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無妄六三 王進 父親惹禍子遭殃日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妄:未婚女子露出鋒芒,引伸過早行動。
之:離開原地前往他方。
災:水火來襲,引伸災害。

或:軍民兩用的「管銎斧」,引伸可能。
繫:將兩三股絲線接駁起來,引伸連繫。
牛:有牛角的動物,即牛。

行:十字路口,引伸行走。
人:垂手直立的生物,即人類。
得:路上拾到貝幣,引伸獲得。

邑:人聚居的地方。

意思是:沒有過早行動就可遠離災害,牛隻離開原地,可能與災害有連繫,在路上行走,離開原地會有得着,到達人類聚居的地方,可遠離災害。

《水滸傳》王進的故事,可解爻義。

王進在《水滸傳》第二回出現,「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王進是禁軍教頭王升兒子,家傳使棒絕技,高俅在王升手下當兵,拜王升為師,學得一些棍棒武藝後,在街上欺壓百姓。
王升用棍棒教訓高俅,將他逐出軍營及師門,高俅在牀上躺了三四個月,因而懷恨在心。

高俅不敢再弄棍棒,改為苦練踢蹴鞠,在蘇東坡手下當小吏,因踢蹴鞠結識當時的端王,端王即位後,是為宋徽宗,高俅自此平步青雲。

王進精通十八般武藝,尤精於棒術,驍勇善戰,在武德郎張俊(從七品)手下由軍卒升為牙將,因戰功赫赫加官晉爵,很快升為東京汴梁八十萬禁軍教頭。

高俅這時是殿前都指揮使(從二品下),王進是他的手下,高俅從殿帥府撥來兩個牌軍,監視王進。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正月,宋徽宗封高俅為太尉(正二品),上任第一天,高俅請滿朝文武百官出席慶宴,眾官怕高俅勢力紛紛出席。

王進雖是禁軍教頭,但不在九品十八級之內,原沒資格出席慶宴,高俅特別點名要他出席,只因他是仇人王升的兒子。

王進因患重病沒有現身,高俅叫人把王進自病榻抬過來,說王進「以下犯上」,要殺死他,朝中文武為王進求情,最終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要打二十大板。

王進知道高俅因為「新仇舊恨」不會放過自己,回家與六旬母親商量後,認為必須離開京城才能躲過災禍。

王進家中有兩個殿帥府撥來的牌軍,名義上是服侍王進,實際起到監視作用。

王進騙牌軍說要還願,還要搶頭注香,叫牌軍聯絡東嶽廟廟祝、籌備牲禮,自己待會要買線香、紙錢去拜神。

王進隨即棄官攜母,鎖上住宅大門,連夜逃離東京往延安府,王進母親騎馬,王進挑擔,走得並不快。
母子飢餐渴飲,夜住曉行,個多月後到達陝西華陰縣時,旅店已經關門。

王進到史家莊借宿,對莊主說:「實不相瞞,小人母子二人,行了一些冤枉路,錯過了宿店,來到這裏,前不巴村,後不巴店,欲投貴莊,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依例拜納房金,萬望周全方便。」

莊主史太公盛情款待王進兩母子,王進母親連日趕路累着,晚上犯了心疼病,兩母子在莊上多住幾日。

王進閒着無事,看見史進練武,發現史進棍法破綻百出,忍不住出言提點,史進為此大怒,與王進過招卻被輕鬆打敗,史進方知王進實力遠超自己以前的師傅,連忙拜王進為師求藝。

王進為還史家款待之恩,欣然同意,半年後,史進學會十八般武藝,盡得真傳,王進的行蹤亦已暴露,為怕高俅怪罪史家,與母親離開。

史太公死後,史進與山上強人來往,最終對抗官府,一把火燒了村莊,亡命天涯。

史進離家後欲投奔王進,向當差而有點人脈的魯智深打探王進的消息,得知王進到延安府投靠种經略(名將种世衡後裔),史進到延安後找不到王進,當地無人知道王進行蹤。

此後,王進不再於《水滸傳》出現,沒列入一百零八好漢,也沒有綽號。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為人物起名都有意思,除去第一章楔子,王進是正文出現的第一人。
王進的「無妄之災」,突顯高俅的可怕,王進諧音亡盡,由王進引出史進,史進諧音死盡,一開場便喻示梁山好漢結局。

《水滸傳》原名是《江湖豪客傳》,施耐庵厭惡爾虞我詐的官場,供職兩年便辭官回到老家,寫了《江湖豪客傳》。

施耐庵覺得書名欠佳,施耐庵學生羅貫中建議書名為《水滸傳》。
施耐庵連聲說:「這個書名太好了!『水滸』,即水邊的意思,有『在野』含義,且合《詩經》裏『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典故,妙哉!」,將《江湖豪客傳》正式改名為《水滸傳》。
羅貫中後來創作了《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宋代人編纂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三朝北盟會編》等史籍記載,王進是延安府人氏,少為軍卒,在張俊指揮的明州之戰中,王進身先士卒,獨立奇功,重創金軍,朝廷詔授他為武翼大夫(正七品),王進後來官至御前都統制。

北宋文獻記載,王進投靠河北戰將种師中與种師道門下任先鋒,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宋金太原之戰,王進隨同种師中力戰而死。

清初陳忱的《水滸後傳》續寫王進故事,金朝侵宋,宋王趙桓(宋欽宗)與金邦求和,金國拿下汴京,掠奪大宋半壁江山。
擅長步戰和馬戰的王進,在河山破碎、民族危亡關頭挺身而出,與富有民族氣節、時刻準備為國捐軀,熱血兒女英雄,擔當起抗金報國重任。

在种世衡之孫种師道麾下任兵馬指揮使,是守衞黃河十大將之一,與岳飛等抗金英雄齊名。

汪豹放金軍入黃河渡口,王進兵敗,剩下五百多將士,被劉猊五千人馬所害。

大名府的劉豫降金,將關勝投進牢裏,關勝是關羽嫡傳子孫,綽號「大刀關勝」。

「浪子」燕青與「錦豹子」楊林,扮金人救關勝,被王進部下將士當成奸細捉住,與王進、「轟天雷」凌振兩位英雄巧相遇。

燕青、楊林被放走後,救出關勝,前去飲馬川途中,在古廟遇到凌振和王進,一心為國盡忠的王進,想到國仇家恨,一度試圖自刎。

一行人準備去飲馬川,途中遇上劉豫兒子劉猊的三百多個賊兵,想霸佔車上女眷。

王進、楊林揮刀迎敵,燕青一箭射中小頭目,「撲天雕」李應派「雙鞭呼延灼」,「混世魔王」樊瑞等人前來接應,打跑三百嘍囉,王進等人與李應在飲馬川聚會。

「神機軍師」朱武與燕青,設計打敗勾結金軍的劉猊,王進等人打算投靠「天下兵馬副元帥」宗澤,途中用鴆酒除掉蔡京父子、高太尉、童貫。

後來,王進參與圍攻登州,三十多位英雄在登雲山與飲馬川相聚,一起渡海去金鰲島投奔「混江龍」李俊,創立基業、勤王抗金,王進、欒廷玉、李應、關勝、呼延灼,被宋朝封為五虎將。

《水滸後傳》作者陳忱為明末清初浙江烏程人,抗拒滿清政府,不曾參與科舉,對異族統治感到痛苦失望,支持並參與反清運動,加入明遺民組成的「驚隱詩社」,成員包括顧炎武、歸莊、吳炎等。

1664年,《水滸後傳》首次出版,陳忱自稱發現佚名「古宋遺民」,元初所著的《水滸後傳》,自己取「雁宕山樵」為筆名,以評點者身份現身。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