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旅卦六二 信陵君天下無雙 交門客竊符救趙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旅:隨軍旗行走,引伸軍旅、旅行。
即:就近食器進食,引伸即將。
次:第二個發言的人,引伸其次、依次。

懷:淚濕衣襟,引伸緬懷。
其:器皿上的簸基,引伸篩選分類。
資:二次使用貝幣,引伸資助、給予。

得:路上拾地貝幣,引伸得到。
童:頭上留小辮,引伸兒童。
僕:手持竹箕盛載垃圾,引伸傼人。
童僕:家童與僕役,泛指僕人。

貞:在鼎上刻字,引伸經過驗證。

意思是旅途中找到小住的地方,用身上的資金購買到忠心僕人。

戰國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的故事,可解爻義。

魏無忌(?-前243年),即信陵君,父親魏昭王,魏國國君安釐王同父異母弟弟。

前277年,魏無忌父親魏昭王去世,魏無忌的哥哥魏圉繼承魏國王位,是為魏安釐王。

《戰國策·魏策》記載,魏安釐王寵幸本國美男子龍陽君,龍陽君懼怕失寵而下令禁止進獻美人,後人以龍陽君名號作為詩文中指稱男色的典故。
(成語「龍陽之癖」由此而來)

前276年,秦國武安君白起攻取兩個城市,魏安釐王封魏無忌於信陵,他因而被稱為信陵君。

前275年,秦相國兼穰侯魏冉率軍進攻,韓軍赴援敗戰折損四萬人,韓將暴鳶投奔國都大梁,割讓八個城市求和。
穰侯不理,再度進攻,擊敗魏將芒卯,佔領北宅,包圍國都大梁,魏安釐王割讓溫城求和。

前274年,魏安釐王警覺到局勢緊張,與齊國再訂南北合縱同盟,秦國反應強烈,穰侯再攻,奪取四個城市,斬殺四萬人。

前273年,魏安釐王與趙惠文王聯合攻擊韓國,包圍華陽。
穰侯在韓使陳筮遊說下,會同武安君白起、客卿胡陽,率軍急行八天,赴華陽擊敗芒卯軍,三員大將遭俘,被殺十三萬人。

大臣段乾子請割南陽予秦求和,蘇代進言諫阻,魏安釐王決議割讓南陽求和,集中力量保衛修武。

同年,白起進攻魏國,孟嘗君田文舉薦芒卯為主帥,白起在華陽大敗魏軍,芒卯戰敗而逃,田文失勢後,許多門客投奔信陵君門下。

信陵君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爭相前往歸附於他,最高峰時門下有三千食客。

魏國隱士侯嬴,已經七十歲,因家貧,做大梁夷門的守門小吏。
魏無忌親自駕馬車到東城門迎接侯嬴回家飲宴,領侯嬴坐到上席。
侯嬴成了魏無忌座上客,向他推薦屠夫朱亥。

有一次,魏無忌跟魏安釐王下棋,北邊邊境傳來警報,說趙國發兵進犯,將進入邊境。
魏安釐王立即放下棋子,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魏無忌勸阻安釐王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

過了一會兒,北邊傳來消息說:是趙王打獵,不是進犯邊境。
魏安釐王問道:「公子是怎樣知道的?」

魏無忌答:「趙王有甚麼行動,我的門客就會通知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
魏無忌以為魏安釐王會因此重用他的門客,魏安釐王卻因而害怕,不敢任用魏無忌處理國事。

魏無忌威名遠揚,各諸侯國連續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魏國。

前257年,秦國軍隊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形勢非常危急。
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妻子是魏無忌姐姐,趙勝多次向魏安釐王和魏無忌送信,請求魏國救援。

魏安釐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前去救趙。
秦昭王派使臣告誡魏安釐王不要軍援趙國,魏安釐王命軍隊在鄴城扎營駐守,觀望情況。

趙勝派使臣向魏無忌告急,魏安釐王不肯出兵,魏無忌湊齊戰車百多輛,帶門客出征,與趙國共赴死難。

車隊經過東門時,魏無忌去見侯嬴,侯嬴建議魏無忌游說魏安釐王寵愛的如姬,盜取放在卧室的大將晉鄙虎符。

虎符是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信物,又稱「兵甲之符」。
虎符一般分為兩半,「右在皇帝」,右半邊留在帝王邊,左半邊給統兵將領。
調動軍隊時,必須將兩半合在一起,軍隊才能聽令行動。

魏無忌派門客殺了如姬的殺父仇人,如姬盜取虎符交給魏無忌,侯嬴安排屠夫朱亥與魏無忌同行。
(成語「竊符救趙」由此而來)

侯嬴說:「我理當隨您一起去,但年邁了力不從心。您行至晉鄙軍中那一天,我面向北邊自刎,以答謝公子的知遇之恩。」

魏無忌到達鄴地後,假稱魏安釐王命令代替晉鄙為將。
晉鄙對合虎符,驗證無誤,舉起手盯着魏無忌說:「如今我統率十萬大軍,駐扎在邊境上,這是關係到國家命運責任,今天你隻身來取代我,這是怎麼回事啊?」

晉鄙拒絕接受命令,不肯出兵,朱亥取出袖中藏四十斤重的鐵錐,一椎砸死晉鄙,魏無忌接管晉鄙軍隊。

魏無忌向將士說:「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家;兄弟同在軍中的,長兄回家;沒有兄弟的獨生子,回家去奉養雙親。」

經過整頓選拔,得精兵八萬人,擊退秦軍,邯鄲得救,保住趙國,侯嬴面向北刎頸而死。

趙國召開盛大宴會,趙孝成王親掃殿堂台階,親自到門口迎接貴客,魏無忌最終留在趙國,軍隊由門客帶回魏國。

《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記戴,趙孝成王想將五個城邑封給魏無忌,魏無忌神態驕矜,顯出自以為有功的樣子。
門客中有人勸魏無忌說,奪取魏國虎符解救趙國,不可稱為忠臣,若接受趙國封邑,更是十惡不赦。

魏無忌反省自責,羞愧得沒地方可以藏身,趙孝成王再提及時,他就辭謝了。
(成語「無地自容」由此而來)

趙孝成王把鄗封賞給魏無忌作為湯沐邑,魏安釐王把信陵邑奉還,魏無忌沒有回魏國的打算。

魏無忌在趙國居住了十年,廣交隱士,平原君趙勝門客有很多轉歸魏無忌門下,趙勝與魏無忌出現磨擦。

《史記·信陵君列傳》記載,魏無忌聽聞趙國有兩個賢士毛公、薛公,分別隱居在賭坊和酒肆之中,魏無忌想去拜見他們,兩人不肯見魏無忌,就躲藏起來。

魏無忌得知他們藏身之處,悄悄前去拜見,雙方非常融洽。
趙勝知道了這件事,對妻子說:「我當初聽聞你弟弟魏無忌可是天下無雙、獨一無二人物,現在他竟然隨隨便便和賭徒酒徒交往,看來是個糊塗人,算不上天下無雙!」
(成語「天下無雙」由此而來)

趙勝妻子把這話講給弟弟魏無忌聽,魏無忌聽後打算離開趙國。
離開前說:「之前我聽說趙勝適合賢能之人,所以不顧一切頂着殺頭之罪背叛魏國救趙國,滿足趙勝的賢能。沒想趙勝的賢能不過是一種裝飾,不是真心實意的。」
「我之前就聽趙國毛公和薛公的賢能,一直想拜見。來到趙國還擔心見不到他們,趙勝竟然以與他們交往為恥,這是非賢能者所為之事,看來趙國我是待不下去了。」

趙勝知道後,為挽留魏無忌,親自上門謝罪。
趙勝麾下的賢士知道這件事,多半轉向魏無忌門下。

前247年,秦國以蒙驁率師大舉進攻魏國,數敗魏師,魏安釐王派使者請魏無忌回國,任命為上將軍,成為魏國軍隊最高統帥。

魏無忌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紛紛派兵救魏。

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
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
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魏無忌將這次戰役編寫成書(後世稱為《魏公子兵法》),魏無忌的聲威震動天下。

秦莊襄王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魏安釐王和與魏無忌的關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

魏安釐王懷疑魏無忌,派其他人代替他執掌魏國兵權,五國攻秦計劃失敗。

魏無忌心灰意冷,回到魏國後,託病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
前243年,魏無忌因飲酒過度得病去世,與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春申君黃歇,合稱「戰國四公子」。

秦國得知魏無忌已死,派蒙驁進攻魏國,攻佔二十座城池,設立東郡。
魏國幾乎亡國,魏安釐王也在該年去世。

魏無忌死後,人民搶着為他立廟,甚至供奉為神。

《史記》記載戰國四公子時,唯一不直呼封號信陵君,尊稱「魏公子列傳」。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