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這是蒙卦的第一爻。
蒙本義為草名,假借為覆蓋、欺瞞。
發本義是發射,弓弦被拉撥後不斷顫動。
發蒙:經過學習,消除無知。
刑人:將刑罰加諸於人。
桎梏:約束行動刑具,桎是足鎖,梏是手枷。
吝本義為悔恨、遺憾,後引申為吝嗇。
啟蒙消除無知,不能用體罰方式教導,約束封鎖言論,這種做法會帶來遺憾。
周成王讀《金滕》,看到周公至誠的故事,可解此爻爻義。
周成王即位時,還是位矇昧無知孩童,國家大權由攝政王周公統領。
對權勢垂涎的野心家,利用成王的矇昧無知,經常挑唆成王,說周公有野心,要奪成王的權。
開始時,成王不相信這些謠言,後來,他漸漸相信,開始懷疑周公。
原先,周公有事請示成王,成王總是毫不猶豫說:「就按叔父說的辦!」
現在,周公有事問成王,成王往往說:「讓我多問幾個人再說。」
大事就因為這樣都耽誤了。
成王的不信任態度,周公日益明顯感覺出來。
周公誅殺管叔、蔡叔後,流言更盛,說周公誅殺二叔,是架空成王的一步棋子,成王對周公更加懷疑。
周公為避嫌,到東都度過了兩年,為表明心跡,寫了一首詩,名叫《鴟鴞》,這首詩收人《詩經》中。
詩中表示周公對周室、成王的忠貞,把散布流言的人比做「鴟鴞」(貓頭鹰),警告他們「無毀我室」。
周公將這首詩送給成王,成王讀了詩,還是不相信周公。
這年的秋天突有天變,莊稼成熟還未收穫,突然颳起大風,雷電交加,莊稼全部被吹倒,大樹都連根拔起,全國上下一片恐慌。
成王認為天發怒是由人事異常引起,製造流言的人,在成王耳邊說:「天變是不是警告您,要防上周公篡權?不然,怎會這麼厲害呢?」
聽了流言,成王覺得很有道理,打開收藏中央文書的金滕箱,希望從中找到對付周公篡權的方法。
周成王和大臣穿起禮服准備行卜禮,在金滕箱發現周公願代武王死的祝文,成王深感自責,前往東都迎回周公。
成王御駕出到城門外,風向反轉,被刮倒的莊稼重新立了起來,這一年還是一個大豐收年。
成王請回周公,誠懇地說:「叔父,你一直盡心勤勞王室,我年幼無知,聽信流言,引起了天怒,請叔父原諒我。」
從此,成王變得成熟,再也不懷疑周公。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伴君如伴虎,位極也只能是人臣,不可僭越,人臣最怕的,是受人唆擺的初生之虎。
周公的成王、諸葛亮的阿斗,都是這一種,周公比較幸運,費盡心思後,成王最終有作為,開啟成康之治,諸葛亮就只有樂不思蜀,亡國的阿斗。
周公與諸葛亮,都可明正言順取而代之,由人臣成為人君,但他們都沒有這樣做,主要原因是不敢僭越君臣這條界線。
世事無如果,但如果他們越過君臣界線,周朝與三國的歷史會否改寫呢?
在家庭,父父子子是一條無法踰越的鴻溝,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是孝還是不孝,子承父業的人相信會比較清楚。
現今社會變得很快,在知識層面,需要啟蒙的可能是上一輩,在人情與經驗方面,需要啟蒙的就是下一輩。
在職場,開國功臣最怕就是由二世祖接班,二世祖就如阿斗,未經歷過創業艱辛,以為一切唾手可得,成功不費吹灰之力。
遇着阿斗這類二世祖,及早引退是較好選擇,富無三代,這種宿命很難改變。
在國家,民主制度消除了君臣界線,有能者居之,君君臣臣形同虛設,總統落台或死亡,副總統順理成章取而代之。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只用於統治手段,而非用作啟蒙,令民智大開。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
製作:山寨廣播 配音:王sir
音樂:Mystery/Sorrow(元方)
圖片:部份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