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晉如摧如,貞吉。同孚,裕無咎。
晉:兩支箭射向太陽,引伸晉升。
如:女子按口令前行,引伸順從、跟隨。
摧:毀壞山崖的鳥巢,引伸摧毀。
貞:占卜龜甲,引伸經過驗證。
吉:以玉祭祀,象徵吉祥。
同:抬肩輿的人按口號前進,引伸協同。
孚:捕捉兒童,引伸俘擄、不足。
裕:衣服埋積如山,引伸富裕。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咎:足踩人頂,引伸殺身之禍。
意思是順從得到晉升還是被摧毀,經過驗證是吉祥的,協同不足,富裕不會招來殺身之禍。
北魏到隋朝隱士李士謙的故事,可解爻義。
李士謙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出生,表字子約,小字客郎,趙郡平棘縣人(河北省趙縣),隋開皇八年(588年)逝世。
李鬱出身趙郡李氏東祖,北魏時任給事黃門侍郎。
永熙三年(534年),於顯陽殿講《禮記》,魏孝武元脩及諸王都來聽講。
死後贈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儀同三司、都督、定州刺史。
李士謙是李鬱兒子,幼年喪父後,未曾吃肉喝酒,從不説殺生之言。
以孝順母親聞名,母親嘔吐,李士謙懷疑是中毒所致,跪下去嘗嘔吐之物。
伯父李王易在北魏岐州擔任刺史,特別讚賞李士謙,經常説:「士謙這孩子是我們李家的顏淵啊!」
李士謙十二歲時,北魏廣平王元贊召他擔任開府參軍事。
母親去世,李士謙辭官,守喪時傷心得形銷骨立。
嫁到廣平宋氏的姊姊,因喪母過度哀痛病逝。
李士謙繼承祖上巨大遺產,家中很富裕。
守喪結束,捨棄宅邸住在伽藍佛寺,離開故鄉,專心學業,廣覽書籍,善於天文占卜。
北齊吏部尚書辛術召李士謙代行員外郎,趙郡王高叡推舉他有德行,他都稱病沒有就任。
淮陽王和士開與胡太后有姦情,建議朝廷拔擢李士謙為國子祭酒,想藉李士謙名望,洗脫奸臣惡名。
李士謙堅決推辭,沒有捲入北齊政治,隋朝建立,李士謙志向不變,沒有做官。
李士謙家庭富裕,自身生活節儉,親朋好友來訪都盛情款待,熱情奉陪,整日也不知疲倦,他雖然吃素,招呼親友都是酒肉兼備。
李氏家族龐大,春秋祭神之日都在李士謙家中相聚。
李士謙先呈上黍米,對來客説:「黍米雖是一般百姓的糧食,不如稻、麥美味。孔夫子稱讚黍米是五穀之長,荀子也說吃飯應先吃黍米或小米,既然是古人所推崇的食物,我們又如何能輕忽呢?」
來客肅然起敬,回去後相互議論説:「見到真正的君子,才知道我們這些人淺薄啊!」
李士謙知道後責備自己説:「我真是太過嚴格,反而造成別人壓力,往後將被親人日漸疏遠了!」
李士謙常把救濟別人作為自己的義務,同鄉家裏有喪事無財力辦理,李士謙總是盡力襄助。
有兄弟因財產分配不均,相互爭吵、訴訟,李士謙拿出自己的錢財,補足分得少的人,使他與分得多的相等,兄弟都慚愧不已,相互推讓,最後都變成很有修養的人。
有一次,別家一頭牛跑到李士謙的農田,李士謙將牛牽到陰涼處,給牠備足草料,照顧周到勝過牛的主人。
看見有人偷割莊稼,李士謙默默走開,有意迴避。
家裏僕人抓住偷糧食的人,李士謙反而安慰小偷説:「你們這樣做,都因家裏太貧困,不應受到指責。」,叫僕人放了他們。
李士謙一個家僕喝醉酒,與同鄉人董震比力氣大小,董震扼住家僕咽喉,用力過猛,掐死家僕。
董震膽顫心驚來向李士謙請罪,李士謙對他説:「你沒想過殺害他,為甚麼要請罪呢?你要遠離這個地方,以免被官吏拘捕。」
同鄉因歉收,向李士謙借糧,李士謙借出數千石糧食。
碰上這年歉收,同鄉無力償還,向李士謙道歉。
李士謙説:「我家多餘的糧食,本來就是用來救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
李士謙召集借債的人,以豐盛酒席款待,當面燒燬所有借債契約,説:「你們的債全勾銷了,以後再不要為此掛念了!」
第二年大豐收,欠債的人來還債,李士謙以無憑無據為托詞,全部婉言謝絕。
有一年遇上饑荒,餓死很多人,李士謙收集屍骨埋葬好,拿錢買米煮粥供給飢餓的人,因而生存下來的人數以萬計。
到了春天,李士謙買來糧食種子,分給貧乏人家。
趙郡農民都非常感激他,撫着自己的子孫説:「你們都是託的李參軍的福啊!」
有人對李士謙説:「你救活了這麼多人,積下的陰德真是大呀。」
李士謙説:「所説的陰德是甚麼?所謂陰德就像耳朵裏的聲音(耳鳴),只有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現在我所做的一切,你我都知道,哪會有甚麼陰德喲!」
李士謙善於談論玄理,有客人説其他典籍都沒有記載,不相信佛家因果報應。
李士謙解釋説:「積善會帶來福氣,積惡會招來災禍。」
客人問三教優劣,李士謙回答:「佛教如日,道教如月,儒教如五星。」
李士謙作詠懷詩,寫好後就燒燬,從不給別人看,避免張揚。
李士謙認為死刑不能遏止罪惡,主張恢復肉刑,以收阻嚇作用。
開皇八年(588年),李士謙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葬於崇仁鄉,參加送葬的百姓有萬餘人。
李士謙妻子氾陽盧氏有婦德,不接受鄉人的送葬品,對父老說:「參軍平生好施捨,現在雖然去世,怎麼能強行改變他的志向呢?」,散發粟五百石救濟窮人。
李士謙懿德善行,主要表現在賑濟貧苦鄉民,在歷代隱士中不多見。
同鄉李景伯等人,將李士謙一生言行整理成文書,請求尚書省給李士謙一個諡號,事情最後沒有辦成。
他們在墓前立了一塊碑,鐫刻《李士謙墓誌》記述生平事蹟。
2022年1月18日下午,洛陽市漢魏故城遺址管理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公布2021年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城考古新發現,確認宮城顯陽殿、顯陽殿宮院,永巷等遺址位置。
顯陽殿夯土殿基平面呈「凸」字形,東西寬約七十米,南北約三十五米,台基南側殘高約一米,台基外側殘存有部份包磚和包磚溝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