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咸卦九四 羊左 陰間聯手打走荊軻

咸卦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貞:占卜龜甲,引伸經過驗證。
吉:以玉祭祀象徵吉祥。

悔:人母的心意,引伸避免遺憾。
亡:觸碰刀鋒,引伸死亡。
悔亡:禍害消除。

憧:赤子之心,探索未來。
往:前去目的地。
來:麥穗飽滿,引伸可前來收割。
憧憧:有很多可能性出現。

朋:五個貝殼為一系,兩系結為一朋,引伸相同的集結在一起。
從:在路上列隊行走,引伸跟從。
爾:一人操作的旋轉紡紗輪,引伸自己。
思:心與腦相通,引伸思想。

意思是經過驗證是吉祥的,禍害消除後,前路有很多可能性,朋友與自己心意相通。

羊角(音絕)哀與左伯桃的故事,可解爻義。

劉交是劉氏四兄弟中文化程度最高一個,思想與三哥劉邦最接近。
前210年十月,劉交跟隨劉邦起事,是劉邦最信任的人。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邦消滅異姓王,偽裝到雲夢澤遊玩,召見楚王韓信廢為淮陰侯,楚國一分為二。
劉賈為荊王,劉交為楚王(楚元王),東海郡、薛郡、彭城郡三十六縣置楚國。

西漢劉向《烈士傳》記載,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賢納士,楚國成為最重要學術中心,彭城郡為漢代楚國核心部分,

漢高后八年(前180年),呂太后去世,楚元王參與誅滅諸呂兵變。

漢文帝元年(前179年),楚元王去世,在位二十三年,諡號元。

楚元王劉交後裔是中國劉姓中最繁盛一支,號稱彭城劉氏。

甘肅臨夏西部的西羌積石山是大禹出生地,積石山的左伯桃幼亡父母,勉力讀書。

年近四旬,因諸侯互相吞併,未嘗出仕,聞得楚元王慕仁好義,遍求賢士,攜書一囊,辭別鄉友,逕奔楚國彭城郡。
來到雍地(陝西扶風縣北橋村),時值隆冬,風雨交作。

左伯桃天色昏黃時走向村間,推開籬障,輕叩柴門,一人啓戶而出。

左伯桃請求借宿一宵,那人聞言,慌忙答禮,邀入屋內,左伯桃看見屋內只有一榻,榻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

左伯桃問姓名,那人說姓羊,雙名角哀,幼亡父母,獨居於此。

當夜,兩人抵足而眠,共話胸中學問,終夕不寐。

天亮後雨仍未停,羊角哀留左伯桃在家,盡其所有相待,結為兄弟,左伯桃較羊角哀年長五歲。

左伯桃一住三日,天晴離開時,問羊角哀為何不出仕,羊角哀回答沒有門路。

左伯挑說楚元王虛心求士,不若兩人結伴到楚國,互相照應,羊角哀收拾行裝,兩人向彭城郡進發。

行了三日,風雪大作,夜宿古墓,兩人衣服單薄,寒風透骨。

次日,雪仍未停,山中積雪盈尺,左伯桃說:「此去百餘里絕無人家,行糧不敷,衣單食缺,我行不動,寧可死於此地,糧食及身上衣服都給賢弟穿,賢弟見了楚王,必當重用,那時回來葬我未遲。」

羊角哀說:「焉有此理!我二人雖非一父母所生,義氣過於骨肉,我安忍獨去而求進身耶?」,羊角哀扶左伯桃慢慢前進。

行不到十里,到了山東省菏澤梁山,見一株枯桑,桑下可容一人,羊角哀扶左伯桃到桑樹坐下,左伯桃命羊角哀敲石取火,拾些枯枝,以禦寒氣。

羊角哀取了柴火回來,只見左伯桃脫得赤條條,衣服放在一邊。

左伯桃對羊角哀說:「我自離積石山,至弟家中,一見如故,知弟胸次不凡,以此勸弟求進,不幸風雨所阻,此吾天命當盡,若使弟亦亡於此,乃吾之罪也。」

左伯桃說完,欲跳落前面小溪覓死,羊角哀抱住左伯桃痛哭說:「今兄餓死桑中,弟獨取功名,此大不義之人也!我不為之。」
用衣服包着左伯桃,扶至桑樹中。

左伯桃推開衣服,口不能言,以手勢催促羊角哀離開,之後嚥氣。
羊角哀以樹枝掩護左伯桃遺體,防止狼虎野獸傷害。

羊角哀取了衣糧,帶泣而去,捱着寒冷,半飢半飽,來至楚國彭城郡。
得到楚元王召見,問富國強兵之道,羊角哀首陳十策,皆切當世急務。

楚元王設御宴以待,拜為中大夫,賜黃金百兩,彩緞百匹,羊角哀再拜流涕,楚元王大驚問:「卿痛哭者何也?」

羊角哀將左伯桃脫衣並糧之事,一一奏知,楚元王聞言,為之感傷,諸大臣皆為痛惜。

羊角哀對楚元王說:「臣乞告假,到彼處安葬伯桃,回來事大王。」

楚元王贈左伯桃為中大夫,厚賜葬資,差人跟隨羊角哀車騎同去。

羊角哀逕奔梁山,尋到枯桑位置,左伯桃遺體尚在,顏貌如生前一般,羊角哀再拜痛哭,卜地而葬。

羊角哀以香湯沐浴左伯桃遺體,穿戴大夫衣冠,置內棺外槨,安葬起墳。
四圍築牆栽樹,離墳三十步建亭堂,塑左伯桃儀容,立華表,柱上建牌額,牆側蓋瓦屋,令人看守。
造畢,於享堂設祭,哭泣甚切。(享堂是祭祀先人與長期守孝居住建築物)
鄉老從人無不下淚,祭罷,各自散去。

羊角哀是夜明燈燃燭而坐,感嘆不已,忽然陰風颯颯,燭滅復明,左伯桃立於燈影中。
羊角哀大驚問:「兄陰靈不遠,今來見弟,必有事故。」

左伯桃說:「賢弟下葬我的墳地,與荊軻墓相連近,荊軻說我是凍死餓殺之人,若不遷離,會將我的屍骸擲出野外,希望賢弟將我改葬他處。」

天明,羊角哀逕奔荊軻廟,指罵:「吾兄左伯桃,當代名儒,仁義廉潔之士,汝安敢逼之?再如此,吾當毀廟,永絕汝之根本!」

羊角哀歸至享堂,是夜秉燭以待,左伯桃到來,說:「荊軻從人極多,賢弟可束草為人,以彩為衣,手執器械,焚於墓前,吾得其助,使荊軻不能侵害。」

羊角哀連夜使人束草為人,以彩為衣,各執刀槍器械,建數十於墓側,以火焚之。

歸至享堂,是夜聞風雨之聲,如人戰敵,羊角哀出戶觀看,左伯桃奔走而來,說:「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荊軻有高漸離相助,吾屍不久必出墓矣,望賢弟遷移他處殯葬,免受此禍。」

次日,羊角哀到荊軻廟中大罵,打毀神像,欲取火焚廟,鄉老哀求後作罷。

羊角哀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謝楚元王,說:「昔日伯桃並糧與臣,因此得活,以遇聖主,重蒙厚爵,平生足矣,容臣後世盡心圖報。」

羊角哀將表章交給從人送交楚元王,然後到左伯桃墓側,大哭一場。
與從者說:「吾兄被荊軻強魂所逼,去往無門,吾所不忍,欲焚廟掘墳,又恐拂土人之意,寧死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戰此強魂,汝等可將吾屍葬於此墓之右,生死共處,以報吾兄並糧之義,回奏楚君,乞聽臣言,永保山河社稷。」

羊角哀說完,揮佩劍自刎而死,從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殯殮,埋於左伯桃墓側。

是夜二更,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喊殺之聲,聞數十里。
清曉時,荊軻墓上震裂如髮,白骨散於墓前,墓邊松柏,和根拔起,荊軻廟起火燒成白地。
鄉老大驚,往羊、左二墓前,焚香祭拜。

從者回楚國,將此事上奏楚元王,楚元王感羊角哀義重,差官往墓前建廟,加封上大夫,敕賜廟額:「忠義之祠」,立碑以記其事,香火不斷。

關雲長自幼立志效法羊角哀與左伯桃義行,被俘時在曹營寫書函給劉備:「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與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

西漢劉向的《烈士傳》、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明代抱甕老人的《今古奇觀》,都有記載《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

羊左墓歷經多次黃河河患沖刷淤積,湮滅於地下難見天日。
清嘉慶十四年,著名經學家、史學家孫星衍修葺羊左墓,立左伯桃表墓碑一通。

羊左合葬墓位於山東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李胡同村南二百五十米,東北數十米處是荊軻墓。

墓碑前青磚鋪地,兩側灌木成林,墓前六十米,有羊角哀、左伯桃石質雕像。
墓葬封土堆前,立有嘉慶十四年(1807年),「范縣古義士左伯桃表墓碑」。
正文隸書十四行,滿行三十八字,末行缺五字,共五百二十七字,碑後是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保護良好。

1979年2月,鄄城文物工作者發現合葬墓,調查記錄相關文字資料。
7月,鄄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修葺羊左墓封土,為墓碑修建碑亭。
2006年,為防止人為傳拓石刻,造成石刻上文字損失,設立玻璃防護罩。

2012年,孫臏旅遊城管委會,美化羊左墓周邊環境,鋪設遊覽通道,在羊左墓南六十米處,刻製樹立羊左二人大理石雕像,成為孫臏旅遊城內重要景點之一。

2014年12月,菏澤市人民政府公布,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6月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燕下故都易縣,有黑白兩座雙塔,傳為紀念羊、左二人而建,「羊左之交」故事一直在當地流傳。
兩塔均建於元代,為和尚墓塔,黑塔原名通覺寺塔,位於西市村西卧虎山上。
明正德十二年(1517)重修,1996年於風雨中崩塌,2015年重建。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