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卦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好:母親照顧子女,引伸美好。
遁:人持盾牌在路上行走,引伸撒退斷後。
君:手持權杖發施號令的人。
子:頭有胎毛,腦囟未合,即小童。
吉:以玉祭祀象徵吉祥。
君子:以赤子之心運用權力的人。
小:懸浮粒子,引伸細小。
人:兩足直立雙手下垂生物,即人類。
否:根向下找出口,引伸境況不妙。
小人:地位低下的人。
意思是像母親照顧子女般斷後,以赤子之心運用權力的人是吉祥的,地位低下的人境況不妙。
東西晉時期葛洪的故事,可解爻義。
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人稱葛仙翁。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生於丹陽句容(江蘇)。
東晉建元元年(343年),逝於丹陽句容(江蘇)。
葛洪祖上葛奚在孫吳擔任大鴻臚,叔祖父是三國時方士葛玄(葛仙翁),好神仙修煉之術,學通古今。
父親葛悌,入晉後為邵陵太守,為官清正,廉潔無私。
東漢自桓靈以後,宦官、外戚輪值當政,黨錮之禍頻生,累及士子,許多讀書人諱言政治,深感儒學不能安身立命,棄儒崇道。
魏晉時期是社會最動盪、政治最黑暗,民族災難最深重時期之一。
葛洪是家中第三子,十三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勞作之餘抄書學習,常至深夜。
葛洪生性寡慾,不好榮利,博覽經史子集,本來想成為一個儒者,後來對神仙導引之法產生興趣。
十六歲時師從葛玄弟子鄭隱學習煉丹術,取字稚川,別號抱樸子,以示抱樸守質,不為物慾誘惑。
鄭隱的神仙、遁世思想,對葛洪一生影響很大,自此有意歸隱山林煉丹修道、著書立説。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葛洪加入吳興太守顧秘軍隊,任將兵都尉。
義陽蠻張昌於江夏起兵,派遣石冰進攻揚州,葛洪平定石冰有功,任命為伏波將軍,平定石冰有功的陳敏以功勳獲授廣陵相。
西晉永安元年(304年),葛洪辭官往洛陽搜尋煉丹製藥書籍。
陳敏盤據江東作亂,葛洪歸途斷絕,流落在徐、豫、荊、襄、江、廣諸州之間。
晉惠帝光熙元年(306年),鎮南將軍劉弘任命嵇含為廣州刺史,嵇含推薦葛洪當他的參軍。
嵇含剛烈暴躁,與司馬郭勱(音勵)不和。
永興三年(306年),劉弘去世後,嵇含為郭勱掩殺,諡號憲。
兩晉、八個君王更迭,政治腐敗、仕族萎糜,無數宮廷鬥爭與內戰。
葛洪經歷石冰之亂、八王之亂、陳敏之亂、永嘉之亂等變故,對友人嵇含遭暗殺深為感慨,認為富貴如花,難以長存,寧可選擇寄情於山林、修道以養天年。
葛洪性格不好附會、奉迎,堅持不肯隨波逐流,形成刑以輔德、君王修德,尚賢任能等政治理想。
葛洪至羅浮山隱居,在《抱樸子·交際》一卷中,描述當時朝廷風氣,內容大意是︰「社會上有些非常名氣的人物,他們學會看風使舵,處世像楊柳一樣隨風擺動,隨時局變化而改變自己,從不想為百姓做事,反而常常顛倒是非,把那些品格如山嶽一樣剛強正直的人,看作是死硬頑固,把滿臉奴才相的人視為是深達時務者。」
晉懷帝永嘉六年(312年),葛洪拜南海太守鮑靚為師,學習煉丹術,受《石室三皇文》,娶鮑靚女兒,擅長灸法的鮑姑為妻。
愍帝建興二年(313年),葛洪在廣東省羅浮山隱居,採藥、煉丹,對許多病例做了非常細緻觀察。
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葛洪寫成《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外篇》專論人間得失,世事臧否,主張治亂世應用重刑,提倡嚴刑峻法,匡時佐世,儒、墨、名、法諸家兼收並蓄,尊君為天,不滿於魏、晉清談,主張文章、德行並重,立言當有助於教化。
道教自東漢張道陵創立以來,神仙與行醫製藥結合在一起。
葛洪繼承並改造早期道教神仙理論,不僅全面總結晉以前的神仙理論,系統地總結晉以前的神仙方術,包括守一、行氣、導引、房中術等。
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綱常名教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德行不修,只務方術,皆不得長生。
《抱樸子內篇》說:「我命由我不由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將綱常名教與道教戒律融為一體,要求信徒嚴格遵守,在道教歷史上有極重要意義。
成帝咸和元年(326年),東晉開國,朝廷念葛洪舊功,賜爵關內侯,食句容二百邑。
司徒王導召葛洪補州主簿,轉司徒掾,遷諮議參軍。
東晉咸和二年(327年),瘟疫流行,葛洪隱居靈峰山,廣採草藥,製藥布施,眾多百姓起死回生。
咸和六年(331年),廣州刺史鄧岳表葛洪為東官太守,辭不就。
咸和七年,聽說交趾郡(越南)出產丹砂,向晉成帝要求出任句屚(音漏)縣令,得到成帝同意,舉家南行。
葛洪至廣州時,刺史鄧嶽表示願供他原料在羅浮山煉丹,葛洪隱居在羅浮山煉丹,最後在此過世。
葛洪敢於「疑古」,反對「貴遠賤今」,強調創新,認為「古書雖多,未必盡善」,在實際行醫、煉丹活動中,堅持貫徹重視實驗的思想,在醫學上十分重要。
葛洪堅信煉製和服食金丹,可長生成仙,在長期煉丹實踐中,積累豐富經驗,認識物質的某些特徵及化學反應,是現代化學先聲。
葛洪在煉製水銀過程中,發現化學反應的可逆性,丹砂(硫化汞)加熱,可以煉出水銀,水銀和硫磺化合,又能變成丹砂。
用四氧化三鉛可以煉得鉛,鉛也能煉成四氧化三鉛。
葛洪在著作中記載雌黃(三硫化二砷),雄黃(五硫化二砷),加熱後昇華,直接成為結晶的現象。
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金丹》與《黃白》篇,系統地總結晉以前的煉丹成就,具體介紹一些煉丹方法,記載大量古代丹經和丹法,勾畫中國古代煉丹歷史梗概,提供原始實驗化學的珍貴資料,對隋唐煉丹術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為煉丹史上一位承前啓後的著名煉丹家。
葛洪精曉醫學與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認為修道者如不兼習醫術,不僅不能長生成仙,甚至連自己性命也難保住。
葛洪強調使用灸法,用淺顯易懂語言,清晰明確註明各種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針灸的人也能使用。
葛洪在《抱樸子內篇·仙藥》,詳細記載和説明,許多藥用植物形態特徵、生長習性,主要產地、入藥部份、治病作用等,對中國後世醫藥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古人認為急性傳染病(瘟疫)是「天刑」,認為是天降災禍,鬼神作怪。
葛洪認為急病不是鬼神引起,而是中了外界癘氣(病毒)。
葛洪醫學著作《肘後備急方》,書名意思是備在肘後(帶在身邊)應急書。
書中收集大量救急用方子,是他在行醫、遊歷過程中收集和篩選出來。
特地挑選一些比較容易弄到的藥物,即使必須花錢買也便宜,改變之前救急藥方不易懂、藥物難找,價錢昂貴弊病。
《肘後備急方》記述一種叫「屍註」的病,這種病會互相傳染,並且千變萬化,病人不清楚自己哪兒不舒服,只覺得怕冷發燒,渾身疲乏,精神恍惚,身體一天天消瘦,時間長了還會喪命,這種病,就是結核病。
葛洪是中國最早觀察和記載結核病的人,《肘後備急方》還記載了天花、恙蟲病。
葛洪是第一個將狂犬的腦,敷在狂犬病人傷口上來醫治狂犬病的人,提出用青蒿(黃花蒿)醫治瘧疾。
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啓發屠呦呦(音優)等人發明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葛洪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朱明洞景區,牌匾由屠呦呦親筆題寫。
葛洪晚年在杭州葛嶺結廬煉丹(葛嶺因此得名),當地有抱樸道院,殿內正中供奉葛洪祖師像。
寧波靈峰寺有一座葛仙殿,供奉葛洪塑像,傳說陰曆正月初十是葛仙翁生日,每年初一到初十,是靈峰寺香火最旺日子,人們紛紛來到紀念這位懸壺濟世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