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高案 讓證據說話(十一)

死因研訊開庭第十二日

2007年3月14日,今日是梁成恩死忌,「O記」女警何淑賢出庭作供。
她曾翻看銀行劫殺案閉路電視錄影連環圖,再花7天翻看徐妻李寶玲交出的27盒生活錄影帶。
她說:「目的是留意片中人的波鞋及衣物,是否與梁成恩被殺及麗城花園恒生銀行劫案有關。」
何淑賢將出現美津濃波鞋及紅色長袖T恤的片段剪輯,製成一條長十多分鐘影帶,作檢驗分析之用。

該段影帶在庭上播放,徐步高與當時不足一歲的女兒在商場玩耍,當時他身穿一件紅色長袖反領,印有文字圖案的T恤及波鞋。
另一片段中他穿同一款波鞋、短褲,正與友人打籃球,尚有一段片中人與妻女到加拿大旅遊的片段,當時他戴上飛虎隊頭套,在冰天雪地上漫步。

為查出片中人身穿的T恤來源,警方再次搜屋,找到一個紀念獎牌,找出T恤是二千年寧夏一個旅遊活動的紀念品。

擅長「攝影測量術」的政府化驗所化驗師黃大偉,從片中人與剛學行女童在一商場空地玩耍的片段,計算出當時他所穿波鞋長30厘米,款式與尺碼均與恒生銀行槍匪犯案時所穿的十分相似。

分析警方從內地取來的紅色長袖T恤的正、反面,黃大偉發現正面穿時,衫上左胸前呈三角形標誌及背面正中的大印花,與片段中男子所穿的T恤相似。
將該T恤向外翻轉,比較恒生銀行槍匪犯案時所穿,右胸上白色小三角標誌、背後隱約透出圖案,以及領後的小白標籤位置相符。

黃大偉透過計算影像中物件比例,估計麗城槍匪身高約一百七十六厘米,片中人則身高約一百八十一厘米,兩者相差五厘米,他承認上述數據或存誤差。

代表警務處處長的葉德強大律師提問:「如果個人實際身高一百七十七厘米,是否仍符合你上述測量?」
黃大偉說:「符合,特別係對波鞋會高三厘米。」

頭形方面,黃大偉說銀行閉路電視影帶影像模糊,他只能結論,槍匪在戴上緊窄頭套後,仍現出他那對「兜風耳」。

死因研訊開庭第十三日

死因聆訊開始研訊尖沙嘴槍擊案,代表張維美的大律師葉賜豪表示,剛過去的兩天聆訊中,不斷出現和徐步高有關證供,張維美指示他只須專注在尖沙嘴槍擊案,所以今天才再次出庭。

兩個製作精密的尖沙嘴槍擊案現場模型呈堂,兩個模型其中一個的比例是一比一百,面積四呎乘六呎,是一個鳥瞰全景,主要是用作解釋涉案各人行走路線,因同時牽涉地面及地底,隧道部分可以電動升起,顯示內部地理環境。

另一個模型將隧道港景峰部分放大,比例是一比五十,面積兩呎半乘六呎,主要用作重演案發經過,樓梯級數目、扶手、圍欄、路牌、梯級高度,燈與地面距離等,盡可能合符比例。

兩個模型有燈光開關,紅綠燈及垃圾桶等細微部分巨細無遺。
負責帶隊製作模型的錢志聰警司,介紹模型時透露,案情中將提及隧道中兩面反射鏡或曾遭移動,因此模型的兩面鏡特意設計成可以隨意郁動。

製造模型的警方訓示支援組主管錢志聰表示,小組由1月22日開始製作模型,2月8日才完成,十八名來自不同警區、部門的小組成員參與製作。

槍擊案在深夜發生,為令陪審團盡量了解隧道夜間情況,安排各人入夜後才到案發現場實地視察。

死因研訊主任陸貽信往案發現場前,先用模型向陪審團講述三個關鍵位置,包括發現兩名死者及傷者冼家強所在的樓梯平台,柯士甸道及廣東道交界港景峰對開行人路,兩名巡警進入隧道的入口。

陸貽信特別要求陪審團留意,是否能在港景峰對開行人路監視巡警進入隧道,兩名巡邏警員於廣東道政府合署位置簽簿後,步行至柯士甸道西隧道入口,進入隧道內設有更簿位置簽簿。
離開隧道時,在平台遇襲位置,隧道對上偉安大廈住客,能否看到開槍位置。

晚上7時40分,法庭人員,徐步高母親委託的律師黃國桐及大律師葉賜豪,在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探員陪同下,一行人到達尖沙嘴槍擊案現場。

警方安排兩名警員,閃動電筒示意,重演當天遇襲的曾國恒和冼家強的巡邏路線。
他們視察地面、隧道內環境,站在港景峰對出行人路,遙望對面馬路隧道另一出入口,視察槍擊案三人倒臥位置、隧道內反射鏡等位置。

死因研訊開庭第十四日

在尖沙嘴隧道內遭到槍擊,被射傷面頰和小腿的軍裝警員冼家強 (加菲),到死因庭作供憶述槍擊事件經過。

冼家強於1994年底加入警隊,2002年駐守長沙灣警署,及後調派尖沙嘴分區巡邏小隊第一隊。
案發時已在尖沙嘴區巡邏四年,熟悉該區環境,拍檔曾國恒新近由九龍城區調至尖沙嘴。

下午三時許,死因研訊主任陸貽信傳召二十九歲警員冼家強出庭,為方便冼家強清楚指出遇襲位置,警方讓冼家強離開證人台,走到兩個電動隧道模型旁邊指劃。

死因裁判官、研訊主任、三男二女陪審團,能近距離看見冼家強指出的每個位置,有需要時,模型底層會升高,方便冼家強解構案發正確位置。

冼家強指出,隧道內雖裝設幾面反射鏡(魚眼鏡),他進入隧道時並無特別留意,平日亦沒有用反射鏡觀察隧道情況。

冼家強說,2006年3月16日晚上11時開始夜更,直至17日清晨7時40分結束,當日他和曾國恒巡邏尖沙嘴分區的「第19咇」,由天星碼頭開始,沿廣東道經新港中心,中港城至柯士甸道交界,經柯士甸道行人隧道,掉頭折回尖沙嘴。

他倆先由警署坐警方專車到天星碼頭落車,沿廣東道一直行至柯士甸道,沿途在五個指定地點簽更簿,曾國恒初來甫到,他沿途講解該區罪案趨勢。

凌晨1時左右,曾國恒在廣東道與海防道交界截查一名男子,他留意附近環境,最後查明無可疑將該人放行。

兩人走過對面馬路,準備穿過柯士甸道隧道往麗澤中學位置巡邏,冼家強表示每晚都會採用不同路線行同一個「咇」。

四分鐘後,他們去到廣東道與柯士甸道交界,當時隧道很靜,步落梯級時無留意到有行人,也聽不到任何聲音。

冼家強和曾國恒落梯級右轉入隧道內簽更簿處簽到,用了兩分多鐘,隧道內只有警靴發出的響亮腳步聲,附近如果有人必定聽得到。

他們花了二十秒簽完更簿,向尖沙嘴方向前行,離開隧道,是一個連接左右兩條樓梯的平台,這個位置上面有個拱形上蓋,路面是港景峰。
兩條樓梯,一條向柯士甸道,屬油麻地警區,一條往麗澤中學,屬尖沙嘴警區。

冼家強行先,曾國恒在他後面幾個身位,踏入小平台,他霎眼見到左邊靠牆身樓梯位置,有一名男子企在小平台高一級樓梯處,神情可疑,樣子古怪。

冼家強正想上前截查,突然見疑人雙手放在腰間,伸手入袋拿出一樣東西,跟着聽到「砰!」一聲,感到好似面部中槍。

冼家強回憶當時感覺:「我喺度諗我係咪中咗槍?應該點做?應唔應該還擊?」
三至五秒後,冼家強才知中槍,當時身上的通訊器仍響着。

冼家強說:「我拔出佩槍,雙手拿着,疑人走前用右手捉着我揸槍雙手,我開了一槍,但唔知打唔打中。只見對方左手拋低手槍,騰出左手齊用左右手捉着我雙手,我正想開多槍,已經拉掣,但聽唔到槍響。」

冼家強說,糾纏間,疑人雙手拉住槍嘴反朝向他,他發力將槍嘴「放番正」,跟住開第三槍,他感到對方漸漸乏力,用左手將對方按在地上,自己亦順勢跌下。

此時,冼家強聽到槍聲,猜想是拍檔曾國恒開槍,擔心拍檔會射錯人,連忙瞓側個身,但仍捉住疑人,就如扯大纜的姿勢。

冼家強用右手擎槍指住疑人,惟對方已無反應,他用左手按着通訊器通知總部:「港景峰行人隧道Open fire(開火),要白車!」
總共喊了兩次。

不久,沙展強哥抵埗,詢問他的情況,聽到強哥說:「加菲支槍喺度。」
他鬆開佩槍,這時才發覺左小腿中槍。

死因研訊主任陸貽信問:「案發時有沒有第四人?」
冼家強肯定地答:「沒有。」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