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探案實錄:家事積怨 狂翁引爆住所殺三人(上) 配音:粵語 字幕:繁簡

「黃大仙翠竹花園第二座十五樓E室,氣體泄漏……細搶、泵車、鋼梯、升降台、白車…..」

2002年10月30日下午三時,黃大仙消防局接到警方九九九電台火警通知,派出「四紅一白」隊伍趕赴現場。

氣體泄漏經常發生,情況可大可小,最危險的,是人為的氣體泄漏,如用氣體自殺。

消防員到場,報案人陳偉麟說,他接到父親電話說母親自殺。
趕返家時發現大門被反鎖,用鎖匙打不開大門,嗅到屋內傳出濃烈的石油氣味。

他的父母近日因感情出現問題發生爭執,母親揚言自殺,他懷疑母親用石油氣自殺,立即走到地下報警求助。

消防員與陳偉麟、管理員,姓鄭警署警長上樓調查,到達十五樓時,走廊已充滿石油氣味。

鄭警長將管理員及陳偉麟,帶到防煙門後梯間登記資料。

十名消防員,分成兩小隊,一隊通知住戶發生氣體泄漏,切勿生火,另一隊想辦法進入泄漏氣體的單位。

為避免破門時產生火花引起爆炸,消防員用油壓式工具剪打開鐵閘及大門,三名消防員率先進入屋內。

隸屬黃大仙消防局的鄒錦佳(50歲),是首名進入單位的消防員。
他踏入肇事單位時,發現一名女子在廚房內,背向他跪在地上,鄒錦佳通知同袍有人在單位時,突然發生爆炸。

在防煙門後的管理員,看見一個火球由單位大門爆發出來,之後聽到轟然巨響,他被爆炸氣流沖落樓梯。

鄭警長頭髮燒焦及灼傷左額,他向警方九九九電台要求增援:「呢度發生爆炸呀,快啲搵人嚟呀!」
九九九電台問:「發生甚麼事?」
鄭警長說:「發生爆炸!有幾個消防員彈咗出嚟,大煙大火,我哋救唔到人,快些搵人嚟救!」

幾名消防員被火球衝擊飛彈出走廊,在走廊戒備的消防員亦被氣流衝擊倒地受傷。

爆炸發生時,三名救護員與一名消防員正乘搭升降機登樓。
升降機到達五樓時,一聲巨響後,升降機失去動力,向下急降,直至二樓才停下。
升降機內四人在碰撞中受輕傷,自行拉開升降機門爬出。

十五樓C室及D室各有一名婦人,受到震盪重傷倒地,消防員負傷將她們救離現場,其餘消防員退到十三樓。

大爆炸發生後,單位陷入火海,火舌由窗門噴出,波及樓上兩層,多個窗框及雜物飛出街外,居民紛紛逃生,情況混亂。

十五分鐘,消防處將火警升為三級,出動二十七輛消防車和十一輛救護車,一百六十名消防員先後到場。

數名消防員及救護員,臉部及雙手被灼傷,部分傷勢嚴重,手掌皮開肉綻,頭髮燒焦,臉部一片通紅,敷上白色鹽水紗布,由同袍從十五樓攙扶而下。

一名僅穿睡衣老婦受重傷昏迷吐血,全身披血,由消防員背下樓,消防處派出「流動傷者治療車」在場支援。

救護員趕到現場,替傷者急救,部份傷者傷勢頗重,救出時已沒有知覺,傷者分別送到三間醫院急救。

四時四十五分,消防將火撲滅,多個單位遭嚴重焚毀。

消防員核查住客情況時,發現案發單位事發時應有一對年老夫婦,這對夫婦在案發後沒有入院記錄。

消防員返回該個單位,在廚房一個被炸開門的雪櫃後面,發現一具跪在地上燒焦女屍。

相信是報案人的母親蕭義有,懷疑她開石油氣自殺引致今次慘劇,爆炸發生後,男戶主陳谷新下落不明。

屋宇署人員事後抵達視察,懷疑十四至十六樓有潛在危險,繼續暫時封閉。

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協助調查,逗留個半小時,晚上七時三十分離去。

起火單位隔鄰C室及D室,兩名受傷婦人,送抵醫院急救後,先後不治。

三名消防員情況嚴重,在伊利沙伯醫院急救,急症室主管何曉輝醫生稱,受傷消防員最嚴重的有一成皮膚燒傷,其餘為二級燒傷。
未來八至十二個小時是重要時刻,他們嚴重燒傷,皮膚下層腫脹,影響到呼吸系統,目前需靠儀器協助呼吸。

部份傷者被送到廣華醫院及聯合醫院,廣華醫院掛起「突發災難處理中」橫額。
聯合醫院向求診市民廣播,說明有嚴重傷者需要急救,一般病人要稍後醫療。

黃大仙翠竹花園大爆炸最終釀成三死二十一傷,傷者包括十四名消防員及三名救護員,三名死者來自三個家庭,住在相鄰單位,包括:
蕭義有(78歲),住在十五樓E室。
顏巧蘭(74歲),住在十五樓D室。
施翠娥(50歲),住在十五樓C室。

蕭義有患有駝背,為家庭主婦。
丈夫陳谷新(80歲)是退休裁縫工頭,1949年由內地來港,其後在深圳與蕭義有結婚。
誕下一女兩子,由內地親戚養育成人,兩名兒子先後來港,女兒則於內地嫁人。

長子陳偉麟任職巴士司機,陳偉麟的妻子葉素嫦在餐廳工作,六歲大男孫交由祖父母照顧。

1989年開始,一家人在這個單位居住,陳谷新與兒子陳偉麟的關係並不和諧,陳谷新認為兒子不孝順,對他太過「刻薄」。

陳偉麟認為父親「爛賭」,增加家庭負擔,製衣業興旺時,任裁縫工頭的陳谷新收入不薄,但因好賭成性,退休時一貧如洗。
蕭義有經常被陳谷新喝罵,生果金被陳谷新搶走作賭本,陳偉麟對父親這種行為十分不滿。

顏巧蘭與丈夫育有九名兒女,兩夫婦與排行第三的女兒林玉燕在上址居住。

在事件中受傷的林玉燕,在醫院對探員講述母親罹難時不斷哭泣。

爆炸前,她嗅到石油氣味,看見消防員到場,查問下知道鄰居漏石油氣。

她與母親開門查看時被制止,消防員要求她們留在屋內。

林玉燕說,她以為情況受到控制,返回房間休息,母親留在廳內,當時單位鐵閘關上但大門仍開啟。

約十分鐘後,突然發生震耳欲聾爆炸巨響,她被屋內的碎片濺傷手腳,從睡房走出查看,發現母親背靠牆壁後腦受傷淌血,口吐鮮血昏迷倒卧血泊中,懷疑受到巨大氣流衝擊。

林玉燕跑出屋外見到兩名消防員,扶着一名受傷同袍離開爆炸單位,她呼喊求救,對方只是催促她離開現場。
她行樓梯落到十四樓,再向四名救援人員求助,對方回應:「得喇,你走先,我哋會救人!」
隔了二十分鐘,林玉燕的母親才被抬到樓下,送院途中證實不治。

施翠娥丈夫廖忠仁(55歲)是福建人,在水務署任一級工人,月入約一萬元,與施翠娥(50歲)結婚二十八年,胼手胝足將一女三子撫育成人。

長女(28歲)四年前結婚,另組小家庭後已移居外國,幼子阿康(17歲)在英國讀書。
次子阿銘(27歲)及三子阿荃(21歲),從事冷氣維修工程,案發時與父母同住。

施翠娥在荃灣一間紗廠做夜班工人,事發時在房中睡覺,出事後身體無燒傷痕跡,兩耳有血水滲出,懷疑被強大爆炸氣流震死。

香港科技普及協會主席曹宏威表示,可燃氣體在空氣中燃燒爆炸會產生強烈震盪力,會否導致鄰座單位居民受波及受傷,需待當局深入調查。

香港醫學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勞永樂醫生表示,在爆炸中受傷的人,部份可能是吸入性燒傷。
吸入過熱氣體導致氣管灼傷,有機會造成氣管發炎,甚至肺積水等問題,嚴重者會阻礙呼吸功能,非常危險。

九龍總區副消防總長陳潤培強調,當時消防已採取足夠安全措施才破門。

香港消防員救護員會副主席屈奇安,到醫院探望同袍,他形容:「今日是消防員的黑色星期三。」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晚上到伊利沙伯醫院探望傷者。
他讚揚消防處人員專業精神,代表政府和特首慰問傷者及其家人。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到伊利沙伯醫院慰問傷者,她說初步看來,消防程序無出錯,今次屬意外。

施翠娥及顏巧蘭的家人,在警方重案組人員陪同下到殮房認屍。
他們指摘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未完全明瞭事件前,偏幫消防員,是非不分。

施翠娥的胞妹說:「如果消防早啲叫疏散,家姊就唔使死。」
施翠娥的兒子說,防員有專業訓練,有責任拯救市民,消防員若第一時間疏散居民,便不會發生悲劇。
他說:「媽咪去得好唔抵!瞓瞓吓覺就……」

顏巧蘭的女兒林玉燕,直指消防員處理不當,破門前無開喉噴水沖走石油氣。
「點解唔疏散,有疏散就唔會發生慘劇。」她表示會追究到底,為死去的母親討回公道。

社會福利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表示,翠竹花園爆炸案是突發性意外,死傷者家屬、鄰居、前線拯救人員,情緒不免受到影響,一般會出現「急性壓力」,即心跳加速、無法入睡,腦海中不斷浮現事發時的片段等。
若上述症狀持續一個月,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有關人士應立刻向心理專家求助。

消防處處長許競平下午到災場巡視,他說,當局已成立專責小組深入調查,包括現場消防主管不疏散居民是否判斷錯誤。

許競平解釋,氣體洩漏可分為毒氣洩漏及燃燒氣體洩漏兩種,若是毒氣洩漏,消防員到場會即時協助疏散。
若是燃燒氣體,會盡快進入單位救人及控制漏氣情況,由主管根據現場評估是否適合疏散。

香港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袁晃謙指出,消防員平日已有足夠處理氣體洩漏的訓練,現場同袍處理程序無出錯。
消防如疏散居民,會引起居民鎖門、關燈、熄電掣等動作,容易觸發火花引起爆炸。
一般情況下,消防員都會建議市民留在屋內。

作者需要讀者支持 你的支持 我的動力

影音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
請在搜尋欄鍵入frogwong

訂閱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frogwong

徇星馬等地區觀眾要求,節目加設簡體字幕,即是有繁簡體字幕。
敬請繼續支持,訂閱frogwong出版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