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探案實錄:少女疑拒姦被殺懸案 配音:粵語 字幕:繁簡

程健銘母親(39歲)返回太和邨翠和樓寓所,發現女兒倒卧客廳地上,頭部重創,下身赤裸,她驚惶失措呼喊:「阿女,唔好嚇我……」

2002年1月4日傍晚六時三十分,程健銘的鄰居陳太聽到程母驚叫,入屋後看見地下有大灘血跡,牆上有血手印,程健銘倒卧地上,頭部及鼻孔滲血。
她與程母合力將程健銘抬到沙發上,報警後由救護員將昏迷不省的程健銘送院搶救。

醫生檢查發現程健銘後腦、左耳近前額爆裂,右手拇指骨折,下體受傷,相信曾經遇襲,通知警方調查。

探員發現單位大門沒被撬毀,屋內無搜掠痕跡,初時以為程健銘浴後摔倒跌傷。

探員其後在程健銘房間的牀上,發現一個染血十二磅啞鈴,推測她可能抗拒色魔施暴被打傷。
懷疑色魔入屋後企圖施暴,將程健銘推入睡房及脫去內褲,程健銘反抗,色魔用啞鈴重擊她的左後腦,然後逃去,程健銘負傷走出客廳求救,最終不支倒地。

經過點算,探員發現,程健銘失去一個綠色書包及一部手提電話,不排除被兇徒取去,案件列傷人案處理,大埔重案組接手調查。

在單位門外發現一個空的安全套錫紙包裝袋,附近外牆發現寫有LovingYou字句。

翻看大廈閉路電視錄像帶,探員發現案發前有兩名男女學生,身穿灰色校服及攜綠色書包在大廈出入,懷疑是程健銘的同學。

探員在單位套取到一些可疑指模,正進行核對,已鎖定三數目標疑人。

1月5日,四十多名機動部隊警員,在現場樓宇進行問卷調查,向居民查詢昨日下午四時至六時,有否見過揹着綠色書包,身穿校服男生在現場附近出現。
警員仔細搜查太和邨垃圾站,逐個垃圾箱搜尋證物,但沒有發現。

大埔重案組探員到區內多個地點,向程健銘的男女同學問話,包括她的男友李嘉誠,尋找破案線索。

下午四時許,探員與程健銘家人及兩名女同學,回現場調查。

程健銘的女同學碧琪對探員說,昨日下午曾與程健銘通電話,四時二十五分聽到有門鈴響起,程健銘說去開門便收了線。

晚上十一時,一名姓何女同學打電話給碧琪,對她說程健銘受傷入了醫院,碧琪向程健銘的家人求證,證實確有此事。

程健銘的家人對探員說,他們沒有將程健銘受傷一事告知她的同學,她們應該不會知道,認為另有內情。

程健銘送院後昏迷不省,靠儀器呼吸維持生命,探員無法替她錄取口供。
1月5日晚上十時,程健銘不治逝世,案件改列兇殺案。

程健銘在大埔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讀中三,與父母及一兄同住太和邨翠和樓二十二樓,其父任水喉技工,其兄已輟學。

一些染金髮青年間中會到訪程健銘的胞兄,探員接觸過這些染金髮青年,連同程健銘的同學,有十多人協助調查,暫時無人被捕。

1月6日,程健銘雙親在兩名友人陪同下,一行四人到殮房認屍。

辦妥認屍手續後,由法醫剖屍檢驗,死者左頭骨近耳處碎裂,傷重致死,傷口由硬物襲擊造成。

乳房部位被抓傷致瘀痕累累,下體曾遭硬物蹂躪,沒有發現精液,不排除色魔企圖施暴時戴上避孕套,也可能用硬物插入死者下體造成創傷。

死者剛巧月事來潮,床上留有經血,不排除死者為保貞節奮力反抗,結果遇害,死者相信曾受侵犯,但仍保存處女之身。

程健銘家屬決定捐出死者身體主要器官,法醫建議保留眼角膜,除眼睛部分可能受傷外,淚腺中的眼淚液,較血液及胃液的濃度更高,驗證死者生前有否服食藥物方面,更加準確。

大埔重案組總督察陳偉權表示,警方事後發現死者一個大揹袋被偷走,她的三洋手提電話C304SA不翼而飛。
呼籲市民若在1月4日下午四時半至六時半,發現有可疑人攜同類揹袋或手提電話,衣衫沾有血漬,可與探員聯絡提供資料。
警方提醒收買手機從業員,要留意會否購入這宗命案失物。

警訊節目攝製組到翠和樓拍攝案件片段,主持人在翠和樓與麥當勞漢堡包店沿路拍攝,店後為太和火車站,兇徒可能在案發後走到火車站逃走。

1月6日,程健銘家人答允醫院要求,捐出全部有用器官,包括心、肝、肺、腎,眼角膜因為尚有鑑證用途,由法醫保管。

程健銘死於非命,一家人為免觸景傷情,她的父親將愛女生前一些日常用品,包括她在校內參加合唱團的曲譜,她的偶像Twins為封面的雜誌和彩頁,一些染血牀褥、枕頭和衣服,全部棄掉。

程父含淚說,只是希望子女健康快樂成長,可惜不能做到,對愛女慘死,一再說:「太突然了。」
希望知情人士能提供有用資料,讓警方盡快緝拿兇手,繩之於法。

1月10日,程健銘在香港殯儀館設靈,靈堂上橫匾寫上「沉寃待雪」四個大字,靈堂前放着父母、兄長、親友、同學致送的花圈花牌。

程健銘多名同班同學到靈堂致祭,摺了多隻紙鶴表達心意,上面寫着:「願您心靈安康,主祝福您」字句。

程健銘懷疑拒姦被殺案,警方調查後無進一步線索,案件成為懸案。

2004年12月18日,上水已婚警察宿舍附近的百和路,十七歲學生李瑋澔被殺案亦成為懸案。(李瑋澔一案,請看山寨探案實錄,中七男生被殺懸紅緝兇)

巧合的是,程健銘與李瑋澔,都在大埔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就讀,三年內兩名學生遇害,並且都是懸案。

李瑋澔案發生前半年,該校創校校長張儉成的妻子因病跳樓自殺。

2004年6月19日下午三時,菲傭聽到露台傳來女子哭泣聲,走出露台查看時,發現女主人坐在天台石壆,菲傭大聲勸止,對方沒有反應。

菲傭乘升降機到樓下向管理員求助,剛到達大堂,街外傳出巨響,女主人已倒臥沙田第一城一期十三座對開地面。

女主人丈夫張儉成(46歲)與社工剛到達,目睹妻子伏屍地上,黯然神傷。

警員接報到場,在十三座頂樓連天台單位內,檢獲十多封遺書。

死者患上癌症,情緒受困,由社工輔導,事發前在家中等候丈夫陪同社工到來,警方調查後,認為死者因病厭世,案件無可疑。

2008年12月6日,十五歲少女吳嘉敏,在大埔泰亨村被洪水沖走溺斃。
她在大埔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讀中四文科班,最愛攝影和游泳,是好友堆中的「歡樂小姐」,她是該校七年來第三名死於非命的學生。

2019年6月14日,包括張儉成校長在內,過百位中學校長聯署,呼籲港府立即擱置修訂逃犯條例。

聯署聲明全文

還年輕人希望和愛,懇請港府立即擱置修訂逃犯條例。

過去一星期,作為中學校長,我們有着難以言諭的心痛。

香港絕大部分年輕人都愛好和平,我們從傳媒和社交媒體,看到年輕示威者頭破血流,聽見年輕人哭訴着不顧自己安危都要走出來,只為他們愛香港這個地方。
當我們閱讀到只有十五歲的示威者,說着:「反正如何示威都沒用,我不如死掉算了。」之時,我們的心彷如被撕裂。

這些年輕人,都是香港中學即我們的學生和舊生。
作為他們的師長,我們理解到年輕人的無奈與沮喪,感受到他們對前景失去希望的那種痛苦。
他們憑着真心為香港付出愛,為何得到的卻是拒絕、痛擊和傷害?
作為師長,我們無語,心中有淚。

我們實在萬分焦急,非常擔心一旦立法會重開會議,審議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香港的大批年輕人又會再次湧上街頭,即使可能會被捕、被打、被子彈射擊,他們也執意要用自己的身驅去阻止法例被通過。

我們也擔心,在未來日子若出現更多衝突場面,年輕人對政府的信心只會急速下滑甚至心死,對權威如警隊的怨忿只會繼續升溫,甚至不能逆轉。
這些,不論對年輕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向成長,抑或對社會的安寧與凝聚,均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深切盼望,香港社會可以讓我們的年輕人,仍然感受到愛和希望,我們深切盼望,香港社會可以重新建立融和與互信。
我們懇請特區政府立即擱置修訂逃犯條例,與社會各界尋求共識,或以其他方案解決當前難題。
我們亦懇請全體立法會議員,以香港年輕人的福祉為依歸決定取態,挽狂瀾於既倒;還年輕人希望和愛。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

https://frogwong.com/?p=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