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臨卦六五 十代薪傳 田和代齊

臨卦第五爻,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知:以口傳授射箭方法,引伸知識。
臨:俯身瞪大眼睛,向下望一堆物品。

大:超出正常標準。
君:手持權杖發號施令,引伸有權的人。
之:離開原地前往他方。
宜:俎案上放兩塊肉祭祀土地之神,引伸適合。

吉:以玉祭祀,引伸吉祥。

意思是:學習到知識,俯身瞪大眼睛,向下望一堆物品,離開原地前往他方,才可成為擁有更大權力的人,是吉祥的。

春秋時期「田氏代齊」故事,可解此爻爻義。

田和(?-前384年),媯(音歸)姓,田氏,又名田齊、子禾子,齊國臨淄(今山東臨淄)出生。
陳完十世孫,父親田莊子,兄長田悼子,正室為齊君母、孝大妃,嫡子齊侯田剡(音染),庶子田齊桓公田午。

武王滅商後,大肆分封功臣與前代君王,虞舜後代封在陳國,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姜太公呂尚於齊地,位於今日山東省建立齊國。

春秋時期的齊國公族,是姜姓、呂氏,「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出自這一支。

田氏家族原姓陳,居於陳國,陳文公去世後,兒子媯鮑繼位,是為陳桓公。
媯鮑弟弟陳佗不服氣,他的母親是蔡國人,前707年,與蔡國人合謀殺死陳桓公及太子。

陳佗奪取王位,迎娶母族蔡國女子為妻,這名蔡國女子與蔡國人通姦。

陳桓公三個兒子媯躍、媯林、媯杵(音柱)臼。
706年八月,三兄弟在蔡國殺死陳佗,三兄弟輪流上位,分別是陳厲公、陳莊公、陳宣公。

前705年,陳厲公兒子陳完出生,周太史經過陳國,陳厲公請太史為兒子算一卦,卦象表示,陳完將來貴不可言,子孫會成為一國之君,但不是陳國或蔡國,而是姜姓國家。

前700年八月,媯林繼位,是為陳莊公。
前693年,陳莊公去世,媯杵臼繼位,是為陳宣公。

前672年,陳宣公想改立太子,殺了太子禦寇,陳完被陳宣公追殺,攜家眷投奔齊國,改為田氏,叫做田完,又名田敬仲完,是「田氏代齊」中田氏第一代祖先。

齊桓公打算封田完為卿,田完認為自己是逃難而來,哪能做這麼大的官,只做了一個管理百名工匠的工正。

齊大夫齊懿仲想把女兒嫁給田完,先算一卦,卦辭說:田完五代以後就昌盛發達,地位與正卿並駕齊驅,八代以後,無人能與之相比。
齊懿仲最終將女兒許給田完。

田完去世後,他的家人低調了好幾代,田完兒子田穉(音字)、孫子田湣(音敏 ),都是普通的人,頂多做個小官,沒甚麼政績。

田湣兒子田文子侍奉齊莊公有功,深得齊莊公賞識,田氏一族開始在齊國崛起。

田文子兒子田桓子,齊莊公年間立下戰功,齊莊公把女兒孟姜嫁給田桓子,田氏一門從此既有地位,又有功勞。

齊莊公在位時,私通權臣崔杼(音柱)妻子,崔杼一怒之下殺了齊莊公,擁立齊景公。

田桓子有兩個兒子,分別是田開和田乞,最初是田開繼承爵位,田開沒有兒子,田開死後,田乞繼承哥哥的爵位。

有權有勢有財產後,田乞開始收買人心,以大斗量米出貸,以小斗量米收還,人人稱頌。
齊國宰相晏嬰告誡齊景公,小心田乞,齊景公不聽,晏嬰使晉,私語叔向說,齊國早晚歸於田氏。

前516年,晏嬰陪齊景公同遊少海,登上觀景台,齊景公不勝感慨地對晏嬰說,這樣偉大、壯麗的河山,不知將來屬於誰。
晏嬰再次告誡齊景公,現在的姜姓齊國不久就會被田氏取代,齊景公採取措施限制田氏家族,收效不大。

前500年,晏嬰去世,前490年,齊景公病重。
齊景公去世後,田乞不滿新繼位的齊晏孺子,帶人殺了國相國惠子和高昭子,改立公子陽生為君主,是為齊悼公,田乞成了齊國國相,手握軍政大權。

田乞去世,田和曾祖父田成子(田常)繼承爵位。

晉國出兵攻打鄭國,齊國當時與鄭國結盟,齊國派大將田成子馳援。

田成子手下謀士荀寅打探到一個情報,晉國準備出動一千輛戰車狙擊齊國軍隊,荀寅勸諫田成子退兵。

田成子聽後勃然大怒,說:「我們和鄭國結盟,早就約定同進同退,別說齊國出動一千輛戰車,就是來一萬輛,咱們也不能臨陣脫逃背信棄義。況且我們早有全方位的準備,你甚麼都沒搞清楚就勸我退兵,是在擾亂軍心、居心何在?」

幾天後,晉國自知難以取勝,主動退兵,荀寅反省說:「我三不知而入,不亦難乎!」,「一問三不知」由此而來。

前485年,田成子唆使齊國大夫鮑息,殺掉齊悼公,改立齊簡公。

前481年,田成子發動政變,誅殺齊簡公,改立齊平公,順道誅殺鮑家和晏家所有族人,齊國政權基本上歸田氏所有。

田成子選取數百名七尺以上姬妾,從不禁止賓客出入姬妾房間,甚至主動讓姬妾服侍賓客,籠絡人心,完事後,賓客都對田成子豎起大拇指,田成子最終有七十名兒子。

有人說,田成子是「綠帽之王」,其實這是「一箭三雕」之計。

古時以人口顯示國力,田成子有七十名兒子,繁衍大量人口,為家族及國家積存實力。
田成子將這些兒子分封到各地,共同拱衛田氏政權,田氏在齊國的地位無可撼動。

當時是春秋戰國時代,誰人都有機會稱王,田成子的「兒子」當中,可能有他國「血脈」,他日「認祖歸宗」,雙方就有「盟國」關係。

俗語說,男人與男人的關係,建立在三個關係:同過窗、扛過槍、嫖過娼。
田成子的「綠帽」,就是嫖過娼的關係,姬妾並非夫人,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娼」。

田成子死後,田和的祖父田襄子(田盤)為相,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外與三晉通好,田襄子死後,田和父親田莊子(田白)再為相,田氏勢力如日中天。

田莊子去世後,兒子田悼子繼位,田悼子早逝,田家分為兩派,一派支持他的弟弟田和,一派支持田孫,田和最終取得勝利。

齊平公死後,齊宣公繼位,田和成為齊宣公宰相,掌握大權,齊宣公猶如傀儡,齊宣公死後,兒子齊康公繼立,荒淫嗜酒,不理政事。

前403年,晉國發生「三家分晉」,由此誕生了三個新生國家:韓、趙、魏,即所謂的「三晉」。

前391年,田和奪取齊國政權,將齊康公趕到海上一座小島,給他一座城池作為食邑。

前390年,齊師伐魏,取襄陽,田和與魏文侯、楚人、衞人,會於濁澤(今河南長社縣境內),說自己想成為諸侯,請魏文侯幫忙。
魏文侯遣使報告周天子和各路諸侯,請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答應。

公元前386年,田和立為齊侯,列於周室,田和收回齊康公食邑,茍活八年後,七十六歲的齊康公在淒涼中去世,田和將姜姓呂氏後人全部滅絕。

田氏用了二百八十六年時間,十代人薪火相傳最終取得齊國,是為「田氏代齊」,史稱田齊,有別於姜齊。
田氏仍沿用齊國國名,是為避開篡位惡名,可以說是「鵲巢鳩佔」。
現今企業經常使用,最普遍是收購合併、「借殼上市」等。

莊子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說的正是田和盜取齊國的事。
帶鉤是古代貴族用的腰帶扣,偷帶鉤要殺頭,竊取國家的人不但不會受到誅殺,還被稱為諸侯,因為掌握權利就掌握話語權。

田和傳三代到齊威王,進行改革,國力強盛,大敗魏國,開始稱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齊國長期與秦國東西對峙,前284年五國聯合攻齊,齊被燕將樂毅攻破,從此國力衰弱。

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
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秦國滅除六國,統一天下,在齊地設置齊郡和瑯邪郡。

田和墓位於青州市普通鄉,程家溝村南一公里高嶺上,現存封土東西一百九十米,南北八十四米,高三十米左右,呈三級梯田狀,封土中含大量石渣,分層夯築,層厚約十厘米。

1965年,在封土中發現一扇無雕刻紋飾石門,周圍有大量瓦片,從型制分析,為齊國國君墓葬,距田和墓西南三百米處有一小型封土,俗稱「皇冢」,為陪葬墓。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程家溝古墓」名義,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