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咸卦九五 韓德讓 《天龍八部》蕭峰原型

咸卦九五:咸其晦,無悔。

咸:以斧鉞殺戮,引伸全部。
其:器皿上的筲箕,引伸篩選分類。
晦:人母每日都是最遲休息,引伸最後。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悔:人母的心意,引伸避免遺憾。

意思是全部篩選分類,到最後不會有遺憾。

遼國大丞相韓德讓的故事,可解爻義。

韓德讓祖籍河北昌黎,會同四年(941年)出生,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逝世。

韓德讓祖父韓知古是漢人,被擄掠到遼國,成了耶律阿保機府中奴隸,得到耶律阿保機賞識,提拔為中書令。

韓德讓父親韓匡嗣精通醫道,皇室成員都找他看病,提拔為遼國南京留守,卒於西南面招討使任上,封秦王。

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
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成為後晉皇帝,契丹首領耶律德光與石敬瑭結為義父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要求,割讓燕雲十六州作為回報,中原之後數個王朝都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遼大同元年(947)正月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河南開封),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

遼世宗晚期,大遼內憂外患國勢衰落。
959年,後周發動北伐,直取幽州,遼穆宗甚至有意放棄燕雲十六州,後周世宗最後因為重病南返。

顯德七年(960年)春節,趙匡胤黃袍加身,周恭帝被逼遜位。
趙匡胤建立北宋,是為太祖,積極收復燕雲十六州,宋遼難免一戰。

保寧元年(969年)二月,遼穆宗被侍人所弒,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即遼景宗,改元為保寧。

《遼史》記載,遼太宗附馬蕭思溫,第三名女兒蕭綽(蕭燕燕)聰慧過人,遼景宗即位後選為貴妃,十七歲的蕭燕燕不久冊封皇后。

韓德讓學識淵博,熟讀兵書戰策,武藝超群,膽略過人,領兵治軍獨樹一幟。
遼景宗時任東京供奉官,將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條,得到遼景宗高度評價與表彰,逐漸升遷至權知南京留守事,成為權臣。

保寧十一年(978年),宋軍揮師北上滅了北漢,結束自唐末以來五代十國之亂,接下來將主攻方向對準遼國。

乾亨元年(979年),宋太宗御駕親征,很快攻到幽州城下,將幽州城層層包圍起來。

韓德讓臨危不亂,登上城樓,沉着指揮。
6月底,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援軍趕到,與韓德讓裏應外合,殺退宋軍。
韓德讓在高粱河巧布奇兵,殺得宋軍一敗塗地,宋太宗坐驢車一路狂奔,才得以生還,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高粱河之戰」。

韓德讓因功授遼興軍節度使,後入朝為南院樞密使,成為漢臣中權勢最大,時年三十八歲。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壬子(10月13日),遼景宗因癲癇病去世,十二歲的耶律隆緒,次日登基即遼聖宗。

皇太后蕭燕燕臨朝,改元統和(983年),將國號「大遼」改為「大契丹」。

蕭太后攝政,命韓德讓負責宿衛,韓德讓年齡較蕭太后大十二歲,兩人食則同桌,寢則同帳,出入都在一起,毫不避諱。

蕭太后私下向韓德讓許諾:「只要你願意,不僅我可以是你的老婆,我的兒子也是你的兒子。」

統和三年(985年),蕭太后詔令韓德讓,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在韓德讓支援下,實行漢法改革。

在兩人努力下,不分番漢,選官任賢,清理滯獄,減免賦役,展現出興旺繁榮局面。

統和四年(986年),遼聖宗立皇后蕭氏,韓德讓率軍擊敗北宋的曹彬與米信部隊,封楚國公,旋即進封楚王。

遼聖宗賜韓德讓一座文忠王府,與皇帝宮帳斡魯朵規格相當,遼朝歷時兩百多年,能擁有斡魯朵的臣子唯有韓德讓一人。

韓德讓發現山西四個州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遇上災年,收成不好,上書朝廷減免賦稅,很快得到批准。

統和九年(991年),韓德讓建議給燕京地區減免賦稅,為怕地方官員不及時落實,建議朝廷委派官員督辦此事。

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韓德讓隨蕭太后對宋朝大反攻,一直打到澶州城下,與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換來宋遼邊境百年和平。

韓德讓官至大丞相,總知南北院樞密使府事,蕭太后賜韓德讓名「德昌」,取消韓家奴隸身份,封晉國王,賜遼國國姓耶律,位在親王之上,出宮籍,改隸橫帳季父房(遼聖宗叔叔)。

遼聖宗對韓德讓「如父事之」,賜丹書鐵券幾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同天子儀,左右護衛特置百人。(遼國制度,天子才有資格置護衛百人)

韓德讓病重時,遼聖宗與第二任皇后蕭菩薩哥,走遍各山川禱告,遍請名醫為他治療,親自在牀前侍奉湯藥,朝夕不離左右。

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韓德讓再獲賜名隆運。

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春天,韓德讓跟隨遼聖宗征伐高麗,卒於軍中,享年七十一歲,追贈尚書令,諡文忠。
遼聖宗自輓靈車哭送,以國禮葬於醫巫閭山乾陵東側,在大遼能夠陪葬帝陵的漢臣,唯有韓德讓。

乾陵為遼景宗與蕭太后合葬陵墓,遼景宗先入葬,蕭太后之後才入葬,情況與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葬法相同,兩個帝后合葬墓都叫做乾陵。

韓德讓墓誌銘載:,今皇上念雖天子,必有長也,言有兄也,益重元昆,永為冢宰,乃連御諱,賜名隆運。
表明遼聖宗以兄長名份對待韓德讓。

韓德讓祖父韓知古生了十一個兒子,父親韓匡嗣則了九個兒子三個女兒,韓德讓沒有一兒半女。

《耶律高十墓誌》記載,韓德讓過繼侄子律來郎君爲嗣子,律來較韓德讓早死,無嗣。

韓德讓彌留時,遼聖宗將弟弟耶律宗業,過繼給韓德讓為嗣,宗業無嗣。

耶律宗業去世後,遼聖宗將耶律宗業弟弟宗範,過繼給韓德讓為嗣,宗業沒有兒子,有兩名女兒。

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初四(1055年8月28日),遼興宗駕崩,耶律洪基於柩前即位,改元清寧,是為遼道宗。
遼道宗是金庸所著《天龍八部》,南院大王蕭峯結拜兄弟,有說韓德讓是蕭峯原型。

清寧三年(1057年),遼道宗下旨,命魏王帖不長子耶律弘仁,出繼爲韓德讓嗣孫,弘仁不久逝世,無嗣。

遼道宗選擇弘仁三弟弘禮承嗣韓德讓,弘仁誕下兒子捷不也。
大康七年(1081年)夏天,捷不也逝世,無嗣。

遼道宗選擇弘仁三弟弘禮承嗣韓德讓,弘禮誕下兩名兒子早死,無嗣。

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遼道宗駕崩,皇孫延禧繼位,是爲天祚帝。
乾統六年(1106年)十一月,天祚帝封第四子敖盧斡為晉王,三歲時出繼給韓德讓。

保大元年(1121年)正月,敖盧斡生母蕭瑟瑟政鬥失敗被賜死。
次年,敖盧斡被𧶽死,無嗣。

保大五年(1125年)二月,天祚帝被金人俘虜,契丹大遼亡國。

遼國幾個皇帝花了一百一十年時間,千方百計為韓德讓留嗣,六次立嗣過繼,五次六人都是皇家子孫,可見韓德讓功在遼國,受到皇帝尊敬,《遼史》、《契丹國志》皆有韓德讓傳記。

《契丹國志》稱韓德讓有「闢陽之幸」,「闢陽之幸」來自西漢初年的審食其,以舍人身份接近侍奉呂后,得寵後成為漢朝左丞相,漢高祖稱帝後,冊封為闢陽侯,後世稱被后、妃寵幸臣僚為「闢陽」。

《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蕭燕燕幼時與韓德讓確有婚約,出嫁前遇耶律賢求婚,蕭家毀棄韓家婚約,作主將蕭燕燕嫁給耶律賢。

傳統評書《楊家將》記載,韓德讓是蕭太后女婿,名叫韓延壽,與楊家三代為敵,是北宋最強勁敵人。

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福建巡撫路振出使遼國,撰《乘軺錄》獻宋真宗,改任太常博士、左司諫、擢知制誥。

《乘軺錄》記載,蕭綽派人秘密毒殺韓德讓妻子李氏。
998年前後,韓德讓與蕭太后生有一子楚王,路振出使遼國曾見過兩次,後世傳說蕭太后與韓德讓已結為夫妻。

吉林大學文學院中國史系教授蔣金玲,《路振《乘軺錄》所記「韓氏子」考辨》,蕭太后四十六歲尚能生子的可能性不大,當時也無處於該年齡段的遼朝皇子,考證路振所見孩童,應為韓德讓侄孫韓滌魯(耶律宗福)。

韓德讓墓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富屯街道洪家街村民組西北山坡上,距離北鎮市區約五公里。

2014年冬天一個夜晚,洪家街村民被西北方傳來幾聲巨響驚醒。
天亮後,村民上山發現有人盜墓,將事件匯報給當地文物局,文物局向上級匯報此事。

2015年,國家文物局批准,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鎮市文物處對墓地考古勘探和發掘。

一號墓受損嚴重,大的隨葬品都沒有了,只剩下銅壺等小物件。

發掘二號墓時,出土韓德讓墓誌,墓誌蓋中部有「文忠王墓誌銘」六字,內填金粉,共有二千九百餘字。
記述韓德讓仕宦經歷與主要戰功,大致與《遼史》等文獻吻合,墓誌兩次提到該墓與遼乾陵的位置關係。

韓德讓墓是遼代大丞相韓德讓家族墓地,遼乾陵重要陪葬墓地。
墓為四室磚室墓,前室為方形,主室及兩側耳室皆為圓形。
墓葬形制與韓德讓父親韓匡嗣墓基本相同,代表這時期契丹高等級貴族墓葬特點。

墓道後端開始出現車馬出行圖,壁畫主要集中在墓室內,如前室、甬道、耳室四壁,前室和甬道地面繪有精美地畫,在遼代墓葬中較為罕見。

隨葬品以瓷器為主,種類豐富,有產自北宋定窯的「官」字款白瓷碗,耀州窯的刻花青瓷盒,越窯的青瓷溫碗和執壺,湖田窯的青白瓷盤等,有產自遼國境內冮官窯的粗瓷器,缸瓦窯的白瓷及釉陶器。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