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隨卦六三 鰲拜 勇士不敵小皇帝

隨卦第三爻,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系:用手接駁細小的絲線,引伸連繫。
丈:手持十字形量度工具。
夫:以簪束髮的人,引伸為成年人。
丈夫:有作為的人。

失:四處尋找,引伸失去。
小:細小的沙粒。
子:初生年幼小孩,頭上有毛,囟門未合。
小子:周代掌祭祀的官員,引伸權臣。

隨:輜重在路上跟着旗幟行走,引伸跟隨。
有:手持肉,引伸擁有。
求:收集皮毛製成衣服,引伸求取。
得:在路上拾到貝幣,引伸獲得。

利:以刀割禾,引伸利益。
居:坐在有盾牌守護的城邑內,引伸居住。
貞:占卜龜甲,引伸驗證。

意思是:連繫有作為的人,不再需要權臣,跟隨這種做法,就會得到渴求的東西,這些利益,經過驗證是可永續存在的。

清初權臣鰲拜的遭遇,可解此爻爻義。

鰲拜(約1610年—1669年),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八門提督衛齊第三子,二哥卓布泰是清初軍功卓著戰將。

帶領整個部落投奔到努爾哈赤麾下,成為後金開國元勳,女真蘇完部落首領索爾果之孫。

索爾果兒子費英東,位列「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鰲拜是費英東侄兒。

鰲拜出身將門,精通騎射,青年時期開始在軍中效力,屢立大功,曾跟隨清太宗皇太極,為他擋刀,攻察哈爾部、征朝鮮,均有戰績。

天啟年間,遼東被後金攻陷,明將毛文龍率軍退守皮島(今朝鮮椴島),與關外寧錦一線的明軍遙相呼應、互為犄角,騷擾和牽制後金兵力,使後金腹背受敵。

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極命孫兒碩託,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諸將往攻皮島。
四月初八日,鰲拜第一個登島衝向明軍陣地,冒着炮火與敵人近身肉搏,清軍舉火引導主力來攻,攻克皮島。

皮島是後金與明軍作戰以來的首次敗仗,攻克皮島的意義遠在佔領重城要地之上。
捷報傳到盛京,皇太極大喜過望,親自撰文祭告努爾哈赤,以慰父親在天之靈。
皇太極下令對諸將士從優獎勵,鰲拜以首功晉爵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勇士)。

崇德六年(1641年)八月初,鰲拜跟從鄭親王濟爾哈朗進圍錦州,松錦會戰與明薊遼總督洪承疇十三萬大軍開戰,鰲拜衝鋒陷陣,五戰皆捷,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副都統,二品武官)。

皇太極親率大軍西援錦州,洪承疇指揮明軍分路突圍,總兵吳三桂、王樸、唐通等人率軍沿海邊撤退。

鰲拜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擊,明軍大敗而潰,明朝勢力轉衰,敗局已定。

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領(正二品),每旗一人,掌護軍營政令,鰲拜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較高地位人物。

崇德八年(1643年),東宮大福晉(宸妃)海蘭珠病死(33歲),皇太極傷心過度,身體變得十分虛弱。

八月初九,皇太極於盛京猝死,皇太極沒有立太子,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

八月十四日,和碩大貝勒代善,於崇政殿召集會議討論繼承人選,鰲拜當天清晨與兩黃旗大臣於大清門盟誓,堅決擁立先帝(皇太極)之子。

多爾袞見鰲拜已布置好兵力,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福臨即位,改元順治。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福臨成為入主北京第一位清朝皇帝,是為順治。

清軍入關後,鰲拜主要任務是追擊農民軍,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李自成於湖北九宮山遇害,大順軍瓦解。

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鰲拜隨肅親王豪格等人,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張獻忠被殺。

順治八年(1651年),鰲拜晉一等侯。
順治九年(1652年),鰲拜封二等公。
多爾袞曾三次要殺死鰲拜,都被順治化解。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年僅二十四歲的順治病逝,臨終前下了罪己詔,指定由八歲皇三子玄燁嗣位(即康熙),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鰲拜雖居四輔臣末位,但由於資格老、軍功高,常常以氣勢奪人,擅權自重,日益驕橫,開始走上專權道路。

八旗都有自己的分地,鰲拜當權後,認為鑲黃旗的分地太偏僻,要霸佔正白旗土地,若仍不足再侵佔民田。

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直隸巡撫王登聯,聯名彈劾鰲拜,出身於正白旗的蘇克薩哈也十分惱火。
鰲拜勢大,三位大臣最終被鰲拜下獄問罪,康熙小皇帝不同意殺三人,鰲拜矯旨殺了三人。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二十三日,索尼因年邁染痾病逝,年六十七歲。

索尼死後,蘇克薩哈上疏,請求解除「第一輔政大臣」職務,願往遵化守護順治帝陵寢。
蘇克薩哈若卸任,鰲拜就無法繼續做輔政大臣,必須讓康熙親政。

鰲拜用言論誣陷蘇克薩哈,「背負先帝」、「別懷異心」,以二十四項罪名逼令康熙處死蘇克薩哈。

康熙不同意,認為「核議未當,不許所請」,鰲拜要脅康熙執行,蘇克薩哈最後被處絞刑,全家被殺。

四大輔臣只剩下無足輕重的遏必隆,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鰲拜其後晉一等公,原有的二等公由兒子納穆福世襲。

在朝賀新年時,鰲拜身穿黃袍,僅帽結與康熙不同。(黃色是帝王之色,着黃袍是相當跋扈的僭越之舉)

康熙雖然已經親政,但鰲拜不想歸政於他,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大臣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
此時的鰲拜已對康熙的皇權構成嚴重威脅。

有一次,康熙召見鰲拜,鰲拜以身體有病不能前來。
康熙帶領侍衛以「探病」名義去鰲拜家中,鰲拜正躺在床上,手中緊握一把匕首。
侍衛如臨大敵上前護駕,康熙說滿人隨身帶刀,沒甚麼好奇怪的,撫慰鰲拜好好養病。

康熙因此決意鏟除鰲拜集團,首先找索尼的兒子索額圖。
索額圖以前是康熙的御前侍衛(正三品),他的侄女是康熙的皇后,兩人有姻親關係,適合擔任擒拿鰲拜行動指揮。

索額圖當時是吏部右侍郎(從二品),康熙將他召回身邊,再度成為御前侍衛。

兩人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包括愛新覺羅·赤哈、齊佳·明圖珠,兩人都是身世顯赫的皇家貴族子弟,父親都做過兵部尚書。

這些少年在南書房整日練習布庫為戲(布庫即摔跤,滿族的一種角力遊戲),鰲拜以為是皇帝年少,沈迷嬉樂,不以為意,心中暗自高興。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

康熙召集布庫的少年侍衛說:「你們都是朕的股肱親舊,你們怕朕,還是怕鰲拜?」
大家說:「怕皇帝。」

康熙召鰲拜入宮到武英殿覲見,鰲拜進入武英殿前,被守在門口的索額圖卸掉武器。

康熙叫鰲拜坐在一張東南角被鋸折了腳的椅上,那張椅由一名「太監」在後面扶着。
康熙再叫「太監」奉上一杯極熱的茶給鰲拜,鰲拜接過茶杯,因燙手將杯摔在地上。

這時,背後扶椅的「太監」將椅翻倒,鰲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被椅壓住。
康熙大叫:「快過來把鰲少保扶起來!」
其餘侍衛一擁而上,用繩將鰲拜綁在椅上。

康熙命議政王大臣等人審訊鰲拜,康親王傑書等人,宣布鰲拜三十條罪狀,應處以革職、立斬。

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見到康熙時開始脫衣服,指着身上一條又長又深的傷疤對康熙說:「這條疤是當年你的祖父皇太極被困,我前去營救他的時候所留下來的。」

康熙念及鰲拜累累傷痕和對上兩代皇帝的功績,屢立戰功且無篡弒意圖,對他寬大處理,革職免死禁錮,黨羽或死或革,包括工部尚書濟世。
數月後,鰲拜在禁所死去。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念及鰲拜舊勞,追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
雍正五年(1727年),賜予祭葬,覆一等公,加封號「超武」,世襲罔替。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追覆鰲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
被鰲拜誣害諸臣有褫奪世職者,各旗察奏,錄其子孫。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