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講呢啲 英女皇香港情

2022年9月8日(英國時間),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駕崩,享年九十六歲。
四名子女,包括王儲查理斯、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愛德華王子,孫子威廉王子、哈里王子,趕往女王「夏宮」蘇格蘭巴爾莫拉爾城堡見最後一面,查理斯(74歲)即時繼位。

每逢英國遇到重大危機英女皇都會現身坐鎮,發表電視講話穩住民心。
1991年英國參加波斯灣戰爭,呼籲國人為戰事迅速結束祈禱。

2020年新冠疫情,英女皇表示英國一定會戰勝疫情。
「我想向大家保證,如果我們保持團結及堅決,那麼我們就會克服它!」
「我們將取得勝利,而成功將屬所有人,好日子將會重臨,我們將與朋友、家人相聚,我們將會再見。」

2022年2月20日,英國皇室發表聲明,英女皇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白金漢宮在聲明中說,女皇症狀輕微。

2月22日,白金漢宮宣布,女皇「仍有輕微感冒症狀」,決定不參加原定的一次在線會議。

晚上,美國八卦網站「好萊塢解鎖」,一篇文章稱,接近英國王室「消息人士」,通知該網站,英女皇已去世。

4月21日,英女皇九十六歲生日,玩具製造公司美泰,以女皇形象打造成芭比娃娃,作為特別生日禮物。

6月2日,英女皇登基七十周年,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君主,見證香港最近三十多年的變化,包括:
1997年中國恢復在香港行使主權。
2022年大量香港人移民到英國。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在社交網絡發布照片,重溫英女皇當年訪港舊地,對比今昔景況,以「事頭婆」稱呼英女皇,勾起港人回憶。(香港公務員因以公帑出糧,稱呼英女皇為「事頭婆」)

英女皇生於1926年4月21日。
1935年,她的叔叔國王愛德華八世,為迎娶美國社交名媛沃利斯.辛普森,不愛江山愛美人,放棄王位。
弟弟繼位成為喬治六世國王,伊利沙伯是喬治六世長女,成為王位第一位繼承人。

1945年二戰結束,菲臘親王隨艦隊協助收回香港,對百業興旺的香港印象深刻,維港風景令他留下深刻印象,1947年,伊莉莎白與菲臘親王成婚。

1952年,喬治六世逝世,正在非洲出訪的伊利沙伯公主繼承皇位,時年二十五歲。
1953年在倫敦西敏寺教堂舉行加冕儀式,成為伊利沙伯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加冕,香港舉辦大規模會景巡遊。
6月2日在香港島跑馬地至中環德輔道中,6月3日在九龍彌敦道。

香港匯豐銀行舉辦慶祝典禮,出席者包括港督葛量洪爵士,英國駐港三軍司令陸軍中將艾利爵士,布政司柏立基、華民政務司,香港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周錫年等。

英女皇壽辰列為香港公眾假期,1997年6月28日之後取消,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取代。

1959年3月,菲臘親王乘不列顛尼亞號訪港三天,各界在灣仔莊士敦道英京酒家設宴歡迎。

菲臘親王訪港期間,主持以他命名的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出席伊利沙伯醫院奠基典禮,代表英女皇將香港盾徽授予香港。(英屬香港旗上的龍獅勳章)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剛剛展開。
港督戴麟趾數度向殖民地部,提議安排英女皇訪港安定民心,倫敦政府擔心中國有激烈反應,威脅英女皇安危,未有成行。

1974年4月21日,香港慶祝英女皇壽辰,駐港英軍皇家裝甲部隊,坦克車在彌敦道巡行,吸引大批市民圍觀。

1975年,英女皇訪問日本,港督麥理浩提議英女皇加插訪港行程。
當時中英關係緩和,英國有意安定香港民心,安排英女皇訪港四日三夜。

5月4日下午,英女皇伉儷乘皇家專機抵達啟德機場,成為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到訪在位英國君主。

英女皇伉儷由機場到尖沙咀公眾碼頭,整條漆咸道躋滿市民,一睹女皇風采,英女皇伉儷登上港督私人遊艇慕蓮夫人號,渡過維多利亞港,在皇后碼頭上岸,出席歡迎儀式。

女皇陛下致答辭如下
督憲閣下、簡悅強爵士:
本人與親王此次來港,荷蒙熱烈歡迎,深表感謝。
親王及其他王室成員,前曾數度訪港,有關香港風采文物莫不津津樂道,對香港情況耳熟能詳,卷宗文軸之中亦頻見報道。

今日雖屬初次到港,亦如屢遊舊地,世人有云:「百聞不如一見」,今日所見所聞無不令人興奮欣悅,深信此行三日之遊必多賞心樂事,本人更樂於借重此簡單隆重儀式,向在座諸君及全港市民致意。

香港獨具其特殊環境及因素,經港人歷年奮鬥,發展為一現代名城,其過程可謂舉世無雙。
港人所遭遇之困難愈甚,其鬥志益堅,百折不撓,力爭上游於罕見逆境之中,不苟安於圖存,尋且自力更生,銳意進取,經濟日臻繁榮,民生日趨改善。

香港今日得以蜚聲國際,馳譽世界,其來有自,生活多采多姿、燦爛輝煌,精神蓬勃活躍、自強不息,景色山明水秀、風光綺麗、美譽天下。

今日本人與親王得償夙願,誠屬人生樂事,自覺歡欣無限,願藉此共祝全港市民幸福愉快。

港督麥理浩爵士陪同英女皇伉儷,參加各項儀式,包括欣賞煙花表演,花車遊行,進入跑馬地馬場觀賞賽馬,為女皇盃賽事頒獎。

英女皇伉儷參觀剛落成入伙的愛民邨,參觀康民樓六樓鄧姓一家,英女皇伉儷出入只與市民一繩之隔,期間有人出手輕撫女皇面頰。

英女皇伉儷到訪海運大廈,在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鄧蓮如陪同下,出席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奠基儀式,其後到訪珍寶海鮮舫。

5月5日,英女皇在港督陪同下,主持紅磡新火車站紀念牌匾揭幕儀式,參觀摩士公園游泳池,到訪中環嘉咸街市集與檔主對話。

英女皇訪問香港大學時,激進社運青年學生,計劃示威抗議,親中「國粹派」因國策不想破壞中英關係,竭力阻止。

吳仲賢、莫昭如創辦的《70年代雙周刊》,在封面的英女皇圖片下,印了一個「?」抗議,結果被拘控。

嶺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馬翰庭指出,英女皇伉儷這次傳奇之旅,不但使「事頭婆」深入民心,還在六七暴動後幫助港府重建管治形象。

1981年,菲臘親王到訪香港,主持西營盤醫院道的菲臘牙科醫院揭幕。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簽訂。

1986年10月21日,英女皇伉儷,應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邀請訪問中國,結束訪華後乘坐皇家遊船不列顛尼亞號,再度訪港三天。

英女皇在香港大會堂外檢閱駐港英軍,於大會堂致辭,堂外門口設立「歡迎女皇伉儷訪港」裝飾。
英女皇在和平紀念碑獻花,出席立法局大樓、滙豐總行大廈,香港理工學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沙田馬場等地歡迎活動。

英女皇伉儷到沙田公屋隆亨邨,探訪其中一個家庭,了解香港普羅大眾生活,讚揚香港市民合力建造獨特城市及社。會

英女皇伉儷出席香港體育館大匯演,歌手張國榮、鍾鎮濤、張學友、區瑞強,合唱由顧嘉煇編曲的《這是我家》。
區瑞強說:「這次御前演出,是我人生難得經驗。」

維多利亞港舉行煙花匯演慶祝,吸引數十萬計市民觀賞。

10月22日,菲臘親王蒞臨中華電力旗下青山發電廠,為當時新建的青山發電廠B廠,主持落成及啟用典禮。

1997年,英國將香港的主權移交給中國,不少香港人對「事頭婆」日益懷念。

2013年,香港《南華早報》一項網上調查,90%以上受訪者歡迎重歸英國統治。

香港約有三百四十萬居民,有資格獲得英國海外居民(BNO)護照。
2016年2月份,香港居民續延(BNO)護照人數猛增。

親英情緒招致左派反感,指責英國煽動香港人,不滿中國政府。

英國政府因應《港區國安法》實施,2021年1月31日啟動BNO簽證計劃。

英國內政部公布數據,2022年第二季共收到18,100宗申請,略低於上季的19,500宗。

自BNO簽證計劃啟動以來,共收到140,500宗申請,批出133,124宗,即近九成半申請獲批。

英女皇及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時代終結,新英皇查理斯及新首相卓慧思,與香港發展何種關係,還需拭目以待。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