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卦第四爻,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裕:衣服與穀物豐足,引伸富裕。
父:手持算籌教導他人,引伸導師、父親。
之:離開原地前往他方。
蠱:將毒蟲放在器皿內培養成毒蟲之霸。
往:到達目的地,引伸前往。
見:漫無目的地觀望。
吝:「口腔上顎刺青」,引伸不輕易示人。
意思是:有學問的導師,離開原地到窮山惡水,到達目的地後漫無目的地觀望,不會輕易向人展示才華。
東漢曹操謀士郭嘉的故事,可解此爻爻義。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省禹州市),郭嘉體弱多病,行為不守禮法,少年時已有遠見,預測漢末天下將會大亂。
190年,郭嘉二十歲,北見袁紹,了解袁紹器度後,對袁紹謀臣辛評、郭圖說:「有智慧的人,會審察自己的主公,這樣才可做一百件事而一百件事都成功,這才可建立功名。」
「袁公欲仿傚周公禮賢下士,但未知用人之道,頭緒繁多卻不得要領,喜歡謀劃但優柔寡斷,與他救濟天下大難,成就霸王之業,難了!」
郭嘉離開袁紹,遠去隱居,不與世俗交往,秘密結交英傑。
建安元年(196年),郭嘉二十六歲,被司徒趙溫辟為府吏,曹操這時以司空職位架空三公,荀彧(音旭)趁機向曹操推薦郭嘉,頂替早逝的謀士戲志才。
曹操與郭嘉討論天下大事後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能令我成就大業的,一定是這個人。)
郭嘉高興說:「真吾主也。」(果然夠資格當我的主公。)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能力,郭嘉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説,舉出十條理由,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
十勝是: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
郭嘉分析很具説服力,振作曹軍將士鬥志,助曹操擬定遠期和近期作戰目標。
曹操為郭嘉特設司空府軍師祭酒一職,相當於曹操的個人機要秘書,確立郭嘉在曹操軍事智囊團中的核心地位。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被呂布襲擊,依附曹操,謀士程昱(音旭)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
郭嘉說:「劉備雖然落魄,還很有威望,如果將他殺了,天下會覺得曹操氣量狹小,以後恐怕沒有人才會想來投靠。」
「放劉備回去,他不但人氣超高,身邊有關羽、張飛這種猛將,將來絕對是個大麻煩,最好把他軟禁起來。」
曹操覺得兩人言過其實,劉備沒那麼可怕與難馭,不採納二人之言,一心想讓劉備歸順自己,上演「煮酒論英雄」一幕。
同年九月,曹操東征呂布,呂布固守城池,曹軍疲乏,曹操有意退兵,郭嘉勸說:「昔日項籍七十多場戰爭未嘗敗北,一朝失勢便身死國亡,這是因他恃勇無謀,如今呂布每戰皆敗,氣衰力盡,內外失守,呂布不及項籍,乘勝攻擊,必定能擊敗他。」
曹操同意,郭嘉與荀攸都認為必敗呂布,建議用水計強攻,果然攻克呂布。
建安四年(199年),劉備藉口攻打袁術,離開曹操勢力,程昱、郭嘉再勸阻曹操:「放走劉備,會生變數了!」
當時劉備已走,奪了下邳,對抗曹操,曹操大嘆不應放走劉備。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決定與袁紹開戰前,先東征劉備,眾將領擔心袁紹南下,令曹軍進退失據。
曹操對此有疑惑,問郭嘉,郭嘉勸說曹操:「袁紹生性遲而多疑,必定不會來得很快,劉備新起,眾心未附,若盡快攻擊,必敗劉備,此乃影響存亡機會,一定不可以失去。」
曹操同意,曹軍大破劉備,俘虜劉備妻子,擒了關羽,進而擊破與劉備聯合的東海賊寇,解決東邊的問題,劉備逃奔投靠袁紹。
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勢力不及袁紹,曹營不少人暗中向袁紹獻媚,準備為自己留條後路。
開戰後,兩軍於官渡對峙,江東之主孫策有意北上,攻擊曹操根據地許都,曹營眾人皆感恐懼。
郭嘉認為:「孫策剛掃平江東群雄,樹立一大堆仇家,很多人想要他的命,他喜歡一個人騎馬晃來晃去,很快就會被刺殺。」
果然,孫策未渡江,在一次狩獵中被仇敵許貢的食客所殺,由他的十九歲弟弟孫權接班。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大敗袁紹,袁紹不久死去。
曹操出兵討伐袁紹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節節勝利後,眾人都認為應乘勝追擊,郭嘉認為應退兵,令其自相殘殺,曹操從計,南擊劉備。
袁譚、袁尚因爭奪冀州開戰,袁譚被袁尚所敗,出走平原,派遣辛毗(音皮)向曹操求降。
曹操進攻鄴城,將袁尚趕向北走,曹軍不久擊敗袁譚,平定冀州。
建安九年(204年),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建安十年(205年),郭嘉建議曹操,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控制抵禦。
曹操重用曾詆譭過他的陳琳,一直觀望的人都前來歸附。
袁尚逃到烏桓,許多人認為烏桓地處偏僻,不用征討袁尚。
郭嘉說,袁家父子於烏桓人有恩,是烏桓舊主,讓其逃脫,恐將來東山再起。
曹操意欲對南方用兵,到時候難免腹背受敵,趁袁尚根基未穩立即發兵,方能防範於未然。
曹營怕荊州的劉表會派劉備偷擊許都,郭嘉認為劉表未完全信任劉備,不會有大動作,應儘快解決北方事宜,兵貴神速,宜留輜重,輕騎兼程,出其不意。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繼續北上,討伐袁尚及外族烏桓,曹軍不帶輜重,遠征軍乏食,糧道未建完善,軍糧無法送達。
董昭建議開鑿平虜、泉州二渠,解決運糧問題,然而夏天經常積水,道路不通,胡虜遮守蹊(音兮)要,軍隊無法前進,靠田疇獻計假裝撤退,實際行小路攻擊大本營,大破敵軍,斬殺蹋(音踏)頓,一路追殺袁尚,曹軍俘虜二十餘萬人。
走投無路的袁尚、袁熙,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公孫康將他們殺死,表示歸附曹操,曹操成功統一北方。
郭嘉隨同曹操征討烏桓途中,身染重病,臨行前留下遺言:「吾不南回。」
曹操自柳城北還,郭嘉因水土不服病情加重,曹操非常擔心,不斷前去探望,郭嘉回天乏術,死時三十八歲。
郭嘉臨走前託付曹操,照顧自己的妻子和一歲兒子郭弈,曹操承諾以親子待之。
曹操一輩的人中,郭嘉年紀最輕,曹操有意自己身故後,由郭嘉輔佐自己兒子,如今郭嘉早逝,曹操對自己的繼承人無比擔憂。
曹操到郭嘉喪禮時,慟哭流涕,對荀攸等說:「各位年紀都是我的一輩,唯獨奉孝最年少,當天下定了後,想囑託他後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
諡郭嘉為貞侯,其子郭奕繼嗣。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大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要是郭嘉還在,我就不會淪落至此…)
之後潼關之戰與馬超交戰不利,漢中之戰親率大軍打劉備未成功,曹操經常懷念郭嘉,說「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郭嘉過世時,諸葛亮才剛加入劉備陣營,當時的人認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262年,郭嘉因功,受到曹奐於曹操廟庭祭祀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