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維多利亞公園(香港銅鑼灣)

1837年6月20日,英皇威廉四世去世,享年七十一歲,維多利亞成為為英國女皇。
1838年6月28日,維多利亞女皇登基加冕,是第一個住在白金漢宮的英國君主。

維多利亞女皇在位期間,中英爆發鴉片戰爭,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1843年,英國殖民地政府,將香港北部海傍地區開闢為城區,命名為「維多利亞城」,刻意打造一個亞洲的小倫敦,標示大英帝國在東亞地區權威。

1888年,慶祝維多利亞女皇登基五十周年,英國委約意大利裔英國雕塑家馬里奧·拉基,鑄造三個各重三噸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分別放置在加拿大多倫多、南非金伯利,香港中環的新填土地中央廣場。

1890年,女皇銅像完成,先在倫敦展出,然後運到香港。
女皇銅像安放在一個花崗石拱形寶亭內,豎立在中央廣場。
5月28日,銅像由港督德輔主持揭幕儀式。
港府內部專司翻譯官員,把Queen錯譯作皇后,這座銅像習慣被稱為皇后像,香港與Queen有關的街道,因此錯譯為皇后。

1897年6月20日,維多利亞女皇在位六十周年,中央廣場更名為皇后像廣場。

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皇逝世,在位六十三年七個月零二天,打破祖父佐治三世在位六十年紀錄,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大英帝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國王。

這個紀錄被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打破,在位七十年,2022年9月8日逝世。

1902年7月開始,港商出資鑄造十個銅像,分布皇后像廣場各處,包括港督梅含理、港督堅尼地、滙豐銀行大班昃臣、匯豐銀行為一次世界大戰犧牲員工立像。
英國皇室成員如英皇愛德華七世、雅麗珊皇后、英皇佐治五世、瑪麗皇后。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後不久,「香港佔領地總督」磯谷廉介,響應「獻銅運動」,將皇后像廣場十一座銅像,包括維多利亞女皇像、昃臣爵士像、滙豐銀行兩頭獅子銅像,運到日本大阪陸軍軍火庫,以便熔銅製造武器。

磯谷廉介在女皇銅像拱頂亭放置石碑,「昭和十七年二月香港占領地總督告諭」,昭示日軍已佔領香港。
指英國是「人類公敵」,侵華戰爭為「聖戰」,港人應該「共同協力」,完成「大東亞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後,當局拆除戰時受到破壞的建築物,所得建築廢料用於銅鑼灣避風塘填海,避風塘西遷至奇力島對出海面,是第二戰後香港首個大型填海工程。

港府規定每二十八萬名市民居住區域,附設一個游泳池及球場等康樂設施,銅鑼灣人口符合這個規定。

1954年8月,港府在銅鑼灣填海區興建公園,公園只是一大片樹木不多的草地。
1955年5月7日,公園局部開放,維多利亞女皇銅像,置在七呎高基座,放置在公園面向高士威道方向入口,皇后像廣場自此沒有了皇后像,公園因女皇銅像稱為維多利亞公園(維園)。

1957年10月,維園正式落成啟用,面積十九萬平方米,是香港面積最大公園。(1997年6月25日,大埔海濱公園落成,佔地二十二萬平方米,是香港最大公園)
維園泳池啟用首年,超過三十六萬名市民使用。

1974年,中央草坪開放給市民使用,面積達到二萬平方米,附近設有快餐亭。

2000年至2002年間,維園進行全面改善工程,種植逾五千五百株喬木,另有大量吐露香味植物,如九里香、含笑等。

2009年,民政事務局建議,斥資近十一億元重建維園泳池,較2008年4月諮詢東區區議會時,五億元預計費用增加超過一倍。

新泳池場館於戶外網球場位置興建,舊場館在新場館落成後拆卸。

維園鄰近銅鑼灣避風塘,交通方便,經常舉辦大型活動。

節慶活動包括維園年宵市場,是香港最大型、最多攤位、人流最多。
2020年疫情期間,維園年宵市場不設乾貨攤位。

每年中秋節前夕,維園都會布置花燈,包括高數層樓大型花燈,中秋節當晚舉行歌舞表演晚會。

1968年至1986年,市政局於大會堂舉行「市政局花卉展覽」,區域市政局於新界舉行「北區花卉展覽」。
1987年開始,兩個市政局,聯合舉辦「香港花卉展覽」。
第一屆在沙田公園舉行,之後輪流在沙田公園、維多利亞公園舉辦。
2000年,香港特區政府「殺局」,「香港花卉展覽」改由康文署主辦,每年固定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

2021年疫情持續,「香港花卉展覽」不再於維園舉行。

1938年,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合辦首屆工展會,假中環鐵崗聖保羅書院舉行,工展會之後在不同地點舉行。
1974年至1994年間,因未能找到合適場地,工展會停辦。

1994年,廠商會創會六十周年,工展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重辦。
2003年,工展會開始移師維園舉行。
2020年,工展會因疫情停辦,2021年,工展會在維園復辦。

康體活動包括,1968年,香港小型賽車總會在維園主辦「香港國際小型賽車格蘭披治大賽」,小型賽車運動於香港區域發展迅速,後期因場地、空氣污染、贊助等條件限制,1993年停辦此項世界盛事。

2008年開始,維園成為渣打馬拉松終點。
2022年9月,田徑總會宣布,取消原定在11月中舉行的香港馬拉松賽事。

2014年9月8至14日,維園網球場,首次主辦WTA女子網球國際公開賽。

市民表達訴求活動,包括:
1971年7月7日晚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在維園舉行保衛釣魚台七七大示威,市政局以妨礙市民娛樂及破壞花草為理由,不批准申請,當晚大批警察驅散示威者,此後,維園成為公眾集會地方。

1980年4月13日,《城市論壇》啟播,形式類似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時事辯論會,逢周日主要於維園「音樂亭」內舉行,透過電視和電台直播。
2021年9月,《城市論壇》停播,香港電台拒絕評論事件。

1990年6月4日,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於維園硬地足球場舉行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六四事件悼念活動。
2020年6月1日,警方以疫情和「限聚令」為由,向支聯會發出反對通知書,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停辦。

1997年至2002年,支聯會都會於7月1日舉行遊行,由維園遊行到中環中區政府合署。

2003年7月1日開始,民間人權陣線(簡稱民陣),接手主辦「七一遊行」,以維園為出發點。
2021年,因應警方指民陣為無註冊團體,民陣不再舉辦七一遊行。

2018年3月4日,港區政協委員佘德聰,建議從小培養和激發幼兒「愛國情感」,中央政府應在適當時候去除殖民地符號,由香港地名和道路名開始。

2021年10月,內地官媒刊載文章,詢問讀者應否為維多利亞公園改名,掀起香港有否需要「去殖民化」討論。

香港愛國團體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將維園改名為「人民公園」。

愛國人士認為,將維園改名,移走女皇銅像,是對「戀殖」當頭棒喝。

維園女皇銅像一直多災多難,香港日治時期,女皇銅像被運送到日本,準備熔化作為軍事材料,趕不及動工,日本無條件投降,銅像逃過被熔化命運。

盟軍在軍火庫廢鐵堆中,發現女皇銅像、匯豐雙獅、昃臣銅像,盟軍司令麥克亞瑟下令安排運返香港。

女皇銅像右手折斷,皇座靠背上的皇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都失去蹤影。

1952年,女皇銅像由日本運回香港,放置在一個車庫,由意大利雕塑家拉烏·庇加施修復。
1955年,女皇銅像修復後重置於維園。

年輕行為藝術家潘星磊,曾參加八九天安門抗爭,六四當天已回到家鄉瀋陽,不在現場。
1995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潘星磊從北京遷到香港。

1996年9月16日,香港回歸前不足一年,潘星磊(27歲)用鐵鎚打歪女皇銅像鼻子,在女皇銅像及自己身上淋上紅油,聲稱這次「紅色行動」,是為了「不能接受數以萬計港人,每年六四屈膝在一個象徵皇權,帝國及殖民主義的銅像之下」

潘星磊說經過調查,六四沒有屠城,天安門廣場內沒有人被殺,香港人應去紀念更切身歷史,如六七暴動,不要「拿其他人的事去講自己的故事」。
潘星磊毀壞女皇像,判監二十八日。

2000年,當局翻新維園,以花壇重重圍繞女皇銅像,避免受到破壞。

2016年,女皇銅像出現損毀。
9月,康文署以二十六萬元,委託承辦商「你想工程有限公司」,復修油漆剝落的女皇銅像。
12月,修復完成,女皇銅像重置在維園,市民指修復物料過厚,令到銅像顏色變深,像是包了朱古力一樣,失去銅像細節。

2017年6月28日,「各界慶典委員會」於維園舉行活動,主辦單位把女皇銅像團團圍封。

維園興發街公廁,1992年獲建築設計比賽獎,興建費用一千三百萬元,等同六個太古城單位,被稱為天價公廁。
(太古城五百呎實用面積單位,樓價二百一十萬)
2016年,食環署申請四百二十萬元翻新,最終用了七百三十萬元,相等太古城實用面積五百呎單位樓價。

1984年8月17日凌晨三時,有「溜冰公主」之稱的十四女童陳美滿,在維園一個公廁內被二十四歲陳偉倫殺死,布成姦殺假局,藉以陷害兄長。
1985年5月30日,陳偉倫誤殺罪名成立,判入獄十年。

坊間傳出都市傳說講述這宗案件,內容出現甚多與事實不符地方。
(筆者當年在《天天日報》任職記者,全程跟進這宗《維園溜冰公主祼屍案》)

都市傳說如下:
維多利亞公園1992年維修翻新後,公廁用上最新最光滑的玻璃鏡。
一位家住附近的年輕少女,當時在公園散步,被一名中年男性盯上,強行拖入維園籃球場旁男公廁內。
這名少女在這公廁中被色魔強姦,犯人事後在公廁內殺人滅口。

警方帶犯人到維園籃球場旁的男公廁,公廁內的玻璃鏡上出現一些影像,看到犯人如何強拉死者進入公廁,如何在公廁內把死者施暴,最後再把死者殺死整個過程。

犯人認罪的同時,公廁內的玻璃鏡子突然無故炸裂,每次換新鏡子後都會無故炸裂,工作人員只好改用銅鏡(不繡鋼鏡),維園籃球場旁的男公廁,成了香港唯一用銅鏡的公廁。

首先,案件於1984年發生而非1992年,陳偉倫案時二十四歲,不算中年男子。
陳美滿與陳偉倫相熟,這宗不是姦殺案,興發街公廁不是香港唯一用銅鏡的公廁。

1984年還未有維園籃球場旁邊興發街公廁,案發公廁與興發街公廁相距五百公尺,位於東區走廊旁邊小山丘涼亭下,公廁外牆以麻石砌成。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