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探案實錄:狂漢尋仇 母親節開殺戒(上) 配音:粵語 字幕:繁體字

譚月順與劉潤蓮是相識十年的好姐妹,兩人並排坐在葵盛東邨盛國樓八樓的梯級,為衣衫釘嘜頭賺些外快。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是母親節,兩人談起仔女經,有說不完的話題。

兩人全不察覺她們的談話聲浪,招來死神向她們接近。
一名男子硬生生要在兩人中間行過,劉潤蓮不滿地對那名男子說:「你係咪有病?咁多地方唔行,點解要揀呢度嚟行?」

那名男子二話不說,從身上取出一柄軍刀,向劉潤蓮狂插,噴出的鮮血灑滿梯間。
劉潤蓮受傷後逃至六樓走廊,不支倒地,留下一條長長血路。

突然而來的血案,令譚月順呆在當場,兇徒將目標轉移至到她身上,她的左腰捱了三刀,受傷倒地。

兇徒連傷兩人後,沿樓梯往下走,闖入地下管理處,用刀刺傷女保安陳小玲。
她負傷逃命時,將大堂電風扇及木櫈撞倒,最終不支倒地,在場街坊嚇得四散逃走。

兇徒之後走到一百五十呎外的盛安樓地下,負責屋邨管理的外判公司管業處。
物業管理主任郭放基,管理公司男職員梁耀宗,兩人先後中刀,倒地不起。

兇徒犯案後將刀掉入垃圾桶後沒有逃走,坐在管理處外,若無其事抽煙。

上午十一時三十五分,警員接報到場,持盾牌及警棍包圍,兇徒沒有反抗,俯首就擒。
他在警誡下承認犯案,說:「唔發火當我死嘅你班友!我預咗呢一世都唔出嚟啦!房署唔畀我調單位,個個都笑我、逼害我,我嬲,所以用刀斬佢哋。」
被捕男子李忠民(42歲),患精神病。

救護員到場將兩男三女傷者,分別送往瑪嘉烈醫院和仁濟醫院搶救。
疑兇手部輕傷送院,晚上轉送青山醫院留醫。

劉潤蓮送到醫院後,因大量內出血失救死亡。
她本在葵芳一家酒樓做洗碗,最近失業,與鄰居譚月順拿外發成衣加工,幫補家計。
她是街坊眼中的大好人,與李姓丈夫及兩名兒子,住盛國樓五樓一單位。
兩名兒子已工作,丈夫退休,平日執紙皮維生。

譚月順送院急救,割去一邊腎保命,情況嚴重。
她與女死者份屬同鄉,為增加收入,除任職清潔外,兼做外發成衣加工。

梁耀宗,身中多刀,留醫情況嚴重,他是屋邨外判管理公司職員。
一星期前才調到葵盛東邨工作,不幸遇上狂徒襲擊,手術後兩日出院。

女保安陳小玲,人稱玲姐,身中四刀,有三刀劈傷背,其中一刀深可見骨,第四刀插傷肺部,曾進行抽取肺部積血手術。
她與丈夫及女兒居於同邨盛富樓,有一子已遷出。
她在葵盛東邨任職外判保安員五、六年,盡忠職守,待人有禮,街坊對她稱讚有加。

郭放基胸口中兩刀,其中一刀直穿心臟,送院約半小時後因傷重不治。
郭放基由2007年開始負責葵盛東邨管理工作,盛國樓一名物業管理經理,近日調到另一個屋邨工作,郭放基三日前臨時調到盛國樓頂更。

區議員賴芬芳形容,郭放基是大好青年,工作拼搏,是一個有交代和勤力的物業主任。
社區幹事周偉雄,對郭放基遇害感到惋惜。

郭放基與年邁母親同住大埔明雅苑,他與住在深圳的未婚妻湯亮亮(31歲),五年前開始同居,計劃今年11月完婚,未料到遇上橫禍死亡。

他的母親表示,自己體弱多病,丈夫去世後,靠兒子照顧,現在兒子不幸死去,頓感徬徨。
長子及次子仍在廣州,們並非香港居民,郭放基的未婚妻,父母已去世,孤伶伶一個。
希望政府體恤,批准其中一子及郭放基的未婚妻來港定居。

葵青警區重案組探員到場向住客進行問卷調查,帶走大廈閉路電視錄影片段。
鑑證科人員檢走血液樣本化驗,在管業處近門口的垃圾桶內,起回刀鋒長12厘米的染血兇刀,刀鋒上有六個放血用圓孔,刀柄纏黑色尼龍繩。

葵青警區刑事助理指揮官羅景富指出,案件動機未明,坊間傳疑兇曾不滿調遷被拒,房屋署記綠顯示疑兇無提出調遷。
疑兇兩年前曾搗壞盛國樓走廊設施,涉刑事毁壞被捕。
警方會循其精神狀況及背景追查,稍後為死者剖屍檢驗死因,案件列作兇殺及傷人處理。

5月9日下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到葵盛東邨視察,向死傷者親屬,致以最深切慰問,到管理處會見外判公司員工,鼓勵他們,

葵盛東邨居民在案發後舉行大會,商討處理邨內精神病患者方法,避免慘劇重演。

醫管局資料顯示,逾十四萬名精神病人在社區生活,三成半、即約四萬人屬於嚴重,大多居住在元朗、觀塘、葵青區。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認為事件是一宗悲劇,香港政府已撥款三千萬港元,加強精神病康復者醫療服務。
對於同年度的一億港元撥款未到位,值得反思,他認為要協助康復者融入社區,避免慘劇發生。

5月10日早上,李忠民在荃灣裁判法院提堂,被控兩項謀殺及三項傷人罪名。
控罪指李忠民因噪音問題,在葵盛東邨盛國樓八樓住所拿刀,斬傷鄰居劉潤蓮(56歲)、譚月順(58歲)。
在地下大堂斬傷女保安陳小玲(50歲),最後衝入盛安樓地下葵盛東邨管業處,斬殺職員郭放基(35歲)和梁耀宗(32歲)。
導至劉潤蓮和郭放基死亡,其餘三人受傷。

李忠民對控方的問題均點頭示意明白,案件押後到5月24日再審,等候兩份精神科醫生的報告,期間需要還柙。

李忠民提堂後兩日,即血案發生四日後,葵涌醫院證實,李忠民是該院精神病人。
2004年9月16日入院,治療九日後情況轉為穩定,獲准出院,之後一直由精神科社康護士跟進,護士每月家訪一次,李忠民有定期覆診。

今年2月2日,社康護士家訪李忠民,護士在3月5日再次到訪卻「摸門釘」,護士一直以電話與李忠民聯絡。
4月21日,李忠民向護士表示「唔好再煩我」,翌日覆診時,李忠民向醫生說,不想有護士「找上門」,要求暫停家訪獲醫生批准。

李忠民同意與社康護士保持電話聯絡,醫生當時未察覺李忠民行為有異,安排他在5月27日再覆診。
5月8日,李忠民在葵盛東邨釀成兩死三傷。

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表示,當局將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區的做法正確。
他認為,病人有權選擇是否接受家訪,他們不是囚犯,不能限制他們的活動,醫生會判斷患者是否屬高危。
對於事件是否應有人負責,他認為個案複雜,需待死因庭裁決後才定案。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批評,當局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援措施存有漏洞,單憑覆診未必能斷定病人狀況。

精神科專科醫生劉英傑表示,即使病者定期覆診,醫生診症時間有限,難以確定真實病情,遇上病者存心隱瞞,醫生更難察覺,他認為高危個案應強制家訪。

2010年5月23日早上九時許,劉潤蓮在葵涌殮房出殯,隨即舁送火葬場火葬。
有內地親友專程趕至拜祭,葵盛東邨管業處職員亦有到場致祭。

劉潤蓮兄長和長子,指摘曾蔭權無兌現當日說話,政府部門之間互相推卸責任。

案發後社署聲稱發放兩萬元援助金仍未收到,家人曾因殮葬費超出社署發放的殮葬津貼,要求社署提高金額,但不得要領,還被職員反問為何無講價。

劉潤蓮的丈夫希望離開傷心地,向房署申請調遷,兩名兒子亦想分戶居住。
房署職員家訪時表示,他們因有人已過身,現時屬三人家庭,仍住四人單位已很好,令家人感到難受。

社署發言人表示,署方有為死傷者家屬提供情緒及經濟支援,兩個基金向各家屬發放共一萬六千元援助。
五千元額外援助金和逾一萬元的殮葬津貼,社署會在日內會發放。
經社署聯絡下,兩個慈善團體,已向每名死者家屬捐出五萬元。

房署發言人表示,正處理死者家人調遷要求,在政策及資源許可下,會盡量配合。
關於家人投訴職員態度,房署會先了解事件,暫無相關資料回應。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