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西營盤站於2015年3月29日通車,六個出入口中,五個已同時啟用,只有在奇靈里的B3出入口未完成。
2016年3月27日早上六時,西營盤站啟用一年後,奇靈里出入口在無預先通知下啟用,很多設施仍未完工,連接地面及大堂的升降機,於6月25日才啟用。
奇靈里距車站大堂有八層樓高,是港鐵港島線車站最深出入口。
乘客如用扶手電梯到大堂,估計要九分鐘,較在路面步行七分鐘還慢,是西港島線最長行人通道出入口,港鐵突然開放奇靈里出入口,惹來不少猜想。
「奇靈」廣東話叫「騎呢」,是「壓界」的意思,即位於兩個分界之間,有傳奇靈里位於陰陽兩界之間。
奇靈里對上的橫街,依次為皇后大道西,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之後是高街。
高街原本叫第四街,但「四」與「死」同音,在街坊反對下,政府順應民意,改為高街,亦即四條橫街最高一條。
據說高街位於香港龍脈最陰之處,是香港陰氣最重地方。
二十世紀前,西方普遍認為犯罪是精神病,將一些無法解釋犯罪原因的犯人,一些「政治犯」囚禁在精神病院。
香港在1875年前,外籍精神病人被禁錮於域多利監獄,華籍病人囚禁於東華醫院的「癲人房」。
港英政府於1884年,認為精神病人囚禁在監獄內難於管理,在西營盤東邊街盡頭,興建收容外籍人士的精神病院,即現時戴麟趾康復中心位置。
1892年,港英政府在西營盤高街二號,興建香港首間華人精神病院,取代東華醫院的「癲人房」。
被判入精神病院的犯人,大都九死一生,能夠活命出來的少之又少,這座精神病院名副其實的人間煉獄及地獄入口。
高街精神病院樓高三層,以紅磚及花崗石砌成,包括主樓及宿舍。
1906年,香港立法局通過對待瘋癲者法例,將東邊街及高街兩間精神病院,合併為域多利精神病院。
1930年代末期,域多利精神病院不敷應用,政府徵用附近的國家醫院外籍護士宿舍,即今日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用作女子精神病院,1941年啟用。
在精神病院內的女病人,不少都是因嚴拒土豪劣紳威逼,被誣為精神病,送入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有人將女病人當作妓女,為特殊人物提供特殊服務,不少「女病人」發覺被人迷暈後遭到性侵犯,走到精神病院天台跳樓自殺。
類似事件一再發生,精神病院積聚怨氣,有傳夜間經常有跳樓過程重現,數十名女子在精神病院天台排隊跳樓,發出凄厲呼叫聲。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徵用高街精神病院作「制高點」,大批日軍進駐,高街精神病院成為憲兵總部,兩層地牢改建為逼供及行刑室。
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死在地牢內的冤魂多不勝數。
日軍在西營盤一帶「拉伕」,強逼他們在位於國家醫院前面,香港佐治五世公園掘地洞用作埋屍亂葬崗。
挖掘亂葬崗時,日軍發現公園泥土之下,有一個大溶洞,可容納更多屍體,將附近地方的屍體,運到這兒埋葬。
到日軍投降時,估計在這個亂葬崗埋葬的屍體超過一萬具。
香港重光後,域多利精神病院恢復運作,這座建築物由刑場改回為精神病院,成為犯人「等死」的地方。
藝名南海十三郎的江譽鏐,1953年10月26日,在大道中高陞茶樓附近十字路口,與過路人大聲演講,講時事、論政局。
警察帶他到灣仔差館,判斷爲精神病發作,送入高街精神病院。
1960年代,南海十三郎打電話報警,說毛澤東偷了他左腳的鞋,蔣介石偷了右腳鞋,結果被送入高街精神病院。
1961年,新界屯門區的青山醫院啟用,取代域多利精神病院,南海十三郎由高街精神病院轉到青山醫院,翌年三月出院,1976年又入青山醫院。
高街精神病院初期地下改為麻瘋病診所,一樓改為霍亂病院,1971年開始空置,由於屢次出現靈異事件,被稱為高街鬼屋,2001年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中心。
高街精神病院雖然己經清拆,興建了新的建築物,但昔日積存的怨氣,相信要一段時間才可消除。
直至現在,高街居民在深夜,仍間中會看到「天台排隊跳樓」情景,聽到凄厲慘叫聲。
現時的西營盤社區綜合中心,入夜後,中心內某些位置燈光,會以「三長兩短」(燈光求救訊號)明滅,持續數十次之久。
有的士司機曾接送過女乘客,回高街西營盤社區綜合中心,當車抵達後,司機發現乘客座內空無一人。
港鐵西營盤站深入地底50米,位於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的建造工程,2009年8月展開,在豎井用水爆破緩衝,挖掘上環至西營盤隧道,為本港首次以水作為爆破緩衝。
雖然用多種技術挖掘,但港鐵西營盤站,未能如期落成。
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解釋,西營盤站附近土質軟及地下水位高,奇靈里出入口行人隧道,須用凍土技術鞏固泥土才可施工。
凍土挖掘法是將工地的地下水凝結成冰,令泥土變硬後施工。
參與建造西營盤站的工人透露,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對下,有一個三十多米深石灰岩溶洞,日軍佔領香港時,不少屍體都被埋在入面。
戰後,當局清理這個亂葬崗,只挖出溶洞上面的屍體,沒察覺地下溶洞內有大批屍體。
屍體在石灰岩洞內得到較好保存,數十年後,港鐵西港島線動工,用炸藥挖掘隧道,將石灰岩洞破壞,幾具屍體掉到港島線隧道內。
工人將情況通報上級,高層與專家研究後,認為若用一般爆破方式,必定會將溶洞炸爛,到時會有更多屍體掉入隧道內,更難處理。
為減少爆破震動,工程師採「水中爆破」,這種方法雖然有效減低震蘯,缺點是令隧道內的積水增加,混入泥塵形成泥石流,泥石流衝擊溶洞,有屍體從溶洞內跌到隧道。
工程人員參考武漢過江地鐵二號線,決定用「凍土挖掘法」,將溶洞附近一百米長隧道,在牆身鑽孔插入冷凝管,注入高濃度鹽水,配合日產製冷裝置將牆身外圍的軟土,冷卻至零下二十度,形成約一米厚冰環,再挖走環內軟土。
這個方法令鬆軟土壤都變成凍土,泥石流結冰後,體積增加一成,溶洞內的屍體亦成為冰屍。
「凍土挖掘法」完成歷史任務,工程人員在隧道內修築「隧道盾」鞏固隧道,冷凍設施撤走,「隧道盾」內外都回復至室溫。
「隧道盾」外的凍土解凍後,空出逾一成空間,溶洞內的屍體在「隧道盾」外的水中漂浮,列車就在屍體之間穿梭往來。
2014年10月,香港這年第一宗登革熱,患者是港鐵西營盤站地盤建築工人,相信蚊患來自奇靈里地盤內積水。
2015年4月20日,西營盤站月台範圍多處出現大規模漏水,大堂第一街出口升降機背後通道,留下兩灘半呎乘兩呎水跡,這些水相信是從「隧道盾」外流入車站。
西營盤站內六幅街景浮雕畫,「裏裏‧外外-東南西北」由英國藝術家創作,靈感來自西營盤熙來攘往的街景風貌,分別刻畫四時變遷中的街景:夏日颱風後、中秋佳節時、冬日厚衣裹身的行人匆匆、初春慶新年的桔子樹喜氣洋溢,乘客可從藝術品中感受到西營盤歷史文化。
有街坊認為西營盤站內浮雕人物面容嚇人,網上有人以此創作靈異小說,說浮雕與當年虎豹別墅的十八層地獄浮雕相似。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