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英文中學學生李兆基(15歲),放學後與另一名同學,下午四時二十分到達嘉利大廈十五樓,1502室莊醫生醫務所求診。
看完醫生離開時,一開門就有量濃煙湧入診所,他看到走廊漆黑一片,立即關上大門。
護士打電話到樓下詢問發生甚麼事,得到回應是:「樓下啲人話,唔好俾啲病人走住,好快無事!」
煙愈來愈大,診所內六人都躱到醫生的診症間,各人入內後突然停電,診症間的電門不能打開。
當時所有人都站在窗旁,沒有想過如何逃生,李兆基身邊的人開始暈倒。
十三樓發生大火,濃烟由窗口噴出,湧入診所的窗口,他感到呼吸困難。
他爬出窗口,雙手捉着十五樓窗外冷氣機支架。
十三樓的火舌燒向李兆基,冷氣機的支架太熱,他支持不住放手。倒臥在大廈向庇利金街的鋼製簷篷上。
一名周生生珠寶金行女員工,從高處跳下,躺在他不遠的地方。
約半小時後,兩人被消防員救到安全地方,消防員後來在莊醫生醫務所發現五具屍體。
除李兆基外,當時在診所內的人無人幸免,雖檢回一命,但右腳大腿股骨和胸椎骨都碎裂,李兆基有了彎背的後遺症。
唱片公司寶麗金錄音室,位於大廈十樓,藝人譚詠麟是錄音室常客。
他說,錄音室外有張長櫈,不少人在上面睡覺休息,有人說那張長櫈經常升離地面飄浮。
結他手細L(楊雲驃)在長櫈上休息,即將入睡之際,見到走廊另一邊,一個大人拖着小朋友由一邊走到另一邊。
那個位置無可能有人,細L嚇到馬上跑回錄音室,即時向在場人士講述靈異經歷。
歌手陳慧嫻有天到嘉利大廈搭升降機去錄音室,她按了寶麗金那層,到達時升降機沒有停下,到了十五樓,升降機開門後,外面漆黑一片,升降機關門後,再開門時己到了寶麗金那層。
陳慧嫻問同事:「上面裝修嗎?」
同事說,整幢嘉利大廈當時並無裝修。
她錄音後走樓梯上十五樓,發覺樓層一切正常。
嘉利大廈發生火災後,有人說陳慧嫻當日見到嘉利大廈火災後的情景,可能她穿越時空到了未來。
嘉利大廈位於彌敦道233號,1975年落成,樓高十五層,是一幢商住大廈。
1996年10月30日,嘉利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於管理處貼出告示。
本廈三號、四號電梯之拆卸工程,將於11月1日(星期五)起展開,拆卸電梯過程中,會有黑煙冒出並有異味散發,各業戶請勿驚慌,工程期間造成滋擾及不便,敬希見諒。
11月1日,工人在升降機槽內搭竹棚,各層升降機門被拆除,改以木板臨時覆蓋,開始拆卸三號及四號升降機。
11月20日下午,工人在十一樓電梯槽內燒焊及焊切金屬,火屑及高熱金屬片散落至二樓升降機槽,燃着木板及升降機槽內的竹棚,火勢愈燒愈大。
火勢向一樓及三樓蔓延,波及另一升降機槽,升降機大堂及中藝國貨的貨倉。
嘉利大廈一至二樓的消防梯,被中藝百貨擅自更改,作為貨倉及改裝大閘,令大火在低層得以持續並迅速蔓延。
大廈缺乏自動灑水系統及封閉式防煙門,火勢產生的濃煙和高熱氣體,在升降機槽內持續向上升,在頂部積聚。
最終爆發「閃燃」現像,形成煙囪效應,爆開十一樓至十五樓封着升降機門的木板。
十三樓至十五樓的防煙門沒有關閉,烈焰衝出走廊,十三樓迅即陷入火海。
商戶看見升降機槽有煙冒出,由於早前看過業主立案法團告示,以為是工程所致未有理會。
下午四時四十七分,在升降機槽一樓至二樓之間工作的焊工報案,說嘉利大廈二樓升降機大堂發生火警。
一分鐘後,十四樓一間牙科診所員工報案,說十四樓走廊有大量濃煙傳出。
消防於下午四時四十九分接報後,隨即派出四輛消防車及一輛救護車,四時五十二分到達現場。
下午四時五十九分,消防員清查大廈頂層時,查至八樓發現大量濃煙,消防員被熱氣逼退。
火警升為三級,升級後不足二十分鐘,大廈十五樓燒出明火,下午五時十七分,升為四級大火。
晚上七時十五分,大火進一步被升為五級。
火警在高層發生,消防員的雲梯鞭長莫及,一名男子在十四樓窗邊求救,被烈焰吞噬成了焦炭,觸目驚心。
現場濃煙密布,被困市民在窗口揮動毛巾求救,一名被困男子飛身凌空躍下,抓住雲梯救回自己一命。
有人以褲子綁成繩索,爬到毗鄰的金陵大廈天台逃生。
飛行服務隊派出UH-60黑鷹直升機到現場,隊員冒險縋繩到天台,將四人救出險境。
大火燒至翌日下午一時多被救熄,最終奪走四十一條性命,傷者達到八十人。
大部份死者在十三至十五樓被活活燒死,是香港自1963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駐守長沙灣消防局的消防隊目廖熾鴻,在五樓火場搜索失蹤者時誤墮升降機槽殉職。
位於十四及十五樓的周生生辦公室,除窗框和外牆外一切盡成灰燼。
周生生珠寶金行資訊部及會計部,二十二名員工在火災中喪命,有說因保安理由重門深鎖,逃生困難釀成慘劇。
11月22日,周生生發言人表示,該部門於十五樓有一個共用玻璃門,員工有能力擊破玻璃門逃生。
探索頻道《災難鑑識:香港嘉利大廈大火》,模擬重組火災情況後,認為員工發現火警時,火勢已蔓延,逃生無門。
部分員工抵受不住高溫及濃煙打開窗戶,造成致命的回燃,釀成重大傷亡。
西九龍總區高級警司(行政)陳展翔,當時是警察偵緝學校副校長,他與偵緝學校學員及職員,組成災難受害者辨認小組,共同參與善後工作。
他們由頂樓的珠寶工場開始,辨認遇難者燒焦的遺骸,盡可能在他們身上或附近蒐集身份的線索。
不少遺體被嚴重燒焦,殘缺不全,有些雖有骸骨形狀,但稍為觸碰即粉碎,他們將遺體放入屍體袋後舁送殮房。
鑑證人員只能倚賴牙齒、特徵、DNA,個人證明文件及財物,辨別死難者身分,整理妥當後,等候死者親人認領屍體。
陳展翔說,一位遇難者的男親屬說,他的妻子在珠寶工場工作,火警當日曾致電給他,表示她所處樓層着火,問他應該怎麼辦?
他叫妻子保持冷靜,等候消防員救援,在最後一次對話期間,他的妻子已失去知覺。
那名男親屬說:「我有否做錯呢?我是不是應該教她立即逃生呢?」
1996年12月17日,總督彭定康委任胡國興法官,擔任嘉利大廈調查委員會主席,調查大火起因及發生經過,檢討當局應變措施及提出防止慘劇重演的建議。
這宗慘烈大火,半年後召開死因聆訊,鍾兆揚當年剛晉升為總督察,駐守西九龍總區,同年11月被指派到特別調查隊,花了半年時間蒐證調查嘉利大廈火警。
鍾兆揚說:「重聽死者致電999的通話錄音,每句說話都是死者在生的最後證據,聽了後很傷感,憶起當時慘況,無法入睡。」
發生重大傷亡的地方,都會有靈異傳說。
警方九九九報案中心,在火災發生後經常接到火警求救電話,地點都在嘉利大廈十三樓至十五樓。
除火警外,九九九報案中心亦接到跳樓報告,有人報警說嘉利大廈十四樓有人企圖跳樓。
嘉利大廈當時仍未清拆,警員及消防員到場後,證實是虛報。
警方追查電話記錄(俗稱證線),發現電話號碼都屬於嘉利大廈火災死者。
經過核對,這些電話號碼的主人,在事發當日都曾打九九九求救,最終葬身火海,亦有人跳樓逃生時跌死。
懷疑陰魂不息,不斷打電話求救,希望有日能獲救逃出生天。
玄學家說,橫死的人陽壽未盡,怨氣重,他們未夠期往陰間報到,在喪命地方化成靈魂,做生前或臨死前正在做的事,如照舊工作和打電話求救。
幾個月後,一名警員對警方心理學家說,他是嘉利大廈特別調查隊成員,負責聽死者致電999的通話錄音。
懷疑被鬼魂上身,經常打九九九報案,說嘉利大廈發生火警及有人跳樓。
警方心理學家對該名警員說,他可能聽了死者的求救電話,產生幻覺。
那名警員說,他最初也以為是幻覺,最近他翻看手機的通話記錄,發現他的手機多次打999,每次都用不同電話號碼打出。
電話號碼都屬於他聽過的999通話錄音的死者,這名警員後來被送入青山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嘉利大廈在火災後一直空置,大業主華潤創業為消除市民陰影,收樓重建。
其中有五個單位的業主無法聯絡,要等候七年,這五個業主「法定死亡」後,才透過強拍統一業權。
2003年9月11日,華潤創業以底價一億九千一百萬港元,投得嘉利大廈,
董事劉百成表示:「我們會立即動工,在八個月內完成拆卸工程,兩年後興建成一個全新面目的銀座式購物商場,為免留下陰影,整幢商場樓高八至九層,高度較原來嘉利大廈為低。商場樓面面積八萬平方呎,項目發展成本約五億元,」
發展商為求安心,在大廈改建前夕,舉行大型超渡亡魂儀式,進行「破地獄」儀式時,天氣突然轉壞,風雨大作。
圍觀市民議論紛紛,有說亡靈受到感動,有人說是冤魂離開前灑下不甘心的淚水。
2004年6月28日,天文台當日發出酷熱警告,嘉利大廈十六層高樓已拆卸至三樓,九名男女工人在嘉利大廈三樓進行清拆工程。
下午四時四十七分,嘉利大廈發生火災的時間,執鐵管工蘇啟孝(35歲),發現現場無故出現一個橙色金屬氣樽,氣樽高一米,直徑約半米,重九十七公斤,傳出「吱吱」的洩漏氣體聲響。
他走近查看時,氣樽突然爆炸,他的左前臂遭炸斷成三截,手掌斷開,重傷昏迷倒臥地上。
九十七公斤重的氣樽隨氣流高速衝上雲霄,打向對面庇利金街鴻運大廈十六樓,撞毀一空置住宅單位一幅兩米窗門連窗框。
玻璃及鐵框粉碎,隔鄰單位簷篷亦毀爛,隆然巨響後,玻璃碎片、角鐵及碎石墮下街中。
氣樽再反彈急墜跌回地盤原位,揚起沙塵碎石,向四周大廈及街道飛濺,現場猶如刮起龍捲風。
行經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的姓郭男途人,走避不及,右前臂被鐵窗框打傷,情況穩定。
警員、消防員及救護員趕至,將兩名傷者送院。
消防員在現場尋回管工的手掌,手腕已炸至稀爛,無法尋回。
消防員用膠袋「冰鎮」斷掌送往醫院,管工經搶救後情況嚴重,由於前臂已斷成三截,未能進行接駁手術。
意外發生後,拆樓工人為求安心,每日開工前均先焚香拜祭,祈求開工大吉,多名工人均對意外齊聲表示「好鬼邪 !」
2006年,被炸傷管工蘇啟孝入稟高院,向其僱主,即負責拆卸工程的公司索償。
2015年已達成庭外和解,僱主同意賠償1000萬港元,但要求其他相關公司分擔賠償。
2005年,嘉利大廈地盤曾暗盤放售,索價近十億元,最終不了了之,2007年重建成十一層銀座式購物商場佐敦薈。
網絡流傳不少鬼故,包括鬼打電話報警,晚間人影徘徊窗邊、看更頂層見青面女鬼等等。
樓上寫字樓低至每呎二十元也無人敢租,有地產經紀表示:「有鬼呀嘛,其他大行好少做呢幢物業。」
佐敦薈商場地庫是超市,一樓至四樓是食肆,再上是語言中心、美容中心和時裝店,十一樓沒升降機直達,要行樓梯,這層沒有租戶。
批發時裝女租戶說,晚上十一時,走廊外像有很多人說話,見到有人走來走去,她開門查看卻不見人,類似情況出現多次。
夜班清潔工人說公司曾安排法師打齋,在地庫員工休息室放觀音像坐鎮,法師還留下靈符讓工人袋住開工。
租務處職員稱曾在晚上望出街,見有個人頭從窗口浮上來,嚇得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