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保山市西部的高黎貢山海拔四千多米,山腳下散落居住十八個少數民族,以傈僳族、白族為主,共571戶2471人,是全國六大著名觀鳥勝地之一。
高黎貢山是古代著名南方絲綢之路,經騰沖到達緬甸、印度、阿富汗,比北方絲綢之路早二百多年歷史。
百花嶺是高黎貢山一個小山頭,當地大魚塘村,二戰期間是海拔最高的戰場,大魚塘戰役(大塘子戰役)被稱為「雲天之戰」。
1983年,政府在百花嶺建設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的五星級觀鳥勝地」,內有525個鳥類品種,分別屬十八目、五十二科、四亞科,罕見的血雀是明星鳥。
1997年開始,香港觀鳥會幾乎每年都組團到百花嶺觀鳥。
保山機場距百花嶺約一百四十公里,只有約二十公里高速路,其餘全部是山路,車程約兩個多小時。
鳥網在百花嶺設了一個聯絡站,站長名叫侯體國(老侯),他是打鳥高手。
1989年,台灣陳老師夫婦到百花嶺觀鳥,老侯為他們做了三天嚮導,得到近百元報酬。
之後,陸續有國內外遊客到來觀鳥,2004年開始,老候成為百花嶺第一個「鳥導」。
鳥網副總版主重慶老程,2006年第一次來百花嶺拍攝鳥類照片,照片放上網後,鳥類攝影愛好者紛紛到來拍攝。
美國、英國、澳洲、中國資深鳥類專家,2008年來到百花嶺「仙人石」附近拍鳥、觀鳥,當時有根水管漏水,積了個小水坑,中午時,一些小鳥飛到小水坑喝水。
鳥類專家向老侯找來樹枝,在小水坑不遠處建了簡易的「遮擋牆」,蹲在後面拍鳥、觀鳥。
小水坑觸發「野外造景」構思,2009年,老侯建起村裏第一個鳥塘,在適當地方挖建水塘,地上播撒麵包蟲,樹枝上懸掛蘋果、柿子等水果,吸引鳥兒前來覓食。
鳥塘旁邊用遮陰網搭棚,內有十多個拍位,為拍友提供觀鳥和拍攝服務,每個位一天收費二十元。
口碑相傳下,鳥塘很快成為百花嶺財源,基礎設施不斷改善,2012年建了2至6號鳥塘。
鳥塘其後由村集體統一管理,統一售票、統一分紅、規範運營,形成「人人參與、共同致富」局面。
百花嶺有二十一家客棧,可同時接待七百多人,2018年接待觀鳥遊客超過五萬人次,旅遊收入成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
百花嶺有個不成文規矩,搞民宿就不建鳥塘,建鳥塘就不搞民宿。
百花嶺第一個「鳥導」老侯搞民宿,基本按照酒店管理模式運行,有二十三個帶廁所的標準間,幾個普通間,坐落半山坡上的兩層小樓共有十六個標準間。
標準間每天租金一百元,二十四小時供應熱水,房間沒有網線,無線信號不強,住宿環境及設施與三星級酒店差不多。
拍友去百花嶺拍鳥,一般都跟老侯聯繫,到達保山後,老侯會派車接客人到百花嶺。
老侯的兩名女兒大學畢業後回來幫手,女婿葛寶智能講一口流利英語,2015年辭去城市的工作,回到百花嶺協助老侯接待外國遊客。
老侯分工明確,妻子負責煮早飯,小女兒負責後勤、大女兒負責接待。
百花嶺位於海拔約一千五百米,晝夜溫差較大,山區氣候多變,最好帶備防水外套,穿行山鞋。
百花嶺天亮得較晚,為保證鳥友在早上七時半能吃完早飯,八時天亮前到達鳥塘,民宿於早上七時開飯。
百花嶺有三十多個鳥塘,八十多名「鳥導」,鳥塘分布在公路兩側,汽車是開不進去,下車後由「鳥導」帶領,行小徑才可到達鳥塘,1、4、6、7、10、12號鳥塘較受歡迎。
血雀經常在一條瀑布附近出沒,在瀑布左右兩岸建造了觀鳥屋。
往觀鳥屋的路相當難走,攜帶重裝備的拍友,可僱農民代背裝備,一般單趟五十元,僱用一天費用一百五十元。
每天早上九時三十分左右,血雀聯群一二十隻,先落在瀑布前方一棵大樹,再由大樹飛去瀑布喝水、洗澡。
瀑布距離觀鳥屋有一段距離,600mm的鏡頭也很難捕捉。
住宿地點與鳥塘有不同距離,每天往返費用,較近的每車來回收六十元,稍遠的收一百元,最遠的收二百四十元。
鳥塘附近無任何飲食設施,拍友除自備食物外,也可向老候訂飯菜。
盒飯是米飯及炒菜,飯菜量較大,足夠吃飽,每份盒飯二十元至二十五元,午膳時間,飯菜會送到鳥塘。
晚餐在民宿吃,可與其他人夾錢點菜,也可按自己喜好,自己點菜吃。
百花嶺村有兩個小超市,就在民宿門口,可在此購買零食,因生果難運輸,沒有供應。
百花嶺聯絡站
位置: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芒寬鄉百花嶺村
電話:13577552830、1357756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