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自唐代從印度傳入中國,日本僧人空海來華隨青龍寺惠果和尚學習密法。
公元806年,將真言宗傳入日本,大力弘揚,其後產生六十多個流派,分「古義」和「新義」兩大類。
日本新義真言宗豐山派,第四十八代傳燈大阿闍(音都)梨權田雷斧,七十歲時發願將密法傳入中國,1924年來華,到潮州傳法。
妙宗寺原名佛潤園,位於屯門青山村181號,1931年創建,佔地萬多呎。
1952年1月1日,釋寬濟在廣東省潮州市出生。
1985年,釋寬濟於西方寺依永惺長老剃度出家,在香港寶蓮禪寺受三壇大戒,其後到台灣入讀台中南普陀佛學院,畢業後任職南普陀佛學院院監及教授職務。
1993年,釋寬濟返回香港,接法於永惺法師為天台宗四十六代法嗣,赴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學習東密真言宗,成為高野山真言宗五十三代傳法阿闍黎。將中土失傳的密宗密法,由日本高野山再傳承回到中土。
1996年,寬濟法師重建青山佛潤園。
1998年,寛濟法師接任青山佛潤園住持,更名尸羅精舍,成立佛教法界學會,佛潤園其後改名為妙宗寺,寛濟法師任住持,之後創建香光精舍、蓮池淨苑。
妙宗寺隨地勢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放生池及山門,上層為客堂及大雄寶殿,大門外尚刻佛潤園的舊名,殿前對聯及寺名,均出自永惺長老手筆。
大門內庭園有一座玻璃纖維敬塑的白衣觀音,手持寶瓶,佇立在蓮池之上。
大雄寶殿內,龕中供奉三寶佛像,法相莊嚴,兩旁的頂上,供有二十四座神態各異的諸天。
妙宗寺供養不少大德高僧的舍利,包括虛雲、太虛、印光、慈舟、弘一、倓(音潭)虛、樂果、廣欽、大寶法王等,分別供養在舍利塔中。
中國佛教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凈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八大宗派特點可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凈,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寬濟法師認為中國及日本,語言文化不同,戒律觀點各異,有必要另立適合中國大乘佛教的「真言宗」,創辦佛教真言宗法界圓融派,特色是五項圓融,包括:
(一) 顯密圓融: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有一派稱為「八宗兼學派」,學顯教的人,可以兼修密宗,學密宗之人亦不離開顯教。
(二) 宗派圓融:傳承為「古義」真言宗,以高野山真言宗小野大僧都派中院流為基礎,再融各宗派,取長補短,不離中院流亦不局限於中院流,務求修學圓滿之真言宗。
(三)僧俗圓滿 :真言宗傳到日本,明治天皇以政治力脅迫命令,所有寺廟僧人放棄佛制戒律,擁有寺廟產業,僧人蓄髮、喝酒吃肉、結婚生子、子承父業,雖仍受「出家人之三壇大戒」,但為大乘佛教垢病,備受各方譴責。
這是真言宗不能盛行於東土的主要原因,法界圓融派主張僧、俗分開,密法才能興盛。
(四) 貴賤圓融:學密宗,尤其是「東密」,往返日本最少三次,估計約須十萬港元,費用昂貴,非一般人所負擔,若能在香港學習,可省卻大筆費用。
出家僧侶與在家居士,可透過「網路佛學院」影音,學習顯教與密宗各種法門,得到免費及便利的教導。
(五) 法界圓融:修行方式雖多,不外乎修心,只須「隨情曠達,任性逍遙,但盡凡心,莫存聖解」。
寬濟法師正努力發展妙宗寺,宏願在此地加建一專供女眾修行的房舍,以備日後創辦可供男女眾修行的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