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探案實錄 「可以避免」還是「無可避免」

莊頌賢1989年出生,父親莊堅琪是私人執業醫生,在銅鑼灣怡和街開設診所,母親沈梅華(Rebecca)婚前是護士。

姊姊莊紹賢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任職精神科醫生,期望人人重視自己及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權利。

莊頌賢與姊姊同住一個房間,感情非常好,莊頌賢(英文名Kitty),被稱為小貓,莊紹賢(英文名Catherine),被稱為大貓。

莊頌賢在聖保祿學校畢業,中七主修生物和金融科目,參加合唱團及擔任指揮,副校長羅紹榮盛讚她品學兼優,樂於助人,活潑開朗。

2008年,莊頌賢報考香港大學,第一時間選擇牙醫學系,可惜事與願違,最後只收到港大金融及經濟系取錄通知,無法延續一門三傑的仁心仁術精神,令她一度耿耿於懷。

莊頌賢的男友Anson在皇仁書院畢業,2008年8月到日本旅遊前,送定情戒指給莊頌賢作為信物,約定大學畢業後結婚。

赤柱大街十二號行人路,一棵二十三米高刺桐,樹齡達八十年,樹根基部份直徑逾一米,樹幹直徑達一千五百毫米,列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樹名木冊內,每隔半年用聲納等儀器探測大樹狀況。

刺桐是落葉喬木,可高達二十七公尺,原產非洲的刺桐姬小蜂,是刺桐天敵,姬小蜂在樹幹產卵,吸食刺桐葉片組織,導致刺桐無法開花結果,甚至死亡。

這棵刺桐遭姬小蜂入侵,已病入膏肓,2006年,居民投訴大樹發出惡臭,當局一直沒有正視。

2007年年底,長春社保育經理兼康文署樹木專家小組成員蘇國賢檢視刺桐,發現樹身受姬小蜂入侵,向康文署報告有關問題。

2008年7月31日,康文署為刺桐做聲納檢測,發現樹身狀態屬「可接受」。

8月21日傍晚,颱風鸚鵡在東沙群島附近掠過,每小時風力一百二十公里,僅及颱風下限。

8月22日早上七時四十分,香港天文台發出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下午一時四十分,天文台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下午四時五十分,鸚鵡在香港東部西貢區香港科技大學附近登陸,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

8月23日,康文署巡視刺桐情況,刺桐沒有斷枝或異常落葉,未察覺有倒塌危機。

莊頌賢參加港大迎新營活動,隨好友參加金鐘青年獅子會義工計劃,好友建議她在赤柱辦義工活動。

2008年8月27日,鸚鵡襲港五日後,莊頌賢(19歲)戴着男友Anson送的定情戒指,挽着「未來奶奶」相贈的名牌手袋,與男性友人在赤柱大街為義工活動探路。

下午四時半,兩人途經赤柱大街的刺桐樹,刺桐樹突然發出一下爆裂聲,主幹離地三米的分叉位,呈「V」字型裂開、一分為二倒下。

樹下十多人慌忙走避,莊頌賢被樹幹打中後腦倒地,口部滲血、雙眼反白,下半身被樹幹和枝葉纏壓。

赤柱醫局醫生和救護員接獲通知趕到現場,莊頌賢已無脈搏心跳,口與耳仍不斷流血,救護員為莊頌賢進行心外壓急救。

莊頌賢與兩名十一及十二歲受傷女童,一併送到東區醫院。

莊紹賢穿着妹妹送給她的黑貓T恤,在東區醫院當值,從電話收到噩耗後直奔急症室,見到血淋淋、無氣息的妹妹被抬出救護車。

莊紹賢緊張過度,進入「人格現實解體狀態」,對外間提問只能反射性回應。

莊頌賢送院後無脈搏心跳,瞳孔已擴張,口和耳大量出血,顱骨、左股骨、右腳骨骨折,搶救後,延至下午五時四十二分證實不治。

在日本旅遊的Anson驚悉女友命喪,大受打擊,在網上寫下千言萬語,回憶昔日的溫馨甜蜜:「我答應過妳,我畢業後會成為出色會計師,然後迎娶妳,我一定會做得到……,妳要我做個好男人我都定會做到畀妳睇……我好掛住妳……」

數日後,莊紹賢陪父母往死因庭申請豁免剖屍,莊紹賢面對法官,以醫生身份,說出妹妹顯而易見的死因,作為申請豁免理由。

9月5日上午七時四十五分,聖保祿學校在基督君王小堂,為莊頌賢舉行安息彌撒,近千名好友及學校師生出席哀悼。
特首曾蔭權夫婦、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港大醫學院教授楊紫芝、聖保祿醫院院長方津生等,出席慰問莊頌賢家屬。

康文署署長周達明表示,康文署事發前採用聲納探測大樹狀況,發現刺桐結構、樹根、樹身傾斜,各方面都沒有問題,情況可以接受。

9月9日,莊頌賢在歌連臣角火葬場舉行喪禮,約六十名親友到場,遺體隨後火化。

與莊頌賢父親莊堅琪同期,五十九名港大七九年醫科畢業生,發表聯署聲明,指絕不希望樹木傷人事件重演,要求政府徹查事故真相,聯署聲明者包括:港大血液及腫瘤科講座教授梁憲孫、立法會議員潘佩璆、立法會前任議員勞永樂等。

莊紹賢為克服心頭陰影,一次又一次回到赤柱案發現場,讓自己慢慢面對現實。

「大樹在這裏百年,每天很多人經過,偏偏妹妹第一次去赤柱,不知為何走進了這條後街,大樹就在那時候倒下來,一切都像整定。」

莊紹賢總結個人親身經歷,得出走出悲傷三部曲。

第一,要好好處理親人喪禮,讓家人知道需要放下。
其次,家人一定要盡快回復平常生活,繼續把生活留在追憶中,無所事事,人遲早會「散」。
最後,家人一定要待心情稍為平復時,重整自己情緒,透過與人分享,或用文字寫作,藉此把傷痛釋懷。

莊紹賢在指導醫生苗延琼鼓勵下,用第三種方法走出困境,寫了《走過死蔭的樹下》一書。
從妹妹出事,到家裏巨變,從死因庭研訊,到重臨赤柱,莊紹賢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鉅細無遺以文字記錄下來,為自己治療喪妹之痛,冀望為喪親者帶來鼓勵。

「不知道上天為何選上你,如果可以救回你,要我到地府一千次一萬次,我也要拉你回來……往後的路,也不容易走,我們一家會好好活下去,讓你在天堂也為我們感到驕傲。」

死因庭召開莊頌賢死因聆訊。
2009年3月25日,加籍樹木危機管理專家Julian Dunster,認為康文署職員的檢查符合國際標準。

康樂事務經理張裕生作供時稱,涉案刺桐於2004年被列為古樹,估計樹幹吸收大量水份撕裂。

2008年年初,刺桐情況變差,未能完全消滅姬小蜂,樹穴連樹幹逾六成是弱木,結構仍可接受,建議作緊密觀察。

案發前三日,發現涉案刺桐七成樹身變弱,他認為未對市民構成即時危險,無斬樹必要。

2009年3月30日,死因裁判官吳承威引導陪審團裁決時表示,莊頌賢家屬及康文署同意,莊頌賢死於意外,陪審團要決定,意外是「可以避免」,還是「無可避免」。

陪審團裁定莊頌賢死於意外,認為意外「可以避免」,批評康文署樹木護理小組缺乏專業知識,驗樹表格及分析樹木風險指引不足。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許曉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周達明均表示,對這宗導致莊頌賢離世意外,深感惋惜和哀痛,再一次向莊頌賢家人致以衷心和深切慰問。

周達明在電台節目,為赤柱刺桐古樹倒塌殺人意外公開道歉,輿論普遍批評當局在意外後七個月才道歉,是「遲來的道歉」。

莊頌賢父親莊堅琪在庭外表示裁決非常公正,讚揚陪審團高水準兼有同情心,坦言對周達明的道歉感到意外,考慮因應死因庭裁決循民事索償。
(2011年7月,莊頌賢母親沈梅華,透過梁肇漢律師樓入稟,向政府索償)

長春社保育經理蘇國賢批評,港府部門各自為政,欠缺統一檢驗樹木規格,沒有統一部門處理關於樹木的投訴,市民無所適從,促請設專責小組改善問題。

曾蔭權責成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率跨部門小組跟進死因庭各項建議,承諾三個月內完成檢討本港樹木管理工作。

政務司長唐英年說,莊頌賢被大樹壓死,感到惋惜及難過,做好樹木管理,是對莊頌賢及其家人的安慰。

6月29日,唐英年率領多名政府官員,公布專責小組報告,在記者會尾聲,突兀地主動讀出報告序言:「我們緬懷莊頌賢小姐,希望以茁壯成長的樹木作為對她的紀念。」

2010年3月,政府發展局工務科,成立樹木管理辦事處、綠化及園景辦事處,每年運作費用近二千萬。

6月14日,工程項目經理蔡傑強(49歲),在沙田圓洲角公園踏單車時遭塌樹壓死。
蔡傑強捐出有用器官,讓至少六個家庭重生,蔡傑強妻子含淚控訴政府:「要犧牲幾多人,先會正視問題?唔希望再有第三個受害者。」

領導樹木管理專責小組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 ,回應事件時表示「香港打風落雨都會冧吓樹」,蔡傑強三弟婦謝碧玉隨狠批唐英年言論涼薄。

蔡傑強胞弟於facebook寫道:「我們沒有接受過任何政府部門額外幫助,我們拒絕接觸任何政府官員,沒有收他們的慰問卡,唐司長沒有給過我們任何親自慰問,所以,高官們,收聲啦!」

康文署副署長鄭錦榮對事件感到難過,說署方月前曾檢查該樹,表面無異樣。

2012年10月11日早上十時許,一輛貨車路經大埔林村附近,一棵重約兩噸大樹、懷疑不堪負荷倒塌,壓住巴籍跟車工人Oman(29歲),在事後一小時才能救出,送院後證實不治。

地政總署表示,接獲市民投訴或轉介才會處理,不會主動巡查轄區內樹木。

樹木辦公室總監周錦超指出,不排除遇事貨車車斗較高,碰着樹枝,令樹榦倒下。

2014年,港島半山羅便臣道55號棕櫚閣,一棵印度橡樹突然倒塌,擊斃在行人路上候車的準媽媽張琴,送院後醫生為她剖腹產子,倖存男嬰如今健康狀況穩定。

死因庭召開死因聆訊,張琴拿大籍丈夫David Soh,受事件影響,精神狀況不理想,不適宜出庭作供,死因庭裁定張琴死於意外。

2018年8月21日上午約七時半,發生十年來第五宗樹木殺人事件。

秀茂坪新清水灣道順利邨基順學校對開路面,一棵印度橡樹墮下樹枝,長約三米、重約三十公斤,擊中路經的印尼籍女傭Jumiati ,upadi(48歲),女傭頭部重創,當場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