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譚公誕(香港筲箕灣)

譚公本名譚德,惠州人,生於元朝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

譚德三歲時父母雙亡,由外婆撫養,在多祝鎮長大。
七、八歲時能呼風喚雨、降龍伏蛇,生性純樸善良,積善好德。

《惠州府志》記載,譚德於惠州惠東縣城,平山鎮東十四公里九龍峰修行,常持木杖出山,有老虎隨行代為負重物。
十二歲得道,十三歲飛升,永保童顏,信眾向衪求雨或賜晴,每多應驗,成為了廣東一帶著名「海神」。

明太祖洪武十六年(1383年),群眾為紀念譚德,在他登仙的地方建「得道亭」。

明宣德九年(1434年),善信在九龍峰建譚公祖廟(譚公庵),法相為孩童模樣。
譚公與觀音同殿「佛道合一」,稱為「龍峯祖廟」。

《增修九龍峯譚公庵碑記》記載,乾隆已未(1739年)增修祠宇,上堂供觀音,真人(譚公)奉於正殿,即「仙佛同庵」。
道光癸未年仲秋(1823年)分仙佛為二庵,建觀音庵於山左,曰龍通寺。

另傳譚公原名譚峭,文獻記載,譚峭是五代泉州(福建)人,父親為唐國子司業譚洙,譚峭在嵩山學道,南唐主賜號紫霄真人,留下《化書》講述成仙之道。

翟火姑是惠州府城小西門外人,是為患鄉里的惡霸。
惠州人嚇唬夜哭小孩時總愛說:「再哭,翟火姑就要來了。」
「狼過翟火姑」成為惠州人口頭禪,翟火姑成了狠毒代名詞。

咸豐四年(1854年7月18日),翟火姑在三棟沙澳官橋圍聚眾盟誓,頭裹紅巾,自封為大元帥,部眾千餘人,先後攻剋河源、博羅等縣城,攻克九龍司城寨,與香港英國當局隔海對峙。

惠州府城、歸善、龍川縣城,得到譚公庇護,翟火姑屢攻不下。
1855年5月,清提督昆壽率兵反撲,翟火姑轉戰粵東,攻入江西定南廳。

咸豐六年(1856年),為表揚譚公顯聖平亂,保佑惠州鄉眾,清廷敕封譚公為「襄濟」,賜「譚公仙聖權杖」,惠州知府獻「神恩廣被」匾額。
1857年3月,翟火姑於江西信豐陣亡。

1894年5月至1899年,香港爆發鼠疫導致4,041喪生,筲箕灣漁村多人染疫死亡。

一對年老夫婦夢見譚公,指示他們到筲箕灣後山樹林,尋找一條巨蛇取蛇沫,即可消除瘟疫,巨蛇雖然會吐出蛇沫供取用,但取蛇沫的人會中蛇毒身亡。

老夫婦上山,阿公負責取蛇沫,阿婆將蛇沫送回漁村救人,阿公從山上回來時,蛇毒發作,倒斃在一塊岩石上,村人為紀念阿公,將那塊岩石名為阿公岩。

譚公顯靈消除瘟疫,筲箕灣居民在阿公岩附近興建譚公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譚公僊聖廟(譚公廟)於阿公岩落成,廟內光緒年間碑刻記載:「則見廟枕山涯,門臨江溪;達鯉魚門之水,前朝龍洞之峰」

堪輿家認為筲箕灣有龍脈直沖九龍,譚公廟枕於龍脈上面,廟前巨石(阿公岩)傳說為譚公寶印。

譚公廟內部間格為常見的「二進式」,由兩幢獨立相連建築物組成,文物包括清代神樓、對聯、銅香爐、八寶、銅鐘、匾額、祭壇、碑記、譚公轎。

廟內一張木刻橫匾「德蔭萬民」,刻於1927年。

橫匾下有木刻對聯:振我公赫濯聲靈闔灣保障,沾仙聖深仁厚澤水陸康寧。

譚公廟正殿供奉譚公神像,廟內供奉其他神祇,如赤松黃大仙、五通財神。
設有關帝宮,供奉關聖帝君。
列聖宮殿供奉龍母、金花娘娘、天后、文昌、華光、鐘馗、福祿壽諸神。

譚公廟旁為觀音寶殿,供奉望海觀音,每年到觀音借庫(農曆正月廿六日子時),觀音寶殿擠滿向觀音借庫善信。

譚公廟兼具宗教、教育、鄉政功能,附近鄉民在廟內議事,設立學校。

1937年7月22日至12月,香港爆發霍亂,1,082死亡。
1938年,肺癆奪命五千,1,986死於天花,居民請譚公出遊,疫情回落。
1940年,肺癆絕跡,499人死於霍亂,152人死於天花。

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
12月12日攻佔九龍,伺機渡海進攻香港島,阿公岩是英軍鯉魚門炮台,日軍多次空襲阿公岩,大量建築物損毀,譚公廟附近一帶建築物完好無缺,善信認為是譚公顯靈。

1941年12月17日晚上,日軍空襲北角油庫,油庫中彈起火,濃煙由北角吹向港島東鯉魚門海面。
英軍用探射燈也無法看清海面情况,日軍以帆布摺疊艇,從油塘三家村划向阿公岩。

12月18日凌晨,日軍渡過維多利亞港在筲箕灣譚公廟登陸,破壞英軍鯉魚門炮台的探射燈。
日軍戰艦乘黑駛至阿公岩岸邊,譚公廟成為日軍臨時指揮中心,英軍在日軍密集炮火下棄守。

香港重光後,農曆四月初八譚公誕,善信都會參與巡遊、燒香膜拜,紀念譚公為居民驅除瘟疫事蹟。

有兩個團體組織筲箕灣譚公誕巡遊,在筲箕灣東大街金華街交界城隍廟,一先一後出發,各有特色,是筲箕灣最盛大節慶活動。

譚公廟歷經多次重修,包括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944年、1954年、1987年。

1999年,國慶日翌日公眾假期取消,以佛誕取代(坊間盛傳以佛誕取代英女皇壽辰假日),譚公誕與佛誕在同一天,成為公眾假期。

2002年,華人廟宇委員會,依原規格重修筲箕灣譚公廟,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2003年起,譚公誕加入飄色巡遊。
2006年有男孩扮演譚公出巡。
2007年有滾軸溜冰花式表演,中西合璧。

2009年3月19日,譚公廟重修後,降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2010年,譚公誕前夕首次舉辦幻彩水上飄色,復辦停了許多年的神功戲,氣氛更添熱鬧。

2015年8月22日凌晨零時,譚公廟發生火警,直徑三十厘米,二十米長橫樑燒成木炭,廟內文物未被波及,初步調查相信起火原因與電線短路有關。

下午三時,譚公廟「木炭」復燃,波及閣樓,貨倉內存放的盂蘭節祭品盡毀,正殿供奉的譚公神像,未被波及。

2016年5月18日早上七時,譚公廟閉門失火,事件中無人受傷,廟內一批放置地上雜物被燒毀,消防經調查後不排除是廟內塔香灰燼,意外燒着紙品引致火警,並無可疑。

一則與譚公廟有關都市傳說,與傳媒有關。
話說某日,報紙即將付印,總編輯發現「重稿」(即同一篇稿在不同版面出現),當時沒有其他稿件可以填補。

採訪主任即時虛構一宗交通意外,說一部私家車,晚上九時失控撞向譚公廟,因譚公顯靈,私家車撞鐵欄後輕微損毀,司機僅受虛驚。
採訪主任不知何故,將自己座駕的車牌寫作肇事私家車車牌。

翌日,採訪主任放假,晚上九時駕車途經譚公廟,失控撞向鐵欄,私家車輕微損毀,司機僅受虛驚。

報紙即將付印時,總編輯發現今日已見報的稿件,為何會重發一次……

筲箕灣譚公廟

地址:筲箕灣亞公岩譚公道。
交通:筲箕灣港鐵站沿東大街徒步十分鐘。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