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老子的自然規律與社會法則(六十五) 配音:粵語 字幕:繁簡

https://mewe.com/p/frogwong1/show/60682e41f52dd863d027a880

甯武子,姓甯,名俞,衛國賢大夫,武是他的諡號,所以稱為甯武子。

甯武子生長在一個禮崩樂壞時代,衛懿公好養鶴誤國,北狄攻佔衛國的朝歌城。
甯武子及家人隨逃難人群一路東奔,衛文公後來在齊桓公幫助下復國,甯武子開始出仕,得到衛文公重用,經歷衛文公和衛成公兩朝。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衛成公從衛國「出奔」,甯武子一直在他身邊,不但救了衛成公性命,更助他「復國」,成為春秋時期有名的賢大夫。

衛成公時期政治混亂,大臣有多遠躲多遠,甯武子沒選擇避亂離朝,盡心竭力做事,支撐局面,努力為君主做事。

《論語.公冶長第二十一》,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成語《愚不可及》由此而來,原是讚美之辭,後來成為貶義。)

(白話節錄翻譯)
孔子說:「衛國賢大夫甯武子這個人,國家安定、政治上軌道時,展露才能,替國家辦事,非常有智慧。國家動亂,政治偏離軌道時,他迎難而上,盡忠職守,對大部份人來說是冒風險的「傻事」,是「不聰明」做法,是「愚」。
老子說: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順境時發揮智慧才能,貢獻國家,是可以學得來的,逆境時迎難而上,盡忠職守為國效力,卻是無法學得到的!」
老子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甯武子在衛文公主政清平之世沒有特殊功績,可見他的智能是一般人能達得到的,衛成公機關算盡,不聽甯武子忠告,結果在亂世之中失掉衛國。
老子說: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甯武子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努力周旋,盡心竭力,不避艱險,在亂世之中有勇氣擔當,孔子讚賞這種「愚」,認為這種「愚」是很多人做不到。
老子說: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甯武子這種捨我其誰的擔當意識,是「知」「愚」兼備的高尚人格明證,孔子讚嘆「其愚不可及也。」
老子說:知此兩者亦稽式。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會鄙視別人的無知,才是君子所為。
老子說: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一般有才能的人,無法施展抱負時,常怨天尤人,不肯安於寂寞,只想發揮長才,棄「愚」取「知」,最後落得同流合污、身敗名裂。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

明白「愚」與「知」兩者表裏相反,做起事來就會無往而不利。
老子說: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古之善為道者】
這句在第十五章出現過,本章刪除。

【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
「非」:翅膀背向張開,引伸違背。
「以」:仍連着臍帶的胎兒,引伸關連。
「非以」:擁有權力不是用作這種用途。

「明」:日出月落,黑白分明。
「民」:刺眼致盲,引伸人民不清楚情況。

「將」:拿起祭桌上的肉分發,引伸領袖。
「愚」:心思像同生共死被稱為果然的禺猴。
「之」:離開原地,引伸前往。

擁有權力不是用作令人民黑白分明,領袖最重要是像禺猴一樣,與百姓同生共死。

【民之難治 以其智多】
「難」:焚人牲求雨,引伸困難。
「治」:在羊水中的胎兒頭向產道,引伸治理。

「其」:筲箕,篩選分類。
「智」:能口述祭祀及軍事知識,引伸機巧。
「多」:兩塊肉,引伸多。

人民看不清楚情況就會離開原地,甚至以焚人牲來求雨解決困難,他們以為可用機巧以令自己擁有得更多。

【故以智治國 國之賊】
「故」:前因後果。
「國」:有領土、人口、軍力的範圍。
「賊」:以武力破壞準則。

明白前因後果,知道用機巧方式治理國家,就像以武力破壞準則一樣。

【不以智治國 國之福】
「不」:根與植物反向生長,引伸否定。
「福」:奠祭,以酒灑地向祖先獻祭祈福。

不用機巧方式治理國家,就像以酒灑地向祖先獻祭祈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
「知」:反應如箭般快速,說話一矢中的。
「此」:人站立腳掌貼地,到此為止。
「知此」:明白、了解。

「兩」:共軛,按一定規律配對。
「者」:做了這件事。
「兩者」:知與愚。

「亦」:腋下流汗,引伸賣力。

「稽」:以匙把甘美食物放進嘴,引伸檢驗。
「式」:鑽木取火用的鑽,引伸方式。
「稽式」:準則。

明白知與愚是共軛,按一定規律配對,知與愚同樣賣力,成為準則。

【常知稽式 是謂玄德】
「常」:下身衣物,引伸日常。
「常知」:明瞭一切事物本質。

「是」:日正當中沒有偏差。
「謂」:有營養的說話,引伸教誨。
「是謂」:這樣叫做。

「玄」:以螺旋形編織赤黑色的絲,引伸旋轉。
「德」:行不由徑,眼望向前,引伸規範。
「玄德」:潛蓄而不外露的德性。

明瞭一切事物本質的準則,這樣叫做潛蓄而不外露的德性。

【玄德深矣 遠矣】
「深」:用手探穴測水的深度。
「矣」:箭已經到達,引伸完成。
「遠」:路途中更換衣服,引伸遙遠。

潛蓄而不外露的德深不可測,像路途一樣遙遠。

【與物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
「與」:古代拔乳齒長恒齒習俗,引伸交換。
「物」:庖丁解牛,引伸世間萬物。
「反」:徒手攀崖。

「然」:烤炙狗肉,本義燃燒。
「後」:腳被絲線纏繞,引伸落後。
「然後」:某種動作或情況之後。

「乃」:拋出繩索。
「至」:箭觸及地面,引伸到達。
「乃至」:甚至,以致於。

「大」:超出標準。
「順」:俯視河川,引伸通順。

事物的表裏,性質可能完全相反,明白互相交換的道理,可以暢通無阻。

這一章告訴我們

擁有權力不是用作令人民黑白分明,領袖最重要是像禺猴一樣,與百姓同生共死。

人民看不清楚情況就會離開原地,甚至以焚人牲來求雨解決困難,他們以為可用機巧以令自己擁有得更多。

明白前因後果,知道用機巧方式治理國家,就像以武力破壞準則一樣。

不用機巧方式治理國家,就像以酒灑地向祖先獻祭祈福。

明白知與愚是共軛,按一定規律配對,知與愚同樣賣力,成為準則。

明瞭一切事物本質的準則,這樣叫做潛蓄而不外露的德性。

潛蓄而不外露的德深不可測,像路途一樣遙遠。

事物的表裏,性質可能完全相反,明白互相交換的道理,可以暢通無阻。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山寨廣播
https://frogwong.com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mewe專頁
https://mewe.com/p/frogwong1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