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Sir去咗邊:泰國清邁 悟夢寺 配音:粵語 字幕:繁簡

悟夢寺又叫悟孟寺,是泰國清邁最古老寺院,泰文是隧道的意思,沒有寺門。
顧名思義,這個寺廟就位於隧道之內,是清邁知名禪修中心,不少人專程到來打坐。

悟夢寺位於素貼山山腳,被大片樹林和一泓湖水環繞。

蘭納王國都城清邁第一位國王孟萊王,統一泰北地區後,為安置幾位由鍚蘭來的高僧。

1297年興建一座林中寺院,寺院就地取材,是竹木結搆,叫做「十一叢竹子」。
現在寺院已經湮沒,僅存一根阿育王柱及一些損毀佛像。

1371年,當時一位有威望錫蘭高僧,間中精神失常,跑到山上的洞穴不吃不喝,每次都要花費人力找他回來。

當時的國王為迎合高僧的習慣,在昔日「十一叢竹子」的地方,修建隧道寺廟,讓高僧安心在此修行。
這座寺廟,就叫做「隧道」,隨蘭納王國衰落,「隧道」化為廢墟。

1948年,泰國最受尊敬的高僧阿姜曼,是泰國公認的阿羅漢成就者,他認為樹林比寺院更適合修行,呼籲重建「隧道」。

「隧道」雖然基本結構仍在,但洞內壁畫已難以辨識,僅剩斑駁色塊。

「隧道」修復後,成為南傳佛教修行聖地,重新確立為佛教教育中心和冥想寺廟。

泰北蘭納王朝第一位國王,也是建立清邁城的孟萊王紀念像,豎立在隧道入口。
隧道對面是阿育王柱,附近空地放置殘破佛像。

「隧道」入場費每人二十泰銖。
隧道共有四條,三直一橫構成一個「E字」,藏在在古老長滿青苔城牆的基座內,基座上方是一座素可泰風格的高聳佛塔。

進入隧道要脫鞋,這是基本禮儀,但在悟夢寺卻令遊人有點無所適從,因為入口與出口不在同一處地方,要走回頭路,才可到入口找回鞋子。

隧道頂部有排氣孔,熱氣朝上面排出,新鮮空氣從山洞口灌入,日間氣溫較外面低大約十度。
隧道拱頂構造形式和洞內壁畫風格,都有錫蘭文化痕跡。

兩側隧道牆壁,每隔一段路,都藏有小小佛像,隧道盡頭則是較大型的佛像。

三條隧道盡頭都有佛龕,中央一座的頂部破了一個大洞,有自然光射進佛堂。
這個洞不是因為戰爭或地震破壞,而是在隧道修行的憎人,因為隧道內不見天日,將隧道頂部打破。

隧道高度不一致,有些地方要屈身才可通過,除中央一座佛堂較大外,其餘僅有兩人濶度。

最上層隧道,接連鐘形佛塔平台,佛塔有數百年歷史,善信會雙手合十,按順時針方向,繞着佛塔行走許願祈福。

每年萬佛節、佛誕、三寶佛節,悟夢寺的佛塔都會舉行巡燭儀式,在通往佛塔的樓梯及佛塔四周都是燭光,非常莊嚴。

佛塔基座正中有一條穿越平頂的磚砌隧道,據說是一位僧人在1380年左右建造。

如不走回頭路,折返隧道回到入口,在佛塔有樓梯通往入口,不過,沿途有不少沙石,赤腳行走要小心。

寺院範圍除隧道及佛塔外,還有禪修院、博物館、大水池。

一座以佛教為主題的小型圖書館,對公眾開放,閱覽室盡頭有兩排英文書書架,包括心理學和基督教類書籍,還有一本以希伯萊語所寫的著作。

到悟夢寺禪修,寺廟有作息表,早上四時半聽到鐘聲響起,起床洗漱完畢,到外面掃落葉,完成後可到祈禱室自我學習或回去睡覺。

之後是早餐、午餐,先念祈禱文,然後開始吃飯,大部份是素食,偶爾有少量肉食。
午餐過後就禁食,飢餓難忍可喝少量牛奶、酸奶之類流質,但不能進食需要咀嚼的東西。
閒來無事,可到湖邊靜坐冥想。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