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望於1948年6月7日於陽江出生,1949年前後,隨父母由內地遷居香港。
孫經文於1948年7月7日於番禺出生,父親孫國棟、母親何冰姿。
孫國棟是著名歷史學家,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文學院前院長。
孫經文是長女,妹妹孫允文,兩名弟弟是孫經武、孫緯武,1949年前後,隨父母由內地遷居香港。
多年前由孫經文母親出資,在沙田道風山排頭村一五一號,興建一層式七百呎平房獨立屋「稼園」,一家人在此居住。
吳家望與孫經文是北角金文泰中學同班同學,兩人後來成為戀人。
1966年中學畢業,雙雙考進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歷史系,系主任孫國棟是孫經文的父親,當年的校園在九龍農圃道。
1970年,吳家望與孫經文以榮譽學位畢業。
吳家望是體育健將,人稱「牛佬」,在葵涌保祿六世書院教中史及中文,孫經文在聖保祿中學教中史及中文。
1972年結為夫婦,育有兩名兒子秉熹和秉匡。
1991年舉家移民美國,吳家望夫婦其後回流返港,回到「稼園」居住,孫國棟與孫經文兩名兒子仍在美國居留。
1999年,吳家望夫婦為照顧飼養的六頭狗,聘請男菲傭馬納利利協助打理家務及園藝,月薪四千多元,另加一千元膳食津貼。
馬納利利身高六呎,有猛男之稱,吳家望夫婦租了一間八百呎石屋給他居住。
2003年4月12日,吳家望夫婦與一班大學同學郊遊,下午返回寓所,傍晚一起外出到龍華酒家晚膳,出席的包括大學同學傅潔君。
孫經文患有紅斑狼瘡,十時前要回家服藥,眾人在晚上九時許分手。
孫經文胞弟孫緯武是中大物理系榮譽教授,月前,孫經文對他說已與男菲傭解約,擔心自身安全不敢叫他做家務及煮飯,在男菲傭離職前,他們都不會在家吃飯,有時間可約她們夫婦晚膳。
4月12日傍晚,孫緯武致電約姊姊晚膳,孫經文夫婦當時正與朋友吃晚飯,未能應約。
晚上十一時許,孫緯武致電兩人手機但無人聽,打家中電話也沒人接,當時以為兩人已就寢。
4月13日,在美國的吳秉熹打電話給舅父孫緯武,說4月12日晚上與母親孫經文通電話後,翌日失去聯絡,通知孫緯武查看。
孫緯武因事忙,到4月14日午夜才有空,他到「稼園」查看,發現燈火通明,大門從外上鎖,拍門沒有人應,於是報警。
警員於4月15日凌晨到達「稼園」,發現門窗鎖好,沒有被爆竊痕跡,與孫緯武商議後,爆門入屋。
客聽陳設整潔,地板被清理乾淨。
沿大廳走入廚房,打開雪櫃便聞到臭味,但雪櫃內沒有異樣。
最終發現臭味來自雪櫃背後的儲物房,警員打開儲物房的門,發現儲物房內堆滿雜物。
警員蹲下觀察,突然大呼兩聲「有料到」,孫緯武隨警員蹲下,眼前有一團事物,經提醒才知是人體腰部。
孫緯武隨即被帶往屋外,以便增援到場蒐證。
探員到場,搬開儲物房內雜物,一隻呈灰色的手指從雜物中伸出,查看下發現兩具「屍疊屍」。
孫經文屍體在地上,吳家望屍體疊在上面,兩人胸部都有傷口,衣服上染滿血跡,一雙染血Nike波鞋墊在孫經文屍體下面。
孫緯武帶警員到馬納利利獨居小屋查看,發現屋內遺下吳家望的空銀包及地址簿。
吳家望與孫經文的手機,攝錄機及相機都不知所終,但在廳中的3260元沒被取走。
法醫到場,屍體被發現時已出現屍斑,吳家望胸口位置有十處刺傷,大動脈和肺部遭刺穿斃命,左手和右大腿另有傷口,前臂有自衞造成傷勢,疑與兇徒糾纏造成。
孫經文胸肺有八處刺傷,大動脈和肺部遭刺穿,估計兩人傷勢由鋒利尖銳物體造成,死亡時間約在4月12日晚上八時至凌晨二時。
案件列作雙重兇殺案,沙田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
探員推測,吳家望與孫經文,在客廳遇害,再被移屍至儲物室。
馬納利利菲籍友人羅勃對探員說,案發當晚約十一時,馬納利利要求在他的家中借宿,翌日清晨四時許,馬納利利自行離開。
羅勃認出馬納利利有墊在屍體下的同款球鞋,曾見他穿過最少二十次。
排頭村一名居民對探員說,4月13日早上,曾見馬納利利孭上背囊,拖一個尼龍袋及行李車到道風山。
馬納利利為人風流,有一妻兩女友,五名子女,妻子約瑟芬,女友冰正懷孕,另一女友是黛絲。
馬納利利經常帶同鄉女子到石屋胡天胡帝,個多月前,一對夫婦向吳家望夫婦投訴,馬納利利令他們僱用的菲傭冰懷有身孕。
因花天酒地,嗜賭欠債,馬納利利經常向吳家望夫婦借糧,動輒借一萬,每月從薪金中扣除。
探員找到馬納利利在香港當家傭的妻子約瑟芬,約瑟芬與馬納利利分開多年,因為要照顧三名子女,沒有正式離婚,主要是向他追討子女生活費。
案發前一個月,馬納利利對約瑟芬說,女僱主不滿意他的工作表現,給一個月通知,提早解除合約。(合約原定於2004年2月屆滿)
約瑟芬說丈夫離港回菲律賓前曾打電話給她,對她說殺了僱主,所以要逃走,吩咐她勿向警方透露他在菲律賓的地址。
探員調查後發現,馬納利利在港欠債四萬元,懷疑因錢犯案。
4月13日早上,他到中環一家旅行社買機票,下午六時搭飛機返回菲律賓馬尼拉。
5月8日早上十時,吳家望及孫經文在紅磡世界殯儀館,以天主教儀式舉殯,孫國棟沒有回港出席。
死者生前任教學校的四百名師生、好友,中大校友出席喪禮,十六名生前好友扶靈出殯。
靈堂橫扁寫着「主懷安息」,兩旁輓聯是「莫愁歸土無生日 還有昇天復活時」。
帛金將悉數撥捐「吳家望孫經文紀念基金」,作教育用途,延續兩人的教育貢獻精神。
兩名兒子捧着雙親遺照上靈車,遺體運往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孫緯武與家人及警方懸紅四十萬港元緝兇,香港警方知會國際刑警,通緝馬納利利歸案。
2004年12月20日,國際警察組織駐菲律賓分支,菲律賓跨國犯罪偵辦中心向媒體宣布,警方根據線報進行四個月追蹤,12月13日在北部亞拉耶鎮逮捕馬納利利。
引渡馬納利利回香港受審,需要鐵證。
香港警方在現場找不到任何科學鑑證證據,沒有找到指紋、 DNA等,只根據被告欠債、有寓所門匙、兇案環境,被告在案發後向妻子招認及立即離港等舉動,推算被告涉案,證據並不充份。
一直拖了六年,馬納利利同意引渡回港受審。
2010年6月11日,馬納利利由警方押解回港,他在錄影會面中否認謀殺,說與僱主關係良好。
2002年12月,他昏倒床上,僱主將他送院,之後關心照料。
他匆匆回菲律賓,是為照顧快要產子的女友冰,事前已向僱主告假回國探望妻女,他否認陷入財務困境。
孫緯武曾對探員說,馬納利利有暴力傾向,財務公司曾上門追債,孫經文才決定以一個月通知提前解約。
警方相信吳家望及孫經文夫婦是被告所殺,起因可能與提前解約有關。
雖然無足夠證據,但又不能長時間扣押,警方稍後落案控告馬納利利兩項謀殺罪名。
6月13日,馬納利利在沙田法院提訊,被告暫毋須答辯,還押至下月14日再訊,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及取得法律意見。
2011年5月17日,案件在高等法院開審,男菲傭馬納利利(Manalili Magno Cruz),被控在2003年4月12日,謀殺吳家望及孫經文夫婦(事發時均54歲)。
馬納利利妻子約瑟芬早前在庭上稱,被告曾致電對她說殺了僱主。
辯方質疑被告妻子約瑟芬,在第三份證人口供,才向警方披露被告殺人,質疑是為了四十萬元懸紅誣陷被告,約瑟芬否認。
辯方律師結案陳辭時,力指被告與僱主關係良好,從沒有人目睹被告行兇,警方無證據證明他是殺人兇手。
案發後曾收留馬納利利借宿一宵的同鄉羅勃,當年在排頭村附近打工,案發後返回菲律賓,今次特地由菲律賓來港作供。
羅勃說被告在菲律賓有妻兒,另交上兩名在港菲律賓女友黛絲及冰,冰當時因懷孕由香港返回家鄉。
羅勃說曾聽過被告說孫經文「好嚴厲」,知道他向朋友借下很多錢,財政緊絀。
5月17日,吳家望長子吳秉熹,現正在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讀書,他以書面在法庭上作供。
「我們一家人在1991年移民美國,父母先後返港教書,兩人每天早上六時起床,放學後在外用膳後才返家,恩愛非常,不會吵架,平日不多外出。父母逢周六會約好時間與我通電話閒話家常,因此對父母作息非常清楚。」
「被告2000年起到家中打工,2002年2月獲續約,父母有給他發額外獎金。2003年4月案發前半年,父母開始與我談論約滿後要終止被告合約。」
「4月14日,我獲舅父孫緯武告之父母遇害,即時與弟弟返港,發現父母的手機、數碼相機、攝錄機均不翼而飛,共值約1.5萬元。
他們一直在家放備3260元,若遇打劫時可交出來保平安的現金,卻未有被取走。」
6月7日,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辭,法官貝珊引導隌審團裁決。
貝珊指出,陪審團毋須猜測被告犯案動機,要根據證據,在毫無合理疑點下作出裁決。
貝珊提醒陪審團,警方在案發現場找不到被告DNA,被告妻子表示,對方曾向她承認殺人,她的口供是否可信是裁決關鍵,陪審團不要因同情死者遭遇而影響判斷。
陪審團中午退庭商議,經過十小時磋商,晚上十時後,仍未能作出裁決,法官決定明早九時半恢復商議。
法官提醒陪審團,如果認為被告妻子口供可信,可判被告罪成,如認為不可信,疑點利益要歸於被告。
6月8日,經過兩周審訊,五女二男陪審團退庭商議期間,曾向法官兩次提問,包括:應如何處理案件延誤多年才進行審訊,如何處理控方證人的證供疑點。
法官提醒陪審團要以疑點利益歸於被告作原則。
陪審團退庭商議兩日一夜共逾十三小時,一致裁定馬納利利兩項謀殺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這宗雙屍案成為懸案。
身材魁梧的馬納利利等候裁決時合十祈禱,得悉脫罪後,緊握拳頭振臂輕叫「Yes」,之後掩臉伏下痛哭,身旁懲教員遞上紙巾。
數名到庭旁聽親友面露微笑,馬納利利散庭時展現開懷笑容向家人揮手。
馬納利利無居港權,釋放後仍被扣留,稍後交入境處遞解出境。
連日來到庭旁聽的男死者姊姊、姊夫,多名親友及夫婦的大學同學臉容繃緊,有親友雙眼通紅表現傷心,死者眾親友離開法庭時黯然神傷。
警方原以為被告必然入罪,豈料裁決大出所料,律政司發言人表示:「對陪審團裁決感失望,我們相信呈堂證據足夠支持控方案情。」
不過,控方將不會上訴
新界南總區高級警司馬志堅對裁決表示失望,說會作進一步研究。
主控官在庭外表示,不認為法官給予陪審團指引時出現問題。
被告代表律師表示,被告尊重陪審團裁決,對被裁定無罪感到開心,希望能盡快返國。
警察公共關係科發言人回應說,被告是引渡返港受審,在港沒有居留權,無罪釋放後,警方與相關部門聯絡後,已按既定程序,安排他返回菲律賓。
馬納利利的妻子約瑟芬,驚悉丈夫無罪釋放,立即藏身菲傭庇護中心。
約瑟芬說:「沒想過事件會發展到這地步,我曾出庭指證他殺人,他早已視我為敵,現在他脫罪,肯定會報仇,驚佢殺埋我。」
「我在香港的工作剛滿約,本打算回鄉與三名子女團聚,因他已返菲律賓,現在我被逼留下。」
後記 吳家望老師的話
香港教育普及、社會進步,實在已具備了實行民主的條件,國父孫中山先生說:「政治乃眾人之事。」
港人在今年五月的選舉中,應行使我們的公民權利,踴躍投票,在現行的機制下努力爭取改善政制,實現民主政治。
唯有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確保香港是一個公平、合理、自由、法治的社會,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讓全民共享經濟的成果,這才是港人的長遠利益。
將來的事不要想得太多,因為會有很多變數,而且又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例如香港九七後會怎樣?誰知道!
當前最重要的是讀書上大學,香港日益進步,要求學歷日高,趁港府大開大學之門之時考上大學,他日的路會平坦一些。
但人生也不能只為讀書考試,也應好好享受生活,尤其學校生活。
愛看書使自己一生受用,有時真的要不顧一切才可多讀幾本書。
不過,要注意將領域擴闊,這對我們的知識及性情都有好處,不要只做一個文藝青年。
保祿一向主張給予學生一個較寬鬆的學習環境,不想她們有太大壓力,不想她們對學習失去興趣,效果一向不錯,但公開考試畢竟有一定的重要性,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盡量保持自己在各方面的平衡,這在長期作戰中最重要。
為與不為一切在乎其心,在乎意志,為與不為不能只視乎自己喜不喜歡,亦要視乎其重要與否,尤有進者,要多培養對具價值和意義的事物的興趣,才能自發地去認識學習,久而久之,個人的品質一定日漸提昇,生活也會更有意義和愉快。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