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坎卦六三 袁紹 拒挾天子失天下

坎卦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窖,勿用。

來:麥長出穗,引伸出來。
之:離開原地前往別處,引伸前往。
坎:地面泥土流失凹陷,引伸缺失、難關。

險:山泥傾瀉,叫眾人逃走,引伸危險。
且:男性生殖器,引伸連接。
枕:枕骨,與祖上根基及壽命相關。

入:前進指示符號,引伸進入。
於:烏鴉,因反哺被稱孝鳥,引伸回應。
窖:在洞穴內以以牛祭神,引伸收藏。

勿:用刀割至出血,引伸不要這樣做。
用:量米用的斗桶,引伸有用。

意思是經過重重難關麥才可長出穗,遇到的危險關乎性命,就像進入岌岌可危的地窖,千萬不要這樣做。

東漢末年大將軍袁紹的故事,可解爻義。

袁紹(154年-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人(河南省商水縣)。

袁紹出自著名士族汝南袁氏,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叔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湯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官至司空,叔叔袁隗(音葵)官至司徒、太傅。
家族中四世居三公多達五人,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山松書》記載,袁紹為袁逢庶子,袁逢兄長左中郎將袁成無子,袁逢將袁紹過繼給袁成。
袁逢另有二子袁基、袁術,血緣上,袁紹、袁基、袁術是同父異母親兄弟,由宗法繼承權關係來看,可視為堂兄弟。
袁紹母親是個婢女,袁紹早年地位頗見低微。

袁成喜歡結交上層門閥豪爽之士,自大將軍梁冀以下很多人都與他交往。
袁紹有不錯外貌,同樣結交很多士人,年紀很小就擔任郎官,之後升遷為濮陽長。

母親去世,袁紹棄官守喪,為母親服喪三年結束後,為先前去世的嗣父袁成服喪三年。
六年守喪結束後,袁紹隱居洛陽,結交遊俠,拒絕朝廷徵召,引發中常侍趙忠不滿。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東漢朝廷被逼取消黨禁,大赦天下黨人。

大將軍何進是漢靈帝劉宏皇后異母兄,以外戚貴顯,統領左右羽林軍,不滿宦官專政,袁紹有意借何進之力除掉宦官,何進因袁氏門第顯赫,很信任袁紹。

宦官勢力很大,中常侍趙忠、張讓等並封侯爵,郎中張鈞上書痛斥宦官專政,被捕殺獄中。

中平五年(188年),東漢朝廷另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
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大權掌握在宦官、上軍校尉蹇碩手中,大將軍何進都要聽調度指揮。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病重,太子未立,漢靈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何皇后所生的劉辯,另一是王美人所生的劉協。

漢靈帝因劉辯輕佻淺薄,想廢嫡立庶,擔心羣臣反對,舉棋不定。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重,彌留之際將心目中繼承人劉協託付給蹇碩。
同年夏四月十一丙辰日(189年5月13日),漢靈帝駕崩,蹇碩想先殺何進再立劉協為帝,請何進入後宮,何進謊稱生病,不能入宮,蹇碩計劃因此失敗,劉辯得以順利繼承帝位。

漢靈帝駕崩兩天後,劉辯即位,是為漢少帝,時年十四歲。
漢少帝尊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漢少帝年少,皇太后臨朝稱制,宣布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

何進命袁紹為司隸校尉,何顒(音容)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同時提拔二十多人,他們都成了何進心腹。

袁紹認為只有殺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後患,何進建議皇太后盡誅宦官。
皇太后母親舞陽君與何進弟弟何苗,受到宦官賄賂,從中作梗,皇太后不同意盡誅宦官。

袁紹建議何進兵諫,何進下令召幷州牧董卓帶領軍隊到京,派部下王匡、騎都尉鮑信回家鄉募兵,四方兵起,京師震動,皇太后才感到事態嚴重。

宦官藉口離京前最後侍奉一次皇太后,張讓在宮中指揮宦官,中常侍段珪等率領黨徒數十人,等候何進入宮。
何進於嘉德殿前被斬殺,何進部將聽説何進被殺,領兵入宮,虎賁中郎將袁術攻打宮城,焚燒青瑣門。

張讓等人挾持漢少帝與陳留王劉協從複道倉皇外逃。
袁紹與叔父袁隗佯稱奉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列兵朱雀闕下,下令關閉宮門,嚴禁出入,捕殺沒來得及逃走的宦官趙忠等人,指揮士兵搜索宮中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不長鬍鬚的人也被當成宦官殺掉,死者二千多人。

董卓率領軍隊抵達洛陽西郊,於北邙(音亡)阪下與漢少帝與陳留王相遇,董卓擁簇漢少帝,帶軍隊浩浩蕩蕩開進洛陽城,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裏害怕,不敢輕舉妄動。

董卓決意廢立,建立個人權威,對袁紹説:「天下之主,應該選擇賢明的人,劉協似乎還可以,我想立他為帝,如果還不行,劉氏的後裔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

袁紹針鋒相對地説:「天底下強大的人,難道只有董公你麼!」
説完橫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揚長而去 ,把朝廷所頒符節掛在東門上,逃亡冀州。

袁氏「門生故吏滿天下」,對董卓具威脅性,董卓怕袁紹「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不斥袁紹的罪,封他為勃海太守、邟(音抗)鄉侯。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董卓廢漢少帝為弘農王,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自署相國,自稱「貴無上」。

董卓廢漢少帝有逆人臣之倫,加上為人殘暴,袁紹在渤海起兵,自號車騎將軍。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諸侯同時起兵,各領數萬人,共推袁紹為盟主,董卓將袁紹叔父袁隗在京師的袁氏宗族全部殺死。

董卓先鋒部隊被孫堅打敗後,畏懼聯軍聲勢浩大,放棄洛陽強遷京師至長安,各路勤王關東諸侯因互不協調,不合而散。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用計奪取韓馥的冀州,開始在華北擴張勢力。
隨後幾年,在追隨者輔佐下,先後擊敗公孫瓚、孔融、張燕等人,以冀州為基礎再掌握青州、並州、幽州,雄霸河北,擁有數十萬大軍,是當時最強軍閥。

袁紹介入山東地區戰事,助曹操打敗呂布、張邈等勢力,派臧洪為東郡太守。

臧洪因故主張超被曹操攻殺,袁紹不肯相救,背叛袁紹,袁紹歷時兩年才攻破東郡,臧洪不肯復歸袁紹,被袁紹處決。

興平二年(195年)十月,漢獻帝由被李傕和郭汜控制的長安逃到洛陽。
袁紹重要謀士沮授建議尊迎皇帝到鄴城,郭圖和淳於瓊認為漢朝衰微、群雄並起,迎接天子後遇事總要上表,聽則權輕,違背則抗命,不認同沮授建議。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採納軍師荀彧(音沃)建議,親自到洛陽朝見漢獻帝,藉口洛陽殘破,糧食奇缺,將漢獻帝轉移到許縣,挾天子以朝廷名義向諸侯發號施令。

袁紹此時有意迎駕,但因與公孫瓚作戰,分身乏術,派從事中郎徐勛(音分)請曹操代為迎駕,派手下應劭去朝廷制定典章。

曹操迎駕後用獻帝名義以袁紹為太尉、封鄴侯,袁紹不滿位在時任大將軍曹操之下,不肯受命,怒道:「曹操好幾次遇險,我救活了他,現在就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了嗎!」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改以袁紹為大將軍,派將作大匠孔融持節到鄴城給袁紹封拜官爵,袁紹受封鄴侯時一度推辭不受,之後才接受封號。

袁紹鄙視董卓所擁立的漢獻帝,密謀推舉幽州牧劉虞為帝,但沒有成功。
袁紹主薄耿苞向袁紹表示漢朝氣數已盡,袁氏應順應天意取而代之,袁紹將耿苞的意見告訴手下試探輿論,眾人認為耿苞妖言惑眾應該處死,袁紹恐露出馬腳,處死耿苞。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戰勝公孫瓚,據幽州、冀州、青州、並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進發,以爭天下。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背叛曹操,投奔袁紹。
二月,袁紹正式向曹操宣戰,發布討曹檄文,稱曹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撓折棟樑,孤弱漢室,除忠害良,專為梟雄!」

曹操領兵攻打劉備,田豐建議袁紹趁機偷襲許都,袁紹以小兒子生病為由拒絕田豐意見,田豐當場以杖擊地:「蒼天啊!為了一個孩兒放棄良機!」

袁紹雖拒絕田豐建議,仍派將領出兵延津,被曹操部將于禁所阻,袁紹出兵攻許都以爭漢獻帝,引發官渡之戰。

袁紹率十餘萬大軍進攻曹操,謀士沮授建議採取持久戰略,袁紹不採納。
謀士許攸建議袁紹派兵襲擊許都,不被袁紹接受,許攸此時因家屬犯罪被袁紹處刑,投奔曹操。

袁紹遠征軍的軍糧所在地烏巢由淳於瓊守護,許攸向曹操建議派兵襲擊烏巢,曹操親率奇兵攻擊。

張郃向袁紹建議派大軍救援輜重糧草重地烏巢,袁紹只派輕騎救援,淳於瓊未先加以防範,曹軍樂進率軍很快攻陷烏巢陣地,燒掉袁紹軍所有軍糧草石,斬殺淳於瓊。

烏巢淪陷後,袁紹軍士氣大挫,袁紹因不聽田豐勸告導致兵敗,為怕被田豐恥笑,下令殺了田豐,袁紹統治的冀州發生叛亂,最終得以平定。

建安六年(201年),袁紹重振旗鼓,與曹操爆發倉亭之戰,再度戰敗。
袁紹軍敗慚憤,發病嘔血,建安七年五月廿一日庚戌(202年6月28日)病逝。

袁紹平素有德政,《獻帝春秋》記載,袁紹死時,「河北士女莫不傷怨,市巷揮淚,如或喪親。」,曹操親到袁紹墓前祭奠。

相傳,袁紹死後,早年跟隨他征戰的手下,連夜將屍體走水路運回家鄉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埋葬在漕河岸邊。
袁紹墓當時很大,後經雨水沖刷,逐漸變小,袁老村村民都稱為雞心灘,也叫袁金灘。

袁氏後人為祭奠先人,每逢初一、十五,到袁金灘燒香祭祖,這個風俗一直沿襲下來。

另一袁紹墓位於河北滄縣高川鄉前高龍華村東北,當地人俗稱「大疙瘩」。

墓為橢圓形,封土高大,封土高八米,東西徑五十二米,南北徑三十六米,佔地一千五百一十平方米,離袁紹長子袁譚兵敗被殺地南皮不遠。

當地傳說墓裏有狐仙,附近人家遇到困難時,狐仙會現人形出來幫助。

此處原有古墓大小兩座,現存者為大墓,即袁紹墓,小墓在1956年塌陷,被生產隊及個人取土挖掉。

袁紹墓上方曾露出一個洞,村民順繩索下去,發現墓室內有水流過,嚇得爬回來。

1993年,此墓初定為袁紹墓,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當地文物部門勘測袁紹墓,試掘證實是漢墓,墓室分上下兩層,第一層均由青磚修葺,推測是防盜設計,下一層才是真正墓室,墓內有排水設計,村民看到墓內有水就是這個原因。
2009年5月,袁紹墓連續兩次遭盜掘,但未成功。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