械劫流程,開始物色自己班底,由幕後走向前線。
吳建東有一名青梅竹馬女鄰居何淑芳,兩人由內地偷渡來港,經常互相照應。
1981年,吳建東加入譚志鵬的犯罪集團,目標是尖沙嘴的恒昌錶行。
警方接到線報,在恒昌錶行附近布防,料不到匪徒火力強大,無法制止悍匪突圍。
其中一名匪徒林富祥,射殺巴籍輔警亞士林,為逃避警方追捕,吳建東等人逃到內地匿藏。
1983年11月21日,寶生銀行總行自置新址,舉行啟用酒會,新址位於中環德輔道中七十一號,佔地三層,銀行將會擴大現有黃金買賣,增加外匯服務。
這則消息,引起吳建東注意,積極收集情報,線報指出,寶生銀行增加外匯買賣服務後,在內地收集的數目龐大外幣,會由深圳羅湖解款到香港總行處理。
1984年1月中,吳建東收到線報,農曆年廿九,有三箱外幣,由深圳羅湖解到香港寶生銀行中環總行,最先上車的一箱,內有一億四千萬元。
吳建東當時不知道一億四千萬是日圓鈔票(折合港幣四百七十萬元),日圓鈔票在黑市很難脫手,若知道是日圓鈔票,他就不會犯下這案,不過,世事無如果。
1984年1月31日(農曆年廿九),日本靜岡銀行香港分行,委託香港安全護衛公司,派解款車到深圳羅湖,在一家銀行取得三箱外幣現鈔,每箱裝有約值五百萬港元外幣,最先上車一箱是一億三千八百四十萬日圓。
羅振雄、鄭建啟、何友鏡、陳恒志負責解款,由羅湖押送到寶生銀行中環總行。
早上十一時半,解款車到達中環寶生銀行總行門外,駕車護衞員留守車上,三名護衞員,一人持鳥槍戒備,兩人各持一個錢箱入銀行。
護衞員折返押送最先上車的錢箱至銀行門口時,五名匪徒從人群中衝出,拔出三支手槍,搶去護衞員的鳥槍,再奪走錢箱,護衞員與匪徒糾纏期間扭傷腳部。
匪徒得手後逃到干諾道中國際大廈,用槍指嚇一輛綠色平治房車上的司機及乘客,驅趕他們下車後搶走車輛,往北角方向逃走。
劫案發生後,寶生銀行按動警鐘及致電報警,目擊劫案的途人向途經警車報告,兩輛警車隨即追逐賊車,在維多利亞公園附近失去賊車蹤影。
賊車由高士威道進入天后廟道,再折返炮台山道斜路,遇到紅燈阻塞,右轉上北角金冠中心停車場二樓。
吳建東將錢箱打開,發現全是日圓,將錢箱弄得箱底朝天,箱內的都是日圓。
在吳建東眼中,日圓形同廢紙,還不如雞肋,賠了夫人又折兵,唯有返回賊巢再作打算。
匪徒走到一樓停車場出口,發現一名警員站在附近的環球餅店門前,先發制人向警員連轟兩槍,警員還擊四響。
雙方駁火時,兩部警車聞訊趕至,其中一名匪徒向警車狂轟七槍。
警車AM6571,車內有四名警員,前輪及後輪中彈。
另一部警車AM8145,車頭擋風玻璃被擊碎,停泊在附近一部貨車水箱中彈。
警員隨即下車還火四響,雙方均未擊中對方,停車場看更莊穗美(59歲)當時已伏在地上,但仍被流彈擊中腹部受傷,倒臥血泊。
停車場女收銀員盧安娜(22歲),眼看子彈擦身而過,當場嚇暈。
警員與匪徒於街上追逐,雙方爆發槍戰,匪徒逃至英皇道一七七號近福元街,遇上一部警車,匪徒掣槍準備射擊。
警員大叫途人伏地並先開三槍,匪徒還擊四槍,擊中警車車頂及左邊車頭燈,四匪由福元街左轉入電器道走向油街。
匪徒譚志鵬再開一槍,擊中站於警員身後未及伏地的李月琴。
李月琴頭部中彈,倒臥電器道二三八號門外,送院搶救,延至下午六時四十四分不治。
警員鳴槍一響,打中譚志鵬左下肢,譚志鵬跌倒地上,由同黨扶持逃走,沿途有鮮血滴在地上,形成一條血路。
四匪逃至油街近電器道二百號門外,一部三菱私家車CS9023途經,司機張志剛(41歲)被匪徒強拖下車。
匪徒奪車逃走,駛至興發街與歌頓道交界,遇上紅燈無法前行。
交通警一七七七三七駕電單車經過,發現賊車後,下車以一支電燈柱掩護。
匪徒向交通警員連開四槍,交通警員鳴槍一響還擊,匪徒駕車左轉入電器道反方向逃走。
《成報》記者霍青松乘採訪車尾隨賊車,拿出攝影機拍下三名匪徒照片,賊車逃至歌頓道,其中一匪向霍青松開了一槍,採訪車車身中彈。
賊車由歌頓道右轉興發街,往維多利亞公園方向逃走,駛至興發街八十八號中信工商大廈門外停下。
四匪下車後,向尾隨追至的交通警連開數槍,交通警開四槍還擊。
匪徒落車後由興發街向維多利亞公園逃走,中途回身開一槍,擊中途人曹偉(26歲)右腿。
匪徒在威菲老道停車場附近,截停一輛寶馬私家車HA336,將車上一名辦年貨女乘客及司機趕落車,賊車駛往山頂方向逃去無蹤。
中午十二時半,警員在半山司徒拔道近山頂道避車處路面,發現該部寶馬私家車,汽車引掣仍然開動,司機位上留有血跡。
車後座遺有七粒子彈、四枚彈殼,一個五毫硬幣,另有一個女裝手袋及一袋生果。
警方於北角金冠停車場內,撿回所有被劫的日圓及護衞員的鳥槍。
在興發街八十八號中信工商大廈門外,發現匪徒截劫的第二部私家車。
車後玻璃粉碎,車底及後座遺留彈殼,車頭左邊有血跡,相信有匪徒受傷。
警方知道霍青松拍到悍匪橏貌,要求《成報》提供照片,《成報》社長何文法說:「我畀咗張相你,點樣對得住個搵命博嘅記者?」
《成報》管理層憂慮把原張照片交給警方,其他報紙可翻拍照片,獨家照片變成全行通有,這樣就對不住冒死拍攝的記者霍青松。
警方後來出動政府新聞處高層遊說,何文法才同意把原相背景剪掉,將匪徒面目剪成郵票般大小交給警方。
東區指揮官賈雲拿對記者說,在警匪槍戰中,警方開了十七槍,匪徒開了超過三十槍。
警方現已得到三名匪徒的相片,已印發到各海陸口岸及交通要道,以防匪徒潛逃離開香港,案件交由有組織及嚴重罪案調查科跟進。
在警匪槍戰時中流彈喪生的李月琴(19歲),父親李礦芳(50歲),在置地公司任泳池管工。
母親文琳(43歲)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哥哥李光辰(21歲),在置地公司任文員。
一家四口於1978年由上海來香港,住北角京華道富利來大廈十七樓B座一個單位。
李月琴在內地讀書至中三,來港後沒有繼續學業,最初在電子廠工作,年多前銅鑼灣禮頓中心美心快餐店任職月入約二千元,每月都將薪金盡數交給父母。
春節前出了雙糧,用九百五十元買了一套人造皮梳化,希望改善居住環境,晚上又可當床用來睡覺。
這套人造皮梳化在年廿八送到,李月琴在梳化上睡了一晚,翌日就遇害。
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夏鼎基爵士,對於在警匪槍戰中傷亡市民表示同情及遺憾,聲稱警方會盡力將匪徒繩之於法。
警務處處長韓義理表示,警員在鬧市與匪徒駁火時,會極之審慎,以免傷及途人,警方懸紅五萬港元緝捕匪徒。
這宗香港開埠以來最激烈的警匪鬧市槍戰,探員連日偵騎四出,查遍每一條線索。
譚志鵬左下肢中槍受傷,2月4日到警署自首,供出四名同黨,藏身大坑浣紗街三十三至四十五號,浣紗花園二十三樓二三零三室。
探員查到,該單位於1983年7月,由一名叫湯鳳媚的女子與一名男子租下,單位面積四百多呎,月租四千元。
浣紗花園管理員對探員說,湯鳳媚約五呎高,身材瘦小,平日打扮新潮,濃妝艷抹,經常駕駛一輛白色「寶馬」跑車出入,那部跑車車牌是BU3984。
湯鳳媚似乎不在上址居住,經常十多日都沒有出現,有時只逗留數分鐘,數名男子反而經常在該單位出入及留宿。
警方鎖定目標後,部署剿匪行動,2月5日凌晨四時三十九分,相關人等在銅鑼灣警署內開會。
今次剿匪主力,是1974年7月成立的「特別任務連」,前身是警方「長槍隊」,主要任務是保護途經香港的政要,防範及對抗可能蔓延到香港的恐怖活動。
重案組高級警司,帶隊到大坑浣紗街浣紗花園,情報指目標單位在二十三樓二三零三室,內有四男一女,匪徒擁有手槍及手榴彈。
浣紗花園樓高二十八層,警司原想疏散二十三樓住客,為怕打草驚蛇,決定悄悄進攻,大隊人馬封鎖大廈停車場及升降機。
特別任務連副主管是鄧竟成總督察,鄧竟成於1976年7月加入皇家香港警務處,成為見習督察,先後駐守於荃灣及離島。
1979年成為督察後,進入警察機動部隊總部接受訓練,畢業時獲頒警察機動部隊最佳小隊獎項。
1980年代,鄧竟成加入特別任務連行政組,成功投考加入行動組,期間創下多項紀錄,先擔任其中一支攻擊隊隊長崗位,成為首位華人隊長。
1983年晉升為總督察,成為特別任務連首任本地暨華人副主管兼任訓練主管,被稱為「特警成」。
鄧竟成帶領三十多名攻擊隊及狙擊隊,負責攻堅及火力支援,狙擊隊隊員余偉明,在大廈外牆游繩而下,在目標單位窗外監視,防止匪徒由窗口逃走。
早上六時四十分,鄧竟成率領九名攻擊隊,將半安士塑膠炸藥安置在目標單位鐵閘,負責指揮的警司登上二十四樓。
早上八時十五分,警司下令炸開單位大門及鐵閘,鄧竟成與一名隊員衝入屋內,屋內顯得平靜,四名匪徒在單位內睡房熟睡,被爆破聲驚醒。
鄧竟成沿客廳右邊進入睡房,吳建東向鄧竟成連開五槍,但未打中。
鄧竟成開槍還擊,一名警長用輕機槍掃射,狙擊隊向睡房發射閃光彈和催淚彈。
梁國棟試圖藉煙霧瀰漫奪門而出,開槍打傷一名歐籍督察,之後退回睡房。
警方開了三十八槍,匪徒開了二十多槍。
稍後,雙方停火,匪徒向警方投降,分別棄械伏在地上爬出睡房。
吳建東對鄧竟成說,同黨梁國棟中槍受傷,在睡房內等候救援。
行動中歐籍督察馬田約翰黎城,隊員唐國榮及余偉明受傷。
傷者被送到瑪麗醫院治理,梁國棟扣留在瑪麗醫院B5號病房,由兩名便衣及一名軍裝警員看守。
警方在賊巢內搜出七支半自動曲尺手槍,一枚點三八左輪手槍子彈,四百零五發各類型子彈。
警方相信租住賊巢的女子湯鳳媚與案有關,列為「危險人物」,通知各區警員留意。
晚上十時半,探員在香港仔大道八十八號門外,發現湯鳳媚的寶馬跑車停泊在行人道上,車尾夾着一張報紙。
探員在跑車附近埋伏,至凌晨二時仍未有人取車,將車拖返西區高街港島刑事偵緝總部扣查。
「特別任務連」當時未有官方中文名,部份傳媒誤以為是機場特警隊,傳媒其後以英文名Special Duty Unit(SDU),直譯為「特別任務連」。
1984年2月6日,《成報》報導剿匪新聞時,首次用飛虎特警,其他傳媒跟風用飛虎隊,警察內部後來以飛虎隊作為正式名稱。
早上八時四十五分,湯鳳媚(36歲)到銅鑼灣警署,要求取回被扣押的寶馬跑車。
警員發現她是被通緝的「極度危險人物」,將她扣留交給探員調查。
探員將湯鳳媚押往刑事偵緝總部調查,晚上八時,再轉往北角警署扣留,經調查後,證實湯鳳媚與案無關。
寶生銀行經理趙誠安,到警察總部警務處處長辦公室,向警務處處長韓義理,致送一幅貝雕中國畫,表揚警方迅速破案。
參與剿匪行動的全體飛虎隊人員,獲警務處處長嘉許狀,當中三人獲得英女皇英勇金葉獎。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mewe專頁
https://mewe.com/p/frogwong1
bilibili(華語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1526133718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