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龍虎山(香港薄扶林)

1841年,英國登陸香港島,逐步將港島西北部海旁一帶發展為城區。
1843年,興建維多利亞城。
1857年,港英政府將維多利亞城劃分為四環,即西環(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西營盤),上環、中環、下環(今灣仔、銅鑼灣一帶)。

1898年,英國軍備委員會,建議在港島西北一座山上,興建炮台,增強維多利亞港西面水域防衛能力。

英軍計劃在港島西北的龍虎山,海拔三百零七米高地上設立炮台,是香港位置最高的對海炮台,用來保護經維多利亞港西面出入船隻,同時防止法俄兩國侵略香港。

1900年,英軍以348,510元,向香港政府購入總面積約74.5英畝地段,用以建築炮台及相關設施。

1901年,炮台動工興建,1905年落成,裝設兩門六吋海防炮,炮台中央位置是炮兵指揮部,炮台位於松林之間,被稱為松林炮台。

1903年,港府為令大眾更清楚維多利亞城範圍,立法局通過《維多利亞城界址條例》,於界址轉角或交匯處豎立界石,標明城市範圍。

界石為四⽅形柱體,頂部呈錐形,⾼約一百三十六厘⽶,上面刻有「CITY BOUNDARY 1903」字樣,其中一塊位於松林炮台旁邊的克頓道。

1912年,摩星嶺要塞落成啟用。
1913年,松林炮台停用,海防炮被移走。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華,英國認為日軍可能南下侵略香港,松林炮台再次負起防衛責任。
因應抵禦空中攻擊需求,松林炮台被改建為防空炮台,裝設兩門三吋高射炮,增建多座營房及掩體。

1936年起,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入香港,1938年7月,港英政府通過《緊急條例》,進一步積極備戰。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松林炮台由第五高射炮團(香港新加坡皇家炮兵),第十七高射炮連的一個排駐守,日軍開戰後出動轟炸機空襲松林炮台。

12月13日,日軍佔領九龍半島,隨即攻打香港島,松林炮台位置較為顯眼,日軍佔領九龍的山頭,便可直接觀測炮台舉動。

12月15日上午,日軍第一炮兵隊,設於何文田的六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連續炮轟松林炮台四小時。
松林炮台一門防空炮、炮台高射瞄準器,高度探測器受損報廢,炮台失去戰鬥力,駐守炮台的皇家炮兵團,第十七防空營士兵,被逼棄守撤離,松林炮台完成歷史任務。

松林炮台荒廢後,龍虎山成為「拍拖」勝地。
1970年5月17日,龍虎山發生雙屍命案,女死者下體有血跡,內衣被用來塞在男女死者之口。

警方一度以為是姦殺案,驗屍後證實女死者沒遭強姦,下體的血跡是女死者剛剛月事來潮,女死者乳房有牙齒印,有被非禮跡象。

警方其後拘捕一名精神失常男子,經四次提堂,該男子都無法理解控罪內容,警方向港督申請將該男子送到青山精神病院,得到港督批准,由於沒有被告經審訊及定罪,案件仍屬懸案。

導演許鞍華將龍虎山雙屍案拍成電影《瘋劫》,由趙雅芝、萬梓良、張艾嘉等演員出演。

1979年11月1日,《瘋劫》在香港上映,票房收入二百一十萬,名列當年最賣座華語電影第十六位,影片獲第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

1976年,香港政府頒布《郊野公園條例》(第208章),設立二十四個郊野公園,保護大自然,向市民提供戶外康樂及教育設施。

1998年11月10日,行政長官董建華發出1998年第383號法律公告,將位於西高山以北,旭龢道以南,東面以克頓道為界,南面為夏力道,西面及北面以一條由水務署建造的暗渠為界,面積四十七公頃的地方,命名為龍虎山郊野公園,是香港最細小郊野公園。

龍虎山原生樹種有大頭茶、浙江潤楠,鵝掌柴(鴨腳木)等,山中有一個中草藥園。

棲息於龍虎山的雀鳥多達一百一十五種、一百一十種蝴蝶、三十五種兩棲爬行類,東亞豪豬(俗稱箭豬)、赤腹松鼠,經常在樹叢中出沒。

漁農自然護理署推行生物多元化計劃,在龍虎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種植本地品種樹木。

郊野公園最大特色為松林炮台及堡壘等遺跡,被稱為松林廢堡,大炮已搬走,炮床、指揮台、多座掩蔽體保存得相當完整,四周留下不少戰時日軍投下的炮彈痕跡。

松林廢堡被列入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包括:炮台守衛營房、指揮部、炮台、彈藥倉、觀測台、廁所、掩蔽體。

郊野公園設有松林炮台歷史徑,全長四百公尺,起點位於克頓道郊遊區一號場入口,沿途可看到昔日松林炮台遺跡,遊客可從解說牌了解炮台歷史,附近的松林郊遊區,設有涼亭及燒烤爐。

郊野公園有兩個郊遊場地,位於郊遊區二號場的觀景台,建於一座機槍碉堡上,是日戰時期歷史遺跡,可遠眺松林炮台一些戰時遺跡。

位於夏力道尾的郊遊區二號場,落石級尾段,左邊是港島徑,右面是張保仔古道入口。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位於旭龢道五十號,香港大學後山旁,毗鄰龍虎山郊野公園,2008年4月16日正式開幕。

教育中心由三座歷史建築組成,包括:1914年至1919年的一級歷史建築主樓,兩座三級歷史建築。

原址為西環濾水廠職員宿舍,1996年,職員宿舍改造為儲水庫,改名為旭龢道淡水配水庫。

松林炮台及西高山軍部地界,共設置三十塊軍部界石,現仍有二十五塊被找到,是香港現有英軍軍事地段中,保留最多及完整界石地段。

「香港行跡」一直研究軍事地段及軍事界碑,2021年12月指出,有市民在龍虎山發現,相信為第八塊維多利亞城界碑。

古蹟辦實地視察及記錄位於龍虎山的石碑,該石碑刻有「CITY BOUNDARY 1903」字樣,建造式樣與其他已記錄的維多利亞城界石相近,正進行深入研究。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上述石碑位於龍虎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石碑及附近範圍目前沒有任何工程。

龍虎山郊野公園
交通:香港大學站A2出口,經香港大學出發至龍虎山。
香港大學站C1出口,經薄扶林道至油站左方明顯樓梯小徑上山。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