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鑑剛1980年出生,父親梁國彪任職冷氣電工。
梁鑑剛與父母、兩名弟弟、一名妹妹,在西環觀龍樓居住,其後搬到沙田博康邨博文樓一單位。
梁鑑剛就讀上環必列者士街70號,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2000年9月遷往天水圍新市鎮,舊校舍經過翻新,2012年9月成為國際學校Island Christian Academy(小學)校舍)與同學陳基泰中一至中五同班,畢業後經常聯絡,成為好朋友。
陳基泰原在觀龍樓居住,其後與家人搬到堅尼地城北街昌裕大廈,中學畢業後升讀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後在一間保險公司任職。
梁鑑剛中學畢業後就讀城市大學建築系,2002年與女友到澳洲升學,先後就讀昆士蘭大學環境建築學學士課程,阿德雷德大學建築學學士課程,成績優異,屢次獲得獎學金。
2005年11月,梁鑑剛趁假期回港共敘天倫。
11月17日,梁國彪在勝利道一個裝修中地舖維修冷氣機,在離地面二點八七米高處墮下,傷及頸椎,在廣華醫院昏迷兩星期。
11月28日轉往九龍醫院,接受骨科、物理治療、職業治療。
為照顧家人,梁鑑剛一度暫停學業。
2006年7月4日,梁國彪住院二百二十九天後出院回家。
梁鑑剛返回澳洲繼續讀書,當地大學提供獎學金給他繼續升學,梁鑑剛最終順利畢業。
梁國彪因工傷成為殘疾人士,賠償問題一直未辦妥,靠六千多元綜援及傷殘津貼過活。
2008年,梁鑑剛取得碩士學位,教授說有獎學金,可繼續讀園藝設計。
梁鑑剛為照顧殘障父親、供胞妹讀大學,令雙親不用靠綜援過活,放棄繼續進修機會,與女友雙雙由澳洲返回香港工作。
梁鑑剛對母親說,希望家人以後不用再靠綜援生活,協助父親索取工傷賠償,討回公道。
2008年1月,梁鑑剛回港後在一家公司任職,月薪二萬五千元。
梁鑑剛跳槽柴灣城市拓展國際有限公司,任職助理建築師,月入二萬九千元。
2008年2月1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建築署合辦,香港建築師學會贊助,中國二○一○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香港館概念設計比賽,公開徵求作品。
陳維正、施琪珊設計的「無限空間」獲得冠軍。
梁鑑剛與三名同事合作設計建築作品,「一顆鑲嵌在清澈寶盒內的鑽石」獲榮譽獎,梁鑑剛被譽為建築界明日之星。
2008年4月14日下午六時,頒獎酒會在香港堅道視覺藝術中心舉行。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主禮,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羅智光向梁鑑剛等人頒發獎狀。
頒獎禮結束後,梁鑑剛接獲陳基泰(27歲)的電話,稱因失業與台灣女友分手,有自殺念頭,梁鑑剛約觀龍樓E座與陳基泰見面。
晚上十時,梁母致電梁鑑剛,說家人準備替他慶祝,問他何時返家,梁鑑剛說:「同朋友有嘢傾,就返啦!」
梁鑑剛其後與女友通電話:「 阿泰(陳基泰)有事要幫手!」
晚上十時五十分,梁母致電梁鑑剛,梁鑑剛說:「就快返來。」
梁鑑剛到達觀龍樓E座十九樓升降機大堂,與陳基泰坐在地上傾談。
4月15日凌晨一時,兩人行到連接E與F座的走廊,陳基泰突然攀越欄河,梁鑑剛撲上前制止,兩人失重心跌出圍欄外墮樓,倒臥血泊中,相距約三米。
F座低層住客在短短十多秒內驚聞兩聲巨響,發現兩男子一左一右倒卧在F座對面,其中一人赤足,另一人穿一隻皮鞋,慌忙報警。
救護員到場,發覺兩人身體多處骨折奄奄一息,送往瑪麗醫院搶救,先後證實不治。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在F座十九樓樓梯找到兩個銀包,陳基泰一對拖鞋,梁鑑剛一隻皮鞋。
現場無遺書,無目擊者,警方憑兩人身上證件聯絡他們的家人。
警方通宵在現場展調查,在相連的D、E兩座大廈向住客調查,住客未聞有人聽聞過爭執。
警方循兩人背景調查,懷疑他們在傾談時,有人情緒激動欲攀越欄河尋死,好友相勸時失足先墮樓,另一人疑內疚尾隨跳樓,釀成雙屍命案,真正原因有待調查。
案件沒有可疑,暫列有人從高處墮下,交由西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早上九時許,梁鑑剛兩名胞弟到殮房認屍,陳基泰父母、兩名胞姐、一名胞弟,早十五分鐘到達,雙方未有接觸。
陳基泰家人率先認屍後離開,梁鑑剛家人隨後進入殮房,雙方近距離碰頭,擦身而過,互不瞅睬。
梁鑑剛胞弟表示,事發至今,陳基泰家人都未有致電向他們慰問致歉,強調即使對方道歉,父母亦未必接受,絕不會讓亡兄與陳基泰一同舉殯。
梁鑑剛上司岑賢威對事件感到惋惜,形容梁鑑剛做事勤力、為人樂觀,工作表現十分好,在建築方面有天賦,相信他「絕不可能自殺」。
梁國彪慨嘆,他們只是小康之家,花盡積蓄供梁鑑剛讀大學,以為兒子出身,日後的生活有所依靠,如今願望全部落空。
他因為工業意外半身不遂,即將上庭打官司索取賠償,希望能夠獲得一筆錢作為生活費。
梁鑑剛生前答應就讀中七的妹妹,支持她讀大學,可惜未能遂願。
梁國彪又稱,梁鑑剛喜愛古色古鄉建築,希望將骨灰安放在寶福山,惟經濟能力有限,望有心人能夠幫助。
2008年4月17日,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師生,對建築科技學部畢業生梁鑑剛,因救人而犧牲性命感到十分惋惜。
署理校長何炘(音因)基教授,向全校師生及校友發出電郵,由發展及校友聯絡處負責統籌,收集校內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的帛金,表達對梁鑑剛遺屬深切慰問。
梁鑑剛母親於事發後患上抑鬱症,需要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
梁國彪(50歲)透過法援入禀,向新光水電冷氣工程公司(新光)索償,新光經營者是譚新宇。
案件在區院開審時,梁國彪說他為新光員工,按照行規,日薪為八百元。
新光指梁國彪並非他們的員工,雙方以合作形式承包維修工程,費用四千六百元。
2009年1月21日,區院法官陳美蘭頒下判詞,根據梁國彪同意證供及新光於勞審處時證供,控辯雙方並非以合作形式工作,新光明顯以八百元日薪聘請梁國彪,事發當日梁國彪明顯是替新光工作,新光需就該意外承擔責任作出賠償。
梁國彪意外後完全喪失工作能力,頸骨第三、四節受損,影響小便及性能力,導致梁國彪幾近癱瘓,2005年1月17日至2008年3月26日獲得病假。
2008年4月1日,梁國彪被評定患有頸椎骨折,導致泌尿功能受損、肛門直腸功能受損,陽痿、步態受損、上肢受損,永久喪失100%收入能力。
2011年3月1日、2011年10月11日和18日,僱員補償援助基金管理局,聘請監控人員暗中拍攝梁國彪的生活視頻。
法庭裁定新光需賠債梁國彪,共二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一十六元,需要替梁國彪支付訟費。
2009年5月,死因裁判庭一連四天展開死因聆訊。
5月25日,死因庭裁定梁鑑剛與陳基泰兩人死於意外。
梁鑑剛父母不滿裁決結果情緒激動,梁母傷心至整個人軟倒地上,由庭警協助攙扶出庭外,呼天搶地痛哭:「我個仔救人先會死,裁決唔公平,咁樣對我個仔。」
梁國彪聲言提出上訴。
梁國彪說:,「出事大廈(觀龍樓)保安上有問題,我個仔肯定唔係自殺,點解喺凌晨一點,兩個陌生人喺大廈,看更都無發現,點解無保安巡樓,死因庭無提出任何建議。」
梁國彪認為事件中謎團仍未解開,直指陳基泰家人不但一直都沒有道歉,而且經常擺出不友善態度,梁國彪認為對方欠風度,他與妻子對陳基泰家人帶有恨意。
梁鑑剛家人認為觀龍樓的圍欄僅一米高,圍欄太矮導致意外發生。
2011年3月,梁國彪次子委託律師入稟高院,控告房協疏忽,要求房協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