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遁卦上九 巢由 拒堯禪位隱居避世

遁卦上九:肥遁無不利。

肥:吞食大象的蛇,引伸肥大。
遁:人持盾牌在路上行走,引伸撒退斷後。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不:根向下生,引伸否定。
利:以刀割禾,引伸有利益。
肥遁:隱居避世而自得其樂。

意思是斷後時有如蛇吞象,沒有不利。

堯時高潔志士許由的故事,可解爻義。

許由,或稱許繇,字武仲,號道開,上古時期人物,籍貫陽城槐里,許姓始祖。

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
夏天在樹上巢居,冬天在山洞穴處,餓了在山上找食物吃,渴了去河邊飲水。
沒有杯子,經常用手捧着喝,有人見他沒有器具,送給他一隻瓢。
許由用瓢喝完水,將瓢掛在樹上,風吹樹動,瓢搖晃作響,許由認為響聲令人生煩,取下瓢摔掉不要。

堯晚年,因兒子丹朱不肖,不願傳位給兒子以免貽誤天下,聽聞陽城的許由志向高潔,派人求賢,欲禪讓帝位。

許由說:「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祿位,縱情遊閒,以求安然無懼,非貪天下。」

堯登門拜訪,對許由說:「燭火的光亮,比起日月差得很遠!日月出來了,燭火就應該熄滅,大雨普降,如果還要灌溉,對禾苗來說,只是徒勞。先生如果在我這個位置,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還繼續佔據這個位置,不是很慚愧嗎?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先生治理!」

許由一言不發,轉身跑到河邊,捧起河水,用力清洗耳朵,抬起頭對堯帝說:「你治理天下,已經很好,我再來代替你,難道是為了名嗎?名與實,就像人與影子,我如果為了名,來代替你,豈不是成了影子嗎?鷦鷯在森林築巢,只需要佔據一個樹枝就夠了,偃鼠到大河喝水,也只不過需要喝滿一肚皮。」

(鷦鷯一般獨自或以家庭小群活動,領地意識非常強烈,善於隱蔽。)

(偃有隱藏的意思,偃鼠泛指穴居生活的小型哺乳動物,裸鼴鼠壽命超過三十年,在沒有氧氣情況下存活超過十八分鐘。)

「我的君主,你回去好好治理天下吧!天下對我來說,有甚麼用呢?祭祀的時候,廚師即使不管烹飪之事,祭司也決不會越過自己的職責,來代替他烹飪。我年紀大了,需求無多,還是當個臣民吧!」
許由連夜逃往箕山穎水旁,農耕而食。

堯禪讓失敗後,派人請許由擔任九州長,許由到穎水旁沖洗耳朵,表達世俗名聲髒了他的耳朵。

許由的老師巢父牽牛至穎水邊飲水,見許由洗耳就問他緣故,許由説:「堯想召我為九州長,我討厭聽這種話,因此來洗耳朵。」

巢父説:「這是你許由自己招惹的禍,你若一向居住深山,不露痕跡,無人知道,堯如何知道你呢?你故意在外頭,東逛西蕩,造了一些聲名,現在才躲到這裏來洗耳朵,我這條牛飲了水,連嘴巴也弄髒了!」,巢父説完把牛牽到上流飲水。

許由死後,葬在箕山(許由山)腳下,堯帝封許由為「箕山公神,配食五嶽,後世祀之」。

後世將許由與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有學者認為許由與巢父為同一個人,是隱士始祖及標準。
後來成為君王求賢博得好名聲的一種手段,不少想得到君王垂青的人,也以「隱士」作招徠。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後人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後人,四嶽伯夷的裔孫薑文叔,封在許地(河南)為男爵。

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於容城(河南魯山縣東南)。
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形成一批許姓居民。

鄢陵縣陳化店鎮許由村有一座許由冢,明嘉靖《鄢陵縣誌》記載:「許由冢在甘羅南保」
是古鄢陵八景之首,冢前建有許由寺、許由祠、許由塔,寺、祠、塔已蕩然無存。

河南省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沿潁河流域,流傳許多有關許由的傳説,保存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蹟。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