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卦第二爻,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幹:樹幹造成的叉及盾,攻守兼備,引伸能幹。
母:可授乳的女子,引伸母親。
之:離開原地前往他方。
蠱:將毒蟲放在器皿內培養成毒蟲之霸。
不:否定。
可:發出吸引的聲音,引伸認同。
貞:占卜龜甲,引伸驗證。
意思是:能幹的母親,離開原地去到窮山惡水,最初會有阻力,經過驗證後會得到認同。
西漢漢宣帝生母王翁須的故事,可解此爻爻義。
王翁須(公元前112年―公元前91年),王氏,名翁須,字不詳,母親王妄人,涿郡廣望人(今河北涿州)。
王妄人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嫁給同鄉王更得,那年她十四歲,王妄人尚未生養,王更得便去世了。
王妄人再嫁給王乃始,生了兒子王無故、王武,女兒王翁須,家境相當貧寒困頓。
王翁須八歲時,被中山靖王劉勝之孫,廣望節侯劉忠之子劉仲卿相中,劉仲卿向王乃始承諾「予我翁須,自養長之」(把翁須給我,我來供養並教育她成人),王乃始把王翁須送到劉家寄居。
王翁須變相賣身為僕,進了劉家要學歌舞,一入侯門深似海,王翁須一年只能回家兩次。
天漢四年(前97年),王翁須十五歲,劉徹與衛子夫所生嫡長子劉據還是太子,劉據長子劉進,母親為史良娣,故號史皇孫。
戰國、秦漢時期,邯鄲是盛產美女地方,各地王侯貴族多到這裏挑選女樂。
史良娣選擇服侍兒子劉進的人,遣太子舍人侯明到趙國邯鄲尋求歌舞女,侯明委託邯鄲的賈長兒代為尋找。
賈長兒來到劉仲卿家,一眼看上王翁須,說服劉仲卿讓他帶走王翁須。
王翁須不肯跟賈長兒離開,捎信給母親,母親王妄人帶她逃到外祖母家躲起來,劉仲卿其後騙王妄人將王翁須送回,王翁須被賈長兒帶到邯鄲後,自此與家人失散。
太始年間(前96年),年值豆蔻的王翁須與另外四位歌舞女,被賈長兒送至長安,入太子家侍奉劉進,王翁須得到史皇孫劉進寵幸,作為家人子。(皇孫的妻妾沒有名號,都稱為家人子。)
徵和二年(前91年)生下兒子劉詢,身份升為皇孫妃,稱王夫人。
劉詢出世後幾個月,徵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蠱之禍爆發,衛太子、史皇孫敗亡,史良娣、劉據之女同時遇害,劉據家人牽連被害,屍體沒有收殮下葬。
廷尉監邴吉被調到京城負責處理衞太子劉據案,王翁須被捕下獄,最終被處死。
王翁須求邴吉照顧只有幾個月大的皇重孫劉詢,邴吉知道太子被誣陷,同情王翁須及劉詢,讓忠厚謹慎的女囚胡組、郭徵卿,住在寬敞乾淨的房間哺育劉詢。
劉詢體弱多病,有幾次病危,女囚胡組叫劉詢做「狗兒」,希望把名字取得賤一些,較為好養。
邴吉認為劉詢是皇重孫,必須加以尊重,記起枚乘在《七發》中說:「澀然汗出,霍然病已。」(出了一身大汗,病全好了。),給劉詢改名為劉病已,希望他以後不會生病。
五年後,漢武帝病重,巫師告訴漢武帝,長安城監獄有帝王氣,漢武帝命人將監獄內的犯人全部處死。
使者夜晚到來,邴吉緊閉大門,説道:「皇重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呢?」
到了天亮,使者無奈返宮回覆,漢武帝此時迴光返照,説:「天使之也。」
漢武帝忽然感覺對不起太子劉據,在遺詔中命人把劉詢放在掖庭收養(掖庭是宮殿中的旁舍,妃嬪的住所。),把劉詢列在皇室正式名錄。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八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大赦天下,皇曾孫劉詢出獄。
劉詢出獄後,沒放在掖庭收養,邴吉自己拿錢供養劉詢,後來知道劉詢的外婆和伯父還在,將劉詢交由史良娣的哥哥史恭照顧。
史恭的母親貞君看到孫子還活着,痛哭一場,親自餵養劉詢,劉詢十七歲時,娶許平君為妻。
元平元年(前74年),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劉弗陵無嗣,大將軍霍光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他是劉徹與李夫人的兒子劉髆之子。
劉賀「荒淫無行,失帝王禮宜,亂漢制度」,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六月癸已日,被以霍光等大臣廢黜為海昏侯。
漢武帝的子孫三代幾乎都被漢武帝殺盡,霍光等人在漢武帝遺詔中,找到幸存的劉詢列在皇室正式名錄。
劉詢是衛子夫的親曾孫,霍光是霍去病的異母弟,算得上是衛子夫的外甥。
邴吉在漢昭帝時任大將軍長史,他對霍光說劉詢資質過人、性格平和,霍光決定讓劉詢登帝位。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庚申日,十八歲的劉詢以「武帝正統」繼承皇位,是為漢宣帝。
本始元年(前73年),漢宣帝「比諸侯王國」改葬劉進夫婦,追諡劉進曰悼,王翁須為悼后,史稱王悼后,陵園稱悼園,有長丞奉守。(今址在西安市文景公園,園內封土尚在)
地節二年(前68年),輔政的霍光去世,漢宣帝親政,開始報答照顧他的恩人。
史恭和他的母親貞君已經去世,漢宣帝把史恭的三個兒子全都封了侯。
漢宣帝之後尋找母親王翁須在世的親人,由於時間久遠,線索多似是而非。
後來找到王妄人,派太中大夫任宣與丞相,御史的屬吏到王妄人的鄉里訪問知情人,都說王妄人是漢宣帝的外祖母,之後找到漢宣帝兩名舅舅王無故、王武。
第二年,王妄人「乘黃牛車朝見,轟動京城,百姓謂之黃牛嫗(音淤)」。
王乃始於本始四年病死,追諡思成侯,詔令涿郡修繕王乃始房屋故居,建思成園。
漢宣帝封王妄人為博平君,一年後,王妄人病逝,諡思成夫人,下詔遷移思成侯與她合葬於奉明顧成廟南,設定園邑長丞,撤銷涿郡思成園。
王無故封平昌侯,兒子王接為大司馬車騎將軍,王武為樂昌侯,兒子王商官至丞相。
邴吉一直沒有向漢宣帝提及舊事,後來有位宮婢上書説撫育過漢宣帝,説邴吉全都知情。
漢宣帝宣邴吉與那名宮婢對質,邴吉對宮婢説:「你撫育皇曾孫不盡心,還被我處罰過,你有甚麼功勞。」
漢宣帝這才知道邴吉有舊恩卻從沒説出來,認為他非常賢德,代魏相為丞相。
念在那名婢女也曾照顧過他,重重酬謝。
元康元年(前65年),漢宣帝按天子規格,對父親劉進上尊號曰皇考,立皇考廟,增加奉明園民戶為奉明縣作為陵邑。
漢宣帝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又稱「孝宣中興」,史學家稱這一時期西漢國力最為強盛。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十二月,劉詢因病崩於未央宮。
文景公園位於西安市北郊,文景路和鳳城三路十字西南,1998年8月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翁須墓冢外觀呈饅頭狀,高度約十米,直徑約五十米,算是規模比較大的漢墓。
陵冢前沒有墓碑,只有人民政府立的一塊文物保護單位碑,背後是墓主人王翁須的大致簡介。
旁邊王前村的居民,世代守護王夫人墓,認為自己是王夫人的同族後裔。
劉慶柱和李毓芳所著的《西漢十一陵》,認為文景公園內的不是王翁須墓冢,史皇孫和王夫人合葬在奉明園,位於西安市玉祥門西一公里處,大慶路以北的西安儀表廠和電纜廠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