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月26日,早上離開「看見花蓮民宿」
買12:12由花蓮開往臺東的自強號列車
票價臺幣343元,14:02到達臺東車站
臺東昔日名為「寶桑」
清光緒年間設卑南廳於此
大正九年(1920年)改稱「臺東街」
臺東縣位於臺灣東南方,地處偏遠,開發較遲
大自然風景受到較少破壞
雪山隧道開通,縮短臺東與外界距離
臺東面積3515.2526平方公里,為臺灣第三大縣
海岸線長達176公里,是全臺灣海岸線最長的縣
原住民佔臺東縣人口30%以上,全臺灣最高
人口密度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72人
特產是柴魚、釋迦、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
卑南大圳是臺灣東部最大水圳
日本人於1898年興建,1936年修整,1941年完工
卑南大圳引卑南溪溪水,全長超過9公里
灌溉農田面積2,423公頃
14:02到達臺東車站
臺東車站經歷多年變更
從原本的卑南車站到今日的臺東車站
車站廣播用原住民話播放訊息
站內處處擺設原住民木雕創作
車站大廳與剪票出口之間的旅遊服務中心
為遊客提供旅遊資訊
車站外搭配「臺灣好行」旅遊專車
帶領遊客到各著名景點
臺東舊站廢站後導致市區商圈迅速沒落
臺東新站距離臺東市區太遠
20世紀後期,人口大量外流
臺東新站周邊發展停滯
目前配合花東新車站改建
預期最快在2017年年底落成
臺東車站外面堆滿機車
附近一帶可用荒涼來形容
到小店買了來自馬祖的馬葱餅吃
原味每個臺幣25元,加蛋臺幣35元
我們每樣買了一個
順便問店員有甚麼公共交通具可到知本
店員說,可乘火車到知本車站再轉車
也可乘鼎東客運,到臺東森林公園轉車到臺東舊站
然後再乘的士到民宿
當然,也可直接在這兒乘的士前往
為遊覽多些地方,我們選了最轉折的方式
乘鼎東客運到臺東森林公園
客車繁忙時間1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間30分鐘一班
由臺東車站到臺東森林公園,車程約10分鐘
臺東森林公園位於臺東市,北郊南溪出海口右岸
與臺東海濱公園接壤,整片區域種植木麻黃防風
遠看漆黑一片,幽暗神秘,被稱為「黑森林」
是研究生態、賞鳥、散步的好去處
臺東森林公園是臺東市區最大公園,佔地280公頃
距離臺東市幾分鐘車程
湖濱設有枕木棧道及長達1.7公里單車道
穿越木麻黃樹林連接三座湖泊
公園內有單車出租,方便遊人使用
公園內有三座湖泊,分別為
地下湧泉形成的「琵琶湖」
原本為沼澤濕地後經過整治的半天然湖「鷺鷥湖」人工興建可舉辦各項競賽活動的「活水湖」
2017年2月,臺東森林公園遊客有38785人次
全票收費臺幣30元
國高中生及敬老、愛心等半票臺幣20元
大型車停車每次收費臺幣60元、小型車臺幣30元
開放時間:06:00-19:00
我們在臺東森林公園下車
等另一班往臺東舊站的鼎東客運
雖然到臺東市只是幾分鐘車程
但候車時間超過半小時
趁客車未到,在馬亨亨大道的十字路口走走
馬亨亨大道是連接火車站與市區的重要道路
是紀念馬蘭阿美大頭目「馬亨亨」而命名
馬亨亨(1850-1910年),郭拉斯是他的本名
因聲音宏亮被稱「馬亨亨」
年僅16歲就和族人一同奮勇殺敵而被景仰
他在光緒年間時常調停部落間衝突
1911年,日本實施高壓政策引起各部落反抗
他積極奔走使被日軍逮捕的族內青年
最終不至受到過度殘酷的懲罰
2000年這條連通外環的道路建成後
為紀念他的貢獻,將這條路取名馬亨亨大道
臺東森林公園對面是臺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
「MATA」為南島民族語中「眼睛、看見」之意
臺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
以原住民藝術文化為主要設計概念
會館有23間套房,大小會議廳可容納近百人
地址在中山路10號,位於馬亨亨大道旁
緊鄰臺東森林公園
距離機場、車站、港口均十分鐘車程
在臺東森林公園等了不多半小時
上了往臺東舊站的鼎東客運
臺東舊站,廢除前是臺東車站
1926年窄軌舊臺東線全面開通後
臺東舊站一直是鐵路客運終點車站
是臺東市區對内聯外的交通樞紐
完整保留日治時期車站的素樸風貌
1992年南迴線正式通車
原來的卑南站改為臺東新站
從臺東新站到臺東舊站這一段路線成為盲腸線
盲腸線為鐵路路線類型之一,此語源自日語
指這條路線只有一個站,另一端接駁到其他路線
導致該路線形似盲腸而得名
港鐵的「日出康城」站,就是盲腸線
盲腸線因必須轉乘才可接駁其他路線
導致所在區域因對外交通不便而沒落
最終導致盲腸線被廢止
許多通往港口的鐵路線都是盲腸線
大多為貨運用途,少部分因仍有需要而留存
盲腸線是鐵路營運調度上最麻煩
經常被列為優先裁撤對象的路線
2001年5月31日,臺東舊站廢止,由臺東新站取代
舊站整修完成,原候車室改裝成旅遊諮詢服務中心
可惜成效不彰,成立不到三個月即裁撤
2015年6月19日,臺東舊站變身為「臺東轉運站」
整合所有公車路線,設有七個候車月臺
臺東舊站目前設有臺東鐵道藝術村
將舊有的253倉庫、261號倉庫、275號倉庫
機關庫、黑倉庫等改為不同用途及藝術展覽
是臺東市區新地標,地址在臺東市鐵花路371號
我們在網上訂了臺東知本踢踏民宿
每天房租臺幣1200元,我們訂了三天
行完臺東鐵道藝術村,折返臺東舊站
乘的士到知本路二段292巷139號的知本踢踏民宿
民宿旁邊是水稻田,窗邊可見雀鳥徘徊
民宿主人楊老師熱愛踢踏舞
前來住宿的房客都能體驗踢踏舞的魅力
另一貼心服務,是住客可攜寵物入住
臺東知本踢踏民宿的房間比較大
可住人數由4人至16人,適合家庭及一大班朋友共樂
民宿距離知本溫泉區10分鐘車程、市區15分鐘
知本火車站5分鐘、臺東大學約3分鐘
住宿附早餐,有免費wifi、洗衣機、曬衣空間
入住時間:15:00後,退房時間:12:00前
房東給我們安排了一間兩層的六人房
下層有一張雙人床,上層有兩張雙人床
房間就在水稻田旁邊,窗外是綠油油剛插秧的水稻
臺東知本踢踏民宿沒有公共交通直達
這晚,民宿主人有親戚到訪
我們與他們一起吃晚餐
象徵式收了我們每人臺幣100元費用
飯後,老闆娘與我們玩燈謎遊戲
興之所至,除彈琴唱歌外,還表演踢踏舞
老闆娘擅長跳踢踏舞,民宿亦以「踢踏」命名
都市人親近大自然,也要包容一下
水稻田日夜都會自動引水灌溉
水聲成為某些人的催眠曲,也令某些人夜不能寐
小企業及個體戶經營不易
但仍用心去做,人情味特別濃厚
王sir評分時,用心經營佔一星,人情味佔一星
臺東知本踢踏民宿
消費指數(五星最高):五星
2017年3月27日早上
民宿主人用車載我們到富岡漁港
我們在此乘船到綠島
綠島與富岡之間海域,也就是黑潮帶
不分時節都有海豚出沒
富岡的生魚片是臺東名產
富岡舊稱猴子
位於卑南溪出海口以北,距臺東巿區約6公里
是東海岸原住民由綠島到台灣本島的第一站
原住民由此向海岸線遷居,附近尚留下一些遺址
富岡漁港又稱「伽籃漁港」,即臺東港
是臺東縣內第二大漁港,僅次於成功漁港
內港面積計5,000平方公尺,可容40艘漁船
到綠島或蘭嶼,搭船地點就在這裏
我們由臺東往綠島,乘綠島之星二號
09:30開航,船票是臺幣500元
由綠島返臺東,乘凱旋一號
14:30開航,船票是臺幣460元
在臺東富岡漁港乘船出發
約1小時船程便到達曾被稱作「火燒島」的綠島
綠島是臺灣第4大外島,面積約15平方公里
沿海有不少奇岩怪石,適合水上和浮潛活動
島上公共交通服務不足,自駕機車是最佳遊覽方式綠島環島公路長約18公里,駕機車繞一圈約一小時
島上的機車超過6000輛,比人口3,764人多近一倍
在綠島租機車,不需有駕駛執照
當天還車,每輛臺幣200元
使用24小時,每輛臺幣300元
店家不提供汽油,租機車後必須馬上去加油
為了第三者及自己安全,還是學懂駕駛機車才租用
除機車外,還有5至7人客車出租
當天還車,每輛臺幣1000元
使用24小時,每輛2500元
民宿方面,四人房平日臺幣2000元
綠島主要風景點
分布在長約16.3公里的水泥環島公路上
包括:南寮灣、機場、燈塔、監獄、公園、小長城
鬼門關、人權文化園區
石朗浮潛、朝日溫泉、觀音洞、梅花鹿生態園區
我們不懂駕駛機車,島上的觀光巴士班次疏落
淡季(10月至3月)非連假日每日班次發車時間
08:30、10:40、13:30、15:30
兩個「步兵」向目的地綠島監獄邁進
一起步就背道而馳,向反方向的石朗浮潛區行去
弄清方向後,原路折返
經過南寮漁港,路邊一整列機車
有如長蛇陣,見首不見尾
現今世界上已知最巨大且年紀最老的活珊瑚群體
聳立在綠島南寮灣水深18公尺海底
俗稱「大香菇頭」或「鋼盔」
是顆巨大的團塊微孔珊瑚群體
高約10公尺,圍寬31公尺
2016年9月18日,潛水教練俞明宏發現
「大香菇」經歷尼伯特、莫蘭蒂兩大颱風侵襲後
無法承受強力浪潮,導致活體珊瑚從底部斷裂
倒在旁邊的小型活體珊瑚塊上
沿環島公路前行,路旁不少商店都以「監獄」招徠
遊客也一嘗坐監滋味,也可拍下「囚犯照」留念
進入綠島大街,路兩旁各有紅色及藍色告示牌
紅色告示牌是「單月單邊停車5月、7月、9月
(上午8時至下午23時)」
藍色告示牌是「雙月單邊停車6月、8月、10月
(上午8時至下午23時)」
告示牌由綠島鄉公所製
打聽之下,原來是為免馬路兩旁都泊了車
阻塞交通的「單、雙月輪流禁停管制」
單月停紅區,雙月停藍區
將車輛集中停泊在道路一側,減少佔用行車線
環島公路的轉角位,就是綠島機場
綠島機場建於1972年,由當時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管轄
1977年重建,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轄至今
1995年完成擴建跑道、機坪,新建航站大廈
塔臺、宿舍等,目前由臺東航空站負責督導與管理機場廣播是以國語,臺語,英語,達悟語順序播放
於臺東機場搭19座位的小型飛機
約15分鐘即可抵達綠島機場
機位少容易客滿,要儘早預約
並於起飛前30分鐘到達機場劃位
機票價格
臺東至綠島:臺幣1,100元
綠島至臺東:臺幣1,076元
綠島機場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在綠島西北岬上,機場旁邊的小山坡,是綠島燈塔
高約33.3公尺的筒狀高塔,建於1938年
燈塔下方,可俯瞰綠島機場跑道及海岸線
綠島燈塔園區在2013年9月開放
綠島燈塔園區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由綠島機場出來,到綠島遊客中心參觀兼問路
知道綠島監獄在中寮村192號
步兵向西進發,終於到達綠島監獄
火燒島得名眾說紛紜
以清嘉慶年間大火焚燒島嶼之說最為大眾採信
另一說法是黃昏時分,從外海遠眺綠島,有如火燒
臺灣日治時期
日本人已在島上設置「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
當時日本人囚禁的浮浪人,大多為黑道分子
選擇此島原因是四面環海,犯人脫逃困難
1948年,火燒島改名「綠島」
1950年代,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轉型為監獄
綠島成為政治犯集中營,最高峰時曾囚禁近2千人
綠島中寮村「矯正署綠島監獄」,屬高度管理監獄
1972年轉型為重刑犯和幫派份子收容所
因收容一清及治平專案等黑道首領級人物而聞名
看見監獄外面小橋流水,有小商店、動物園
監獄的牆壁亦繪上圖畫,以為監獄已改為觀光地點
正想闖進時被守衛阻止
守衛說,監獄內仍有百多名最難以管教的罪犯
監獄不會開放參觀
綠島監獄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曾流行華語世界的《綠島小夜曲》
綠島不是關押政治犯的「火燒島」,而是指臺灣島
臺灣政府其後將政治犯囚禁在綠島
《綠島小夜曲》由此與綠島拉上關係
綠島小夜曲於1954年由周藍萍作曲、潘英傑填詞
是第一首在臺灣正式灌製成唱片的華語創作歌曲
第一個灌錄此曲的女歌手可能是司馬音
1980年代初期
《綠島小夜曲》流傳到中國大陸,風靡一時
1987年,《綠島小夜曲》被譜上粵語歌詞
成為香港電影《監獄風雲》主題歌《友誼之光》
由肥媽主唱,至今歷久不衰
成為一個世代的集體回憶
到達綠島監獄,已是12:30,步行回南寮漁港
時間可能趕不及船期,要流落綠島
我們將情況告知守衛
他代我們打電話叫了兩部機車
等了約半小時,兩部機車前來接我們
到達南寮漁港,費用是每人臺幣100元
我們在附近一家小店,休閒地吃午飯
還買了一些手信(臺灣叫伴手禮)
乘船返回臺東富岡漁港,再乘的士到知本車站
知本車站鄰近知本溫泉,但周邊甚為荒涼
須轉車才能前往市區及溫泉區
我們在知本車站乘公車到知本教會
在大順路一家叫「度小月快炒」的食店吃火鍋
之後乘的士返回臺東知本踢踏民宿
度小月快炒
消費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2017年3月28日
民宿老闆今天有空,我們用臺幣3500
包了他的車,由他帶我們遊知本
車行不久,我們看到一個濟公大塑像
濟公(1130年-1209年),又稱濟公活佛
濟公的傳說,起源於南宋末期
在明清之際,民間許多說書人
以濟公為主題,逐漸發展出他的故事
清朝時,集成《濟公全傳》一書
融入民間信仰之後
逐漸變成一位帶有佛道兩家特色的神明
濟公的原型據說是來自南北朝
梁武帝時代的寶誌禪師
寶誌禪師與達摩、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寶誌禪師七歲時在依鍾山(今紫金山)僧儉出家
梁武帝時為帝師,極受崇信
相傳他曾向梁武帝引薦菩提達摩
梁武帝與達摩話不投機,達摩後來東渡至北魏
濟化殿位於雲南路191號建農里煙仔寮部落
在臺東沖積平原南部田野中,南迴鐵路知本站後側
濟化殿佔地約二百坪,廟右前方有一座土地公廟
歷史較濟化殿更久,約是臺灣光復之初居民所建
濟化殿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離開濟化殿往溫泉村進發
途中經過外形特別的臺東千秋府
這座千秋府在廟宇外,「套」上三個「拱頂」
似蝙蝠也似飛機,王sir第一次見到這種建築
廟內牆上貼有「建廟藍圖」,也不多見
臺東千秋府主祀:邱府元帥、千秋爺、朱府千歲
地址在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民生6號
臺東千秋府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溫泉村現有不少別墅及民宿
以「風車教堂」民宿最著名
房價不分平日假日都是一樣,春節房價加約六成
房價由臺幣4200元起
由於閒人勿進,我們在外邊看了一下就離開
之後到民宿老闆好友開設的「耿家庄」民宿參觀
「耿家庄」民宿可俯覽知本平原
正值杜鵑花盛開,在此賞花喝茶,人生一樂也
賞完花,喝過茶,下一站是知本林道
知本林道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上方,長約11.5公里
早期稱知本越嶺古道
知本林道在日據時期修築
由屏東的三地門到臺東的大武
可通往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之地
雨季時可看壯觀的瀑布、夏季可觀鳥賞蝶
進入林道3公里,各種彩蝶、昆蟲、鳴鳥、兩棲類
爬蟲類及赤腹松鼠、臺灣獼猴等哺乳類都可遇上
我們在知本林道逗留了個多小時
影了些蝴蝶、昆蟲、雀鳥
因時間關係,未到瀑布就折返
知本林道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回到車上,前往國立臺東大學
國立臺東大學,簡稱臺東大
前身為1948年創立的臺灣省立臺東師範學校
現有臺東和知本二校區
2014年,學院系所主要設立於知本校區
地址在大學路二段369號
設有理工、人文、師範三個學院
融合東部山水意象設計興建的圖書資訊館
不但是臺東新地標
更獲選為「2015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之一
正當王sir用相機、手機交替拍攝時
手機墮地與堅硬的地面親密接觸
液晶屏幕立即報銷,沒法修好
之前幾日用手機拍攝的照片無法取回
國立臺東大學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午飯時間,我們到了知本路三段669號
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知本阿源小吃部
店內賣的都是基層食物,對王sir來說十分吸引
一口氣點了:豬皮(一個臺幣10元)
豬頭皮(小份臺幣30元,大份臺幣50元)
大腸頭(一兩臺幣30元)、粉腸(一兩臺幣20元)
花生(小份臺幣30元,大份臺幣50元)
炒山蘇、海產粥、箭筍、炒飯
三個人吃得不亦樂乎,滿足而歸
知本阿源小吃部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四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飯後,民宿主人帶我們到東興發電廠
東興發電廠位在卑南鄉東興村達魯瑪克部落
是一座日據時代建築的古老水利發電廠和水壩
由於仍在運作,不開放參觀
日本人實施理蕃政策
當年建設這座發電廠和上游的水壩
是為了提供東興村(魯凱族的達魯瑪克部落)
以及日本兵所需電力
是日據時代非常早期能享用現代電力的山地部落
東興發電廠於1941年興建,為小型川流式水力電廠
其設計是在上游築一道攔水壩
再鑿一條長達283公尺長的引水隧道
貫穿高山於前池蓄水
再利用河水沖下落差產生的能量發電
裝置容量只有200瓩
後經臺電公司擴充發電規模,但也只有900瓩
是超迷你的小型水力發電規模
與現在一部能產生80萬瓩的發電機相比,相去甚遠單單一部發電機組就能抵375個東興發電廠
東興發電廠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離開東興發電廠,民宿主人帶我們參觀頭目家
頭目制度建立在神話基礎之上
頭目家是一個部落的領導中心
是部落範圍中所有資源的擁有者
屬民有向頭目服務的義務
頭目也要保護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頭目建有祖靈屋
部落的人說蓋祖靈屋要挑選公的石板
不能用易碎裂的母石板建造
這種石板屋現在非常少見了
祖靈屋內設有祭臺,置有陶甕等物
平時關閉,每逢祭祀時始開門
部落重要祭典如收穫祭等
均從祖靈屋的嚐薪祭開始
頭目家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二星(維修中)
晚飯時間,民宿老闆帶我們到知本溫泉吃飯
知本溫泉位於臺東市西南郊17公里處
日據時代,日人在知本溫泉地區建公共浴室和賓館
光復後重新修建,把賓館改為招待所
再續增建溫泉旅社
成為臺東地區最負盛名遊覽勝地
民宿老闆除臺東知本踢踏民宿
在知本也有溫泉旅店
他帶我們到龍泉路148巷3-1號「龍鳳小吃」吃晚飯
招牌菜是要預約的「白斬雞」及「桶仔雞」
我們沒有預約,點了:炒野木耳(臺幣150元)
野菜炒蛋(臺幣120元)、山野菜(臺幣150元)
清蒸魚(臺幣350元)、山豬肉(臺幣250元)
龍鳳小吃
景點指數(五星最高):四星
廁所指數(五星最高):三星
飯後到附近的東臺SPA溫泉養生館
看看溫泉水煮蛋的情況
之後回到民宿,準備屏東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