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 屯門公園

屯門公園原稱屯門市鎮公園,建於填海區,是新界首個提供多種康樂設施的大型公園。

公園店佔地約12.5公頃,分三期建造,由區域市政局興建,區域市政總署管理。
1985年8月29日,第一期落成。
1988年8月,第二期開放。
1991年1月2日,第三期啟用。

2000年,區域市政局及區域市政總署解散,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手管理,配合全港公園統一名稱改為屯門公園。

園內種植超過二千棵喬木、十萬株灌木,約有二百個不同品種,古樹名木包括榕樹(細葉榕)、大葉榕(黃葛樹)、榕樹(細葉榕)。

植物專類園設五個不同主題花園,包括:碧水亭、太湖石花園、香花園、園中園、玫瑰園。

其他設施包括人工瀑布、模型船池、露天劇場、滾軸溜冰場、兒童遊樂場、快餐亭、多用途球場等。

公園的人工湖佔地約一公頃,落成初期養有不少水鳥,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後已全部撲殺。

2015年5月30日,人工湖湖水離奇流失,露出湖底淤泥,百多條錦鯉和鯽魚在淺水掙扎,康文署派人到場處理。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設立的首個爬蟲館,1999年在公園南面啟用,面積約245平方米,2006年擴建至總面積約五百平方米。
爬蟲館擺設七個爬蟲類模型標本,每年入場人次達三十六萬,包括二萬八千八百名團體参觀者。

設施包括室內展覽缸及露天展覽場,展出不同品種爬蟲類動物,以圖文介紹三十三種共五十三隻活展品,包括:地氈蟒、窩瑪蟒、球蟒、綠樹蟒、豬鼻鱉、輻射紋龜、齒緣攝龜、蛛網龜、黑池龜、盾臂龜、紅樹巨蜥、藍舌石龍子、華麗刺尾蜥、中國水龍、豹紋壁虎等。

人工湖原有水上單車租借服務,2003年後,湖中踏水上單車活動已取消,人工湖旁邊有模型船池,供模型船愛好者使用。

屯門區內不少退休人士,在公園內以曲藝活動消遣,後來發展為多達十數個表演藝術團體,他們使用大型擴音器,遭到附近民居投訴造成噪音滋擾。

2006年,執法人員驅趕演唱者,觀眾起鬨走避,一名七旬老翁被職員追截時跌倒喪命。

2006年5月20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康樂事務)丘國賢表示,決定撥出三百萬元,在屯門公園露天劇場,興建隔音屏障,控制區內曲藝表演團體造成的嘈音。

露天劇場可容納五百人,估計足以應付區內喜愛曲藝人士需要,對於屢經勸告不改,違反規定的人,會採取強硬手段執法。

5月27日開始,公園內另設自娛區,康文署會安排預先申請的曲藝人士表演。

丘國賢說,察覺到屯門公園,有小部分曲藝團體表演時,以點唱形式收費,事件已轉介警方處理。

這類因演出而發生的爭執不斷出現,2009年發生唱歌市民與康文署職員衝突事件,2011年康文署外判職員與一名曲藝人士爭拗,一名職員在混亂中被人推倒受傷送院。

之後,有組織「賣唱」集團進駐公園,隨意打賞演變成有「色情」意味的「獻金」。

2019年7月6日,連登網民發起「光復屯門公園」遊行示威活動,公園賣唱問題開始複雜化,2020年2月22日再爆發衝突。

耗資約二千八百萬港元建造的共融遊樂場,2018年12月3日對外開放,分南北兩部分,共有七個遊玩主題區,是香港首個把「水」和「沙」兩項自然元素,納入設計的無障礙兒童遊樂場。

概念源自2015年智樂兒童遊樂協會,主辦的「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建築署採納得獎作品概念,再深化設計。

屯門公園
地址:香港屯門屯門鄉事會路

入場:免費

開放時間:
爬蟲館,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 (包括公眾假期)
模型船池,每日上午七時至下午十一時(包括公眾假期)
兒童遊樂場,每日上午七時至下午十一時(包括公眾假期)

每星期一上午七時至下午一時暫停開放,以便進行場地保養工作。(如星期一為公眾假期,保養工作將順延至下一個工作天進行)

其他公園設施:二十四小時

交通:
西鐵屯馬線屯門總站
途經西鐵屯門總站的交通工具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