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偉被判監後,當年曾以身作餌的警花陳秀雲,憶述當時情境時,仍有餘悸。
陳秀雲說,為緝捕「午夜人狼」,當時的案件主管王永基招募「放蛇」警花,在屯門區內假扮夜之女,引「午夜人狼」現身。
當時加入警隊五六年的陳秀雲,是三名「放蛇」警花之一。
她說:「第一次與王Sir見面時,他對我說這個任務十分危險,有機會死,亦有機會半身不遂,有跆拳道八級的女警都唔敢去做。」
「色魔慣用大力,按爆頸軟骨令受害人窒息,有受害者雙眼被兇手扼至凸出,親人認屍時也認不出來,我面試時見到死者相片都好驚。」
「我唔想再有人受害,所以應承,我做警察都唔去,就搵唔到人去做,就算遭色魔毒手,我都不會後悔。」
為「迎合」午夜人狼「口味」,短髮的陳秀雲要戴假髮,自費買裙打扮成妙齡少女。
每晚凌晨時分開始行動,不斷來回六、七次,假扮下車回家,由屯門市中心乘的士返區內屋苑,然後搭升降機上樓。
陳秀雲說:「入升降機後最危險,色魔好大力,一手就可『鍊爆』頸骨,入升降機後要即刻按地下一層,靠角位企,左手將數條鎖匙夾在手指之間,自製『蓮花』武器。」
「用防狼噴霧和自衛術保護自己,頸搽BB油,希望色魔跣手,右手放進袋內,按住警報器。」
陳秀雲說,正式行動前,曾做過多次綵排,升降機門一打開,埋伏的警員會馬上撲出營救,大家都知道,幾秒之間就可能失去一條人命。
「每次出動都好驚,有次預習要登上一輛陌生的士,驚到錯手按響警報器,在附近埋伏的同袍,王Sir等唔切開車門,由車窗縱身而出衝來救我,令我好感動。」
整個行動維持約三個月共一百零九日,由於林國偉已由屯門轉到紅磡犯案,三位「放蛇」警花最終無遇上「午夜人狼」,陳秀雲其後擢升督察,在石硤尾駐守。
「雖然未能親手拘捕色魔,但他最終落網,心中也感到很安樂。」
「為免家人擔心,直至行動完結後才告訴他們,但已把母親嚇得喊了出來,我自己亦得了『升降機恐懼病』,案發一年內,不敢搭升降機。」
在這案中出過力的催眠學家楊志滔,曾被派往美國FBI訓練學院,是香港唯一考獲調查催眠學院士。
1985年寶馬山雙屍案,楊志滔催眠一名報稱知情的婦人,婦人用流利英語說出行兇者資料,兇手藏身地點等等,可惜最終證實與案無關。
在「午夜人狼」案,警方雖有使用DNA技術,證實遺在死者體內的DNA與林國偉相符,但DNA證據在當時仍未列為可呈堂證據。
這案成功應用DNA技術,DNA於1994年正式應用在刑事檢控範疇。
政府化驗所法證事務部,於1998年開始DNA化驗工作。
2000年,立法會通過法例,疑犯若涉及的罪案最高刑期七年以上,警方及廉署可抽取他們的DNA樣本。
2001年7月《警隊(修訂)條例》生效後,DNA才被法庭認定為穩妥而採納為呈堂證供。
屯門色魔案發生後,因應保安需要,房屋署在1998年開始為各公共屋邨,大廈正門和升降機內安裝閉路電視,其他私人屋苑亦相繼安裝閉路電視。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警署警長陳悅強當年在專責小組度橋緝兇。
他說,為取得線索,探員通宵坐在天橋上,抄下進入區內車輛的車牌,陳悅強認為,林國偉並不聰明,只是好運。
案件主管王永基事事親力親為,心力交瘁仍不斷鼓勵下屬,是心目中的「真警察」。
被同袍稱為「神探」的王永基,生於澳門,童年因家貧在街市賣雞蛋,當時正值六十年代警隊貪污盛行時候,由於時常受到警察欺負,他十分憎恨警察。
王永基喜歡運動,酷愛游水,讀中學時,兼職做救生員,巧遇一位警司,對方提醒他:「既然痛恨警察,就去做一個好警察。」
王永基如當頭棒喝,預科未畢業便去考督察。
1980年7月,當年他二十一歲,是同期申請者學歷最差一個,最終得到取錄,王永基以「做一個好警察」為座右銘。
王永基眼角附近有一度深深疤痕,手臂上有不少刀痕,都是他初出道時駐守油尖區的「戰績」。
王永基歷任警方有組織及三合會罪案調查科,新界北總區重案組第二隊等職位,除刑事偵緝外,王永基曾接受談判專業訓練,成為警方談判專家。
他最後一宗處理案件,是葵涌石籬邨一宗企圖跳樓案,將二十七歲受感情所困的酒店侍應勸下來,為他警員生涯寫上句號。
王永基喜歡鑽研心理學,他說憑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便能知道一個人有否說謊,他說:「多年來的經歷,可以拍齣戲。」
雖然屢破奇案,但由於生性不羈,辦公室內貼滿裸女海報,未為上級喜愛。
由於耿直敢言,仕途不太順意,當差十八年只升了兩級,成為總督察。
1993年偵破屯門色魔案,原可升為警司,但好事多磨,仍留在原職。
1997年11月,王永基晉升為警司,升職前為警方新界總區電台台長,其後轉派至機動部隊X連隊任主管。
1998年2月16日到粉嶺機動部隊訓練學校,接受為期一個月訓練。
2月21日上午十一時,王永基在粉嶺機動部隊訓練基地,參與體能訓練時與其中兩名隊員,衝過終點後不久休克,陷入半昏迷。
十一時十二分,訓練學校搶救人員到達現場,為王永基進行心肺復甦法,但毫無起色,送往粉嶺醫院急救,延至中午十二時二十分,搶救無效死亡,終年三十九歲。
新界北總警區指揮官王梁錦珊,趕往醫院慰問王永基家人。
署理副警務處處長伍靜國,對王永基殉職表示惋惜,他表示,王永基加入機動部隊受訓前,已通過身體檢查,證實體能合格後才讓他受訓。
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承認,機動部隊訓練的運動量非常劇烈,過去曾有員佐級警務人員喪命。
王永基警司在沙田寶福紀念館設靈舉殯,橫匾是「未負此生」。
警務處處長許淇安及助理警務處處長曾蔭培,王永基一班同袍先後到場致祭。
1998年2月28日,警隊採用二級榮譽儀式舉殯,遺體下葬和合石浩園,靈柩上蓋有特區警旗。
入土儀式進行時,突然下起傾盆大雨,號手在雨中奏起安息曲,一代神探長眠黃土。
王永基生前熱愛音樂及電影,曾與同袍自組樂隊,與圈中女星結下不解緣。
初戀情人是1979年度港姐冠軍鄭文雅,他們同在上水鳳溪中學就讀。
其後與金馬影后吳家麗相戀十年,後來因他女友眾多,缺乏安全感提出分手。
與吳家麗分手後,1996年冬天,王永基出席電影《三個受傷的警察》慶功宴,與1983年度港姐楊雪儀熱戀,兩人打算結婚。
1998年11月5日及6日,死因庭一連兩天召開聆訊。
驗屍報告顯示,王永基一向無心臟病病徵,王永基父親五十五歲時死於高血壓,家族中從未有人死於心臟病,沒有證據顯示王永基曾患心臟病。
法醫沈瑞根在庭上指出:「王永基經常飲酒,一日一包煙,血管多處有閉塞情況,包括一條大血管。」
法醫指出,王永基的冠狀動脈,多處被膽固醇阻塞,血管比正常縮窄超過五成,其中一條比較重要的「左前降支」血管,出現七成半收窄。
沈瑞根說:「這類型血管閉塞,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事,王永基事發當日曾作劇烈運動,以致因冠狀動脈未能及時輸送血液至心臟,令他暴斃,死於自然。」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副教授何世華表示,王永基心臟動脈主要血管大部分堵塞,相信與吸煙有關,煙內的尼古丁,會將脂肪和膽固醇牢牢黏住血管內壁,造成血管栓塞。
經過一連兩日聆訊,1998年11月6日,死因裁判官祁雅年,裁定王永基死於自然。
祁雅年說王永基一生在警隊中帶領,鼓動同袍向前邁進,是警隊典範,「光榮地完成人生旅程的最後一圈」。
祁雅年認為,警方機動部隊應檢討訓練,作出二十一點改善建議,這些建議應分發至所有政府機動部隊,如海關、懲教處、消防隊等部門,以供參考。
後記 我與王永基警司
如果沒有王永基警司,就沒有《重案組黃Sir》,我投考過督察,獲得取錄,最終我沒有受訓,我喜歡寫作多過做警察。
阿基知道我的決定後,將我痛罵一頓,他說:「如果好人都不去做警察,香港的警察如何可以好起來?」
阿基立心要做好警察的心情我是了解的,他遇到的壞警察實在太多了,投考警察前,他非常痛恨警察,在他眼中,警察比壞蛋更壞蛋。
阿基說:「我細細個在街市賣雞蛋,那些差佬不是拿雞蛋不給錢,就是來街市收規(收取金錢利益),他們不單未能保護善良市民,更為虎作倀,我非常痛恨他們。」
我不以為然地說:「你這樣痛恨警察,為何又來當差呢?雖然現在有廉記(廉政公署),但警察還不是繼續收受利益?只不過是比以前更有技巧而已」
阿基說:「這是一般人對警察的壞印象,我們要改變它!」
我潑阿基冷水:「就憑我們?阿基,你不要太天真了!你這麼喜歡看戲,你看過哪齣戲是正面描寫警察的?」
這次談話後,我與阿基各自發展,雖然我們各自選擇的道路不同,但我們還經常見面。
阿基喜歡講他在工作上的苦樂,有時與我研究案情,當時我們沒想到,日後我們會合作發展《重案組黃Sir》系列。
阿基除工作表現出色外,結交女朋友亦是強項。
矛盾的是,他是愛情專一的人,他最愛的是影星吳家麗,因為他的風流,令到兩人離離合合。
阿基每次與吳家麗鬧翻,就會找我喝酒吐苦水,每次都萬分懊惱,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喜孜孜對我說已和吳家麗重修舊好。
阿基的霧水女友中,空姐佔大多數,有次他與一名空姐在家中溫存,家麗返家撞破,他第一個反應是喝家麗:「出去!」
這一次,我以為兩人再無機會復合,幾個月後,阿基與家麗成雙成對約我見面。
阿基一向身先士卒,凡事都親力親為,行動時都會打頭陣。
有一次接到線報,到長洲一間村屋拘捕毒販,阿基率隊到達時,村屋重門深鎖。
屋內有人但不肯開門,阿基恐毒販毀滅證據,撞門入內,不慎跌在地上。
屋內一名道友用刀架頸挾持阿基,阿基最後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道友束手就擒。
家麗事後知道這事,雖知阿基慬受輕傷,亦驚得哭了起來,可見她是關心阿基的。
1988年,阿基問我,有沒有興趣和他合作寫一些「警察故事」。
阿基對我說:「你說得對,單憑我個人力量,的確無法改變市民對警察的不良印象,如果用小說方式正面描寫警察,相信會有較大作用。」
對於阿基建議,我認為不妨一試,一連串罪案實錄,在當時的《今天日報》刊登。
1989年底,博益出版社建議我出單行本,出版社決定用重案組黃Sir做筆名。
《重案組黃Sir》第一本書,書名是《香港重案實錄-驚人兇殺案》,由剛退休的總督察劉啟法寫序。
這本書於1990年3月出版,銷量不俗,阿基十分高興,和我到酒吧慶祝。
他告訴我另一個好消息,就是他即將晉升為高級督察。
1991年,阿基晉升為高級督察,他對駕駛飛機的興趣日益濃厚,在他的辦公室內,除了祼女海報外,身旁還有一部飛機模擬駕駛器。
「我喜歡在空中的感覺,尤其想在飛機內與女友造愛。」
阿基不脫風流神探本色,他真的到美國學習駕駛飛機,更取得執照。
1992年5月1日,阿基升為總督察,其後調任新界北區重案組。
這時,《重案組黃Sir》己出到第八本,1994年1月出版的《少年重案》,(《重案組黃Sir》第十四本),成為博益出版社1994年的十五本好書之一,阿基較我還開心。
1993年,阿基偵破「屯門色魔案」,當時我為現已結業的《現代日報》專訪阿基。
他偵破「屯門色魔案」的過程,成為1995年2月出版的《奪命重案》,(《重案組黃Sir》第十八本),其中一個故事《午夜人狼》。
1995年6月,《焚情孽殺案》(第十九本)出版後,我因工作關係,無時間再寫小說。
阿基曾想過親自操刀,後來因他對寫劇本興趣較大而未能成事。
阿基第一部參與的電影是《重案組》,這部電影由有「野獸導演」之稱的黃志強執導,這部電影初步構想我亦有份參與,最初男主角是梁朝偉,後來考慮過李連傑,最後決定由成龍主演,電影於1993年上映。
阿基對我說:「用電影正面描寫警察,也是令市民對警察改觀的好方法。」
阿基無意續寫《重案組黃Sir》,這個系列暫時停止,直至1997年中,阿基叫我再寫《重案組黃Sir》系列,說他有一個更具體構思,就是以香港十八行政區的作案件分類,每本書講一個地區的罪案。
這時,文林社有意出版《重案組黃Sir》系列,我和阿基商量後,決定將構思付諸實行。
由於搜集資料需時,我們決定在文林社出版的第三本書後,開始寫「分區罪案系列」。
阿基將一大批資料交給我,案件超過二百宗,他在短時間就將「分區罪案系列」內容準備好,令我大吃一驚。
想不到當「分區罪案系列」第一本書尚未完稿,阿基就與世長辭。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