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以在淅江舟山普陀山以南而得名,歷史上屬於臨濟宗喝雲派裔,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山腳,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規模在廈門島佛寺中居首位。
南普陀寺佔地三萬多平方米,格局為三殿七堂,坐北朝南,依山面海,建築具有獨特閩南風格。
寺的外圍有東西兩山門,東門靠近廈門大學,西門靠近鐘鼓隧道。
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
天王殿位於寺院中軸線最前端,1925年,會泉法師任南普陀方丈時重建。
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彌勒佛,兩側立有怒目環視的四大天王,殿後有韋陀菩薩覆掌按杵而立。
天王殿前面東西位置設對稱重檐牌坊式山門,「鷺島名山」由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所題。
殿前兩座報恩塔由妙湛法師監製,廣場前為長寬均約三十米的正方形放生池,約百米長、七八十米寬的蓮花池,蓮花池外圍蓋有琉璃瓦頂矮牆。
大雄寶殿建於民國十五年(1926),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木構建築。
主殿正中供奉的三世尊佛高大塑像,1932年由轉逢法師重建。
殿後供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大悲殿始建於明代,原為木結搆,殿內穹形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根鐵釘。
1930年由太虛法師重建,1962年改為鋼筋水泥、木構式,供奉觀音菩薩,正面為雙手觀音,其餘三面為四十八臂觀音。
藏經閣是中軸線上最高層建築,為歇山重檐式雙層樓閣。
一層為法堂,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二層為玉佛殿,內供二十八尊緬甸玉佛,藏有數萬卷古今中外佛典經書及珍貴文物。
包括明版《大藏經》、影印宋版《磧砂藏經》、崇禎十七年雲麓寺女尼通戒血書《妙法蓮華經》、弘一法師手稿《佛說阿彌陀經》等、唐代銅佛、宋代銅鐘。
明代名匠石叟所造的如意觀音和觀音施甘露像、明代著名藝術家何朝宗創作的白瓷觀音像、現代著名書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等人墨寶。
南普陀寺中軸兩側有左右廂房、鐘樓、鼓樓、羅漢堂、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舍等。
寺後有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寺後崖壁有個巨大的「佛」字石刻。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唐玄宗大中年間(847~859)落成,最初名為普照寺。
五代時因供奉西域泗州大聖僧伽大師,改名為泗洲院。
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僧人文翠改建泗洲寺,稱為無盡岩。
元至元年間(1264~1294)被廢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由僧覺光復建,改稱為普照寺,遷建於今址。
明末清初,普照寺毀於兵亂。
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侯施琅收復台灣後駐廈門,捐資在普照寺舊址復建殿宇,增建大悲閣供奉千手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更名為南普陀寺,聘請臨濟宗三十五世傳人,慧日法師為開山第一代祖師。
光緒二十一年(1895),建成三殿七堂,具備中等禪寺規模,居廈門島上諸佛寺首位。
民國十三年(1924)喝雲法裔住持轉逢和尚,改為十方叢林迎納各方高僧大德,次年開辦閩南佛學院,第一任方丈是會泉法師。
民國17年(1928),當時的方丈太虛和尚赴歐美講學,成為中國首個赴歐美宣傳佛教的和尚。
弘一法師在1928年至1942年期間,多次駐南普陀寺協助閩南佛學院整頓僧才教育。
1934年與和今法師一同創辦佛教養正院,南普陀寺成為閩南香火鼎盛佛教寺廟。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爆發,南普陀寺一度被駐軍佔住。
當時戰火逼近廈門,閩南佛學院遭日機轟炸,寺中住僧和學院師生避入內地或出國。
1958年,廈門市合併佛教寺院,各寺僧眾集居南普陀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南普陀寺遭紅衛兵砸毀,寺東成立五金電器廠,寺西開闢演武小學和瓜田。
文化大革命後,1976年成立「南普陀寺管理處」。
1988年,第八任方丈妙湛和尚升座,妥善安置十年流散來歸僧眾,重整禪林法規,主持翻修擴建寺宇,復辦閩南佛學院。
1989年恢復推舉方丈制度,次年撤銷「南普陀寺管理委員會」,成立以方丈、堂主、監院等,組成的「寺務管理委員會」。
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南普陀寺為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普陀寺的放生池,因大批善男信女隨意放生,造成生態災難。
2016年4月8日,寺方將全部魚龜捕撈運至水庫,重量超過兩公噸。
南普陀寺素菜以清純素雅獨特風味馳名中外,普照樓是吃素齋的地方,掛有「天下第一素宴」牌匾。
1962年11月24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詩人郭沫若偕同夫人,到南普陀寺參觀,品嘗素菜。
郭沫若即席題詩:
「我自舟山來,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題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窩,三懷通大道,五老意如何?」
詩中的「半月沉江底」,是當歸香菇冬筍面筋湯,郭沫若看到一半香菇為黑色,一半面筋為白色,宛如半輪明月沉入江底,以此為名。
南普陀素餅是廈門特產,有甜、鹹各種口味餡料,口碑比較好的有椰子味,南瓜味和綠豆味。
南普陀寺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近廈門大學)
交通:市內坐45路、87路、1路、29路、47路
開放時間
外山門:3:00~20:00 內山門:3:00~18:00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