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新娘潭(香港北區)

大尾篤及鹿頸的上山路線是橫七古道,以泥土及石塊砌成,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是大埔往沙頭角的重要通道,中段有一條伸延向東支徑名叫「新娘潭古徑」,可以追溯到五代及宋元時期。

新娘潭位於烏蛟騰西南面,四周山地,多是聚族而居的客家人,雖然沒有建村,卻是新界北村落間的交通樞紐。

清道光年間將以沙頭角為中心的村落分為十約,第十約圍繞新娘潭一帶,包括:烏蛟騰、九擔租、亞麻笏、涌尾、涌背等村。

新娘潭潭面闊三十多米,長約十四米,瀑布高約十五米,夏季時遊人喜歡在水潭游泳,水源未受污染,水清見底,水溫清涼消暑。

新娘潭水患甚為凶險,發生過不少意外,洪水湧至,不管大官、農民、秀才還是新娘,都難逃刼數。

新娘潭有不少都市傳說,最流行的說法是:清朝時不少客家人散居大埔一帶,居於大美督、在禮部鄉試考取第一名的會元,到鹿頸迎親娶妻,迎親花轎隊途經三擔租、新娘潭、涌尾古道、散石窰、涌背,返回大美督男家、路程甚遠。

當日中午前天氣很好,午後天色突變狂風暴雨,四名轎夫抬着大紅花轎,經過一條瀑布頂部時,一陣巨雷閃電,轎夫踏上有青苔岩石滑倒,新娘連同花轎掉落瀑布下的水潭,新娘溺斃,會元到水潭招魂,水潭因而名為「新娘潭」。

鄉民為方便往來,防止再有意外發生,籌款在新娘潭瀑布上游位置建橋,得到新界助理田土官兼巡理府金文泰支持,其他鄉紳紛紛響應。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新娘潭橋落成,分成三段,前兩段用麻石條鋪設,後一段用三合土,是通往涌尾村主要橋樑。

《新娘橋石碑》記載:
蓋曰:橋之名也,呼為三渡,橋之造也,祈以萬古。熙穰往來,前屢險阻,故集同人,指題幫助;遠則金山,近則桑梓,姓字豎碑,岡陵永固。

後段列出一眾善長芳名及金額,最觸目是「大埔金大人樂助工金銀弍百大元」,「金大人」就是金文泰。

幣種有美金、英鎊、法郎、荷蘭盾、泰國銖,可見當時村民已遠到南洋及歐美謀生。

《新娘橋石碑》提及新娘橋舊稱「三渡橋」,意思是一共三段渡河橋,包括近《新娘橋石碑》的兩條橋,近新娘潭瀑布的一道橋。

新娘潭橋沿溪旁向左邊小路步行數分鐘,有一條瀑布及一個水潭,傳說「鬼新娘」的樣貌會在那個水潭「顯現」,有如「照鏡」,水潭因而被稱為「照鏡潭」。

照鏡潭闊約十五米,長三十餘米,瀑布高約二十五米,被譽為香港最壯觀瀑布,吸引不少觀光客拍照,潭邊放有一個石碑,提醒影相留念後便要離開。

1929年,熱愛行山的庫務署公務員黃佩佳,於《工商日報》寫的「香江十景」,將新娘潭列為「娘潭飛瀑」。

1954年2月15日,《星島日報》副刊主編易君左,在《新希望周刊》創刊號,《訪新娘潭》中,對新娘潭有比較詳細描述。

1958年,港府計劃發展大埔區為衛星城市,填築南坑海灘,闢為工業區,截取八仙嶺東北面三大山坑,由曲甫村經反水坳,亞麻屈至新娘潭,在新娘潭建築一個容量與城門水塘相等的水塘,計劃最終因遇上「不可思議」事件而擱置。

新娘潭位於新界北區船灣郊野公園,環繞新娘潭、照鏡潭旁的一條自然教育徑,名為「新娘潭自然教育徑」,起點接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終站,兩者隔着新娘潭路,相距不足十米。

教育徑全長七百米,設有兩個出入口,分別位於新娘潭路公廁前後,相距一百五十米,設有大型燒烤場、野餐枱、洗手間。

整條教育徑都不經新娘潭瀑布及照鏡潭,沿途設有十七個站點,主要介紹沿途樹木種類和用途、地理知識。

壺穴是新娘潭一大特色自然景點,上游水流及砂石隨瀑布不斷向下衝擊,產生巨大力量,河牀岩石出現裂縫,裂縫被旋轉的砂石打磨,慢慢擴大形成壺穴。

有說新娘潭因潭水流動時像新娘頭紗而得名,2020年5月28日,香港《法新社》作出事實核查報導:
Facebook用戶Raymond Cheung,2020年5月26日,在有一萬四千名成員的Facebook群組,「花花草草」發布照片。

顯示一個類似穿婚紗女人形狀的瀑布,聲稱是在香港拍攝,圖片說明是:連日暴雨,香港著名的新娘潭瀑布,新娘出現了,大自然太神奇啦!

照片在Facebook和微博上多次分享,其實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秘魯一個瀑布,2018年3月11日,在YouTube視頻發布,根據視頻說明,瀑布位於秘魯西北部城市卡哈馬卡。

坊間盛傳,新娘潭發生過多宗死亡事件,包括謀殺、自殺、交通意外、墮崖等,被稱為「香港四大鬼域之首」。

2009年1月25日凌晨三時許,神秘宗教團體逾百名信眾,在新娘潭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舉行詭異「請鬼」儀式,信眾在山頭插滿香燭,準備近百包「金銀衣紙」祭祀,將教育徑變成長逾百米神壇,期間香火引發山火,一發不可收拾,成員撲救無效,慌忙離去。

漁護署職員透露,每逢農曆初一 、十五深夜,大批男女沿山拜祭,進行「請鬼招財」儀式。

以下是根據報章報導,整理1966年至2022年,在新娘潭及新娘潭路發生的部份死亡個案。

1966年8月14日,十六歲學生莫惠文,在新娘潭為同學拍照,取景時後退跌落潭內,同學不敢下水拯救,不熟水性的莫惠文溺斃。

美國人威廉希根布夫,由耶路中國協會派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任職教師。
1967年7月15日下午五時四十五分,有目擊者看見威廉爬上八仙嶺一個峻峭山坡,失足滑下,跌至二百呎下一個山谷,威廉(22歲)被發現倒在新娘潭,失去知覺,送院後證實死亡。

1974年10月27日下午五時,涌尾對上的新娘潭路啟用不久,十多人結伴從鹿頸方向沿新娘潭路,向大埔船灣淡水湖方向行走,在巴士站等巴士,一部私家車迎面而來,撞向人群不顧而去,附近林務工人開車追截,巡邏警車聞訊追捕,拘捕私家車司機余安(21歲),事件釀成兩名女子死亡,六人重傷。

新娘潭路一處山邊,正在興建東江輸水管。
1982年3月6日上午十一時許,工人在亂石堆中發現一具赤裸男屍,頭部有兩處遭硬物襲擊小孔,警方列作兇殺案。

死者證實是失踨十多日的譚偉民(22歲),警方調查後拘捕譚偉民的「情敵」,二十九歲的劉永泉,控以謀殺罪名,劉永泉承認誤殺,獲控方接納,判監六年。

1989年8月22日傍晚六時三十分,一名青年帶同八名男女童到新娘潭燒烤,回程時遇上大雨,各人經過涌尾溪澗時,洪水暴發,沖跌五人,女童李惠明(11歲)及男童易景睛(15歲),不知所終,數日後,兩名兒童屍體被發現。

1998年9月1日早上十時半,新娘潭路降下坳燒烤場公眾停車場,一部駁入死氣喉的白色私家車內,發現一名男子及兩名女童屍體。
黃德麟(30歲)曾在要員保護組(G4)任職,黃緯諾(3歲)黃緯芝(2歲)是他的女兒。

1999年6月27日,楊姓男子與五名同事隨遠足團出發,由橫涌石澗經龍珠潭往橫山腳,散隊後獨自重遊飛瀑失蹤,終在龍珠潭發現浮屍水面。

2004年10月23日凌晨一時許,何志輝(24歲)酒後無牌駕駛,載同三名乘客,從鹿頸經新娘潭路回程往大埔,左轉急彎時,先撞毀路旁路牌,再衝落十五米下山坡,梁錦超(25歲)及張健暉(19歲)傷重不治,何志輝與姓謝乘客受傷。

2008年1月14日凌晨,十三歲初中女生黃曉妍,考試前夕隨朋友往新娘潭燒烤狂歡,乘坐新牌仔駕駛的私家車回程,沿新娘潭路往大埔方向行駛,途至涌尾村燒烤場一個落斜右彎時,後座兩少女異口同聲驚叫:「嘩,有嘢呀!」

私家車高速失控剷上山坡,車身猛撼路邊燈柱,反彈出路面始停下,黃曉妍傷重死亡,同車少女葉×文(14歲),疑受驚過度,喃喃自語:「有鬼,見鬼……」,為這宗車禍添上「公路冤魂索命」疑惑。

2011年7月24日,廿八歲姓鄭男子與友人攀登新娘潭龍珠瀑布,踏中青苔滑倒,由瀑布頂墮下崖底,由直升機送抵醫院搶救,最終不治。

2013年10月29日凌晨二時許,二十八歲女車手黎頌一與同齡男友羅建騰,駕乘改裝紅色跑車沿新娘潭路往鹿頸,在水務署抽水站對開死亡彎位失控,越線狂撼大樹後衝落山坡,最終雙雙不治。

2014年12月12日,商人曾慶權(45歲)誤信內地生意拍檔,生意失敗,欠下數百萬元巨債,在新娘潭路車內留下遺書,燒炭自殺死亡。

2015年10月22日凌晨三時許,二十二歲青年凌卓威與姓羅友人駕車兜風,在大埔新娘潭路閒聊時失控撞壆,連撼兩棵大樹,剷落約八米深山坡,四輪朝天,凌卓威死亡,凌卓威與於2013年車禍喪命的情侶是朋友。

2016年11月27日凌晨二時許,大埔新娘潭路近降下坳對出避車處,姓李石油氣店主(50歲)在貨車內燒炭,送院搶救後不治。

2017年1月19日,五十六歲退休教師往大埔新娘潭遠足,途經新娘潭瀑布頂觀看風景,失足墮下潭底,搶救後不治。

2020年2月23日,五十多歲姓黃男子,偕三名友人到新娘潭涌背行山,期間突然感到不適,陷入昏迷,送到東區醫院搶救,終告不治。

2020年2月28日下午二時,三十五歲姓何男子與姓薛(29歲)友人行山,途經大埔新娘潭自然教育徑,到瀑布頂俯瞰風光,姓何男子失足墮崖,跌落新娘潭,重傷陷入昏迷,由直升機救起送院,抵院前已不治。

2021年10月31日晚上,大埔新娘潭路近鳳坑家樂徑,一輛私家車越過雙白線爬頭失控,與迎頭駛至一輛林寶堅尼跑車猛撞,全車彈起跌落尾隨駛至私家車後四輪朝天,尾隨一輛電單車亦被波及。
死者包括林寶堅尼司機姓雷(41歲),二十歲姓馮豐田私家車司機,二十四歲女乘客送院後不治,另外五人受傷送院。

2022年6月8日,紅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楊碧英(52歲)與六十一歲男友人,在新娘潭橫涌石澗行山時被水沖走失蹤,翌日,搜救隊伍在集水區石澗發現屍體。

新娘潭

交通

巴士:港鐵大埔墟站乘九巴75K線到大美督,再步行約四十分鐘。
港鐵大埔墟站乘九龍巴士275R線直達。(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駛)

小巴:港鐵大埔墟站乘綠色小巴20R路線,港鐵大埔墟站乘綠色小巴20C路線到大美督,再步行約四十分鐘。

———————————————————————

附錄:新娘潭及新娘潭道部份奪命事件

1981年11月28日晚上十時三十五分,一部私家車駛至新娘潭道與汀角道交界斜坡,失控撞向燈柱,車上五人受傷被困車內,十九歲的陳貴雄送抵大埔醫局時證實死亡,另一男三女受傷,轉送伊利沙伯醫院留醫。

1985年8月25日凌晨,一部私家車沿大埔汀角道往新娘潭,駛至大美篤時,因天雨路滑,剷落路旁魚塘,車上三人被困,司機死亡,兩名乘客受傷。

1985年9月30日下午一時許,一輛屬日本領事館私家車途經新娘潭路,撞死抱着女嬰的曾淑卿(34歲),女嬰輕傷。

1986年4月13日凌晨二時三十分,一輛私家車途至涌尾附近,失控撞向山邊,反彈回路面,四輪朝天,三人被困車內,孫惠康(22歲)傷重死亡,另一男一女受傷。

1988年12月11日下午,張萬輝(20歲)在新娘潭道踩單車,落斜時失控撞向山坡,送院搶救兩小時不治。

2001年,英籍警官(44歲),替好友試駕剛維修過的800cc「本田」電單車,駛近烏絞騰一個右彎時高速失事,猛撼一棵大樹後斷為兩截,英籍警官頭部重創及跌斷頸骨死亡。

2002年1月22日晚上十時三十分,一部私家車在新娘潭路近烏蛟騰,失事撞毀一支燈柱,私家車被燈柱壓住,女乘客潘嘉雯(18歲)困車內一個鐘後救出,證實當場死亡,司機僅受輕傷。

2003年,一輛私家車在彎位失控「甩尾」打轉,撞至一條車軸撞至飛脫,路面無煞車胎痕,左邊車頭乘客位硬撼燈柱,少女乘客遭撞爆頭不治,男司機有氣袋保命僅受輕傷。

2007年6月24日凌晨三時十五分,吳國耀(19歲)駕駛俗稱「積木車」的私家車,以逾百公里高速「掟S彎」時失控撼路邊燈柱,全車撕開幾斷為兩截,吳國耀當場慘死。

2010年,五十歲男子駕駛電單車,在涌尾死亡彎角狂撼燈柱斷頸死亡。

2019年11月3日,五十七歲男子,駕駛電單車沿新娘潭路往鹿頸方向行駛,駛至近南坑尾時,越過對線與一輛私家車相撞,鐵騎士送院搶救後不治。

2020年7月7日,二十八歲男子駕駛電單車,沿新娘潭路往沙頭角方向行駛,駛至南坑尾近燒烤場對開一彎位時失控,鐵騎士拋飛墮地重創昏迷,送院後證實不治。

2020年12月14日,二十歲男司機沿新娘潭路往大尾督方向行駛,駛至近燒烤區一號場對開一彎位時,失控撞燈柱後剷入草叢,頭部重創送院不治。

2020年12月15日,五十二歲英國籍男子,騎單車至新娘潭路燒烤區涌背段一彎位時,單車斷鏈失控撞向防撞欄,連人帶車墮地,頭部受傷昏迷送院不治。

2021年8月22日,二十九歲男子駕駛電單車往大埔方向行駛,至新娘潭近降下坳停車場,越線與另一輛電單車迎頭相撞,送院不治。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