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卦第五爻,九五:訟,元吉。
「訟」本義是訴訟。
「元」:人突出頭部,本義是頭,引伸首位、首次、開始。
「吉」:斧鉞,代表權威、尊貴,引伸吉祥。
「元吉」:吉祥的開始。
九五能行中正之道,爭訟能夠決斷,因而大吉。
這一爻是說,以中正之道解決爭訟最為吉祥。
訟卦之中,九五這一爻,屬於陽爻居剛位,正是得位,表示大人得位,以公正嚴明態度處理訴訟,官司會得到公正解決,訴者心悅誠服,無不平之氣,是最大吉祥。
官司得到公正解決,除要有道理外,還在於遇到的法官是否公正。
包拯為秦香蓮伸張正義,怒斬陳世美的故事,正是此爻爻義所在。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成書於明萬曆二十二年,《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包公案》)第三卷第二十六回:秦氏還魂配世美。
秦香蓮被陳世美指示的驃騎將軍趙伯純,在白虎山下殺死,其後復活,所以說「還魂」。
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陳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與明代的版本有些不同,但人名依舊,出現傳統戲曲《秦香蓮》(又名《鍘美案》)。
《鍘美案》的故事講述,北宋年間,河南陳家莊一戶,丈夫名叫陳世美,妻子叫做秦香蓮。
堂上有雙親,膝下一雙兒女,兒子名瑛哥,女兒名東妹,雖是小康人家,日子也過得去。
陳世美自小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一心上京考取功名,家務全推給秦香蓮。
秦香蓮將重擔挑在肩上,從無怨言,家裏內外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公婆都讚她是賢慧好媳婦,兒女都說她是好母親。
大考的年頭,陳世美來到京城,考中狀元,皇帝見狀元郎一表人才,招他為駙馬。
為當上駙馬,陳世美編造一套謊話,說自幼父母雙亡,一直苦讀詩書,無婚配等等,這些假話騙過皇帝,陳世美順利當上駙馬。
秦香蓮日夜望夫君早日回歸,鄉間接連兩年大旱,陳世美父母相繼去世。
秦香蓮安葬好公婆,聞聽陳世美在京城做大官,帶着一對兒女千里迢迢來到京城。
到京城一打聽,知道陳世美已當上駙馬,秦香蓮在京城舉目無親,硬着頭皮來到駙馬府。
陳世美恰巧這時出府,看見秦香蓮與自己的兒女,心中不由大驚。
陳世美叫家丁將秦香蓮母子趕走後,派手下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滅口,秦香蓮哭告實情,韓琪於三官堂愧疚自刎。
秦香蓮投訴無門,最終到開封府告官,包拯召來陳世美與秦香蓮對質,陳世美自以為有太后撐腰強詞狡辯。
包拯欲殺陳世美,太后、公主聞訊前來勸阻,包拯命秦香蓮與太后相見,太后喝令太監強奪秦香蓮兩名子女,包拯命王朝等人搶回。
包拯受到皇室壓力深感棘手,取出三百兩銀交與秦香蓮要她回家,勸子女長大後切莫做官。
秦香蓮聞言垂淚下堂,怨包拯官官相護,有負青天之名。
此話令包拯驚醒覺悟,取下頭上烏紗帽,以表捍衛司法不懼強權決心,不顧太后、公主阻攔,請出尚方寶劍,以龍頭鍘處斬陳世美,成為流傳千古的《鍘美案》,陳世美因此成為負心男子的代名詞。
《鍘美案》中的陳世美忘恩負義,是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
不過,歷史上無陳世美這個負心人,他是小說作者杜撰的人物。
有人說根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清代有位官員叫做陳年穀,字熟美,是《鍘美案》陳世美的原型,他的妻子也不叫秦香蓮,而是秦馨蓮。
不過,除非陳年穀能由清代穿越到明代,否則他不會出現在成書於明萬曆二十二年《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
這爻告訴我們
秦香蓮這名弱質女子,告倒權大勢大的駙馬,是因為遇上鐵面無私的包拯,才有「訟元吉」大快人心結果,若非遇上包拯,秦香蓮不但不能伸冤,還會落得「冒認官親」罪名。
九五居中得位,處於君王位置,公平裁斷訴訟,自然會吉祥。
占得此爻者,經營、謀事、求財皆大吉,做官的會受到重用,讀書人會獲得佳績。
心中從正道,聽訟得其平。
公訟如逢此,公庭理必伸。
元吉無迆事所宜,君尊臨下有功歸。
策鞭可取木邊子,便見平生不負虧。
檐前鵲噪喜翩翩,憂慮潛消理自然。
一人進兮一人退,末稍卻有好姻緣。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
山寨廣播(粵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c/networkabc
西瓜視頻(華語版)
https://www.ixigua.com/home/2761604949869150
bilibili(華語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1526133718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