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咀洲又名橋咀島、銳島(Sharp Island),位於西貢內海,西貢市以東,滘西洲以西,距西貢碼頭兩公里,船程十五分鐘。
橋咀洲是一個長約二千五百米「針形」小島,東至西寬度約五百米,面積九百平方米,最高點海拔一百三十六米。
地層屬於源自一億四千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滘西洲群「清水灣組」火山岩石,是香港最年輕的火山岩群組。(屯門組最老,一億八千二百萬年前形成。)
主要為流動條紋斑狀流紋岩熔岩,流紋質角礫和條紋斑狀玻屑凝灰岩石,呈現香港中生代火山活動最後階段特徵。
橋咀洲是海浪侵蝕的最佳例證,雕塑出海星灣、廈門灣、浪芒灣,石鼓環等大小海灣和岬角。
1845年,皇家工兵軍團的哥連臣中尉,負責繪製香港首張地形圖,除載有道路、小徑、水道、耕地,鄉村和主要建築物外。
地圖以垂直間距一百呎等高線顯示地勢,開創以等高線條繪畫香港地圖先河。
橋咀洲島上只有三、四戶人家,除碼頭及泳灘一帶,其他都是山地,非常荒涼。
官員去到橋咀一個海灣,向村民詢問海灣地名,村民以為是問他們從哪個地方來,用客家話回答「廈門」。
官員聽到是「Half Moon」,將廈門灣意譯為半月灣。(現時官方採用廈門灣)
1979年,橋咀洲劃為橋咀郊野公園,佔地一百公頃,是香港面積最小離島郊野公園,包括鄰近八個海島:最大的為橋咀洲,其餘七個小島包括橋頭、白沙洲、大鏟洲、小鏟洲、枕頭洲、游龍角、斷頭洲。
橋咀洲兩端各有一個沙灘,西岸是橋咀沙灘,南岸是廈門灣,中間隔着高九十五米的黑山頂,有山路互通,是行山、游泳、浮潛、潛水,持牌魚槍捕魚等休閒活動熱點。
政府在橋咀洲興建碼頭,供街渡及小型船隻使用,碼頭沒設公廁,旁邊石灘成為遊人「公廁」,被冠以「屙屎角」不雅稱號。
橋咀沙灘與橋頭之間的連島沙洲,退潮時露出海面,約二百五十米長,主要是流紋岩和花崗岩(石英二長岩),經數千萬年海水侵蝕及冷縮熱脹,外層如洋蔥皮頁狀剝落,形成龜裂狀紋理,貌似菠蘿包,因此稱為「菠蘿包石」。
橋咀洲地質步道位於島嶼西面,以橋咀洲碼頭為起點,途經沙灘和連島沙洲,以名為橋頭的小島為終點。
遊人可漫步沙洲前往橋頭,沿山徑拾級登上三十米高山頭,在視野開闊最高點,俯瞰連島沙洲,環視西貢內海與清水灣半島,小島盡頭是編號182的燈標(小型燈塔)。
1981年,葉志銘 (香港藝人葉玉卿兄長) ,於橋咀洲投資開設北海漁村,供應新鮮海鮮食品,生意大旺。
葉志銘再集資千萬元,開設橋咀島度假區,內有機動遊戲、高卡車、燒烤場、繩網,提供快艇、水上三輪車等水上活動設施。
1986年,地政處將附近政府地皮,以短期租約租予橋咀島度假區作休閒用途。
1987年,葉志銘周轉不靈,將北海漁村賣盤給粵海投資,取回六十五萬,創立飛圖,帶頭出卡拉OK碟,被稱為香港「卡拉OK」祖師,旗下歌手有葉玉卿、梁雁翎等等。
1989年,橋咀島度假區關閉。
1996年,旭日國際主席「玩具大王」蔡志明,以1,881萬元購入面積約10.8萬呎土地,包括橋咀洲北海漁村及橋咀洲多個地段。
1998年12月中,葉志銘兒子葉崇仁車禍去世。
2001年,葉志銘宣布破產後出家為僧。
橋咀洲有至少一百六十九種海魚,當中包括超過三十五種,香港罕見、瀕危或易危物種,如瀕危的扯旗鱲、易危的管海馬,香港稀有的馬尾藻魚,另有海葵、海參、海星、海膽等。
橋咀洲東面有多種硬珊瑚(八十四種硬珊瑚中佔四十五種),大部份是脆弱的牡丹珊瑚,覆蓋率超過50%,其中包括世界少有,香港優勢品種的扁腦珊瑚。
2002年,橋咀洲設立珊瑚保育區。
2008年,橋咀洲成為香港地質公園。
漁護署在公眾碼頭旁邊「屙屎角」垃圾崗石灘,發現「角礫岩」,是火山爆發時岩石碎塊與火山灰聚合而成。
2009年,橋咀洲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草擬設立橋咀洲海岸公園及牛尾洲海岸公園,各佔198.5及138.3公頃,蔡志明位於橋咀洲東面部份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
2008年,蔡志明與政府商談,發展橋咀洲為度假樂園的可行性,希望政府主動促成度假項目。
2009年9月15日,蔡志明斥資三百多萬展開工程,包括修葺舊北海漁村夜總會酒樓大屋,在私家地範圍興建一道圍牆,興建一座未經申請兩層建築。
屋宇署發出清拆令,蔡志明未在限期前清拆違例建築,被屋宇署釘契。
2011年年初,清拆工程完成,橋咀洲升格為世界地質公園。
2014年,蔡志明斥資逾千萬,大興土木翻新失修多年的別墅與池塘,霸佔逾二萬一千呎官地,打造成佔地逾十五萬平方呎的私人樂園。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表示,協會早前曾到橋咀洲視察,知悉有關工程,暫無發現工程破壞附近環境,會密切留意建築物排污水處理系統,會否影響附近海水水質及破壞島上環境。
2月13日,政總署證實,該地段業主霸佔官地,已向業主發出警告,飭令停止佔用官地。
2015年5月,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橋咀洲東面設置「不宜碇泊區」,減低船錨對珊瑚的破壞。
2015至16年,橋咀洲修築長1.6公里行山徑,連接廈門灣與橋咀正灘,開首主要是石級,中段以泥路為主。
2017年,政府落實重建橋咀碼頭,作為西貢區兩個社區重點項目之一。
3月30日,西貢區議會及西貢民政事務處,在橋咀碼頭舉行「重建橋咀碼頭工程啟動典禮」動土儀式。
2017年10月15日,颱風卡努襲港,多名來香港到橋咀洲遠足露營的內地人,街渡停航後被困島上,風餐露宿,糧水耗盡,飢寒交逼,其中十人中午報警求救,風勢稍減後獲街渡接載,由水警輪護航安全返抵西貢碼頭。
2018年12月8日,漁農自然護理署公布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橋咀洲北的珊瑚覆蓋範圍達78.1%,漁護署為保護該地,劃定珊瑚保育區。
2019年6月9日,政府重建的橋咀新碼頭啟用。
橋咀洲名列世界地質公園,成為內地「香港生態遊」旅行團行程,團費由百多元至四百多元人民幣不等。
2019年8月,Facebook群組「香港行山之友」,行山人士直斥內地遊客在橋咀泳灘紮營,留下堆積如山垃圾,衛生情況惡劣。
2020年4月29日,facebook群組,「香港行山遠足之友(吹水山谷)」,一名大媽發帖及上載多幅圖片,說:「連島沙洲,掘海參,有收穫。」
網民批評大媽破壞生態環境,大媽解釋已「全部放生」,網民並不相信,大媽霸氣說:「放唔放關你X事呀」,強調「我也是土生土長」
2022年4月15日復活節假期第一日,facebook群組「香港行山新手交流區」,網民分享照片,橋咀洲岸邊擠滿遊客,岸灘上有不少遊客就地紮營。
橋咀洲
交通:現時有多於一家公司提供橋咀洲街渡服務,乘船時須以旗幟顏色分辨船隻所屬公司。
連遊廈門灣(半月灣)及橋咀泳灘,可向船公司購買來往兩地船票(約六十元)。
備註:遊人須留意遊覽地質景點安全指引,潮汐漲退時間,當潮水高度低於1.4米時,方可橫過連島沙洲,並且注意回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