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罟群島是香港境內最西南區域一組群島,與大嶼山南面水口半島遙遙相對,鄰近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桂山鎮管轄的桂山島。
索罟群島包括:大鴉洲、小鴉洲、樟木頭、頭顱洲、圓崗洲、孖洲、圓洲、石洲、瀝心排、高排、龍船排等。
新石器時代 (公元前4500年至前1500年),索罟群島已有人類活動,東晉時期是龍戶(蜑家)出沒範圍。
龍戶與水為伴,得不到陸居居民認同,官府不把流動漁民入冊,他們沒有戶籍,死後不准在陸地埋葬,只能海葬或葬在沙灘形成的沙崗地帶。
源自東晉的珠海沙田鹹水歌有唱:沙田蜑家水流柴,赤腳唔准行上街,苦水鹹潮浮爛艇,茫茫大海葬屍骸。
大鴉洲、小鴉洲是索罟群島最大島嶼,是香港唯一有中華白海豚與江豚共同出沒水域,是重要魚類產卵和育苗場地,盛產白黃花魚、瀨尿蝦等。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惠陽鹽田村民南遷香港,在大鴉洲、小鴉洲建有三條村落,村民約一百五十人,以捕魚為主,在附近水域的龍戶,約三百多人。
大鴉洲面積約1.2平方公里,私人土地只佔十份一,餘下都是政府公地,屬水警南區管轄範圍,島上沒有警察、醫院、醫生,水警輪每周循例登岸簽簿一次。
1958年及1959年,香港賽馬會捐贈兩艘醫療船,由馬會董事周錫年醫生,分別命名為慈航號及慈雲號。
慈航號為大嶼山、蒲台島、西貢、大鴉洲、小鴉洲村民服務。
原在小鴉洲居住的周二福(39歲),與吳順娣(32歲)結婚後,搬到大鴉洲居住。
1960年11月,大鴉洲上村及下村,一百五十名村民,分住十六間泥磚平房,以吳、楊、梁、廖、李、謝為主,只有一戶姓王。
村長吳錦泉是大嶼山南區鄉事會副主席,居民以捕漁農耕維生,主要種植菠蘿。
嘉道理農場其後捐贈三百五十頭豬給村民,大鴉洲開始發展養豬業。
島上沒有道路,只有小徑,沒有電燈、自來水、商店。
島上「大小鴉洲公立學校」是單層平房,只有一年級,由一名姓潘老師任教,有三十八名學生入讀。
1973年7月3日,軍部協助興建的魚塘落成揭幕,魚塘面積一萬五千平方呎,飼養鯉魚及鯇魚,大鴉洲的養魚業開始興起。
1975年,美國在越南撒軍,越南勞動黨(越南共產黨)統一越南,不少越南人離開越南成為難民。
1975年5月4日,3,743名越南難民,乘丹麥註冊貨輪「長春號」到達香港,英女皇當日在香港展開首日訪問,難民全數獲得收容。
1978年5月14日,由舊船改裝的「亮能」號投入服務,長七十多呎,載客五十人,往來大鴉洲與長洲。
島上裝置一副柴油發電機,每日下午七時至晚上十時為居民供電,每戶每月向鄉公所繳付二十元電費,作為購買燃料之用。
1979年7月,英國政府在日內瓦簽署國際公約,將香港列為「第一收容港」。
1980年9月,某大地產機構的附屬公司委託律師行,由大嶼山鄉事委員會作中介,以五百萬元,收購大鴉洲兩條村落及小鴉洲部份地段,計劃發展為旅遊區。
島上居民除周二福夫婦外,全部遷離。
1982年,大鴉洲對開六點六公頃海域,政府列為養魚區,發出十二個養魚戶牌照。
1988年6月16日,港府實施「甄別政策」,政治難民定義為「難民」,經濟移民等非難民定義為「船民」。
1989年5月30日,七百五十名越南船民闖港,再創單日高峰。
港府宣布「荒島政策」,將大鴉洲闢作臨時船民羈留中心,安置三百五十名新到港船民。
立法局首席議員李鵬飛表示,香港再無難民營或小輪安置越南船民,利用大鴉洲安置船民是逼不得已。
周二福夫婦及一頭狗仍在大鴉洲居住,警方承諾會為他們提供保安服務。
1989年6月1日,英軍登陸艇,載工兵及帳幕抵達大鴉洲,為船民搭帳幕暫住。
6月21日,香港漁民互助社主席吳錦泉召開記者會,投訴大鴉洲闢作船民中心五日後,養魚區大量魚產死亡,要求港府賠償。
7月1日,周二福向記者投訴,在灣內飼養的魚產被船民偷竊,島上的一群黃牛被船民支解作為食物,水源受到污染,擔心會爆發疫症。
7月7日,港府刊憲修訂入境條例,指定大鴉洲越南人收容區為羈押場所,表明公眾人士不能自由進出大鴉洲,大鴉洲現時收容三千四百名船民。
7月11日,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大鴉洲於6月20日至30日,共有三百五十六宗肚瀉個案,一百零四宗角膜炎,主要由於食物不潔及個人衛生不理想導致。
8月24日,署理港督霍德到大鴉洲視察,讚揚警員組織有方,熱心工作,大鴉洲船民增至五千五百八十二名。
8月27日早上十時三十分,英軍如常送半噸白飯到大鴉洲,派飯時,北越船民爭先搶飯,南越船民不滿,雙方由推撞演變成暴動。
逾千名船民用石塊襲擊五十名當值警務人員,警員一度撤離大鴉洲。
早上十一時,十一艘水警輪包圍大鴉洲,百多名防暴隊上島鎮壓,施放四十一發催淚彈,拘捕一名船民,二十一名警員、兩名警長、四名船民受傷。
入夜後,警方撒離,大鴉洲陷入「無警黑夜」,近千船民游往附近的躉船暫避。
8月28日,警務處處長親臨指揮,三百名警員登陸,成功收復全島,接到五宗強姦報告及一些搶劫案件。
8月30日,警方有組織及嚴重罪案調查科與水警重案組,拘捕十三名男子,其中兩人涉及強姦,十一人涉及打劫、搶掠、傷人案。
大鴉洲開始爆發霍亂疫症,9月2日,霍亂疫症增至十六宗,大鴉洲開始清空船民,全島消毒。
9月11日,大鴉洲最後一批船民遷到喜靈洲,衛生署在島上進行清潔及消毒。
大鴉洲船民發生騷亂時,周二福夫婦被逼離開大鴉洲到長洲暫住,事後發現大鴉洲住所全部物品,都被船民破壞或搶走。
9月23日,周二福要求政府賠償,保安科不肯處理,叫他們報警。
英美兩國在日內瓦舉行會議,未能就「當然遣返」越南船民達成協議,保安科預料船民會在夏季湧到香港。
1990年1月29日,保安科向立法局財委會,申請撥款五億二千三百五十一萬元(其中一半由英國政府負擔),改建大鴉洲及重修被破壞的船民羈留中心,大鴉洲將成為香港主要船民中心,容納二萬人。
2月19日,離島區議會以九票贊成、四票反對、五票棄權,支持在大鴉洲建船民中心。
港府向地產公司租用土地建造船民中心,在大鴉洲海拔八十六米高飛機頂以南平地,建立越南船民羈留中心。
3月2日,保安司區士培在立法局財務委員會,答覆議員查問大鴉洲業權問題時表示,島上大部份土地屬官地,只有幾個私家地段屬一家私人物業公司擁有,徵用該批土地的租金只佔支出極少百份比。
立法局財委會以二十六票贊成,十一票反對,四票棄權,通過撥款。
4月6日,政府要求立法局財委會,撥款一百四十九萬元,賠償大鴉洲養魚戶損失,其中一百二十三萬元為「庭外和解」費用,約二十六萬元為恩恤金額。
越南船民范文昌,在大鴉洲騷亂後被捕,控以六項行劫及非禮罪名,范文昌不認罪。
1990年4月18日,地方法院裁定一項行劫及一項非禮罪名成立,判入獄七年。
7月20日,港府刊登憲報,宣布正式取消大鴉洲養魚區。
港府將大鴉洲船民羈留中心,交由志願機構難民服務中心管理。
1990年11月16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十七票贊成、三票反對、三票棄權,通過撥款三千八百六十萬,支付給難民服務中心,作為首年管理費用,較政府管理費用六千六百萬元,低逾四成。
1991年1月,大鴉洲船民中心落成,二十七幢三層高房舍,每層面積二千五百多呎,設置四十多張四呎乘六呎三疊牀,適宜居住一萬人,最多可容納二萬人。
中心設有工場、學校、診所、廚房、籃球場、足球場、燒烤場、魚塘、泳灘。
港府難民事務統籌專員列擎志表示,船民可於日間在營外活動及工作。
難民中心由保安公司安排十七人分兩更守衛,警方派五名全職警員長駐島上。
大鴉洲「無警黑夜」,三名船民輪姦一名婦女,該名婦女事後沖洗身體,無法找到三人留下的精液。
婦女其後染上花柳病,警方追查花柳病,證實來自鄧光明(21歲)。
鄧光明被捕後供出另外兩人,包括:阮文靈(28歲)、陳定勝(22歲)。
1991年2月12日,陪審團裁定三人輪姦罪成,按察司貝禮斥三名被告所為禽獸不如,令女同胞留下終身烙印。
阮文靈曾用暴力及恐嚇事主,判囚九年,陳定勝、鄧光明判監八年。
1991年2月25日上午九時半,皇家運輸團四一五水上運輸隊,用登陸艇將第一批二百一十六名船民,運往大鴉洲船民中心。
4月9日上午,英國首相韓達德乘直升機,降落大鴉洲船民中心參觀,韓達德表示英國目前無計劃實施當然遣返。
10月,英越雙方簽署當然遣返協議,由越南來港船民減少,自願遣返人數增加。
1991年12月,大鴉洲船民中心入住人數維持在九千五百人。
1993年12月,港產片《無警時份》,以「無警黑夜」為藍本,在香港上映,票房僅收九十萬(909,267)。
1996年9月,大鴉洲船民中心關閉。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夕,仍有約3400名沒有居留權的越南人滯留香港。
1998年1月9日,特區政府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
2000年,政府給予船民居留權及簽發身份證,讓他們融入香港社會。
2005年,大鴉洲出土新石器時代文物,包括:石鑽、石錛、石杵。
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國慶煙花匯演取消,近二萬四千枚,價值六百萬元煙花,同月14日,由危險品運輸船隻運往大鴉洲銷毀,歷時十一小時。
島上多次發生爆炸,璀璨煙花變為蘑菇雲,火舌燃着草木引起山火,一度出現火龍,消防人員到場滅火。
2018年2月10日,大埔巴士翻側大車禍,釀成十九人死亡,政府取消年初二賀歲煙花匯演。
2月16日早上七時,康文署人員在大鴉洲,以燃放方式銷毀共重五噸,28,999枚煙花,造價約八百八十萬元。
2019年,港府計劃在索罟群島設立海岸公園,加強長遠保育中華白海豚及海洋生態。
2020年5月15日,政府刊登憲報,擬在大鴉洲及小鴉洲之間水域,約0.35公頃的前濱及海牀範圍內,敷設數組人工魚礁,提供人工海洋環境,增加海洋及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