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青松觀(香港屯門)

《道經》記載,呂祖姓呂名嵒(音岩),唐朝人,字洞賓,號純陽子。

呂祖信仰傳至南宋的王重陽開創全真道,全真道以王玄甫、鍾離權、呂純陽、劉操、王重陽為北五祖。

王重陽七個著名弟子稱為「北七真」,包括: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

王重陽祖師羽化後,邱處機居於陝西磻(音盤)溪,披蓑衣乞食,苦修妙道,晝夜不寐,人稱「蓑衣先生」。
後來遷至龍門山,仍舊苦修,逐漸名顯於世,世稱邱處機一脈為「龍門派」。

王重陽和丘處機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以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改編演繹,最膾炙人口。

香港大型道堂多是廣東祖壇分支,追溯源流屬全真教龍門派。

青松觀道脈源自廣州至寶台,屬全真教龍門派。
1950年1月31日,旅居香港同道迎至寶台創辦者之一何啟忠(醉道人)到香港商議。
2月4日,於油麻地偉晴街大同廣告公司歡宴,席間醉道人侍鸞,呂祖師諭示「南下設壇,繼行普度」。

何啟忠、陸至真、葉至和、盧寶經,易寶雲、陳台鏡等十八位創辦人,於九龍偉晴街大同廣告公司設立臨時籌備處。
3月6日略具雛形,呂祖乩示:「善為至寶,今日組壇於九龍,宗旨亦以一善為皈,況淵源出自至寶台耶,世人云:『善似青松惡似花』,今將以青松觀三字為壇命名也。」

1950年,青松觀以偉晴街六十七號四樓為觀址,「青松」二字拆開,即「十二月十八公」。
青松觀由十八名男道徒創壇,創壇當日恰巧是農曆十二月十八日。
1952年1月4日定名青松仙觀,俗稱青杉觀,註冊為香港合法慈善團體。

1953年1月,青松觀遷到彌敦道二百號五樓。
1957年,開始設立義學青松學校,初置在九龍窩打老道,後遷汝洲街,為木屋或天台貧民服務,除免收學費外,每年贈校服兩套,筆墨文具等。學生最多時逾三百人。

1960年,青松觀觀長侯寶垣道長,購入屯門麒麟圍側一幅園林興建觀址。
1961年1月30日奠基,1969年完成。

觀內建築仿照中國道教名山大殿,以壺天勝境牌坊、三清大殿、九龍壁、九曲蓮池最著名。

大殿建築華麗精巧,前有拜亭與大殿相連,殿頂為兩重卷棚式,覆以黃色琉璃瓦。

主殿純陽殿供奉三位祖師,中央為呂祖,兩旁是王重陽和邱處機。

至寶台當年崇祀龍門派四代宗師,黃玄憲、李志能、白眉真人、王碧羅,供奉於青松觀的翊化宮,以示不忘師恩。

純陽殿建成後,青華堂、翊化宮、旭日亭、眾妙之門牌樓等相繼落成,之後不斷廣辟庭園,遍植四時花木,還有怡情書畫、仿古墨寶,
詩詞雕刻、醒世聯文。

青松觀觀內擺設遠年盆栽,每年4、5月期間,都會舉行盆景展覽,觀內的上素亦十分有名。

1964年6月,以四師殿翊化宮兩偏廳暫作安老院宿舍,收容男女老人入住。
當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青松安老院,1969年祖殿基建完成,安老院擴充。

1970年代,擴建晚晴樓和增建乾安樓,成立西醫診所。
1973年底,晚晴樓建成投入安老服務。
1974年3月8日,深水捗大南街160-174號三樓,增設大南街觀址,配合屯門祖觀發展,內奉三官大帝、呂祖及斗姆聖像。
1975年,大南街觀址興辦第一所西醫診所,贈醫施藥服務市民。
1977年,屯門青松觀內開辦第二所西醫診所。

青松仙苑原址為別墅及農地,1972年改建而成。
1977年,青松觀再購置左鄰物業擴建,在青松仙苑提供靈龕服務。

1980年代,青松觀投入教育事業,形成今天多元化宗教團體。
1986年,於元朗開辦青松護理安老院。

1991年,創辦香港道教學院。
1993年,出資重建廣東羅浮山黃龍古觀,派一百零三人到北京白雲觀參與「羅天大醮」。
1994年起與各地著名大學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捐資人民幣五百多萬,由中國道教協會分配予近二百間道觀,作為恢復和維修之用。
1997年,於天水圍天慈邨,開辦青松侯寶垣老人服務中心。

2002年,成立全真道研究中心。
2003年,開辦第一間中醫藥贈診所。
2004年,成立青松出版社。

青松觀經多年耕耘,佔地達二十萬平方英呎,成為屯門規模最大道堂建築群。
純陽殿和翊化宮是觀內最宏偉古老殿宇,雕樑畫棟,屋脊布滿瑞獸。

觀內珍藏不少瑰寶,其中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館饋贈的燈籠。

觀內保留不同年代建築物,如「眾妙之門」牌樓、旭日亭、寶月亭等。

青松觀內有幅陶瓷「青蒼松蓋」神仙壁畫,是廣東石灣工藝精品,內容是衆仙拜壽的「王母娘娘祝壽」圖。

古諮會將青松觀十幢建築物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包括:純陽殿、翊化宮、涼亭、景華堂、明華堂、清華堂、怡和齋、頤怡逸園、乾安樓、晚晴樓、梅萼軒。

2005年,青松仙苑擴建進行新靈龕大樓工程,原預計於2006年初落成,其後因工程「爛尾」需重新招標興建,直到2007年底才完成。
工程期間暫託青松仙苑存放先人骨灰者,需繳付一年暫託費用招來不滿。

2009年,香港歷史建築評級重新評定等級,除純陽殿、翊化宮,另八幢均剔出二級歷史建築。

青松觀計劃在未來五年,以一億元分階段重建,乾安樓、晚晴樓、梅萼軒,建成高五至六層安老院,提供療養和善終服務。

2009年9月1日,青松仙苑一連五日,分批發售七百個骨灰龕位,售價由五至二十萬港元不等。
開售前引來逾千市民輪候,首日一百四十個骨灰龕位以先到先得方式售罄。
青松仙苑突宣布改以抽籤方式發售餘下龕位,引起逾千名排隊認購善信不滿群起鼓譟。

2009年9月10日出版的《壹週刊》,標題「明抄地產商、青松觀賣龕花暴利13倍」,報道屯門青松觀出售骨灰龕位,青松觀不滿報道構成誹謗,同年入稟高等法院,向《壹週刊》及編輯李志豪索償及申請禁制令。

2014年3月3日,案件在高等法院達成和解,青松觀接受《壹週刊》存入法庭的三十萬元,《壹週刊》需支付青松觀的訟費。

2012年,唐英年與梁振英角逐香港特首,青松觀道長扶乩結果是:「重新吸納,再次新機,希望這次,做得完美。」

觀內道長解釋,乩文暗示未來特首,參選前本在政府工作,當選後重掌政務,如能把握機會,可比舊職位做得更稱職。

有人說唐英年參選前是政務司司長,在政府工作,是真命天子,結果是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當選。

2017年11月23日,青松觀綜合大樓落成,大樓內有會所、會議廳、寫字樓、藏經閣、禮堂、道教學院、展覽館等弘道場所。

青松觀大門門聯:
青山畫障集仙居,瞻依福地洞天,頓寂塵心,笑他蝸角爭雄,蟻柯競幻
松鶴休徵登壽域,參悟丹經金記,常堅道念,仰彼羊群叱石,燕履臨門
(蝸角爭雄來自《莊子》,蟻柯競幻是《南柯記》故事,羊群叱石來自黃初平的《叱石成羊》)

青松觀
地址:新界屯門青松觀路青新徑八號
交通:輕鐵505線至青松站下車,步行五分鐘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