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宗校內跳樓慘劇發生後,東涌天主教學校向傳媒派發新聞稿,表示已啟動危機應變程序,由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等協助安撫師生情緒。
精神科醫生表示,遺書內容反映黃凌鋒思覺失調症狀(即妄想),例如認為世界有問題,將會有事發生,將妄想與學校或其他現實生活混為一談,同時顯示出他有計劃、安排或使命,例如內容提及自己是狼、是神,可能是妄想的一種,因為妄想除妄想被逼害外,還包括帶宗教色彩的妄想。
校方若知道黃凌鋒患有思覺失調,他在一次讚揚老師的活動上離題,表達自己心聲及批評老師,校方要見家長打算作出處分,這是因為校方敏感度不足。
黃凌鋒的離題表達自己的舉動,可能已是病發跡象,有必要即時轉介社工,安排往看醫生。
中大精神科學系李誠教授,看完《天狼網誌》後認為,黃凌鋒失常行為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相信他除病情變化,亦因生活、家庭、人際關係、學業等多種問題,影響導致病情轉壞,備受多重壓力下作出控訴式自殺行為。
精神病患者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患病,教育界在知情下懲罰精神病患學生要小心,否則會令學生感到被逼害,刺激病情,較適合做法是即時聯絡家長或醫護,先作評估再處理。
5月25日早上九時,黃凌鋒父母由社工陪同到葵涌殮房認屍。
黃凌鋒母親情緒激動,在場探員一度召救護車到場,她在車上休息二十分鐘後拒絕送院。
黃凌鋒父母認為黃凌鋒突然尋死或另有原因,到李永達議員辦事處求助。
下午四時許,由社區主任郭平陪同,到北大嶼山警署報案,要求再查跳樓事件原因。
香港人權監察指出,事件可能牽涉精神病患者尊嚴和權利,甚至虐待兒童,促請學校及有關部門,徹查事件及公開交代。
5月26日傍晚,東涌天主教學校副校長溫兆強,與駐校女社工黎嘉欣和一名男教師,由同校讀書的黃凌鋒弟弟陪同探訪黃家,將校內籌集的帛金和心意卡送給家人。
黃家向校方提出三個要求:
清楚交代有否強逼黃凌鋒服藥。
協助設一個靈位,以便家人拜祭。
與事件有關男女教師要到黃凌鋒靈位前道歉。
溫兆強表示會把有關要求帶回學校討論。
2010年9月,黃凌鋒父母與小兒子,一家三口由東涌調遷至將軍澳公屋,黃凌鋒父母每晚失眠,要服食抗抑鬱藥。
悲劇發生後,黃凌鋒父親一直停工,2011年6月才重投工作,任職地盤保安。
2011年9月20日,死因庭聆訊黃凌鋒死因。
任教中文的陳秀芳老師,中三任教黃凌鋒一班,見黃凌鋒無視周遭無心上課的同學,能專心學習,覺得他正氣,對他頗欣賞。
2010年,黃凌鋒已升讀中四。
5月7日敬師日,黃凌鋒透過中央視像系統,開咪公開批評陳秀芳。
「我唔似其他班代表咁講咁多廢話」、「好多老師話我哋班垃圾,我無所謂」。
之後點名對陳秀芳說:「其他同學無留心上堂睇唔到我嘅努力係正常,但佢咁專心應該睇到吖!?你成日教人做人態度,你有無反省自己嘅做人態度呀?」
陳秀芳頓時傷心痛哭,但想深一層,黃凌鋒或受病情影響,見他因此受罰停課,對他說「老師無嬲你」,提議他把握機會自修。
及後收到黃凌鋒的剖白信,陳秀芳才明白黃凌鋒當日說話的意思。
陳秀芳在庭上讀出黃凌鋒的剖白信,黃凌鋒是因為不值她面對頑皮同學,還要笑臉迎人,為同學阻礙課堂感到不公平,叫她檢討,是因為眼見老師努力付出,仍不獲同學認同。
信中明言「明白老師你內心的不甘心與難受」,同學在敬師日只感謝班主任而無視陳老師努力,他為老師感到不甘心,「所以我決定了自己做這種事」。
陳秀芳這才明白黃凌鋒一番話,原來出於維護老師,師生兩人誤會全消。
學校訓導主任林錫榮表示,黃凌鋒停課共五天半,是因為要先平復黃凌鋒與老師及同學間的情緒,才能讓他再與同學一起上課。
所謂道歉,是要黃凌鋒親身向老師及同學,交代擅改講辭的原因。
由老師監督黃凌鋒服藥的決定,是由於黃凌鋒母親曾透露黃凌鋒抗拒服藥。
林錫榮補充說,校方決定懲處前,曾嘗試諮詢黃凌鋒的主診醫生,但找了一兩日也聯絡不上,至於為何在聽取醫生意見前便執行懲處,林錫榮未有正面回應。
黃凌鋒母親作供時情緒一度激動,批評校方不顧兒子意願,逼他在校內服藥:「老師係教文化,你了解唔到佢個心!」
9月21日,黃凌鋒主診醫生,葵涌醫院精神科林敬生醫生出庭作供時說,2008年12月,黃凌鋒因有自殺念頭被強制入院,他從校方和社工得知,入院前一年,黃凌鋒曾企圖從家中窗口跳下,黃凌鋒曾與教師輸賭,若無法勝出網球比賽,便要讓他死。
黃凌鋒除出現自殺念頭外,還有多項異常行為,如將自己的血混和朱古力、不肯進食,腦內出現魔鬼與天使交戰,聲稱十八歲時要結束自己生命。
林敬生透露,黃凌鋒本來每日服4.5毫克藥,2010年3月覆診時病情穩定,沒出現病徵。
黃凌鋒母親曾向林敬生求助,說黃凌鋒擅自將4.5毫克藥物份量減為0.5毫克,她擔心兒病情惡化。
林敬生以為黃凌鋒嫌「將藥分為半粒」麻煩,診斷後將藥量改為四毫克,希望他不會停藥。
一直為黃凌鋒輔導的駐校社工黎嘉欣稱,2009年8月及2010年初,黃凌鋒兩度自行減藥後,行為怪異,例如會突然衝入另一班,欲數臭該班班主任,突然在女廁門口截停女同學,要對方陪他玩遊戲,將寫上「生命」、「信任」、「愛」的匙扣,送給女同學。
黃凌鋒離群獨處,借機逃避影相,與女同學拍拖分手後,在facebook宣稱自己玩弄感情。
2009年11月,黎嘉欣擔心黃凌鋒病情有異,曾將情況通知醫院,黎嘉欣澄清校方監督服藥的決定,已獲黃凌鋒和醫生同意。
校方作出懲處黃凌鋒決定前,黎嘉欣曾諮詢心理學家意見,心理學家認為要求黃凌鋒公開道歉,做法並不適當。
校方當時着眼於幫助黃凌鋒與老師及同學復修關係,要求他道歉。
葵涌醫院精神科醫生鍾傑強稱,黃凌鋒一直服用醫院處方的藥物「維思通」,血液和小便會有殘留物,由於不知道毒理報告有否進行該藥測試,難以判斷黃凌鋒生前有否按時服藥。
黃凌鋒的老師周振華供稱,事發當日早上,黃凌鋒在他面前服用思覺失調藥。
法醫曾澤慈回應周振華老師供辭,指出根據毒理報告,黃凌鋒體內殘餘藥物,是一款常用感冒藥,而非思覺失調藥。
法醫逐項讀出黃凌鋒身上多處傷勢,黃凌鋒母親再次嚎哭,裁判官陳碧橋問她需否離庭休息,被她拒絕:「法官大人,你畀我喺度,我忍唔到……」
庭上播放學校閉路電視片段,黃凌鋒出事前在走廊徘徊,然後走往鏡頭以外梯間。
黃凌鋒母親看到愛兒「最後一面」,哭着喊「傻仔」,黃凌鋒父親輕拍妻子肩膊安慰,自己亦雙眼通紅,離開法院時,夫婦兩人神情比之前憔悴。
9月22日,東涌天主教學校校長劉中元作供。
劉中元說,2010年5月10日,校方召開會議,談及黃凌鋒在敬師日公開批評中文女教師,又指同學是垃圾,校方認為言論帶有侮辱性,不尊重老師,亦引起同學不滿。
敬師日事件後一、兩天,在黃凌鋒同班同學的Facebook上,發現有「要教訓他(黃凌鋒)」等的帖文。
校方決定將黃凌鋒「調離」班房,避免他與同學衝突,同時讓他靜思事件及讓成長組老師輔導他。
劉校長認為記「大過」是訓育方法,不認同是處分,不會影響黃凌鋒升讀大學。
劉中元續指,「過」是可補的,只要同學協助服務工作,記錄可以消除,這都列明在學生手冊上,班主任亦會每年提醒。
學校從沒有要求黃凌鋒向全校公開道歉,學校一向以正面對待學生,若學生有精神問題,「保護佢都嚟唔切啦」,重申沒有要求黃凌鋒就事件停學。
死因裁判官陳碧橋,破例批准黃凌鋒父母在結案陳詞時發言。
黃凌鋒母親批評學校處罰得太嚴,批評校長作供時「句句謊言」,死因庭完成聆訊,明日作出裁決。
9月23日,死因庭陪審團一致裁定黃凌鋒死於自殺,他父母聞判後激動嚎哭,控訴校方「逼死」兒子,會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學校歧視思覺失調患者,誓要為兒子討回公道。
黃凌鋒父親說:「我個仔有思覺失調,要很小心處理,怎可以當正常人處罰?我一直反對要凌鋒在學校服藥,但林老師話一定唔得,只承諾不會有其他同學目睹,但阿仔竟被安排在走廊、當着同學面前服藥,令他失去面子,因而出事了,校長一直無表示過歉意,無承擔責任。」
代表黃凌鋒家屬的律師何俊仁稱,會將本案提交立法會,討論如何落實死因庭建議。
10月6日,黃凌鋒父母在代表律師陪同下到平機會投訴,要求調查兒子就讀的東涌天主教學校,有否違反殘疾歧視條例。
平機會主席林煥光接見他們,安排與調查科主任開會,由於當事人已身故,距離事發日期逾一年,超過平機會接受投訴期限,平機會需徵詢法律意見,才決定能否調查這宗個案,會在兩至三個星期內回覆。
2016年8月31日,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校長劉中元榮休。
2021年1月31日,《大公報》撰文炮轟劉中元,指他於2019年參與聯署,要求特區政府立即擱置修訂逃犯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