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3月27日,案發現場尖沙嘴廣東道行人隧道附近,偉安大廈六樓一名住客周志勇作供。
任電子零件買手的周志勇表示,2006年3月17日凌晨零時後開始入睡。
1時許被幾下槍聲驚醒,槍聲由街外隧道口傳出,他向下望去,當時街上光線充足,他發現三個人,其中兩人是軍裝警員,一人穿便服。
周志勇形容其中一名警員:「唔知係咪中槍,慢慢退後,坐樓梯,之後瞓低。」
那名警員右手按左胸,不知是按通訊機抑或中槍傷口。
另外兩人,均在樓梯底平台,因隧道蓋擋視線,只看到二人的腳,穿便服的人腳踏波鞋,小腿曾郁了一下。
稍後,周志勇看見一名男途人,從龍堡方向走向行人隧道,那人一直拿手機傾電話。
周志勇從隧道的回音聽到,樓梯上的警員沉聲說:「幫我報警!」
傾電話的人將手機收入袋,跨過鐵欄,走過廣東道離開。
現為警方刑事情報科高級督察的游乃強,案發時駐守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游乃強稱,2006年3月16日,大嶼山北警署的閉路電視,拍得徐步高於晚上11時48分離開,當時徐步高身穿淺色風褸、深色長褲,無戴假髮。
徐步高在案發前大約一小時才下班。
警方從大嶼山北警署閉路電視影帶,發現徐步高離開時的裝扮,與他在兇案現場被發現時截然不同。
警方相信他在前往尖沙嘴的過程中,曾坐過電單車及輕型貨車,只用了三十三分鐘便抵達廣東道行人隧道,在途中火速換衫及戴上假髮易容。
警方估計,徐步高用三分鐘步行往東涌裕東苑取電單車,再花四分鐘驅車往逸東邨一個停車場,換了一輛已報失輕型貨車,然後用二十五分鐘駕車到油麻地官涌街,泊車後花一分鐘步行往案發現場,共需時最少三十三分鐘。
游乃強表示,案發當晚到醫院檢查徐步高遺體時,發現他戴頭套和假髮,深色風褸、淺色長褲。
警方後來在電單車尾箱中,搜回一些類似徐步高離開警署時穿的衣服,相信徐步高在離開東涌前已易容更衣。
警方在徐步高借用的電單車車尾箱內,發現一張徐步高身份證影印本,背面寫有兩組數字。
核對後發現和警方案發前在廣東道政府合署門外,以及廣東道行人隧道內設立的簽到簿,記載由2006年2月24日至3月3日凌晨時份,警員簽到簿記錄。
該兩本簽到簿分別由油麻地和尖沙嘴分區警員填寫,顯示兩分區巡警俱會使用該隧道。
鑑於廣東道行人隧道是兩個分區的分界線,兇徒可以確定,當警員巡邏至廣東道行人隧道時,隸屬尖沙嘴分區的巡警,只會從單一出口離開。
廣東道行人隧道每周平均有九點二名警員,凌晨12時半至2時之間出現隧道內,平均行人人數只有15人。
該隧道有制高點、無閉路電視也無守衛,附近有行人甚少的泊車地點,行兇後兇徒可在短時間內駕車駛入快速公路逃走。
游乃強指出,案發現場為一個好的觀察點,能一次過觀察所有出入口,既可監視目標進入隧道,又可確保案發時無他人進入。
不論是油麻地分區巡警由政府合署入口,抑或是尖沙嘴分區巡警進入隧道,兇徒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說明槍手非針對曾國恒和冼家強。
游乃強補充,根據證物上的記錄,油麻地分區巡警每日沒有遲過凌晨1時半行經該隧道,尖沙嘴分區巡警只有一次在1時半前進入隧道,加上兩區巡警由不同位置進出隧道,兩隊人一同出現在隧道的機會不大,「如果我要伏擊警察,肯定會揀呢一條!」
2006年3月17日,尖沙嘴槍擊案發生後數小時,游乃強到東涌警署搜查徐步高的儲物櫃,櫃面貼有一張卡通人物史諾比戴上黑超在玩滑翔傘的貼紙。
儲物櫃內掛有警員制服,另有圖書、護照、紙幣、回鄉證及銀行卡等。
由於未能解開密碼鎖,需經技工協助打開儲物櫃,然後從櫃內取得一條鎖匙。
游乃強用該鎖匙,打開儲物櫃上方的頂櫃,發現一個尼龍旅行袋。
下方儲物櫃內的不同位置,檢取多項物件,包括一個放有54張紙的綠色紙皮文件夾,兩本橙紅色記事簿及一張停車場按金收據。
兩本記事簿分別寫上ING2005年及ING2006年(以下簡稱2005年記事簿及2006年記事簿),另有54張文件,為警方提供重要追查線索。
記事簿及文件顯示,徐步高對親中、親政府人士有興趣,涉及人數多達數十名。
資料中出現過的名字計有:陳婉嫻、馬力、陳鑑林、張學明、董建華、着墨最多的包括劉皇發、黃宜弘、鄔維庸。
2005年10月27日至12月20日期間,記事簿其中七日寫有劉皇發的行事記錄,包括到立法會及出席專責委員會開會時間、座駕車牌、行車路線、司機外貌、劉皇發出席公開場合的資料等。
警方推斷徐步高曾跟蹤劉皇發,或親身到立法會外監視。
游乃強形容,徐步高對上述三人所落的工夫最多,不但從互聯網搜查他們個人資料,更進行實地觀察或跟蹤,找出他們的座駕車牌號碼及行車路線,所落基本工夫多,代表興趣多些,如有不良動機,那些人所受潛在威脅愈大。
警方曾約見相關人士以確定他們有否受到威脅,同時印證記事簿上的記錄是否真確,結果發現確有其事。
54張已發黃的紙,包括報章、雜誌的剪報資料,例如2006年1月報載劉皇發被人入稟追討7800萬元,雜誌對黃宜弘的負面消息報道,還有一些手寫補充資料。
游乃強進行分析時,曾對照徐步高上班記錄,發現徐步高在記事簿上做記錄時,採用警員常用的英文簡寫,例如「OD」代表放假,「A」代表返早更、「VL」代表放大假等。
徐步高的記事簿爆出驚人的跟蹤親中人士行動,鄉議局主席兼立法會議員劉皇發首當其衝,是名單上首名被跟蹤對象,劉皇發表示從無與徐步高結怨。
2006年3月,尖沙嘴行人隧道槍擊案發生數個月後,警方通知他被徐步高跟蹤,徐步高搜集的資料很詳細,令他很震驚。
他自言不認識徐步高,亦無仇無怨,為安全起計,他更換了私家車型號及車牌。
另一名被跟蹤的議員黃宜弘,警方2006年秋季曾要求他核實徐步高搜集的資料,黃宜弘向秘書覆核後發現所有資料屬實。
因徐步高已離世,拒絕警方其後提供的保護,黃宜弘認為自己「行得正企得正」,不怕被人跟蹤。
陳婉嫻也在跟蹤名單上,她憶述徐步高跟蹤她的時間,她正積極爭取最低工資立法,不知道是否有關。
徐步除除監視多名政界名人,還多番到解放軍駐港部隊軍營觀察,記錄站崗解放軍交更及交收槍械情況,他另記下解放軍司令官邸及董建華住所。
解放軍駐港部隊新聞辦回應時強調,駐軍有足夠措施確保軍營的安全。
有關駐軍記錄,較詳細是2005年4月18日,警方為此曾在某個周一下午3時,到油麻地槍會山解放軍軍營觀察。
證實兩名持輕機槍解放軍,與兩名無持槍解放軍敬禮及交槍,估計徐步高曾在軍營附近監視。
在2005年記事簿內「2006年重大事件」的空白頁上,徐步高記下「OCT解放軍司令官邸百加道十一號」,用兩條斜線重點標示。
同一字句亦出現在2006年記事簿內,OCT是10月的縮寫,在2006年記事簿內,記下「董建華祖家:香島小築轉入去往嘉慧園」。
資料顯示,前特首董建華夫人董趙洪娉,每年中秋節期間都會探訪駐港部隊軍營。
2006年10月7日,董趙洪娉與現任特首夫人曾鮑笑薇,到石崗軍營探訪及參加聯歡,也曾出席駐港解放軍軍營在10月國慶期間,赤柱、石崗和昂船洲軍營會舉行開放日。