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探案實錄 係兄弟嘅,就一齊做

廖柏承母親生了一名輕度弱智兒子後,被丈夫拋棄,在酒樓做樓面,獨力撫養兒子。
1990年再婚,1992年誕下兒子廖柏承。
1993年,廖柏承父親拋下妻兒不知所終,廖柏承母親與兩名兒子同住元朗朗屏邨。

廖柏承母親無力照顧兩名兒子,有意將廖柏承交給保良局撫養。
酒樓同事介紹廖柏承母親,認識在同大廈居住的何氏夫婦,何氏夫婦結婚多年,賺到財富但膝下無兒。

何氏夫婦十分喜歡廖柏承,與他上契,廖柏承搬到何氏夫婦家中居住,由他們照顧起居,供書教學。

廖柏承自小很愛狗,認為狗是人類朋友,對契爺家中的混種史納莎照顧有加,花錢買零食給愛犬,儲錢買嬰兒車載小狗出街。
小狗史納莎死去後,廖柏承把愛犬骨灰安置家中供奉。

有一次,廖柏承生病在醫院留醫,醫生檢查時發現,廖柏承的心臟生多一條血管,這條永存左上腔靜脈,對健康影響不大。

廖柏承讀元朗錦綉花園伯特利中學,因經常到醫院檢查,追不上功課,被同學排斥。

廖柏承與不良分子為伍,老師加以勸誡,廖柏承出手打老師,結果要接受警司警誡。

中二時,廖柏承轉到許仲繩紀念學校重讀,該校專收問題男生。

廖柏承的同學梁詠桐,父親任職的士司機,與妻子離婚後在內地居住,梁詠桐與母親同住元朗朗屏邨。

梁詠桐母親被發現帶男人回家過夜後已搬出,梁詠桐將朗屏邨住所,變成與同伴聚腳地方,七、八名男女甚至大被同眠。
梁詠桐父親發現家中有大麻味,懷疑兒子吸毒,由內地搬回香港家中看管兒子。

廖柏承與梁詠桐無心向學,讀完中二後輟學,兩人成為好友,梁詠桐對廖柏承言聽計從。

2006年11月,廖柏承透過展翅計劃,到九龍坑的「北美洲工作犬會」(遠東區)狗場,參加照顧寵物課程。

狗場佔地逾萬呎,圍有鐵絲網,門口面向港鐵路軌,場內飼養逾百頭不同狗隻。

狗場負責人黃經國有四十多年訓練犬隻經驗,會長曾慶謙是「的士大王」曾榕孫女,1986年被美國總會邀請及委任為遠東區代表。

廖柏承脾氣暴躁,與其他學員關係不太好,曾指使患有心漏症學員,襲擊另一名曾得罪廖柏承的學員。

完成照顧寵物課程後,黃經國介紹廖柏承到一間寵物店工作。

廖柏承做工有了收入,給生母家用,不過,月頭給了家用,月尾又伸手問生母要錢,被拒絕後即大發脾氣,打爛家中物品。

廖柏承不時返狗場當義工,對黃經國說:「阿媽生我出嚟唔理我,好憎佢,想殺死佢!」

黃經國安慰廖柏承,說要體諒母親情況,自掏腰包給廖柏承零用錢。

Fitriani,暱稱阿Ni,1984年在印尼出生。
2005年,由印尼到香港做家庭傭工。
2007年,到「北美洲工作犬會」狗場工作,在狗場內一間鐵皮屋留宿,阿Ni悉心照顧犬隻,與學員相處融洽。

廖柏承之前在狗場內很受場主及學員歡迎,阿Ni來到後,廖柏承受到冷落,開始表現得悶悶不樂,沉迷於電腦的殺人遊戲,性格變得更暴躁孤僻,無心工作。

2007年11月,廖柏承對梁詠桐說:「個印傭好乞人憎,想打佢一身。」

2007年12月1日晚上,廖柏承與梁詠桐來到狗場,梁詠桐在外面把風。
廖柏承戴上飛虎隊頭套及手套潛入鐵皮屋,阿Ni當時正在講電話,廖柏承用電筒狂扑阿Ni頭部,導致頭骨爆裂,廖柏承與梁詠桐,之後到商場打遊戲機。

阿Ni受傷送到醫院,發現頭部有六處傷口,縫針治療後,當日出院返回狗場休息。

廖柏承回到狗場,出言安慰阿Ni,主動幫手清理血跡斑斑的現場。

2008年1月中,廖柏承與梁詠桐打遊戲機時,突然說:「我想殺人,殺晒狗場啲人!」
梁詠桐出言勸阻,廖柏承不聽,說:「係兄弟嘅,就一齊做。」

1月20日,廖柏承回狗場當義工,與阿Ni同枱食飯,對阿Ni關懷備至。

1月23日凌晨一時,廖柏承打電話給阿Ni,聲稱有私人文件遺留在狗場內,要求阿Ni開鎖讓他進入狗場。

阿Ni開鎖後返回鐵皮屋,廖柏承從後衝前將阿Ni推倒在地上,用三十厘米長生果刀狂插阿Ni,直到阿Ni毫無反應才收手。

九龍坑村村民陳伯聽見「嘭!」一聲巨響,有女子「呀!」一聲尖叫,陳伯從睡夢中驚醒,未為意有事發生繼續睡覺。

廖柏承用外套包裹生果刀,會合在村口睇水的梁詠桐,將兇器丟在附近一個地盤。
兩人乘巴士離開,廖柏承衣物沾有血漬,回家換衫後與梁詠桐到元朗一家遊戲機中心,通宵打機至中午。

1月23日早上八時許,黃經國(58歲)在狗場一間鐵皮屋外,發現阿Ni(24歲)仰臥地上,已無氣息,身上有多處刀傷,雙拳緊握滿身鮮血,黃經國隨即報警。

警員及救護員到場,證實阿Ni已死去多時,逾百名警員趕至封鎖狗場一帶,展開大規模搜索,包括附近鐵路路軌,出動金屬探測器找尋兇器,但無發現。

鑑證科人員到來蒐證,現場無搜掠或打鬥痕跡,狗場無損失。

法醫到場驗屍,屍體稍後舁送殮房,剖屍詳細檢查。

法醫驗屍時,發現阿Ni身上共有二十二處傷口,大部分傷口集中左半身,頭部較少,包括胸口、兩手、左邊身體、背部,傷口極深,心肺被利刀貫穿,致命傷為一刀割破左頸大動脈。

阿Ni沒有財物損失,沒有被性侵,1月23日曾被人襲擊,打傷頭部,兩宗案件發生時,狗場內的狗都無吠聲,探員認為阿Ni死於狗場熟人之手,合併兩案,調查阿Ni人脈關係網尋找線索。

探員接見狗場所有學員及義工,廖柏承接受探員問話後,與黃經國一起吃飯,有說有笑埋怨︰「警察咁麻煩,正衰人,問咁多人!」

1月26日,廖柏承帶梁詠桐到警署找探員,對探員說,案發當晚兩人一同打機打通宵,主動說當晚行十多層樓梯到梁詠桐家中,沒有乘搭升降機,翻查閉路電視也不會找到他的蹤影。

偵探守則第一條︰主動協助偵查的人最可疑,探員將廖柏承與梁詠桐分開問話,運用「囚徒困境」模式,兩人很快招供。
(「囚徒困境」其中一種模式是︰出賣同夥可為自己帶來利益,但只有最先出賣同夥的人才可得到利益)

梁詠桐向探員供出廖柏承殺死阿Ni,廖柏承知道無法再隱瞞,理直氣壯說出案情時,沒半點悔意。

探員問及殺人動機時,廖柏承說,因不滿阿Ni經常忘記餵狗及虐打狗隻,曾叫阿Ni認真工作但不獲理會,因而怒不可遏,先以襲擊作「警告」,但認為事情仍未解決,唆罷同齡友人梁詠桐協助把風,殺死阿Ni。

探員押廖柏承回狗場重組案情,廖柏承只是擔心狗場的狗隻是否乾淨和吃飽。

黃經國知道廖柏承行兇後,感到不寒而慄:「如果廖柏承係有預謀殺阿Ni,真係完全睇唔出,好恐怖!」

警方落案控告廖柏承及梁詠桐一項謀殺罪,1月30日,兩人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廖柏承透過律師投訴遭警員武力對待,錄取口供時被警方誤導。

署任主任裁判官郭啓安將案押後至3月12日,等候律政司指示,兩名被告還押懲教署看管。

心理及精神醫生為廖柏承檢驗,廖柏承被捕後仍無悔意,認為自己是一個開心的人,能控制脾氣,不覺得需要接受治療。

醫生認為廖柏承有反社會傾向,脾氣暴躁,喜遷怒於他人,沒有精神病,犯案後缺乏悔意,短期內重犯暴力罪行機會高。

警方落案控告廖柏承(16歲)一項謀殺罪名,廖柏承承認謀殺,成為香港首宗被告承認謀殺案例。
梁詠桐(16歲)被控一項有意圖傷人罪名。

11月18日,廖柏承在高等法院承認一項謀殺罪名,梁詠桐承認一項有意圖傷人罪名。

法官將案押後至下月10日判刑,下令兩人還押以等候兩人背景報告,廖柏承的心理及精神報告。

承認謀殺,依例要判處終身監禁,廖柏承犯案時只有十六歲,法官量刑時有酌情權,可判一個實際刑期。

法官特別要求專家評估廖柏承對公眾的危險性,廖柏承雖未滿十八歲,但不排除會判終身監禁。

12月10日,廖柏承代表大律師求情時指出,廖柏承因缺乏家人照顧變得沮喪,欠缺自尊心,到狗場工作後,感到與狗相處比與人相處容易,發現印傭沒有善待狗隻,才以暴力相向。

梁詠桐的代表大律師說,背景報告認同梁詠桐真心有悔意,知悉罪行嚴重,希望出獄後能繼續學業,找到有前途工作。

高等法院法官韋毅志判刑時指出,廖柏承犯案時有充足預謀,刻意準備勞工手套及頭套掩飾身份,與同黨「夾口供」製造不在場證據。

同黨向警方招供後,廖柏承怪責同黨招認犯案,向警方推說因死者惡待犬隻而行兇,顯示廖柏承麻木不仁及毫無悔意。

短期內對公眾威脅肯定不低,判終身監禁,須至少服刑二十二年至四十歲方可出獄,獲釋時還能及時重建自己的人生,希望屆時變得成熟及有智慧,減低對社會威脅。

負責為兇案把風的梁詠桐,與警方合作,願意作污點證人,就一項有意圖傷人罪名成立,法官將原本五十六個月刑期,減至四十八個月。

廖柏承的契媽,原本以為廖柏承只會判囚十五、六年,聞判後大罵︰「無公理啊!我一定要上訴!」

廖柏承生母聞判後含淚向兒子揮手道別,「我情願係我殺人,換番個仔出嚟!」,深信兒子不會殺人,兒子只是受人煽動,現在只寄望兒子在獄中改好脾氣。

廖柏承契爺說:「係,佢係做錯咗殺咗人,但點講佢只得十六七歲,重係細路仔,點解唔畀機會佢重新做人?」

「佢出到嚟,我哋都唔知喺唔喺度!到時脫晒節,車都唔識搭我同佢講,我可以留嘅都盡量留畀佢,佢應承我哋會好好做人,讀好啲書。」
廖柏承契爺打算將物業轉到廖柏承名下,成立基金作為他日後的生活費。

廖柏承不服終身監禁最低刑期二十二年,向上訴庭上訴申請減刑,改判固定刑期。

2010年1月8日,上訴庭頒下判詞,此案可能是首次有被告承認謀殺,理應給予適量減刑,上訴庭把覆核刑期由二十二年減為二十年,維持終身監禁。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