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第二爻,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介:身穿鎧甲,引伸堅硬、堅定、耿直。
於:烏鴉,因反哺被稱孝鳥。
石:石磬的形狀,本義是石頭。
不:否定。
終:絲線兩端打結,引伸終結。
日:太陽。
貞:以龜甲占卜,引伸驗證。
吉:以玉作祭品,引伸吉祥。
意思是:耿介如石,適度安樂,不待終日,堅守正道可獲得吉祥。
六二爻是陰爻居於偶位,而且居中,能夠用道德來約束自己,使自己不過份追求享樂,所以吉祥。
占得此爻要保持清醒,不要在娛樂中放縱自己,忘了該辦的正事,這樣就能做到享樂、事業兩不誤。
唐朝的安樂公主可解此爻爻義。
安樂公主李裹兒(685年-710年7月21日),唐中宗和韋皇后的第八個女兒(最小的一個),生平極受父母寵愛,權傾一時。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死後,李顯繼承帝位是為唐中宗。
繼位五十五天後,武則天將中宗廢為廬陵王,驅逐長安。
嗣聖元年(684年)二月,唐中宗李顯被貶黜至房州、均州,垂拱元年(685年),中宗再遷至房州(今湖北省房縣)。
在押解的車中,韋氏動了胎氣,早產生下一個女兒,是李顯第八女,亦是最年幼女兒。
女嬰剛出娘胎,身邊連一張被氈都找不到,李顯脫下衣服包住女兒,故命名為裹兒。
武則天登帝位後,改國號為周,在狄仁傑勸說下,將帝位還給李唐。
聖曆元年(698年)九月,武則天召李顯還洛邑,重新立為皇太子。
李裹兒天生麗質、美艷無雙,妖嬈嫵媚,武則天認為很像自己,收到宮中養育,封安樂郡主,許婚給楊承烈之子楊守文。
楊守文還未迎娶李裹兒過門,她已與武三思兒子武崇訓私通。
長安年間(701年至704年),李裹兒因偷情懷孕,以安樂郡主身份嫁給武崇訓,結婚六個月後,生下了一名男嬰。
武延秀是武承嗣二兒子,與武崇訓是堂兄弟,平日經常到武崇訓府上。
武則天時代,突厥可汗默啜提議與大唐和親,把女兒嫁給大唐皇子。
武則天打算讓淮陽王武延秀做默啜女婿,派閻知微充當使者,護送武延秀見默啜。
默啜聽說武延秀姓武,不是姓李,不是皇家之子,感覺受到羞辱,非常生氣:「我要把女兒嫁給李姓皇子,你們送來的卻是皇后的侄孫!」
一氣之下,默啜把武延秀囚禁,派兵攻打大唐,到了唐中宗神龍初年,武延秀才找到機會,僥倖回到長安。
相貌風流的武延秀學會突厥話和外邦歌舞,每次到武崇訓府,都會表演給安樂公主看。
唱幾段突厥歌,跳一跳胡旋舞,討得安樂公主歡心,收為情夫,門第上下盡知,唯獨武崇訓不知。
神龍元年(705年),八十二歲的武則天病重,張柬之、李多祚等發動神龍政變,逼使武則天傳位給李顯。
唐中宗復位後,認為李裹兒為他帶來幸運,封她為安樂公主,食邑兩千五百戶。
唐中宗與韋皇后對她的寵愛日深一日,任意滿足李裹兒的願望,她的請求無不允許。
韋皇后與武三思私通,把持朝政,唐中宗本欲立次子李重福為太子,韋皇后反對,其後改立三子李重俊為太子。
安樂公主瞧不起庶出的李重俊,常在公開場合與丈夫武崇訓羞辱他,嘲笑譏諷,視李重俊如同僕役。
安樂公主羨慕武則天獨斷朝綱,要求中宗廢除太子,立自己為皇太女,被魏元忠進諫阻止後,慫恿韋皇后模仿武后稱制,以女主君臨天下。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發動政變,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武三思、武崇訓於府第,誅其親黨十餘人,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門搜捕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
唐中宗和韋皇后帶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
李重俊其後兵敗被殺,是為「重俊之變」。
武崇訓死於重俊之變未夠百日,安樂公主嫁給與她通姦的武延秀,生下一子。
嬰兒滿月,安樂公主要中宗下令大赦天下,韋皇后見武延秀翩翩少年,要他侍寢。
安樂公主大肆包養情夫,廣蓄面首,與上官婉兒男寵崔湜通姦,淫亂後宮,當着上官婉兒面前脫去武延秀下裳,指着陰莖說:「與崔湜相比,哪個更勁?」
安樂公主強奪祖姑母臨川大長公主府第,動用公帑在府第內修築一座壯觀的安樂寺。
自古以來都有在端午鬥百草的遊戲,其後演變為互相炫耀寶物。
這年宮中鬥草會,安樂公主想起南海祗洹寺,維摩詰菩薩像的五綹鬚,是以東晉文豪謝靈運的真鬚所裝,派遣黃門侍郎將佛鬚割下來給她,在宮中鬥草會時拿出來炫耀。
安樂公主與太平、長寧、宜城、金城、新都、定安共七位公主,將國家官爵分別標價,公開兜售,所授官職有五六千人,人稱「斜封官」。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與韋皇后合謀,以一碗毒湯餅毒殺唐中宗,起草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安國相王李旦輔政,韋后為皇太后攝政,唐中宗終年五十五歲。
7月21日,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唐隆之變,率禁軍官兵攻入宮中,夜襲玄武門,肅清宮掖,盡殺韋姓諸人,是為唐隆之變,韋皇后首先被殺,首級被獻給李隆基。
安樂公主深居別院,不知外面兵變,在梳妝台前化妝,一名美貌少年陪侍在旁,剛畫眉就聽到亂兵攻來,公主逃跑,追兵不久趕上,當場將她斬首,得年二十五歲。
韋皇后被追廢為韋庶人,安樂公主被追貶為悖逆庶人(勃逆宮人),兩人都開除皇室身份。
安樂公主被殺近半年後,才草草下葬,唐睿宗依照禮制為她們辦理後事,分別葬以一品、二品禮。
2006年,長安區配合基建時,發現安樂公主墓,墓室簡陋,為長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出土墓志一合。
2015年10月15日,長安區博物館對外公布唐朝安樂公主墓志,三百字左右的志文概述安樂公主,受寵愛、毒殺父皇、宮廷政變被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