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恆封初六 漢元帝 縱容宦官殘害忠良

初六:浚恆,貞凶,無攸利。

浚:水流遲緩。
恆:心臟將血液循環,引伸周而復始。

貞:占卜龜甲,引伸經過驗證。
凶:地面下陷,引伸凶險。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攸:人被持棒追打,引伸長遠。
利:以刀割禾,引伸有利益。

意思是水流遲緩周而復始,經過驗證是凶險的,沒有長遠利益。

漢元帝劉奭(音色)的故事,可解爻義。

元平元年(前74年),劉詢(劉病已)嫡妻許平君,在京兆郡長安縣(陝西西安)誕下劉奭。

劉奭出生幾個月,劉詢被霍光等人迎立宮中成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兩年後,許平君被霍光妻子霍顯毒死,追封恭哀皇后。

劉奭幼年喪母,霍光女兒霍成君繼任漢宣帝皇后。
在霍光夫婦授意下,千方百計在飲食中下毒害死劉奭,立自己與宣帝的兒子為帝。
在漢宣帝保護下,未能得逞。

地節三年四月戊申(前67年5月24日),漢宣帝除掉霍氏家族,立八歲的劉奭為太子,挑選後宮中素來謹慎而無子的女子王婕妤,立為皇后,撫養太子劉奭。

甘露三年(前51年),劉奭(25歲)最寵愛的姬妾司馬良娣,十九歲臨終前悲傷地對劉奭説:「我的死並非壽數已盡
而是其她良娣、良人們嫉妒我,輪番詛咒的結果啊!」

司馬良娣死後,劉奭傷痛欲絕,大病一場,病好後一直悶悶不樂,痛恨那些姬妾,一個也不肯見面。

王皇后挑選王政君等五人給劉奭挑選,王政君當上太子妃。
劉奭不喜歡王政君,侍宿一夜後再沒臨幸。
王政君不久生下兒子劉驁,就是後來的漢成帝。

漢宣帝重用法家人物,用刑罰懲治下屬,劉奭認為要多用儒生,減少刑罰。
漢宣帝嘆一聲:「亂我家者,太子也!」

漢宣帝彌留時,安排「三頭馬車」輔助劉奭,外戚(漢宣帝表叔)樂陵侯史高領銜,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為副。

黃龍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漢宣帝駕崩。

癸巳(前48年1月29日),皇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改元初元,漢朝第十一位皇帝。

初元元年(前48年),朱崖土著反叛,漢元帝出兵討伐,數年沒有平定。
初元三年(前46年),下詔撤銷珠崖郡。

漢元帝偏好蕭望之的儒家思想,史高受到冷落,與宦官裏外呼應,反對蕭望之的改革主張。

蕭望之向漢元帝求助,漢元帝不敢做出調整,宦官中書令弘恭、僕射石顯等人,與史高聯手對付蕭望之。

石顯對漢元帝說,蕭望之父子有不臣之心,包圍蕭望之大宅,要將他拘捕下獄。
蕭望之仰嘆,説:「我曾經充數將相,現年邁六十有餘,老了進牢,苟求活命,不也太庸俗了嗎?」,蕭望之飲鴆自殺。

漢元帝聽到蕭望之自殺十分震驚,召石顯查問,事件不了了之。

漢元帝後悔間接令蕭望之自殺,任命周堪為光祿勛,周堪弟子張猛為光祿大夫、給事中。
弘恭、石顯進讒言,周堪外任河東郡太守,張猛外任槐里令。

蕭望之死後不久,弘恭病死,石顯繼任中書令。
漢元帝將朝政全部委託石顯處理,石顯威權日盛,公卿都畏懼他。

漢元帝無能力約朿地主豪強勢力,只能推行節儉政策,縮減皇室開支,毀郡國廟以減少宗廟祭祀費用,縮減國營事業,廢除徙陵國策。
豪強加速掠奪公私田,貧者愈貧。

漢元帝在位期間幾乎年年有天災,地震、瘟疫、水旱、蝗災,還有怪異天象,累計頒布詔書十八次,其中十三次提到百姓困苦、國家貧弱。

前43年,史高致仕(退休)回家。

永光元年(前42年),隴西郡羌人彡(音三)姐的旁支反叛,漢元帝派馮奉世討伐,取得勝利,留兵屯田,強化邊防。

永光四年(前40年),漢元帝再用周堪領尚書事,周堪不能開口説話,未幾病卒。
周堪死後,石顯誣譖張猛,令其自殺。

南匈奴呼韓邪單于與北匈奴郅支單于對立,呼韓邪單于與漢使韓昌、張猛殺白馬為盟,漢與匈奴合為一家,漢元帝追認這一盟約。

易學大師京房提醒漢元帝不要寵信石顯,漢元帝執迷不悟,聽任石顯專權。
建昭二年(前37年),石顯以「非謗政治,歸惡天子」,將京房棄市。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長安朝覲漢天子,表示願娶漢女為閼氏(夫人)。
漢元帝按宮廷畫師毛延壽繪畫的人像,選了貌不出眾的宮女王嬙(王昭君),配給呼韓邪單于為閼氏。

漢元帝認為政治聯姻,可使「邊陲長無兵革之事」,特意把年號改為「竟寧」,意即邊境安寧。
呼韓邪單于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國家就安寧了」。

在臨行前舉行的歡送儀式上,漢元帝見王昭君豐容靚妝,光彩照人,不禁大為悔恨,但天子不能失信,只得讓王昭君隨呼韓邪單于出塞而去。

昭君出塞後半年,竟寧元年五月壬辰(前33年7月8日),漢元帝病重,漢元帝次子劉康,劉康母親傅昭儀在側侍奉,王皇后,太子劉驁被拒於門外。

漢元帝向近臣透露要廢黜太子,另立劉康為繼承人,王皇后、太子劉驁聽後,惶恐不知所措。

漢元帝寵臣侍中史丹闖進寢宮,頓首涕泣:「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
漢元帝見狀,長嘆一聲,說:「沒有此事,皇后謹慎,先帝又疼愛太子,寡人豈敢違先帝之意?」

漢元帝在長安未央宮去世,終年四十二歲,在位十六年,諡號孝元皇帝,廟號高宗(東漢光武中興時廢除),葬於渭陵(陝西咸陽市東北十二里處)。
太子劉驁登基,是為漢成帝。

渭陵位於咸陽城北五公里,渭城區周陵鄉新莊村。

渭陵封土形如覆斗,底部和頂部平面均為方形,底部長175米,頂部長50米,高25米。
渭陵陵園平面近方形,邊長四百米,陵園牆基寬4.5米。
陵園四門外闕址保存尚好,每座門外二闕址間距十四至十六米。

渭陵西北三百八十米處,有一座高13.5米的墓冢,四周有牆垣,每牆均於中央闢門,門外有雙闕。
從其位置和規格來看,應當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陵園。

陵東北三百五十米處是孝元傅皇后陵,陵北三百七十五米,有孝元王皇后合葬陵,當地群眾稱為「塌塌冢」。

陵東北五百米處有二十八座陪葬墓,排列有序,東西四行,每行七座,俗稱「二十八宿」。

南邊一組陪葬墓原先可能有七座,又叫「七妃冢」。

現存陪葬墓十二座,主要陪葬者有王鳳、王莽妻、馮奉世等。

1956年,渭陵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陵北五百米處出土一批玉器文物有玉馬、玉獅、玉熊、玉闢邪、玉鷹、玉俑頭等。

2001年6月25日,渭陵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