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Sir去咗邊
泗水 潛水艇博物館
泗水是印尼海軍基地所在,市中心古本火車站 (Gubeng)附近,凱里麥河邊(Kalimas)有一所潛水艇博物館,是亞洲地區最大的潛艇潛水艇博物館。
內有一艘二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蘇聯製潛水艇是舷號410的巴梭巴蒂號(KRI PASOPATI)。
潛艇退役後維護良好,內裝除加裝照明及冷氣外,其他幾乎維持原樣,放在泗水潛艇博物館供旅客參觀。
購票處在入口左側,不分本國人或外國人,一律票價一萬印尼盾,購票後可進入園區。
園區有兩個部分,一為視聽簡介,另外則是潛水艇本體,視聽簡介為印尼文影片介紹,每整點會介紹一次。
潛水艇參觀可由艦艇前方爬樓梯進入,從前面樓梯入口進去,先看到船頭的四顆魚雷。
潛艇高度有限,行走時要小心頭頂,潛水艇艙房非常擁擠,走道很狹窄,牆壁上掛着密密麻麻開關和控制閥。
艙房之間通道,是直徑約九十厘米的「水密門」圓洞,通過時要用手扳住上緣腳盪過去。
這種設計是在艙房進水或是火災時,將艙房的圓洞封閉,就可防止其他艙房受到波及。
潛艇由頭到尾,共有三個「水密門」,第三個的洞口特別低和小,要穿過這個才到出口。
潛水艇分為艦艏魚雷艙、船員宿舍、通訊中心、船員食堂、柴油發動機、電力推進馬達室以及艦尾魚雷艙七個部分。
艦艏魚雷艙總共有四組發射器,左二右二,魚雷管還能打開關閉,保存的非常良好。
船員宿舍共有六組單人床鋪,在單人床鋪上擺放了潛艦船員照片。
船員室旁邊有一個獨立小房間,是艦長休息室,房間內放了艦長的照片。
船員食堂一邊放着四張單人床,另一邊放一張小桌子。
通訊中心有潛望鏡、監聽系統,深度表,電力顯示、雷達螢幕,過了通訊室後,中間艙段為操作控制潛艇的部門。
柴油引擎動力可達二千匹馬力,以十八 節速度航行,柴油發電機與電力馬達,維護得相當完善。
船尾有兩管魚雷發射組,右邊那枚裝有類似魚雷的推進器,雖然經過了五十年,推進器的尾巴還很鋒利。
五十年代,印尼海軍從蘇聯,進口十二艘「威士忌」(Whiskey)級潛艇。
巴梭巴蒂於1952年建造,全長76.7公呎,寬6.3公呎,總重1340公噸,空重1048公噸,平均潛深170公呎,最深250公呎。
主要進行防禦、監控及無聲雷達作戰。
1962年12月15日進入印度尼西亞海軍服役,在印尼海軍服役期間,執行了二十八項任務,最著名參與行動是特里克拉行動。
1980年5月29日至6月8日,潛艇在南中國海執行一項海上任務,這項行動代號為ARMADA JAYA III。
馬來文ARMADA是艦隊的意思,JAYA是成功的意思,直接翻譯,這項行動代號是「艦隊成功三」。
八十年代正是南沙群島爭議最高峰時候,「艦隊成功三」可能和南中國海爭議有關。
由此亦可確定,印尼潛艇早在八十年代已在南中國海活動,可見印尼很重視南中國海。
泗水潛艇博物館在1983年5月29日開幕及正式對旅客開放,可惜在缺乏規劃下,這座潛艇博物館沒有完整文獻,以致不清楚巴梭巴蒂號服役期的功績。
潛水艇博物館
地點:Jl. Pemuda No.39, Embong Kaliasin, Genteng, Kota Surabaya, Jawa Timur 60271
交通: 步行
花費: 門票一萬印尼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