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移世易 比卦 上六 比之無首 比干剖心諫商紂 配音:粵語 字幕:繁簡

https://mewe.com/p/frogwong1/show/60154027d6985b5b0210d9f3

比卦第六爻,上六:比之無首,凶。
「比」:二人並排,並列的意思。
「之」:離開原地,向前行走,本義前往。
「無」本義跳舞、舞蹈,假借為有無的「無」。
「首」本義是人頭。
「凶」本義是地面陷阱,引伸災禍、不吉利。

本爻的爻義有兩種說法:
一是指要親近依附別人,卻沒有開始的機會,結果是凶險的。
二是指互相親附卻沒有首領,結果是凶險的。

上六以陰爻居於柔位,雖然屬於得位,但處於上卦坎之中,坎代表危險。
上六以陰爻位於九五陽爻之上,以陰凌陽,不服九五,不願歸順。
其他爻都歸順了九五,唯獨上六固執不化,孤單地流落在外,結果必然招致凶險。

商紂時宰相比干的故事,可解此爻爻義。

比干,子姓(生卒不詳),殷商沫邑人(今河南省衛輝市),殷商宗室,因封地為「比邑」(今山西省汾陽市),稱他做「比干」,也稱王子比干。
商紂時宰相,文丁之子、紂王的叔父,為三大忠臣之一,《論語》稱微子、箕子、比干,為「殷三仁」。

比干接受商王帝乙托孤,輔佐商紂王帝辛,歷經兩朝,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諫。
從政四十多年,主張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譽為「亙古忠臣」。

明代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比干剖心」故事傳誦千古,被姜子牙封為「文曲星」位列仙班。

比干是商紂王帝辛的叔父,二十歲以太師高位輔佐商王帝乙。
帝乙在位很短,臨終時,他與兩個弟弟比干和箕子商量王位繼承人。
箕子建議立賢能善良的大兒子微子,比干主張讓小兒子帝辛繼承王位。

比干說,微子雖是長子,但不是帝乙正妻所生,帝辛雖小,卻是嫡子。
帝乙最終採納比干意見,由帝辛繼承王位。
比干力爭帝辛繼承王位,並非完全為了維護商朝的繼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愛這個侄子。

帝辛膀大腰圓,天生神力,最愛攻伐作戰,前1082年繼位後,定都於沫,後改沬邑為朝歌(今河南淇縣)。

即位之初,親率大軍東征徐夷,驍勇無比,嚇得徐夷酋長反綁雙手,口銜國寶玉璧、穿孝服、拉棺材向紂王投降。

紂王率領軍隊一直打到長江下游地區,東夷部落紛紛臣服。
紂王凱旋時,比干率領文武大臣,步行幾十里前往迎接,當時的民謠唱道:紂王江山,鐵桶一般……

平定天下後,權力使人腐化,紂王強逼奴隸為他修建宮殿,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樓,整天在上面與美女、美酒相伴,寵愛妲己後,暴虐荒淫,橫徵暴斂。

妲己以虐人為樂,對紂王說能知孕婦胎兒性別,紂王抓來一百名孕婦供妲己驗證。
妲己叫孕婦先坐下再站起來,對紂王說:「先抬左腿站立的孕婦懷的是男胎,先抬右腿是女。」

紂王命人當場剖腹檢驗……
比干看到紂王和妲己害人取樂場面,疾步走到紂王面前,直指他的錯誤,請求將妲己斬首,全門賜死,紂王氣得拂袖而去。

比干請來箕子和微子商議,讓他們向紂王進。
第二天,箕子去勸紂王,紂王將箕子的頭髮剪掉,把他囚禁起來。
微子進諫,紂王依然不聽,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遠走他鄉。

大臣辛甲進諫了七十五次,紂王絲毫不改,辛甲於是投奔周文王,大臣看到紂王已無可救藥,紛紛棄商投周。

比干認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樣說走就走,就是殺頭挖心也得據理力爭,嘆息地說:「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

比干冒滅族危險,連續三日到摘星樓斥責妲己,紂問比干何以自恃。
比干說:「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
紂怒說:「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

紂殺比干剖視其心,比干終年六十三歲。
紂王要將比干滿門抄斬,比干夫人媯氏懷孕三月,逃出朝歌,於長林石室中產下比干的遺腹子。
紂王的追兵趕到,查問孩子姓氏,比干夫人急中生智,指林為姓以泉為名,躲過劫難,林氏由此起脈。

(《林氏源流總序》記載比干夫人是陳氏,相信屬誤傳,因周武王克商後才有陳姓出現)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與帝辛於牧野開戰,商軍大敗,西周軍隊攻破朝歌,帝辛在摘星樓自焚,商朝就此滅亡。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為比干封墓,正式賜比干兒子為林姓,賜名為堅,封河清公,食釆於博陵(今河北省安平縣一帶)。
林堅成為林姓始祖,比干就是林姓的太始祖。

比干第七十八代孫女,林默娘,二十八歲那年的九月初九,營救海上遇險漁民,被龍捲風捲走,羽化升天。
人們為紀念她建立寺廟,尊她為海神,後來稱她為媽祖、天妃、天后,是中國影響最大、信徒最多的女神。

近代考古發現,比干的故事與《史記殷本紀》記載有出入。
現存在一些比子廟中的碑文顯示,比干較紂王晚死十多年,不可能是紂王所殺。

民間流傳另一個版本,當時的情境是這樣的,比干怒視紂王,自己將心摘下,扔於地上,走出王宮,來到民間,廣散財寶。

比干雖然沒有心,因吃了姜子牙給他的靈丹妙藥,不曾死去。
因為沒了心,更加無偏無私,辦事公道,深受人們愛戴,稱讚。
比干做生意,買賣公平,童叟無欺,人們把他作為財神供奉起來。

這個民間傳說若然屬實,比干較紂王晚死十多年並非不可能。

民間傳說比干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曆四月初四日),卒於公元前1029年。

帝辛於公元前1046年牧野戰敗後自焚死亡,比干較他還長命十七年,但又不符合周武王滅商建周後,為比干封墓。

帝辛於前1082年即位,比干若於前1092年出生,那年只得十歲。

近代考古認為帝辛於前1075年即位,比干那年十七歲。

有說比干生於前1110,卒於前1047年,這個年份比較合理。
按《尚書》、《史記》以及民間傳說,比干被紂王剖心時間應在周王姬發攻克朝歌前,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以前。

帝辛即位時,比干二十八歲,比干在牧野之戰前一年死亡,符合周武王滅商建周後,為比干封墓,但又與近代考古發現不同。

臣子對君主效忠,是古代臣子的一條准則,但忠要看對象,對昏君如桀紂的忠,只是愚忠,比干忠於紂王,忠得連性命都保不住。

上六處於比卦最上面位置,下面的眾陰爻都比親於九五,上六得不到眾陰爻的比親。

上六位於最上位,不能下來比親九五,處境很凶險。
上六好比殷商的外圍勢力,紂王被滅後,外圍勢力還沒有消滅,這些人會認為自己的身份比武王高貴,不會來親比輔佐武王。

這些人的凶險,來自於周公東征,武王去世後,周公稱王,平滅三叔之亂後,乘勝東征,一舉消滅五十多個諸侯國,清除了紂王朝的外圍勢力,使西周實現真正的大統一。

占得此爻,有詩為記:
有始無終實可嗟,田頭方足未堪夸,
跨鹿無足失馬放,黑雲外人更脫靴,
獨行居北極,無援更無依,
始善終方吉,終凶悔莫逼,
喜未穩,悲已遭,
驟雨狂風號木古,人人盡道不堅牢。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山寨廣播
https://frogwong.com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mewe專頁
https://mewe.com/p/frogwong1

bilibili(華語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1526133718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