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東平洲(香港)

東平洲位於香港東北水域的大鵬灣,是香港最東面海島,面積1.16平方公里。
組成海島的頁岩,約在一億九千萬年前形成,是香港最年輕岩層。

岩石具有鮮明沉積岩特徵,層理清晰,岸邊岩石大多呈塊狀結構,看似一塊塊豆腐或一片片魚鱗。

東平洲狀如海上新月,長二千米濶六百米,以「三平一奇」見稱。
島平,最高點鶴岩只有四十八米。
海平,附近海域時常波平如鏡。
石平,全島由水平層狀沉積岩構成。
岩奇,海蝕岩石組成奇特地貌。

東平洲最初叫做「平洲」,大嶼山對開有一個小島名為坪洲,為免混淆兩個島,「平洲」被稱為東平洲。

東平洲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鮑魚、海膽、紫菜、沙插(帶子)。
多種經濟魚類包括:紅鱲、沙鱲、石斑、青衣、雞魚、池魚、黃澤、梭羅、魷魚、墨魚、蝦、蟹。

香港找到的蝴蝶分屬九科,當中八科可在東平洲找到。

在東平洲出現的鳥種有九十五種(二十八科),包括候鳥、過境鳥等。
區內鳥類棲地環境大致可分為三種,包括:水域、泥灘地、紅樹林植被地。

東平洲居民主要來自廣東省,十九世紀初期,島上有十條村,包括:洲尾、大塘、陳屋、李屋、鄒屋、林屋、蔡屋、洲頭、沙頭、奶頭。
居民約一千五百人,以東平洲為籍貫,用獨特的「平洲話」(大鵬話)交談。
房屋全都就地取材,用層狀岩石堆砌而成,居民多以漁業為生,種植番薯及花生等農作物。

東平洲天后宮以千層石築成,位於亞媽灣沙頭村東邊大樹下,亞媽即是天后,由奶頭、沙頭、洲頭三條村村民合力興建。
主要供奉天后,旁有陪神洪聖、太歲(殷郊),廟內右壁懸掛乾隆三十年(1765年)仲秋吉旦,佛山品牌萬明爐造銅鐘一口。

1842年之後,惠、潮人士相繼遷入香港,帶來崇祀譚公習俗,香港開始有譚公廟,漁民也會祈求譚公,保佑他們在海上平安。

東平洲沙頭村背後的譚大仙廟為一進式建築,神像位於中軸線上,左右對稱,神像前有用作擋煞的擋中,廟內的掛帳,由李氏、詹氏家族奉獻。
廟內一橫樑刻有「上樑文」,樑上刻有「光緒三十一年次歲」等字樣,譚大仙廟可能在1905年興建,重修時立下「功德碑」,詳列募捐芳名。

每逢譚公誕都會舉行神功戲,酬謝天后及譚公過去一年保佑村民。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深圳河、后海灣以南、大鵬半島以西,新界地區包括東平洲,租借給英國九十九年。

東平洲無電力供應,島民以柴草和火水作燃料供煮食和照明之用。

三十年代,東平洲居民增至二千多人,島上發展輕工業,如電燈泡廠,何榮利石灰廠,改用獨立發電機發電,解決能源問題。

1939年,日本入侵華南,東平洲成為抗日人士調動中途站,日軍在東平洲海面布置水雷。

1940年3月20日,東平洲海面,一條鯨魚被水雷炸死,村民將鯨魚肉割下出售,最初索價每斤一毫,因滯銷減至四仙,合共售得千餘元。

1941年,廣東惠陽一帶居民為逃避日軍,逃到東平洲暫時安身,商人在島上轉運私貨,東坪洲聚居了四千多人。

聖誕前夕,九龍失陷,省、港、澳水路交通中斷,英國首相丘吉爾多次致電港督楊慕琦,命他死守到底。

國民黨駐港澳總支部主任委員,國民政府駐港軍事代表「獨腳將軍」陳策,率領五艘魚雷艇乘夜駛近東平洲回內地。

一艘日軍驅逐艦,忽然在前方出現,五艘魚雷艇只有三枚魚雷。
陳策令魚雷艇一字排開,開足馬力朝日艦衝去,日艦匆匆掉頭遠遁。
陳策等人最終安全回到內地,這段東平洲「狹路相逢勇者勝」事蹟,記錄在詹德能所著《陳策和徐亨香港突圍記》。

香港重光後,東平洲交通非常不便,地硬缺水,漁農業難以發展,不少原居民在戰後都沒有遷回來居住。

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韓戰期間,多國對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禁運。
東平洲成了走私客轉運物資到內地的據點,島上不少房屋改建為走私倉庫,加裝高度防護設施,守護倉庫內的貨物,石屎水箱改用來盛載汽油,加上鐵鎖防盜。

1954年,政府協助村民挖了七口井,初步解決島上食水問題。

在洲頭村附近海邊的七步不同源井,潮漲時,海水與井只有七步之隔,故此得名。

沙頭村附近隱藏一個水塘,被稱為「天池」,因都市傳說,村民都不從「天池」取水使用。

1956年,東平洲居民增至一千八百人。
1月,港府撥款三萬元,由工務局在島上掘井及建蓄水池。

1958年,東平洲二十一戶,每戶獲嘉道理農業輔導會,贈送三十斤以上種豬六頭,在島上開展養豬業。

六十年代,島上七口井缺水,水務署用船運水到島上,儲在島上一座兩行金字頂無門無窗建築物。
建築物屋頂以石棉瓦建造,食水受到污染,建築物不久棄用。

1961年,東平洲有一千五百名居民,島上有兩所津貼小學,一所是維新小學,另一所由天主教開辦,兩所小學有二百多名學生。

東平洲大塘村是教友村,居民信奉天主教,耶穌聖心小堂在東平洲落成,屬大埔堂區管理,神父每個月都來探望教友,聽告解及開彌撒。

1月,三百名青年因無法維生結隊到大埔謀生,東平洲人口驟減兩成,而且都是年輕力壯。

1962年9月29日,中共半漁農組織民兵,乘船在東平洲登岸,擄走兩名男子返回內地。

1963年10月15日,其中一名被擄青年朱發,由內地泅水回到東平洲報案,聲稱還有三人被內地扣留。

政府在東平洲建設五座小水庫供水,商人盧炳熾祖輩在澳門開辦火柴廠,盧炳熾與港府洽商,在島上開辦火柴廠。
港府認為可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同意協助,由英軍以船隻將火柴廠設備運到島上。

由於招工困難,火柴廠結朿,機器運回沙頭角,遺下廠房遺址及一些機器設備。

1970年4月16日,東平洲天后宮修葺後重開,原本的千層石建築改為三合土,廟外牆上懸掛鳴謝銅牌一面。

天后宮為兩進建築,傳統琉璃瓦頂,屋脊有鰲魚裝飾,廟前壁畫不是傳統吉祥或意頭圖案,而是東平洲常見的海岸生物,如海參、海蛞蝓、珊瑚、蘆兜、仙人掌等。

1971年,東平洲兩所小學學生大減,維新學校有二十多名學生,四名教員,天主教小學有六七名學生,兩個半教員。

1974年,東平洲成為內地偷渡客來港中轉站,英軍在島上興建軍營駐守,,東平洲的警崗內放有一門小型大炮。

1979年6月,東平洲列為為船灣郊野公園(擴建部份)。
東平洲環島郊遊徑,長約六公里,途經各主要地質遺蹟,由碼頭向左走向右走都可以,建議路線:碼頭>大塘灣>長沙灣>貓公洞>
洲尾角>斬頸洲>龍麟嘴>龍落水>海螺洞>難過水>更樓石>亞媽灣>碼頭。

更樓石是東南海岸兩座高約七米石柱,形狀如兩座守護小島的瞭望台,因而得名。

難過水位於南端,垂直而下峭壁沿海岸線伸展,峭壁下形成很多岩洞,潮水退至十分低和海面極平靜情況下,可從更樓石步行前往難過水。

海螺洞在西面,高約九米,寬四至六米,上尖下寬,狀似海螺,潮水大退時才可勉強不涉水走過此洞,每有大浪捲入洞中,擊起迴響,有如「海螺」。

龍落水是一條岩石帶,位於海岸外圍,面向西南方,長百多米,厚一米,邊緣呈三角形,像一條露出龍脊的龍潛入水中,因而得名。

龍落水向西走,到達岬角轉彎處海蝕平台,一塊塊岩石看似鱗片,名為龍麟嘴,龍落水與龍鱗嘴是東平洲最大浪地方,擊起的浪花往往高達數十呎。

斬頸洲又名斷頭洲,位於最西端,與東平洲之間由一條南北相通峽道隔開,峽道兩旁峭壁直削,岩石灰褐色,層理明顯。

洲尾角位於最北端,岩層水平層理清楚,離洲尾角不遠,山崖上有可容數人的貓公洞。

東平洲成為旅遊熱點後,有香港水警駐守,長住島上人家只有數戶,星期六、星期日、公眾假日,原居民會返回東平洲做生意。

1987年,大亞灣開始興建核電廠,東平洲位於大亞灣核電廠方圓二十公里範圍內,有需要在核事故時為島上居民提供緊急屏蔽所,已棄用的英軍軍營成為「核災避難中心」。

1993年,有學者在東平洲發現一隻甲蟲翼化石,鑑定後認為屬於上侏羅紀,即一億八千萬年前,在更樓石、難過水、龍落水,發現侏羅紀植物化石。

2007年,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在立法會動議,東平洲建設為地質公園。

2010年,東平洲天后宮被評爲三級歷史建築,大部分原居民遷至市區定居,只有約十戶人定居在島上五條村,包括洲尾、大塘、沙頭、洲頭、奶頭。

東平洲海底世界面積達1.8平方公里,有兩平方公里海草牀。
香港水域錄得八十四種石珊瑚,東平洲可找到六十五種,珊瑚魚達一百二十四種。
在亞媽灣淺水區的中華扁腦珊瑚,甚至會暴露出水面。

2011年11月,東平洲被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四周海域劃定為東平洲海岸公園,是香港第四個海岸公園,約佔二百七十公頃海域面積。

亞媽灣5.2公頃,亞爺灣2.2公頃範圍,以紅色標柱及浮泡顯示範圍的核心區,禁止任何捕魚活動及船隻碇泊。

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的世界地質公園設施失修,有人批評令香港蒙羞。

2014年,東平洲總人口約七十人,只有兩三人長居島上。

已遷出多年的原居民,不滿政府計劃將東平洲多幅私人業權土地,面積約26.7公頃,劃入郊野公園範圍。

11月23日,原居民發起「清除雜草」宣示主權,鄉議局動員近四百人,以準備復耕名義,在奶頭村一塊被納入郊野公園範圍私人土地,斬下十多棵樹表達不滿,要求當局將東平洲剔出郊野公園範圍,為東平洲提供基建,讓原居民復村。

2018年9月16日,颱風「山竹」襲港,東平洲島上有三人留守,包括:謝媽(84歲)與兒子,沙頭村的毛先生。

殷伯與駱太在大塘村祖屋經營海景士多,颱風過後,海景士多被百年大樹壓垮,殷伯貼出求助大字報,不少熱心市民抽空到東平洲救災。

「青山友之行」一眾義工約三十人,幫助清理村民屋內堆積的垃圾及清理沙灘。

2021年8月28日早上十時許,一艘渡輪由沙田馬料水碼頭開赴東平洲,航行至近洲尾海面突然起火冒煙,船公司報警,三百一十八名乘客與兩名船員,由救援人員協助轉移,由其他船隻安全載走。

晚上十時許,四十七歲姓闕男子偕三名友人租船出海,在東平洲碼頭對開海面夜潛,遇溺失蹤,友人將他尋獲時已陷昏迷,送往東區醫院,搶救後不治。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