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坑邊村人何中行(大號何東江),是明嘉靖年進士,在廣西為官多年,晚年辭官回鄉,常遊西樵山,想開發西樵山,方便遊人到來。
用多年積蓄雇請鄉民修道築湖,最終因病未能完成心願,臨終時希望兒子何亮能為他完成心願。
何亮大號何白雲,明隆慶年舉人,父親過世後,按習俗兒子必須守孝三年。(期間不能結婚生子、夫妻不能同房,不辦喜慶活動等)
何亮為完成父願,守孝期間開拓西樵山,傾盡家財與鄉民一起勞動,開鑿一個石室,在此讀書寫字。
轉眼三年,西樵山還未完工,何亮決心繼續開拓,回家對妻子說,父親心願未完,要再守三年孝。
何亮回到西樵山,被應天府人民稱他為「龐青天」的龐嵩,隱居西樵山,支持何亮開拓,西樵山最終形成一定規模,何亮因此積勞成疾,生病去世。
龐嵩在何亮生前所住石室上,鑿上何白雲先生讀書處,石室命名為白雲洞以作紀念,下方一塊石壁,親書白雲洞銘文。
萬曆年間,白雲洞建奎光樓,供奉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二十八戶大戶人家為振興文氣,捐資修建奎光樓,改建雲溪書院為字祖廟,兩樓建好後,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
南海石崗鄉李攻玉在白雲洞建攻玉樓,讓一班讀書人在此攻讀,參加科舉考試。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金甌堡名士岑懷瑾改建攻玉樓為三湖書院,來此攻讀學子逐漸增多,擴建房屋後改名為玉樓書院。
士子只是暫時在玉樓書院讀書,考試後各奔前程,庭院荒蕪。
道光十八年(1838年),白雲洞內逸叟名儒,晚年好道,(逸叟是避世隱居老人),在白雲洞奉祀呂純陽仙師,有道之士守居,信士日眾。
同道馮贊勳、仇效憲、李宗簡、盧守戎等,籌集資金,改建玉樓書院為雲泉僊館。
咸豐八年(1858年),雲泉僊館落成,屬於道教純陽派(全真道一支),主奉純陽祖師呂洞賓。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雲泉僊館部分房廊頹廢。
道侶李孝先、張館生、譚道隆,梁麟、余得倆等,倡建帝親殿,奉祀漢鍾離太祖師及帝君三代。
1938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席捲廣州地區,駐兵西樵山,雲泉僊館同門四散,道侶來到澳門暫避。
1940年,澳門華人富商黃豫樵,何海科等人召集道侶,成立西樵雲泉僊館旅澳同門聯誼處。
吳禮和、陳鑑坡(1950年蓬瀛仙館館長),高廉、陸本良(1950年蓬瀛仙館監事),在香港淪陷期間,施粥賑饑,救人無數。
1944年,吳禮和等人遵奉呂祖仙師訓示,以尊師重道,積德行仁為宗旨,於德輔道西創立香港雲泉僊館。
1975年購得新界坪輋園林地,修建作為宗教活動及旅遊渡假之用。
雲泉僊館經兩度搬遷,1983年,遷至大道西335-339號21字樓。
1986年,呂祖殿建成舉行開光陞座典禮,同時舉辦第一屆菊展會開幕。
雲泉僊館有弟子約二百六十人,供奉呂祖仙師為主神,不定期舉行扶乩活動,誠求祖師指示,解決疑難。
館內並設有靈牌位,方便大眾奉祀先祖親朋,有需時會為弟子舉行功德法事,超幽度冥。
每月朔望及神誕開壇禮懺誦經,每年中元節舉辦超薦法會,利幽薦祖。
館內主要誕期包括上元誕、呂祖誕、玉皇誕、道祖誕、中元誕等。
慶典有周年紀念、歲晚酬神、菊展會等,設有提供齋菜的雲泉素食中心。
雲泉僊館擴建計劃阻礙重重,2000年,雲泉僊館正式動工擴建。
以仿古中式宮殿建築群為主體,門樓橫額「雲泉仙館」四字為陳日新題。
正殿為「純陽殿」,豎有華表,供奉呂祖為主神,前方建有「靈官殿」,有石浮雕刻,福、祿、壽三星浮雕及對聯。
2002年落成,系列道教古式建築群包括:贊化宮、靈官殿、元辰殿、崇先堂、藏經閣、文物閣、鐘樓、鼓樓、東齋、西齋等。
贊化宮參照西樵山舊館建築,大殿前立有一對雕刻精美華表。
園林區設有「道德廣場」,盆景園外頤真苑拱門入口,旁邊有陶塑「八仙圖壁」,陶塑手工精細,造型栩栩如生。
多塊巨大雲石拼成的道德經碑亭,內有老子道德經全文的「道德經碑」。
矗立在假石山上的呂祖百字碑,上有書法家以隸書寫就的百字圖。
館內「幸運定盤」,用銅鑄成,為西樵山雲泉僊館所送,盤邊有雙耳,盤內刻有花紋,用兩手手心在盤耳上磨擦,若恰到好處,盤上會噴出霧狀水珠或小噴泉狀水柱。
園林區有大小荷塘各一,大塘中央建有「觀魚亭」,建有曲橋與兩岸連接,兩塘間立有一尊孔子像。
2018年4月16日早上十時五十一分,四名可疑男子企圖爆竊捐款箱,雲泉僊館職員發現報警,三十六歲姓韋内地男子被捕,雲泉僊館未有損失,邊界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一隊跟進調查。
2018年3月1日,雲泉僊館長生池,四十三隻龜因缺水缺糧至少五死,懷疑是外判員工因勞資糾紛,沒再餵飼龜隻,釀成慘劇。
2021年3月10日,雲泉僊館三隻雄性唐狗及一隻雌性唐狗,被集體毒殺,懷疑是竊匪所為。
雲泉僊館
地址:新界打鼓嶺坪洋村坪輋路L1561。
交通:上水廣場巴士站乘79K巴士,粉嶺火車站轉乘52K專線小巴途經雲泉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