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南丫島(香港)

南丫島古稱舶寮洲,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居住。

唐宋時期,當時大食(阿拉伯)諸國東來通商,船舶抵達珠江口前,須碇泊舶寮洲,等候朝廷准許,再經屯門入廣州,或北上泉州、明州(寧波)等港口。

船員等候批示期間,登岸搭建寮棚暫住,中土人士稱外邦人為「番」、「蠻」、「獠」,寮棚被稱「舶獠/泊獠」。

明朝天順八年(1464年),《東莞縣志》卷一《山川》稱為「泊潦山」。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清雍正九年(1731)《廣東通志》,將「泊潦山」稱為「博寮」。

清朝乾隆初年,「博寮」已有姓周族人在島上耕種。

嘉慶十五年(181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羅斯編制的《澳門航道圖》,將舶寮洲稱為「藍麻」。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縣志》稱為「薄寮村」。

清同治七年(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繪製的《新安縣全圖》,將「薄寮村」稱為「博寮」。

1874年,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已成英國殖民地,「博寮」仍由清政府管轄。

港督堅尼地在任期間,港英已有擴大地域至新界及附近島嶼的打算。

1874年8月15日,一艘在香港註冊漁船,到「博寮」捕魚,清廷海軍指稱漁民侵犯國境,要沒收漁船,雙方發生衝突,中國水師開槍打傷三名漁民,漁民逃回香港。

8月底,香港立法局立法委員會議上,非官守議員羅威特,就三名漁民被打傷一事提出質疑。

港府輔政司答覆,關於漁民捕魚受傷一事,港督堅尼地徵詢過律政司意見,「博寮」與大嶼山不在港府管轄範圍,無從向清廷交涉。

駐港英國海陸軍人,向港督提出防衛香港計劃,宣稱香港島孤懸海中,如要作有效防衛,有擴大佔領四周各島嶼必要,英國政府向清廷提出拓展香港邊界要求。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新界及「博寮」等二百三十六個鄰近島嶼,納入香港範圍,租給英國九十九年。

1930年,港島修建地下蓄水池,承建商到「博寮」大灣掘取海沙,工人發現大量陶器和金屬箭鏃。

1931年,香港大學解剖學蕭思雅教授、韓義理醫生、耶穌會司鐸范達賢碩士,在博寮洲一帶出土古代陶器,石刀,石斧、銅鑄戈矛等。
大多是漢朝以前文物,極有研究價值,一半陳列在華南總修院,一半陳列在香港利瑪竇寄宿舍。
范達賢寫成《香港博寮洲史前遺物發現記》,被認為是香港考古學的發端。

「博寮」形狀像「丫」字,位於香港南面,因此名為南丫島,逐漸取代原名「博寮」,「丫」字像英文大寫Y,南丫島的英文名又叫Y Island,1937年以英文lamma音譯為「林麻島」。

香港淪陷期間,「林麻島」改名「博寮島」,日軍強逼村民開鑿「神風洞」,即隱藏在海岸邊收藏停泊用的格納壕。

1944年中,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海軍開始設計開發,自殺式襲擊「震洋特攻快艇」(震洋艇),以三合板為船身,搭載豐田汽車引擎
船首配置炸藥。
發現敵方船隻時,「震洋艇」由駕駛員操縱,由「神風洞」滑出海面,駛向敵方船隻,以撞擊方式引爆炸藥自殺攻擊。
香港重光後,英軍把「震洋艇」全部炸毀。

戰後,博寮島恢復為南丫島。
1947年,港府有意在南丫島深灣,興建新機場,取代啟德機場。

業餘爬蟲類與兩棲類動物學家約翰·盧文,1952年在「神風洞」發現盧文氏樹蛙。

1957年,港府刊行的《香港、九龍及新界地名志》,並列南丫島與博寮洲兩個名字。

1964年11月2日,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向南約理民府建議,將南丫改名為南雅,不獲接納。

南丫島位於香港島西南面,面積約13.85平方公里,僅次大嶼山、香港島、赤鱲角,是香港第四大島嶼。

南丫島東西兩邊均為海峽,東面東博寮海峽面對香港島南區,西博寮海峽面對長洲,南面為南中國海,再南一點到達擔桿列島。

南丫島以山地居多,最高點為南面的山地塘,海拔三百五十三米,榕樹灣和索罟灣有一些平地,北面地勢較平坦、可用作耕地。

南丫島以陳、周、吳、方、曾等氏族為主,主要住在北面的榕樹灣及南面的索罟灣,以務農及捕魚為生。

南丫島有大小天后廟五座,鹿洲天后廟位於南丫島東邊鹿洲村村東海濱,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
屬三殿廟宇,正殿奉天后娘娘,左邊為慈母殿、右邊為真君殿,廟內設有清同治年間製的銅鐘和香案。

索罟灣天后宮位於索罟灣村村口,曾被燒毀,廟內置有清朝的聚寶盆和古鐘。

南丫島只有索罟灣一地舉行太平清醮,地點在天后宮前的廣場,每四年一次,時間在農曆三月廿二日。

醮會由南丫南鄉事委員會主辦,規模不大,歷時兩天,沒有搭棚演戲,打醮目的除酬神,還有祭幽,旨在保佑社區,免受不潔之物傷害。

索罟灣居民在天后宮旁豎立一座大士王紙紮像,附近插旛杆,象徵召喚遊魂野鬼到來分衣施食,醮會保留水上人習俗,包括乘船出海祭水幽和「過關」,寓意去除不同災劫。

榕樹灣天后古廟創建年份不詳,廟內有清光緒二年(1877年),宣統二年(1910年)所刻木匾。

1960年,村民集資重修天后廟。
1965年,天后廟重修落成,適逢內地文化大革命,未能在內地製作石獅。
南丫島一位石匠,專為南洋富翁雕刻西式石獅,村民請他雕琢廟前石獅守護天后廟。
傳統石獅是直式正方形,守在門口時面朝廟外,西式獅子是橫臥長方形,兩獅橫放在廟門,變成獅口相對,成為榕樹灣天后古廟特色之一。

澳仔村的天后廟是海邊一間白牆紅頂小屋,供奉紅衣天后像,旁邊伴有觀音像。

東澳的天后廟日久失修,已經荒廢,目前仍留有一個石碑。

1962年,南丫島中部索罟灣碼頭落成啟用,船運航線增加,吸引本地及外籍人士,前來島上觀光和居住,南丫島成為中西文化融合的海島。
1964年,南丫島北部榕樹灣碼頭落成啟用。

1966年,當局在南丫島興建警崗,座落洪聖爺灣一座小山山頂,警崗天台可眺望南丫島北部全境,監視西博寮海峽航運情況。

12月20日,助理警務處處長莫禮信主持揭幕,警崗負起自然死亡登記功能,授權主管人員簽發死亡證明書。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年輕的南丫島居民搬出香港謀生,南丫島一如其他鄉村,剩下年長一輩。

港府為開拓更多石料來源,1977年7月刊憲,宣布設立南丫石礦場,合約期為十年。

石礦場由法國寶嘉建築(香港寶嘉建築),與一家公司(Enterrrises Audemard)合營,1981年6月19日開業。
不久,瑞安建業收購南丫石礦場,一直營運至1993年。

1993年後,瑞安與政府簽訂修復協議,1995年起展開綠化修復工程。
2002年,石礦場結束營運。

2011年2月,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公布年度賣地計劃,其中包括索罟灣在內的石礦場用地。

2014年3月10日,香港政府修訂南丫石礦場土地未來用途,總面積接近六十公頃,其中二十公頃以上土地,興建私人及資助房屋,可容納十萬人口,同時發展旅遊和康樂設施,如度假酒店、室外康樂、水上運動中心等。

1978年,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南丫島西北部波羅咀,填海造地十萬五千平方米,建立南丫發電廠取代已停用的鴨脷洲發電廠,是南丫島上最大的工業,發電廠三支煙囪成為南丫島地標。

發電廠外籍工程師搬到南丫島榕樹灣一帶聚居,區內出現一些西式茶座、餐廳,島上中西文化交匯。

1979年,載有大量越南難民的船隻「天運號」,在南丫島對出西博寮海峽停泊超過三個月。
3月11日,約一百名船民跳下「天運號」,約五十人游到南丫島洪聖爺灣泳灘,被警方扣押在南丫警崗。

1990年,香港中文大學與廣州中山大學,聯合發掘南丫島大灣遺址,發現了十座相當於中原商時期墓葬,其中六號墓出土的牙璋,被文物專家譽為國寶。

南丫島沙浦舊村發現的文物,相當於中原夏商、西周、春秋、唐宋時期。
蘆鬚城發現唐代灰窯群遺址,灰窯群直徑兩至三米,燒貝殼、珊瑚、蠔殼等為灰,至宋代停用,證明南丫島在唐代已有相當規模的聚落。

1997年香港回歸,外籍人士在香港工作需要簽證,南丫島部份外籍人士遷離。

位於南部的深灣,面對南中國海,曾出土新石器至明清時代文物,是香港唯一全球瀕危綠海龜產卵地點。

1999年,深灣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港府將深灣沙灘劃為限制地區。
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綠海龜繁殖季節,除特定工作人員,禁止其他人進入深灣海灘區域以免造成破壞。
2021年4月1日,限制地區由沙灘延伸至鄰接綠海龜繁殖水域。

南丫風采發電站位於大嶺,由香港電燈耗資一千五百萬元興建,是香港第一臺具商業規模的風力發電站。
2006年2月23日正式啟用,由洪聖爺海灘步行三十分鐘就可到達。

2008年5月25日,南丫島三條生態旅遊徑啟用,分別位於南丫島南、北、中部,長短不一,步行時間由個半至三小時不等。
香港電燈公司與長春社合作在島上開發,增進市民對南丫島的歷史,文化及自然生態的認識。

南丫島漁民文化村建於索罟灣養魚區,面積約二千平方米的漁排上,場內展館陳列漁民昔日生活照片和用具,介紹香港原居漁民傳統文化和捕魚業發展歷程。

2012年10月1日晚上八時二十三分,南丫島北角村西北對出海面,香港電燈的客船南丫四號(Lamma 4),被港九小輪的海泰號(Sea Smooth)撞沉。
兩艘船上一百二十四名乘客與三名船員墮海,釀成三十九死九十二傷,為自從1971年佛山號翻沉事故以來最嚴重海難。

位於南丫島模達灣以東的厓頭,1979年,富商「貨櫃大王」林良成,以元朗九塊地及南丫島兩塊地,補地價四萬九千元,與政府換取臨海地段佔地4.9萬平方呎,建有別墅、網球場、泳池、巨型鳥籠等。

2018年9月,林良成斥6,987萬元補地價,樓面地價約1,426元。

11月,林良成以4.1987億元,售出南丫島模達灣住宅地皮,買家為寶悅環球(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6月8日註冊,董事為張靖雯。

2022年1月,南丫島石排灣沙灘,發現長約八十九厘米年幼江豚,屍體擱淺狀況屬中度腐爛,為本年度第三宗。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